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之際,東吳才出兵算不算趁火打劫

2022-01-22 09:29:39 字數 5023 閱讀 9826

1樓:星扒課

美日韓的軍事一體化,以及構築亞洲的「小北約」,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美國在東北亞地區所追尋的戰略。如今因「朝核」問題,日韓兩國間的歷史隔閡似乎已被拋開,而且還促成了他們之間的軍事聯合。據韓聯社訊息,美日韓三國在3號到5號,於韓日公海上舉行了聯合反潛演習。

可以說目前的東北亞局勢正處於劍拔弩張之時,中國的周邊安全面臨嚴重考驗,而面對這種處境,中國旁邊的又一鄰國卻又偷摸搞起了對華小動作。

資料圖:印度c17降落在了中印邊境敏感區

美國《華爾街**》5**道稱,在喜馬拉雅山幾近垂直的山坡上,印度工人正在實施爆破作業,削掉岩石,修建一條34英里長、通向中印爭議邊界的軍用道路。而這項工程就是為了增加印度在這一爭議地區對中國的優勢。

據報道,印度正在加快建設具有戰略意義的道路,以便在爆發武裝衝突時能夠更快地將部隊和供給運送到邊境地區。

不但如此,《印度教徒報》4月2號報道,印度還在對「用鐵路網連線達旺」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要說中印同在亞洲、山水相連。兩國同為發展中國家裡的大國,又同為經濟高速增長國家,本該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然而印度最近卻接連不斷製造事端挑釁中國。繼允許藏@獨頭目達@賴訪問我國達旺地區(印佔)後,印度又計劃將鐵路修到達旺地區。

印**已要求,將達旺與阿薩姆邦鐵路的末站帕盧克蓬格相連線的事宜,併為一條新的寬軌線路進行最後的選址勘測。印度這種行為無疑將惡化這些年進行中的中印邊界談判的環境,最終將自討苦吃。

2樓:歷史邊緣

羅憲字令則,襄陽人。父親羅蒙,三國時任蜀國的廣漢太守。羅憲十三歲時便能寫文章,很早出名。

師從譙周,譙周的門人稱他為子貢。羅憲正直誠實嚴整;待士不倦怠,輕財好施捨,不經營產業。

二十歲時,羅憲做了太子舍人,他兩次出使吳國,吳人稱讚。

羅憲劉禪近臣黃皓弄權,把持朝政,朝廷很多**都依附黃皓,但羅憲不願與之同流合汙,黃皓憎恨他,貶他為巴東太守。當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是領軍,後主讓羅憲做了閻宇副將。

魏國鄧艾、鍾會攻打蜀國,成都告急,朝廷召回閻宇,閻宇留下羅憲和兩千士兵守永安,其後劉禪頭像,永安城騷亂,城裡的大小**都棄城而跑,羅憲把一個作亂的人斬首,百姓這才安定。

吳國聽說蜀國投降,派盛曼進軍西蜀,表面說是救援,其實是要襲擊羅憲,奪取永安。羅憲說:我們國家滅亡,吳國作為脣齒之邦,違背盟約,不幫助我們,還妄想從中漁利,漢已經亡了,吳國還能長久嗎?

羅憲後歸順魏國,修復城池,厲兵秣馬,以忠義大節告誓將士,士兵都誓死聽命。

姜維、鄧艾、鍾會死後,吳國聽說蜀國很多城市沒有歸屬穩定,想吞併蜀國,但巴東固守,無法攻克,於是派步協率兵攻打永安,羅憲出戰,大破吳軍,孫休大怒,又派陸抗率領三萬士兵增援,陸抗是陸遜之子,是東吳名將,非步協可比。

永安七年二月,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徵西將軍留平與東吳建平太守盛曼,率眾合圍巴東守將羅憲。

被數萬大軍攻打,羅憲堅守六個多月,救援軍隊遲遲不到,城中大半人染上瘟疫,有人勸羅憲逃走,向南出牂柯,或向北奔上庸,可以保全。但羅憲大義凜然的說:「作為人主,是百姓所仰慕的,既然不能保全,到危急時拋棄他們,這是君子不做的事。

我寧願死在這裡。」

正好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屬荊州的重鎮西陵,陸抗在腹地受脅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圍解除,羅憲被司馬炎加封為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使持節、領任武陵太守。

面多數萬敵兵,羅憲僅以兩千兵力固守永安半年之久。

羅憲識人也很有眼光,司馬炎問他蜀國舊臣有哪些可用之人,羅憲推薦了蜀人常忌、杜軫、巴西陳壽、琅琊諸葛京、汝南陳裕等,這些人都被錄用,俱顯明於世。

公元270年(泰始六年),羅憲卒於任上,被追封為安南將軍,諡烈侯。

羅憲是蜀漢後期傑出的武將,因為得罪黃皓,而得不到重用,實在可惜。

蜀國滅亡時,為何東吳非但不救,反而趁火打劫?

