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萬神廟的特色,羅馬萬神廟特點

2021-08-11 17:06:54 字數 5679 閱讀 1259

1樓:匿名使用者

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萬神廟平面式圓型的,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

3米。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穹頂**開了一個直徑8.

9米的園洞,可能寓意著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種聯絡。從園洞進來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闊的內部,有一種宗教的寧謐氣息。穹頂的外面覆蓋著一層鍍金銅瓦。

(公元8世紀時,教皇格里高利三世(gregoryⅲ)用鉛瓦覆蓋)

穹頂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磚,混凝土用浮石作骨料。大概是先用磚沿球面砌幾個大發券,然後才澆築混凝土的。這些發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澆築,還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結前下滑,並避免混凝土收縮時出現裂縫。

為了減輕穹頂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米,上部1.5米。

並且在穹頂內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每圈28個。

牆厚6.2米,也是混凝土的。每澆築1米左右,就砌1層大塊的磚。

牆體內沿圓周發8個大券,其中7個是壁龕,一個是大門。龕和大門也減輕了基礎的負擔。基礎深4.

5米,底厚7.3米。基礎和牆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華石作骨料。

萬神廟門廊高大雄壯,也華麗浮豔,代表著羅馬建築的典型風格。它面闊33米,正面有長方形柱廊,柱廊寬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後排各4 根。

柱身高14.18米,底徑1.43 米,用整塊埃及灰色花崗岩加工而成。

柱頭和柱礎則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簷頭的雕像,大門扇、瓦、廊子裡的天花樑和板,都是銅做的,包著金箔。直徑為43.

4米的萬神廟大圓頂的世界紀錄,直到2023年才被在羅馬所建的直徑達100米的新體育館大圓頂打破。

外牆面劃分為3層,下層貼白大理石,上兩層抹灰,第三層可能有薄壁柱作裝飾。下兩層是牆體,第三層包住穹頂的下部,所以穹頂沒有完整地表現出來。這大概是為了:

第一,減少穹頂的側推力的影響;第二,把牆加高,體型比較勻稱;第三,當時還沒有處理飽滿的穹頂的藝術經驗,也沒有這樣的審美習慣。

神廟本身正面也呈長方形,平面為圓形,內部為一由8 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圓頂大廳。這個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頂直徑43.3 米,正中有直徑8.

92米的採光圓眼,成為整個建築的唯一入光口。大廳直徑與高度也均為43.3米,四周牆壁厚達6.

2 米,外砌以巨磚,但無窗無柱。據說,萬神廟是第一座注重內部裝飾勝於外部造型的羅馬建築,但原有部分青銅與大理石雕刻失之於外國掠奪或移用於後建的羅馬建築,外部的瑰麗紅石也已不翼而飛,失去昔日的風采。現唯神廟入口處的兩扇青銅大門為至今猶存的原物,門高7米,寬而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門。

2樓:匿名使用者

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瞭,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是自建成後到2023年間最大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

3米,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洩下,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築的本性。

萬神廟的穹頂

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並給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大理石的地面上也使用了格子圖案,並在中間稍稍突起,這樣當人站在廟宇中間向四周看去時,地面上的格子圖案會變形,進一步給人造成一種大空間的錯覺。萬神廟圓形主體的前方有一個寬34米、深15.

5米的柱廊,共有16根柱子,每跟都是用整塊的花崗石製成,柱子高達12.5米,底部基座的直徑有1.43米。

萬神廟整幢建築都用混凝土澆灌而成,但是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用混凝土澆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頂依然是一個奇蹟。如果用今天的混凝土,必然難以澆灌出這麼大的一個穹頂,因為混凝土的張力將無法使它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我們現在得知,古羅馬人當時使用的混凝土是來自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種骨料。

然後在建造穹頂時,將比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然後逐漸選用比較輕的骨料向上,到頂部時只使用浮石混雜多孔火山岩。另外,穹頂的厚度也逐漸削薄,從穹頂根部的5.9米一直減少到頂部的僅1.

