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8萬4千法門
那是自己學偏了,學佛不要到處亂學,很可能自以為在學佛,實際上學偏了。要跟著一個老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1 有人說佛陀教育太消極,沒有進取的心,這社會怎麼能進步? 乍聽起來,好像他也蠻有道理。他進取什麼?
你想想他進取的內容,在財色名利上進取,在五欲六塵上進取,增長貪嗔痴慢,膨脹貪嗔痴慢,最後的結果三惡道去了,這個進取,走的方向不對,錯了。
2 佛法,你說它消極,你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比你積極。它進取積極的那一面與你恰恰相反,你的進取是自私自利,它的進取是為一切眾生造福,念念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它幹這個事情。
3 學佛的人對三惡道消極,對三善道積極;現在人的思想當中,對三善道消極,對三惡道積極,各有積極、消極,不一樣。
4 世間人說我們消極、說我們迷信、說我們很苦,說我們很可憐,可是我們自己很快樂,真得快樂,這快樂是他們無法想像的。
5 佛教人物質生活上要知足常樂,稍稍有一點能過去,知足了,就不要再求了。為什麼?人在慾望裡面知足了,就會得定,得定就會開悟。
6 所以佛幫助我們,不是幫助我們提升物質生活,而是幫助我們提升精神生活,這是真快樂。精神生活是什麼?覺悟。
破迷開悟,要大幅度向上提升,人道提升到天道,天道提升到聲聞,聲聞提升到緣覺,緣覺提升到菩薩,菩薩提升到佛陀,這非常積極。
7 我們學佛人非常快樂、非常自在,我們的心情是定的、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煩惱。世間人喜歡競爭,心情浮躁,他得到財富、得到地位,煩惱跟他所得到的平行地提升,那變成什麼?富而不樂、貴而不樂,富貴得到了,快樂犧牲了。
8 吉凶禍福,我們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把因果這一關把牢,我們不會走錯路。
2樓:匿名使用者
世俗與未悟的人是與我們一樣,他們覺悟了境界可能更高。又普賢菩薩十大願禮敬諸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所以不可傲慢對待!阿彌陀佛!
上淨下空老法師:學佛怎樣才能不退心
3樓:法藏
天天堅持念:阿彌陀佛,,就不會退心!
學佛人進!我對終極解脫有嚮往,對世俗什麼也不感興趣,只對愛情感興趣,所以一面不去做各種世俗努力,去
4樓:now__誰主沉浮
本婦將從伎樂盛自莊嚴飾欲壞目連。目連爾時說偈言汝身骨幹立 皮肉相纏裹
不淨內充滿 無一是好物
韋囊盛屎尿 九孔常流出
如鬼無所直 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 薄皮以自覆
智者所棄遠 如人舍廁去
若人知汝身 如我所厭惡
一切皆遠離 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嚴飾 華香以瓔珞
凡夫所貪愛 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 集諸穢惡物
如莊嚴廁舍 愚者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 如椽依棟住
五藏在腹內 不淨如屎篋
汝身如糞舍 愚夫所保愛
飾以珠瓔珞 外好如畫瓶
若人慾染空 終始不可著
汝欲來嬈我 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 我今已滅盡
五欲已遠離 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 一切無所著
正使天欲來 不能染我心
5樓:臥筆堂書院
辦法有,一言難盡。首先作為眾生凡夫的人,都是有這樣那樣的業障和習氣的,有人貪財,有人好色,有人好名利等等,但絕對沒有一個人是什麼也不好(發號音)的。所以,你沒必要有任何的心理負擔,這也說明你是個健康的人,可以先為自己贊下。
其次,對解脫的認識,解脫是從無盡的輪迴中擺脫出來。之所以在輪迴中,簡單的說,是因為我們潛意識當中有一個強大的、錯誤的、執著的心理力量在推動者我們。
再其次,這種力量來自於我們錯誤的判斷價值和思維模式。
其此次,就是我們 連綿不斷的念頭,使我們連續不斷的輪迴,煩惱,疲憊,無奈等等。
最後,解決的辦法是:好好的學習一下佛陀的思想,一切問題都不會是問題了。
臥筆堂主人
6樓:歸來仍是
努力掙錢,努力放生。
勇猛放生到了極致,你就有堅固的菩提心,那時候你就自在了。
佛法光學不做,是很容易退失信心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執著
放下分別
反妄歸真
生即佛陀
8樓:匿名使用者
真的除了愛情就什麼也不感興趣了嗎?親情呢?友情呢?沒有可以激勵你向上的事情嗎?比如想為了父母家人而努力之類的。
學佛人怎麼看待親情?