3樓:手機使用者

感謝大家於百忙之中,還來看小編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編都在辛勤勞作,只為等您到來!小編會一如既往的給大家分享各類穿衣搭配,**辛苦了,謝謝,祝您閱讀愉快,天天有個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歡小編的動動你發財的小手關注小編吧

東吳不是沒有救,東吳是救了的。魏國大舉攻蜀時,蜀漢向東吳求援,吳景帝孫休分兵三路救蜀,一路由老將丁奉統帥諸軍,進攻魏國重鎮壽春;一路派去留平,去南郡與施績(朱然之子)商量進兵方向;一路由丁奉之弟丁封,以及東吳宗室孫異統帥,從沔中溯漢水而上,救援漢中。

只不過東吳的救兵還沒到,蜀漢就已經滅亡了。這以後跟東吳作戰的就算投降魏國的蜀軍,實際上是魏軍了。這時東吳的行動沒什麼問題,是為了趁亂多奪取一些地盤,縮小跟魏國的實力差。

263年,吳將盛曼號稱救蜀,實際上偷襲原屬蜀漢現已屬魏國的巴東郡治永安。永安守將羅憲原為蜀國名將,善於用兵,盛曼攻城不克。

264年,滅蜀的魏將鍾會、鄧艾火併,之後鍾會又打算割據蜀中,被憤怒的魏將攻殺,蜀中一片大亂。這時東吳又派西陵督步協攻蜀,結果羅憲大破步協。

孫休盛怒之下又派出王牌――名將陸遜之子陸抗,率兵協助步協。結果東吳大軍圍城半年多,城中大多數人染上瘟疫,羅憲還是不肯投降。

這時魏國也知道了羅憲孤軍守衛巴東的事,派荊州刺史胡烈攻打吳國重鎮西陵,企圖截斷吳軍歸路,陸抗迫不得已退兵,巴東才轉危為安。

平心而論,動物在蜀漢危亡之時派三路大軍救援,力度不可謂不大,怎奈蜀漢自己不爭氣,沒能守住太久就投降了。此後東吳進攻原蜀國地區,已經是進攻魏地了,不能算攻蜀,所以不是背信棄義。

蜀漢滅亡前後,蜀國投降、鍾會鄧艾火拼、鍾會謀反,蜀中一片大亂,吳國其實是有機會染指蜀中的。如果吳軍能夠攻克巴東,一路殺到成都,奪取蜀地,跟魏國二分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很可惜蜀漢名將羅憲堅守巴東,讓吳國的希望落空。

蜀國和東吳只有聯合起來才是唯一的活路,但哪怕諸葛亮、孫權在世,雙方還是由荊州引發了系列的矛盾,這個矛盾由於諸葛亮在還能蓋得住,但也僅僅是蓋住了沒有爆發而已,並沒有消除,蜀國諸葛亮一死,人才凋零,只剩姜維獨木難支,東吳魯肅一死,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人才,陸遜也只有軍事才能,欠缺政治才能,雙方都沒有頂級的政治人才剛好掌權,這個矛盾就遲早爆發了,司馬也是看準了這個機會才開始攻打蜀國.

當然攻打之前少不了一些火上加油之類的離間手段,東吳不救蜀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但姜維畢竟還是諸葛亮親傳,雖然蜀國被滅,依然把魏國兩大人才拉去陪葬,這對於東吳來說又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蜀國是魏國滅的,蜀國人仇恨地自然是魏國,此時如果能搶下蜀國地盤,充分利用蜀國對魏國的仇恨,集兩國之力勉強還能和魏國拼上一拼,可惜沒算到搶不搶得過,再加上孫皓實在不濟,東吳也沒撐多久.

三國本就各有稱霸心思。之前蜀國強大,吳國希望跟蜀國聯合先削弱魏國,隨著魏國跟蜀國的幾次戰爭,蜀國越來越弱,如果吳國不趁機奪取蜀國領地,蜀國就會被魏國全部吞併。吳國的戰略思維是對的,可惜沒有達成戰略的實力。

最終也只能被魏國所滅。

當時蜀國與吳國已是血仇了。吳國殺了關羽,收了張飛人頭,火燒蜀營700裡氣死了劉備。只有諸葛亮堅持北伐,硬壓著。

孔明死後,蜀吳關係更加緊張。即若魏沒滅蜀,吳蜀難免再大戰,雙方都很清楚。蜀國後期國力早已透支空無力迴天了,吳國趕緊搶佔有利地形也是對的.

蜀國滅國的時候為啥阻擋東吳的軍隊

4樓:匿名使用者

曹魏準備消滅蜀漢時,東吳卻視而不救,反而趁勢打劫,這又為何?