5米。萬神廟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結晶,對西方的建築史發展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無數的建築師們就曾到此取經。這種圓廳加柱廊的設計,被應用在許許多多市政廳、大學、圖書館和其他各種公共建築物上。比較明顯受其影響的就有法國巴黎的先賢祠、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圓形大廳、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和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

羅馬萬神廟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羅馬萬神殿由圓形內殿和科林斯式前庭柱廊構成,建築師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內殿創造一個巨集大而統一的空間,拱劵構造技術和混凝土為實現這一構想準備了技術條件。 寬闊的內殿大廳上,覆蓋著巨大的穹窿頂,直徑為43.3米,異常寬闊,形成一種類似於天穹的效果,穹窿頂壁面整齊的排列著由下至上逐漸縮小的裝飾藻井,它們加強了輕盈,升騰的空間感。

**有一個圓形開口。日光經此射入大廳,增加了亮度。大廳壁面由各式典雅,莊重的壁隆和優美的科林斯列柱裝點,即富於變化,又不失協調。

萬神殿是羅馬人用來供奉天堂裡所有神靈的,建築師創造了一個寬廣的內部空間,使進入神殿的人心靈上受到震撼,產生強烈的宗教情緒。

4樓:匿名使用者

雕塑立柱是他的最大特點。標準的由希臘風格融合外來文化形成的羅馬風格

古羅馬萬神廟有哪些特點?

5樓:中地數媒

萬神廟的基本構思是宇宙象徵意義。它是羅馬的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也是羅馬穹隆技術的代表。在19世紀以前,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穹隆頂建築。

羅馬的萬神廟還有哪些突出特點?

6樓:中地數媒

羅馬的萬神廟大殿裡惟一的採光口是頂端的圓形天窗,它加強了穹頂內部方格藻井上的光影變化,使建築物顯得厚重堅實。但是,羅馬建築與希臘相比,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公共建築的新的型別上。

萬神廟的建築特點

7樓:百度使用者

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萬神廟平面是圓型的,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

3米。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穹頂**開了一個直徑8.

9米的圓洞,可能寓意著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種聯絡。從洞進圓來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闊的內部,有一種宗教的寧謐氣息。穹頂的外面覆蓋著一層鍍金銅瓦。

(公元8世紀時,教皇格里高利三世(gregoryⅲ)用鉛瓦覆蓋)

穹頂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磚,混凝土用浮石作骨料。大概是先用磚沿球面砌幾個大發券,然後才澆築混凝土的。這些發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澆築,還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結前下滑,並避免混凝土收縮時出現裂縫。

為了減輕穹頂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米,上部1.5米。

並且在穹頂內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每圈28個。

牆厚6.2米,也是混凝土的。每澆築1米左右,就砌1層大塊的磚。

牆體內沿圓周發8個大券,其中7個是壁龕,一個是大門。龕和大門也減輕了基礎的負擔。基礎深4.

5米,底厚7.3米。基礎和牆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華石作骨料。

萬神廟門廊高大雄壯,也華麗浮豔,代表著羅馬建築的典型風格。它面闊33米,正面有長方形柱廊,柱廊寬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後排各4 根。

柱身高14.18米,底徑1.43 米,用整塊埃及灰色花崗岩加工而成。

柱頭和柱礎則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簷頭的雕像,大門扇、瓦、廊子裡的天花樑和板,都是銅做的,包著金箔。直徑為43.

3米的萬神廟大圓頂的世界紀錄,直到2023年才被在羅馬所建的直徑達100米的新體育館大圓頂打破。

外牆面劃分為3層,下層貼白大理石,上兩層抹灰,第三層可能有薄壁柱作裝飾。下兩層是牆體,第三層包住穹頂的下部,所以穹頂沒有完整地表現出來。這大概是為了:

第一,減少穹頂的側推力的影響;第二,把牆加高,體型比較勻稱;第三,當時還沒有處理飽滿的穹頂的藝術經驗,也沒有這樣的審美習慣。

神廟本身正面也呈長方形,平面為圓形,內部為一由8 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圓頂大廳。這個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頂直徑43.3 米,正中有直徑8.

92米的採光圓眼,成為整個建築的唯一入光口。大廳直徑與高度也均為43.3米,四周牆壁厚達6.

2 米,外砌以巨磚,但無窗無柱。據說,萬神廟是第一座注重內部裝飾勝於外部造型的羅馬建築,但原有部分青銅與大理石雕刻失之於外國掠奪或移用於後建的羅馬建築,外部的瑰麗紅石也已不翼而飛,失去昔日的風采。現唯神廟入口處的兩扇青銅大門為至今猶存的原物,門高7米,寬而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門。

古羅馬萬神廟有哪些建築特點?

