1樓:茯神分享屋
孔子一生向老子問了四次問題 ,每次問的問題都和周禮有關。在孔子那是對周禮更深刻的認識。而老子對孔子的問題在不同時期反應完全不同,只因老子的悟道終其一生都在進行,孔子最後一次問禮的時候,老子已經和周禮決裂,探索新的治世方法,研究宇宙本源去了。
所以孔子雖然好似在挑戰老子,但是他對老子的一次次蛻變是佩服的。
孔子的第一次向老子問禮,老子正處於被陷害貶官的時候,他本來擔任守藏史職務。被貶之後,老子也想得開,跑去周遊列國去了。他和孔子因為魯國的共同友人去世而會面。
老子擔任了喪祝,也就是今天的主持喪事的人。孔子向老子詢問了周禮的問題。
孔子第二次問老子是老子又官復原職的時候,當時孔子二十五歲,學問大有長進,但是覺得自己對於周禮的知識還是很欠缺,因此和南宮敬叔向老子求教。但問的問題竟然還是喪禮方面的問題。第三次,孔子已經四十歲,這一次問老子就非常有意義了。
老子已經回到了家鄉。對於孔子的求見一口拒絕了,但是孔子不依不饒,依然找老子求教,向老子論述六經和仁義。老子直接否定了孔子的」人應有為「的觀點,他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第四次,孔子都五十多歲了。他追尋天道沒有結果,於是帶著學生又去找老子問禮。老子已經迴歸故里了。
一個注重人的社會性,強調入世,在世界裡改變自己。一個更注重人的自然性,覺得出世,去看著世界改變而改變自己。雖然他們觀點不同,但是對方對學問的執著必須點贊。
2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是因為孔子是一個虛心向老子請教的人,學問越高的人越謙虛,當老子給出他答案的時候,他非常的滿意,所以才會對他高度讚揚。
3樓:淺笑心柔
其一,學問越高的人越謙遜。其二,孔子可能真的是向老子請教。其三,孔子對自己的學問充滿迷茫
4樓:常大大璐
孔子數次問老子同一個問題,其實對於他們學問很高的人來說,不是挑釁,只是簡單的學問上的切磋。
5樓:疏雨梧桐
孔子多次問老子關於「禮」,是不同階段對禮有不同的解釋,老子能夠闡述出了「禮「的意義,所以老子被高度讚揚。
孔子多次問老子同一問題,明顯是挑戰,為何孔子卻又高度讚揚老子?
6樓:
孔子一生見了老子四次,似乎每次都是「問禮」
從年少到後來的白髮蒼蒼,一直堅持不斷。根據《史記》記載,有一次孔子「問禮」,實際上,老子當時是批評了孔子的,他說你講的那些,「其人與骨皆已朽矣」,還有什麼可說的!但是孔子出來後,卻對老子大加讚揚,說,鳥我知道它會飛,魚我知道它會遊,獸我知道它會跑。
會跑的,挖個坑它就掉進去了;會遊的,撒張網就把它撈起來了;會飛的,射支箭就讓它掉下來了。可是,龍是乘風雲上天的,不知道該怎麼對付它,老子就是龍啊!其實老子批評孔子講的「禮」,是對孔子觀點的不認同,可是孔子反而對老子極力讚揚。
令人十分好奇。
孔子與老子之間的宣戰
孔子見老子,連續四次都是「問禮」,這顯然就不是真的在「問禮」。畢竟老子所研究的學問,與「周禮」沒有任何關係。老子的學問與「周禮」沒有任何關係,孔子反而向他問「周禮」,這其實是兩人之間 的辯論。
孔子堅持的核心觀點,是積極入世的儒家;而老子宣傳的核心觀點,是消極遁世的道家。其實孔子想挑戰老子,是想讓他的觀點發揚光大。
沒有人願意用孔子的觀點來治理國家
孔子肯定想從老子那裡得到什麼啟示,才不斷地去請教老子。但是,老子由於從根本上反對孔子提倡的東西,而老子實際上也找不到救世的良方,因此,孔子問了之後,不是幡然醒悟,反而是更加疑惑。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
老子似乎並不疑惑,老子認為他解決了世界的問題,解決了人生的問題。因此,孔子對老子,充滿了佩服。
7樓:翰林學庫
孔子數次問老子同一個問題,明顯是挑戰,為何卻又高度讚揚老子?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惠民網小編一起看下去。
根據史料記載及考古發掘,孔子一生至少有四次去見老子。第一次見老子,孔子才17歲。最後一次見老子,孔子已經51歲了。
(孔子)
在孔子見老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孔子見了老子四次,似乎每次都是「問禮」。從年輕到年老,一直堅持不斷。孔子為什麼都問這個問題呢?難道不可以**點別的東西嗎?一直問同一個問題,幾十年如一日,孔子不厭煩嗎?