9樓:
學佛人對親情也要放下,要轉親人的緣分為法緣。做同參道友,一起修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經上告訴我們,子女跟父母四種緣分。
第一種緣分是報恩的,這個小孩過去生中你對他有恩惠,他這一生到你家裡來,做你的兒子,做你的孫子,是來報恩的。報恩一定孝順,一定非常用功,把你的家興旺起來,這個好!
所以人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要以恩惠待人。敗家子怎麼來的?來報怨的,過去世有仇恨,他這一世來,這是來報仇的,就是把你家毀掉,搞得你家破人亡,來報怨的。
所以人不可以跟任何人結怨,為什麼?他會到你家來,做你的兒孫,做你的後代,來報仇的,你沒有辦法預防他,到你家裡來了。
第三種是還債的,他過去世欠你的錢,現在他來還債。這樣的子孫對父母物質**的條件會很好,但是沒有孝敬的心,對父母並不恭敬。
會養你,養多少?就看欠多少。他如果欠你很多,對你的物質奉養就很豐厚;如果欠得少,大概就是勉強能過得去。統統有因有果!
還有來討債的,叫討債鬼,是你欠他的。如果欠得少,幾歲、十幾歲他就走了,欠得多的,供養他到大學畢業,拿到博士學位,剛剛好可以出去做事,這個時候他過世,死了,這是你欠得多的。
佛講不是這四種緣,不會變成一家人。所以父子之間有親有怨,有債務這些關係,你要是明白了,用佛法來轉化他。
以真誠、慈悲、恩愛來對他,把他的仇恨化解,讓他能夠生起恭敬心,生起孝順心。這是教育可以轉變的。
所以佛教我們方法,把善惡緣統統轉化為法緣,這個好!這是不善的緣來,我們以善緣來終結,學習聖人的教誨,學習佛菩薩的經論,把所有的關係都改變,改變成最好的關係。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注】214集
我們在娑婆世界時間久,久到什麼程度?無量劫又無量劫,無量劫個無量劫,我們在六道里頭搞輪迴,時間太長了。生生世世跟這些眾生有恩有怨,所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你為什麼不能去?牽掛家親眷屬。家親眷屬是你的親人,家親眷屬也是你的魔障,為什麼?
他不讓你去往生,他還讓你繼續搞輪迴,還叫你搞三惡道。你沒有把它看破,你還要粘著不肯放下。親情要放下,財產要放下,田地要放下,地位要放下,怨恨要放下,樣樣都要放下,你才能去。
有一樁放不下就把你纏住了,就好像一根繩子把你綁住,你跑不掉。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身上多少根繩子?數不清,只要放不下的,全是障礙。
10樓:佳佳開心我開心
我想佛不會這樣說的,是你的理解吧,受胎之後來的是眾生的因緣,不管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那都是業力,而非人為思想應該是什麼樣子,佛陀曾經說過,佛以一大事因緣而出世,不是佛陀發明了因緣業力,而是他發現了因緣業力是人們無法出離的主要原因,如果你知道思想有時也是障礙你得到真相的一個執念的時候,你會怎麼樣看待你自己呢,或者佛陀呢,所以,不要以世間的思維去考證佛法中的因果、因緣觀,因為你得真正地深入經藏才會有所收穫,閉關造車也只能是自己騎一騎,過一把知解上的癮而已,沒有多大的意義,佛法是修證之法,不是僅僅解證那麼簡單,更何況你還沒有解證的經驗呢?別在知解邪見中把自己繞進去,你不是菩薩,也不是宿命通的人,你觀不到別人的因緣,也看不到一件事情真正發生它的意義,表面的善惡與對錯其實並沒有真實的意義,也許他是度你的也未必,你說呢,所以,佛法不是直線型,非此即彼,那是人的思維的公式,所以,用思維來框定佛法,不符合因緣下因果的三世規律,需要你突破自我,去看待去感受,去真正看到,祝福你!