8樓:中地數媒

萬神廟是前柱廊式的,但焚燬之後,重建時,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門廊面闊33米,16根科林斯式的柱子分3行排列。大門兩側放置著奧古斯都和阿格里帕的雕像。

簡述古羅馬萬神廟在形制、結構及外觀處理上的特點

9樓:匿名使用者

萬神廟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萬神廟平面式圓型的,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

3米。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穹頂**開了一個直徑8.

9米的園洞,可能寓意著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種聯絡。從園洞進來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闊的內部,有一種宗教的寧謐氣息。穹頂的外面覆蓋著一層鍍金銅瓦。

(公元8世紀時,教皇格里高利三世(gregoryⅲ)用鉛瓦覆蓋)

穹頂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磚,混凝土用浮石作骨料。大概是先用磚沿球面砌幾個大發券,然後才澆築混凝土的。這些發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澆築,還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結前下滑,並避免混凝土收縮時出現裂縫。

為了減輕穹頂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米,上部1.5米。

並且在穹頂內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每圈28個。

牆厚6.2米,也是混凝土的。每澆築1米左右,就砌1層大塊的磚。

牆體內沿圓周發8個大券,其中7個是壁龕,一個是大門。龕和大門也減輕了基礎的負擔。基礎深4.

5米,底厚7.3米。基礎和牆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華石作骨料。

萬神廟門廊高大雄壯,也華麗浮豔,代表著羅馬建築的典型風格。它面闊33米,正面有長方形柱廊,柱廊寬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後排各4 根。

柱身高14.18米,底徑1.43 米,用整塊埃及灰色花崗岩加工而成。

柱頭和柱礎則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簷頭的雕像,大門扇、瓦、廊子裡的天花樑和板,都是銅做的,包著金箔。直徑為43.

4米的萬神廟大圓頂的世界紀錄,直到2023年才被在羅馬所建的直徑達100米的新體育館大圓頂打破。

外牆面劃分為3層,下層貼白大理石,上兩層抹灰,第三層可能有薄壁柱作裝飾。下兩層是牆體,第三層包住穹頂的下部,所以穹頂沒有完整地表現出來。這大概是為了:

第一,減少穹頂的側推力的影響;第二,把牆加高,體型比較勻稱;第三,當時還沒有處理飽滿的穹頂的藝術經驗,也沒有這樣的審美習慣。

神廟本身正面也呈長方形,平面為圓形,內部為一由8 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圓頂大廳。這個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頂直徑43.3 米,正中有直徑8.

92米的採光圓眼,成為整個建築的唯一入光口。大廳直徑與高度也均為43.3米,四周牆壁厚達6.

2 米,外砌以巨磚,但無窗無柱。據說,萬神廟是第一座注重內部裝飾勝於外部造型的羅馬建築,但原有部分青銅與大理石雕刻失之於外國掠奪或移用於後建的羅馬建築,外部的瑰麗紅石也已不翼而飛,失去昔日的風采。現唯神廟入口處的兩扇青銅大門為至今猶存的原物,門高7米,寬而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門。

羅馬萬神廟特點,萬神廟的建築特點

羅馬萬神殿由圓形內殿和科林斯式前庭柱廊構成,建築師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內殿創造一個巨集大而統一的空間,拱劵構造技術和混凝土為實現這一構想準備了技術條件。寬闊的內殿大廳上,覆蓋著巨大的穹窿頂,直徑為43.3米,異常寬闊,形成一種類似於天穹的效果,穹窿頂壁面整齊的排列著由下至上逐漸縮小的裝飾藻井,它們加強了...

明清故宮和古羅馬萬神廟有何異同,法國巴黎萬神廟和古羅馬萬神廟有什麼不同

明清故宮和古羅馬萬神廟,明清故宮是封建王朝,封建帝王的居住場所。而神廟是祭祀的場所。萬神廟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

萬神廟的建立時間是什麼時候,萬神廟在那裡,是什麼時候建設的?

萬神廟 pantheon 原是公元前27年古羅馬統帥m.v.阿格里帕 m.v.agrippa 神廟,居然在公元80年遭到雷擊。公元120 124年羅馬皇帝哈德良重建。公元609年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將它改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萬神廟在那裡,是什麼時候建設的?萬神廟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