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解釋一下」相地而衰徵」,名詞解釋 相地而衰徵 初稅畝 均田制

2021-09-21 17:51:01 字數 3671 閱讀 6055

1樓:賀顯華老師

這裡的公田就是井田,除此之外的田,都稱為私田。

一、《國語•齊語》記載:「相地而衰徵,**不移」,韋昭注:「相,視也。

衰,差也。視土地之美惡及所出,以差徵賦之輕重也」,即分別土地質量的好壞,按畝徵稅。《管子•大匡》:

「案田而稅,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飢不稅。

」尹知章注「案田而稅」說:「案知其壤?而稅之。

」這與韋昭所說的「視土地之美惡及所出,以差徵賦之輕重也」的原則是相同的,只是《大匡》的記載規定了徵稅的具體辦法。「相地而衰徵」,一方面是廢除了西周以來的貢納制,一方面是承認了土地私有權,總之是破壞了奴隸制的「井田制」。

在中國奴隸制下基本的生產資料土地是國有亦即王有,那時沒有個體土地私有者。大約從西周末開始有了私人開荒的私田,春秋以來隨著鐵器用於耕作,私人開墾的土地日益增多。原來這是不合法的,對私田實行徵稅,也就是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

郭老說:「魯國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五九四年)才『初稅畝』,是在東遷後一七六年。『初稅畝』的意思是表明魯國正式宣佈廢除井田制,合法地承認公田和私田的私有權,而一律取稅。

這就是地主階級的正式成立。經過這一合法承認,土地私有權是被確定了,但私田卻不能免稅了……」 (《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3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3頁)齊國實行「相地而衰徵」較魯國「初稅畝」大約早八十多年,而兩者的性質是一樣的(《左傳》是魯國的國史,它說魯宣公十五年「初稅畝」,是說魯國於這一年開始稅畝)。

二、管仲在經濟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著眼於農業稅制,調整分配關係,即實行「相地而衰徵」的新的土地租稅制度。這是農業生產關係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它比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初稅畝」要早70多年。

管仲的經濟改革為什麼首先從「相地而衰徵」開始呢?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就主觀而言,管仲認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從農業入手。

因為農業在整個古代世界是一個決定性的經濟部門。管仲諳熟強國富民之道,自然要重視農業的改革。就客觀方面來說,管仲為相之前,齊國農業生產嚴重凋敝,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是國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土地由國家分配,不準買賣,個人沒有處置權。村社農民集體為國家繳納勞役稅,勞動積極性受到壓抑。

根據《孟子·滕文公上》的記載,當時的情景是:「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到了春秋時代,隨著鐵器、牛耕的普遍使用,這種勞役稅制度,受到了生產力發展的強烈衝擊。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一家一戶分散生產的勞動形式,而且有繼續發展的強勁勢頭。由於徭役田和份地分開經營,公私有別,勞動者對公私田的勞動態度也就不一樣:在私田上精耕細作,用心經營;在公田上則漫不經心,消極怠工,應付了事。

「相地而衰徵」是什麼意思?

2樓:竇雁釗楓

相地而衰徵

春秋時齊國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徵」,按韋昭的註釋:相,視也;衰,差等也;徵,徵取也。意思就是說,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徵收不等額的租稅。

春秋戰國時期,實行井田制。所謂井田制就是君主將土地分封給宗親、貴族、以及有功之臣,讓他們去耕種。但他們擁有的只是使用權,沒有經營權,要向君主繳納賦役。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人們具備了開墾肥沃荒地的可能。這些荒地不是君主分封的,因此種這些地的時候不需要繳納賦役。大家都爭著去種荒地。

這樣君主就收不到賦役了,只好以承認土地私有,並讓擁有土地的所有者交稅。

土地所有制由國有向私有轉化,為了適應轉變,各國開始變法。齊國的管仲在經濟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著眼於農業稅制,調整分配關係,即實行「相地而衰徵」的新的土地租稅制度。這是農業生產關係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它比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初稅畝」要早70多年。

管仲的經濟改革為什麼首先從「相地而衰徵」開始呢?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就主觀而言,管仲認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從農業入手。

因為農業在整個古代世界是一個決定性的經濟部門。管仲諳熟強國富民之道,自然要重視農業的改革。就客觀方面來說,管仲為相之前,齊國農業生產嚴重凋敝,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參考

相地而衰徵是什麼意思?