11樓:仙兒真美
學佛人雖然進入佛門,但人性本質並未發生改變,親情是人間最珍貴的情感,一定要把親情落實在孝敬父母身上,即使你是佛,你也得有父母,父母就是天人,就是保護我們養育我們的人,百生千世也難報答父母恩,行動起來,好好學習佛法,孝順父母。
12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人應該以慈悲心攝受親人,對父母兄弟都沒有慈悲,而對其他眾生都有慈悲的,那也不是真的慈悲。所以學佛人首先要溫柔的對待家人,為人父母,應該慈悲,為人孩子,應該孝順,為人學生,應該敬師。世間法出世間法是統一的,「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不同的,佛教的慈悲,不是稀裡糊塗的慈悲,而是要給眾生帶來智慧的,自己先做好,然後隨緣引導眾生斷惡修善,家裡的人多種了善因,必然未來會多有善果,進而能引導他們發菩提心,發心脫離六道,唸佛修行,那自然更是很好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報恩抱怨討債還債,實為冥冥之中業力牽引,蒙然不知,非是主觀故意為之。學佛之人理應依教奉行,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恩恩怨怨皆是消業還債,理應隨緣,不應與之報復。釋迦佛因地修行曾言「一切男子皆是我父,一切女子皆是我母」,大慈大悲是成佛之根本,覺悟之善根福德基礎。
你錯我對,是非之辯,還是在凡夫境界,即在凡夫境界也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啊!
14樓:佛學資料大全
你經歷過兩個人吵架吧,想要和解必定雙方都握手言和,並且不在傷害對方,以後才能萬事大吉。你今生來討債也好,報恩也好,如果不能和今生的父母和解,你們有一方還怨恨或者留戀彼此,來生還會遇到,六道輪迴永遠出不去。和解是雙贏,不是無奈不無奈的問題,好好想清楚。
15樓:悟待證
作為父母,要愛護子女;作為兒女,要尊敬父母。
佛就是這樣教導我們。
萬法生與滅
皆是因緣法。
緣聚有父子
緣散無母女。
覺知現實有
莫想前後事。
善報與惡報
就於當下決。
16樓:冥想音主站
眾生之間因緣,無非報恩、抱怨,討債、還債四緣聚集。
百千因緣,皆是因果。
17樓:歡樂的誤導
你讀的可能是偽經。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並沒有你說的那些東西。
18樓:海印放光
佛學是深奧的學問,現在中國就有幾十所佛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還有佛教研究中心,北大清華等高等學府也有佛教研究所,由此可知,佛教並非我們凡夫隨便推理就可以搞懂的。
報恩討債,這是講緣分的大方向,其實細節遠沒有那麼簡單的。每一個人生活在人間,他與家人、朋友、、同事、戀人的前世緣分是非常複雜的,既有恩情,也有仇怨,既有愛,也有恨,而且今生的相處中,也會生出新的恩怨情仇,新舊交織在一起,猶如種子結果實,果實重新成為種子,恩怨債每天都在更新,我們凡夫算不清其中的賬目的。
南懷瑾:如何化解嗔恨心,佛教網
19樓:老七說兒
南懷瑾大師教你:遇到侮辱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學佛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學佛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意義
佛法不是求人,而是求自己。從另外一個方面認識自我,認識世界,也給與精神一個寄託。也讓我們方便的了學習佛家的思想,對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佛法是心地法門,唯有心能轉業。佛法不從外求,佛法從內心求 自心性中求,有求必應。佛法稱為內學,其原理就是 華嚴經 說的 一切法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依佛學的觀點,觀察...
總覺得母親不理解自己,對母親產生厭惡怎麼辦
你有一個不錯的母親。你父親是沉默型的,父母長期相處想必沒有多少語言溝通,最起碼你爸不會用甜言蜜語哄你媽。再有你母親沒有受過教育,這是農村婦女普遍存在的。但是她們勤勞,會過日子。你媽對別人都好,對你說話不講方式,這也許是你母親平時教育孩子養成的習慣,說話直接了一點,語氣嚴厲一點,這是母親的好意。你母親...
情緒對人產生哪些作用,情緒對人的影響作用
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生活,俗話說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我國中醫上也有 喜極傷心 怒極傷肝 憂極傷肺 恐極傷腎 等說法,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身心健康與情緒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絡。情緒像一把雙刃的劍,不同的情緒對我們的行為和生活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一方面,情緒可以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提高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