還有,《史記》所記載的那次孔子「問禮」,實際上,老子當時是批評了孔子的,他說你講的那些,「其人與骨皆已朽矣」,還有什麼可說的!但是孔子出來後,卻對老子大加讚揚,說,鳥我知道它會飛,魚我知道它會遊,獸我知道它會跑。會跑的,挖個坑它就掉進去了;會遊的,撒張網就把它撈起來了;會飛的,射支箭就讓它掉下來了。
可是,龍是乘風雲上天的,不知道該怎麼對付它。老子就是龍啊!
也就是說,老子批評孔子講的「禮」,「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這明顯是對孔子觀點的不認同。可是孔子反而對老子極力讚揚,這實在有違常理啊。
孔子見老子,連續四次都是「問禮」,這顯然就不是真的在「問禮」。畢竟老子所研究的學問,與「周禮」沒有任何關係。老子的學問與「周禮」沒有任何關係,孔子反而向他問「周禮」,當然就不是「問禮」這件事,而是和老子爭論。
向老子宣戰了。
孔子堅持的核心觀點,是積極入世的儒家;而老子宣傳的核心觀點,是消極遁世的道家。兩家觀點,看起來是有點水火不相容的。孔子想挑戰老子,讓他的觀點發揚光大,這也是說得過去的。
但讓人不解的是,既然是宣戰。出來後,對別人說的話,自然就應該是指責批評老子,說老子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孔子不批評,反而對老子大加讚揚呢?
(老子)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來理解。
其一,學問越高的人越謙遜。
老子在當時是個深藏不露的大學問家。不只是孔子,實際上當時的很多學問家都拜訪過他,向他請教過問題,和他**過問題,都對他都較大的肯定。反而批評他的人,幾乎沒有。
對於這樣一個大學問家,孔子自然是極為尊敬的。所以,不管老子認同孔子也好,不認同孔子也好,孔子都尊敬他。
其二,孔子可能真的是向老子請教。
我們覺得孔子不是真的向老子請教,而是向老子宣戰。這一種想法,顯然是我們從當下的眼光反過去觀照的。
當下人進入商業社會,懂得包裝,懂得宣傳,懂得「酒香還怕巷子深」。而在宣傳策略上,「槍打出頭鳥」就是最好的一招。
所謂「槍打出頭鳥」,就是去批駁那些名氣很大的,在觀點上和自己不一致的人。這樣一來,就能夠讓自己的東西脫穎而出。
但是在孔子那個年代,顯然並不存在這一點。
(尊王攘夷)
其三,孔子對自己的學問充滿迷茫。
孔子雖然一直在宣傳「克己復禮」,認為「周禮」是救世良藥,認為只有恢復「周禮」,才能改變春秋時期那種征伐不斷的局面。
但是,由於孔子的這種觀點,從始至終,幾乎都找不到市場,沒有人願意用他的觀點來治理國家。或者說,很多國君也都認可,覺得他講得有道理,但是並不落實到行動。或者說,那些國君利用他的觀點,為自己服務。
比如齊桓公「尊王攘夷」,表面看來是認同孔子的觀點,實際上是為了達到自己稱霸的目的。
這些現實,是讓孔子非常悲哀的。所以,他肯定想從老子那裡得到什麼啟示,才不斷地去請教老子。
但是,老子由於從根本上反對孔子提倡的東西,而老子實際上也找不到救世的良方,因此,孔子問了之後,不是幡然醒悟,反而是更加疑惑。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老子似乎並不疑惑,老子認為他解決了世界的問題,解決了人生的問題。因此,孔子對老子,充滿了佩服。
8樓:木辛彌彰
因為老子是當時十分有名的思想家,所以孔子對老子還是十分尊敬的。孔子總共拜見了老子四次。第一次,孔子剛剛17歲就前往拜訪老子,最後拜見老子的時候孔子已經51歲了。
可以說與老子之間,關乎禮的**,一直影響著孔子的一生。但是老子和孔子兩人所貫徹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所以每次孔子前去向老子請教的時候,老子總會認為孔子的問題毫無意義。
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是積極入世,但是老子所提倡的道家,是消極遁世。這兩種觀點是南轅北轍,絕對相矛盾的。但是孔子還是能夠對老子有如此高的評價就說明,孔子對老子所擁有的知識量,和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思考還是充滿敬意的。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對另一個知識分子的敬意。
孔子其實一直對自己所倡導的「周禮」的未來表示迷茫。因為在春秋戰國,沒有人相信孔子的儒學,孔子所倡導的「禮」,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市場。周遊列國,將他奉為座上賓的,都是希望將孔子的理論用作控制老百姓的手段,最後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吞併更多的國家,這和儒家的大同相去甚遠。
老子雖然一直在否定孔子,但是老子從根源上否定,並對自己所堅持的觀點堅信不疑,孔子對此十分敬佩。能夠不受外界影響,始終堅持心中的理想與信念,這樣的人確實值得我們去敬仰。所以孔子對老子,一直是很尊敬的,即使兩人的思想觀念不同。