3樓:夜瞑月

相地而衰徵

春秋時齊國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徵」,按韋昭的註釋:相,視也;衰,差等也;徵,徵取也。意思就是說,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徵收不等額的租稅。

春秋戰國時期,實行井田制。所謂井田制就是君主將土地分封給宗親、貴族、以及有功之臣,讓他們去耕種。但他們擁有的只是使用權,沒有經營權,要向君主繳納賦役。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人們具備了開墾肥沃荒地的可能。這些荒地不是君主分封的,因此種這些地的時候不需要繳納賦役。大家都爭著去種荒地。

這樣君主就收不到賦役了,只好以承認土地私有,並讓擁有土地的所有者交稅。 土地所有制由國有向私有轉化,為了適應轉變,各國開始變法。齊國的管仲在經濟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著眼於農業稅制,調整分配關係,即實行「相地而衰徵」的新的土地租稅制度。

這是農業生產關係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它比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初稅畝」要早70多年。 管仲的經濟改革為什麼首先從「相地而衰徵」開始呢?

這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就主觀而言,管仲認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從農業入手。因為農業在整個古代世界是一個決定性的經濟部門。

管仲諳熟強國富民之道,自然要重視農業的改革。就客觀方面來說,管仲為相之前,齊國農業生產嚴重凋敝,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參考

4樓:不準不登陸

相地而衰徵。。。。讀xiang四聲 di er cui一聲 zheng

就是說種好的地就多繳稅,種相對貧瘠的地就少繳稅。。。

這樣就會有人去開荒了。。。而且對種地的人也比較公平哎~~~其實歷史書上有的

名詞解釋 相地而衰徵 初稅畝 均田制

相地而衰徵的概述

5樓:我恨褲兜窟喴諥

「相地而衰徵bai」語出du《國語· 齊語》。是春秋時代管zhi仲為齊dao桓公所設計的富國回強兵、稱霸天答下的方案之一。

其文雲:「桓公曰:「伍鄙若何?

」管子對曰:「相地而衰徵, **不移;政不屢舊, **不偷;山澤各致其時,**不苟;陸、阜、陵、攫, 井田疇均, **不憾;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按韋昭的註釋:

相,視也;衰,等差也;徵,徵取也。意思就是說,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徵收不等額的租稅。

「 衰徵」 又作「 衰政」 , 見於《荀子· 王制》:「相地而衰政。」楊驚注曰:「政或讀為徵。」古政、徵通, 楊注是對的。《管子· 小匡》又作「相地而衰其政。」

「相地而衰徵」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均地分力」,二是「與之分貨」。按勞動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即「均地分力」;在「均地分力」基礎上實行按產量分成的實物地租制,即「與之分貨」。

總之,每畝土地的租額,按土地的好壞和產量的高低,而有輕重的差別,就是「相地而衰徵」的含義。

相地而衰徵中的衰是什麼意思

6樓:綠石頭

「相地而衰徵」,按韋昭的註釋:相,視也;衰,差等也;徵,徵取也。意思就是說,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徵收不等額的租稅。

7樓:

衰,念cui,通崔,徵收的意思

房屋建築學名詞解釋,誰幫一下忙,建築名詞解釋

買本 房屋建築學 學 建築構造 裡面都有 我是學建築造價的,首先要看懂建築施工圖,掌握一些計算規則,至於建築名詞介意你去看看 房屋建築學 那裡面歸類的很詳細,分析的也很透徹!有時間的話,可以翻翻 施工技術 瞭解一下施工工藝等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建築工程師手冊 裡面有權威有快捷的建築專業名詞...

名詞解釋一下水電增補量是什麼意思?謝謝

繳納水費或者電費之後額外贈送的水量或電量 水電安裝專業術語 10 1 給水系統 給水也稱上水 自來水 通過管道及輔助裝置,有組織地將生活 生產和消防用水輸送到用水地點的網路。2 排水系統 排水也稱下水 汙水 通過管道及輔助裝置,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產過程產生的汙水 廢水及時排放出去的網路。3 熱水 ...

懂法律的進來解釋一下名詞,懂法律的進來解釋一下這幾句話。

1 信用卡詐騙罪 刑法 第196條明確規定了信用卡詐騙罪的幾種法定行為方式 即使用偽造的信用卡 使用作廢的信用卡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以及惡意透支及 刑法修正案 五 規定的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方式。注 信用卡詐騙罪的犯罪物件是信用卡,沒有定罪方面沒有數額的要求 屬於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