當時魏國派遣鄧艾繞過綿竹關,從側面直插蜀國大本營成都。劉禪見此情況,十分慌張,立刻派諸葛瞻前去抵擋鄧艾大軍。再者,第一時間派使者到東吳求救,東吳最終還是答應相助,但很勉強,出兵速度也很緩慢,派無名小將孫異領兵前去救蜀國。

但是東吳的援軍行兵速度實在悠閒,還沒有走到永安,劉禪就已經扛不下去了,直接宣佈投降,蜀國就這樣被滅了。而此時的東吳反而很高興,似乎就在等待著蜀漢滅亡的訊息。吳軍行兵開始加快,企圖一舉拿下永安。

當時永安城守將是羅憲,雖說蜀漢已亡,但面對東吳趁火打劫,羅憲率眾頑強抵抗,最終東吳沒有撈到絲毫的好處。

但東吳並沒有善罷甘休,趁蜀川魏軍大亂,鄧艾鍾會被殺之際。東吳決定派遣實力大將陸抗領兵3萬前去先奪永安,再取成都。可羅憲就是硬骨頭打死不降,一邊殊死抵抗,一邊求救司馬昭。

魏國的援兵到來之後,陸抗完全沒有勝算,無奈只好率眾撤退。

東吳原本想趁蜀國滅亡之際,也來分一杯羹,可最後還是毛好處的沒有撈到。這種愚蠢的想法,最終也把自己給害死了~

蜀漢在被滅亡之際,作為盟友的東吳為什麼不前來幫忙?

5樓:匿名使用者

在蜀漢被滅亡的時候,東吳並不是不想來幫忙,而是他們已經幫忙了,並沒有多餘的兵力,再去幫助蜀漢來脫困,他們也是非常無奈的。

6樓:娛樂百事曉

因為東吳在當時已經自顧不暇了,而且曹氏也不會給東吳這個機會,早就做好的一切準備,同時東吳也很可能樂意見到蜀漢滅亡的。

7樓:高中陳老師

因為東吳已經看破紅塵,先保護好自己再說,沒有多餘的精力。

8樓:木辛彌彰

東吳沒有不幫忙,東吳已經在打曹魏了,但是劉禪投降的太快

9樓:

嗯那時候東吳那個兵力也不行啊,也被曹操牽制了總而言之吧曹操的兵力那時候打的頂峰了,他說頂峰來了那個幫也幫不住邦也邦不住啊後來那關死了之後說過的鼓勵就弱了蜀國就弱了

10樓:楊撐撐

自己不是曹魏的對手。但是兩人聯合的話,曹魏就拿他們沒辦法。

11樓:帥氣的貓

蜀漢的將士,還在跟曹魏大軍殊死搏鬥。東吳也在幫蜀漢解圍。但是劉禪卻不戰而降,把所有人都給整蒙了。

12樓:皓月千里長空

沒有力量去幫忙,自顧不暇。

13樓:

東吳巴不得蜀漢早點滅亡呢。當然不會去幫忙了

蜀國滅亡時東吳在幹什麼為何不救蜀國?

14樓:

蜀國滅亡時東吳在派兵營救蜀國。

曹魏準備消滅蜀漢時,東吳卻視而不救,反而趁勢打劫,這又為何當時魏國派遣鄧艾繞過綿竹關,從側面直插蜀國大本營成都。劉禪見此情況,十分慌張,立刻派諸葛瞻前去抵擋鄧艾大軍。

再者,第一時間派使者到東吳求救,東吳最終還是答應相助,但很勉強,出兵速度也很緩慢,派無名小將孫異領兵前去救蜀國。

但是東吳的援軍行兵速度實在悠閒,還沒有走到永安,劉禪就已經扛不下去了,直接宣佈投降,蜀國就這樣被滅了。而此時的東吳反而很高興,似乎就在等待著蜀漢滅亡的訊息。吳軍行兵開始加快,企圖一舉拿下永安。

蜀國是怎麼滅亡的

1 蜀後主劉嬋寵信宦官黃浩,群臣人人只求自保,大將軍姜維屯田沓中避禍,蜀國防禦上下不能同心一致,被鄧艾偷襲成功。2 姜維與鍾會相持於劍閣,鄧艾的一支部隊偷過陰平,攻打江油,但是蜀後主懦弱無能,朝廷臣子懦弱不能統一禦敵,沒什麼抵抗投降了。3 根本原因在於,蜀國地處偏遠,人口不足,戰爭潛力不夠,再加上蜀...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蜀國沒有立即滅亡

姜維,蔣琬 董允 費禕三位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輔佐阿斗。在諸葛亮去世後,採取閉關息民政策,蜀漢國力大增。諸葛亮雖然去世,依然為劉禪留下了優秀且忠誠的人才,促使蜀漢不至於立即走向崩塌。當時魏國內部沒有安定,而蜀漢政權也還有能人 諸葛亮死後蜀國到滅亡發生了什麼事 姜維九伐中原 姜維九伐中原,其中幾次還是...

蜀國滅亡是不是諸葛亮一手造成?

也可以說吧 他六出祁山浪費了不少兵力 但他確實為蜀國賣了不少力 可以說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少他威信挺高的呀!支援我沒錯喲 求。諸葛亮當初要是讓趙雲守荊州,北伐早就成功了!諸葛亮如果不死,能挽救蜀國滅亡嗎?諸葛亮在給劉備擬定的 隆中對 中提出等 天下有變 時出師北伐,天下可定。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