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微樂與你同在
沒有,但是中國古代有地毯和青磚。
中國古代建築材料以木為主角,土為輔助,石、磚、瓦為配角 。
在古代,用作建築的土大致可分為兩種:自然狀態的土稱為「生土」而經過加固處理的土被稱為「夯土」,其密度較生土大。
古代的城牆、臺基往往是夯築的。夯土是一層層夯實的,結構緊密,一般比生土還要堅硬,而土色不像生土那樣一致,並含有古代的遺物,最明顯的特點是能分層,上下層之間的平面,即夯面上可以看出夯窩,夯窩面上往往有細砂粒。
2樓:匿名使用者
水泥沒有 石灰有
地磚和地毯有
不過不是地板磚 而是雕了花紋的那種青磚 地毯就很普通了 以前很流行波斯地毯 然後一般的富裕點的人家 地上都會鋪石磚和青磚 這個就是地板磚的前身
3樓:龍飛鳳舞_炫
沒有有水泥、地板磚
有地毯~
中國編織地毯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將地毯稱為「氍毹」「」「壁」、「毛席」、「地衣」等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地毯出現的較早,因為地毯屬手工藝品,沒有水泥、和地板磚,因為這兩樣都屬工業產品。
5樓:水水的兔兔寶貝
水泥沒有,地毯早在戰國就有了,地板磚有天然的岩石磨成的,比如花崗岩.
中國古代有水泥嗎?
6樓:浨芮
沒有出現過。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幾乎很少使用粘著劑,而石構建築中,粘合一般使用粘土、沙、白膏泥、糯米汁等,中原地區沒有使用類似水泥的發現和記載。
在古代,用作建築的土大致可分為兩種:自然狀態的土稱為「生土」而經過加固處理的土被稱為「夯土」,其密度較生土大。
古代的城牆、臺基往往是夯築的。夯土是一層層夯實的,結構緊密,一般比生土還要堅硬,而土色不像生土那樣一致,並含有古代的遺物,最明顯的特點是能分層,上下層之間的平面,即夯面上可以看出夯窩,夯窩面上往往有細砂粒。
西方水泥的原型在古羅馬時期就出現了,而且使用較多。新疆的一座古城中發現了古代類似水泥的材料製成的地面,不過這屬於西域建築型別,可能是從羅馬傳過來的,應該不屬於中國本土。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建築材料以木為主角,土為輔助,石、磚、瓦為配角在古代,用作建築的土大致可分為兩種:自然狀態的土稱為「生土」而經過加固處理的土被稱為「夯土」,其密度較生土大。
古代的城牆、臺基往往是夯築的。夯土是一層層夯實的,結構緊密,一般比生土還要堅硬,而土色不像生土那樣一致,並含有古代的遺物,最明顯的特點是能分層,上下層之間的平面,即夯面上可以看出夯窩,夯窩面上往往有細砂粒。
外面包磚.一般用糯米.紅糖.加一些竹條攪拌.有點象混凝土
8樓:純粹的理性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幾乎很少使用粘著劑,而石構建築中,粘合一般使用粘土、沙、白膏泥、糯米汁等,中原地區沒有使用類似水泥的發現和記載。
西方水泥的原型在古羅馬時期就出現了,而且使用較多。但我記得原來看過一則新聞,好像是新疆的一座古城中發現了古代類似水泥的材料製成的地面,不過這應該屬於西域建築型別,可能是從羅馬傳過來的,應該不屬於中國本土的。
9樓:東萊浪人
中國古代主要以木質房屋為主,水泥是砂,石,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古代是沒有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水泥,那時候只有石灰
11樓:★羲和
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發現類似現代水泥的混凝土地面,相當於今100號水泥砂漿。
12樓:濤→蠻愛你
古代沒有水泥,水泥是現代工藝
古代沒有水泥,人們是怎麼裝修地面和牆壁的?
13樓:
暈,古代的地面和牆壁一般為各類石製品、泥土、木頭(天然的)、燒製的誇磚,都是天然的,所以汙染是很少的(除了少部分的石頭外)
14樓:拒絕水的魚兒
暈,一定要用水泥嗎?白灰就不可以嗎?石灰應該知道吧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是用黏土做粘接劑,條件好的還要再加上煮熟打碎的糯米麵。
16樓:匿名使用者
多數採用黏土作為粘接劑,有些地面不用粘接,厚重的石材直接鋪設。
古代沒有水泥,那麼古代建築又是使用什麼材料進行粘合呢?
1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人其實比現在的人聰明,沒有水泥前用得是糯米;石灰+砂子;石灰+砂子+粘土;粘土+石灰+紙筋(植物纖維);
中國古代民俗,中國古代民俗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代民俗,指從夏王朝建立到鴉片戰爭之前這段期間的民俗。它可以大略分為兩個階段,漢末以前為一階段,這是中國的主體民族 漢族的形成期,也是中國古代民俗系統的形成期。漢代以後為一階段,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民俗的發展與繁榮期。066000.wang minsuxue 851.html 中國古代民俗也是中國傳...
中國古代史初中中國古代史初中
變法中國古代史開始於我國境內人類產生,結束於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夕,歷經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發展階段。中國境內至少在170萬年前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經過漫長的歲月,原始人類完成了從氏族 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建立標誌著早期國家的產生。自夏 商 西周,到春秋 戰國,社...
中國古代有冷飲嗎,中國古代有冰棒嗎?
冷飲,大約起源於3000年前的商代,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設有專掌 冰權 的 凌人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 招魂 中有 挫橫凍飲,酹清涼些 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