9樓:萌新小百科
因為孔子代表儒家,老子代表道家。多次問同一個問題,老子又很謙遜地回答了他,所以孔子十分高度讚揚老子。
10樓:雪亮門牙的大笑
孔子見老子,連續四次都是「問禮」,雖然一個是道家,一個是儒家,但是學無止境,孔子是真心請教老子,真心尊敬老子。
11樓:
因為老子也算是孔子的老師,孔子向老子提問問題,同一個問題問了很多次,雖然是挑戰,但是老子很謙遜,就不厭其煩的回答他了,所以他就高度的讚揚了老子。
12樓:小短腿的快樂
孔子是積極入世的儒家;而老子是消極遁世的道家。看似是水火不容的,而孔子多次挑戰老子都從善回答
13樓:嘟嘟的
因為學問越高的人,越明白學問的問題是深如大海的。人能瞭解的東西,實在是少之又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因此,這樣的人,越懂得敬畏,越尊重有大學問的人。
14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老子每次給他的答覆,孔子都能在其中學到東西,他對老子是不得不佩服呀。
15樓:
因為他被老子高深的學識所折服了,每次他去請教老子,都被老子說得心服口服的。
孔子數次問老子同一個問題,明顯是挑戰,為何又是高度讚揚老子?
16樓:木辛彌彰
因為老子是當時十分有名的思想家,所以孔子對老子還是十分尊敬的。孔子總共拜見了老子四次。第一次,孔子剛剛17歲就前往拜訪老子,最後拜見老子的時候孔子已經51歲了。
可以說與老子之間,關乎禮的**,一直影響著孔子的一生。但是老子和孔子兩人所貫徹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所以每次孔子前去向老子請教的時候,老子總會認為孔子的問題毫無意義。
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是積極入世,但是老子所提倡的道家,是消極遁世。這兩種觀點是南轅北轍,絕對相矛盾的。但是孔子還是能夠對老子有如此高的評價就說明,孔子對老子所擁有的知識量,和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思考還是充滿敬意的。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對另一個知識分子的敬意。
孔子其實一直對自己所倡導的「周禮」的未來表示迷茫。因為在春秋戰國,沒有人相信孔子的儒學,孔子所倡導的「禮」,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市場。周遊列國,將他奉為座上賓的,都是希望將孔子的理論用作控制老百姓的手段,最後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吞併更多的國家,這和儒家的大同相去甚遠。
老子雖然一直在否定孔子,但是老子從根源上否定,並對自己所堅持的觀點堅信不疑,孔子對此十分敬佩。能夠不受外界影響,始終堅持心中的理想與信念,這樣的人確實值得我們去敬仰。所以孔子對老子,一直是很尊敬的,即使兩人的思想觀念不同。
孔子是聖人,那老子是什麼人,孔子老子都是聖人,那成為聖人的標準是什麼?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 太上老君 中國五大聖人指的是影響中國最深遠的五位思想家。他們分別是 道家創始人老子 儒家創始人孔子 兵家集大成者孫子 墨家創始人墨子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老子也是聖人,他位列中...
老子和孔子打架你會幫誰,孔子與老子打架,你幫誰?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這兩個人打架,本質上就是這兩種學派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我覺得可以將這個問題可以和西漢初年從漢高祖劉邦推行的 黃老之道 和漢武帝時期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聯想起來,道家的 無為而治 和儒家的積極進取是相對立的,對於中國的國情來說,我們應該 幫老子 先以...
現代人拜孔子而不拜老子,孔子為什麼拜老子為師
老子的學說太哲學了,離普通百姓比較遠。孔子的儒學,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只要接受教育,就離不開孔子的儒學。孔子為什麼拜老子為師?孔子 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 儒家學派創始人,歷史有孔子問禮的故事,從而五十而知天命,沒有記載是否從師於老子。不過,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