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教學相長這個成語的看法

2021-07-15 11:20:07 字數 2494 閱讀 6655

1樓:民生為本

教學相長的意思是:教學是教育和學習的雙方.相長中,相是相互,長是啟發,促進增長知識,促進共同成長.

連起來講,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共同增長知識,共同在成長.

其中,揭示出一個真理,即不是總是教育者使學習者增長知識.被教育者的學習領略的資訊回饋,也在觸動教育者,也在促進,啟發教育者,增長教育者的知識和體驗.一言蔽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共同增長知識,共同成長.

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爸爸指著一個電視中的人物說,看這個是壞蛋,兒子不同意說.不,他不是壞蛋.他好勇敢,我喜歡他.

爸爸教會兒子識別正義**.兒子童言無忌啟發爸爸多角度看問題,人不能僅以好壞論定.好人壞人外,還有中間人物存在.

好人讓我們疼愛有加,壞人讓我們義憤填膺.中間人物,小人物常讓我們感動不已,唏噓不已.

2樓:某蘇氏小可愛

教學相長本意為:教和學是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從學習的角度來說,便是要多問,要和身邊的人多交流,自然也可以學習到別人的長處,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共同進步。

從學習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3樓:星月

出處:《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追問: 這些我都知道 可是不到160字

回答: 人們對「教學相長」的解釋主要有兩種:其一是將其納入教學原則的範疇,認為「教學相長」一詞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兩者,依此而將其理解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可以相互促進」,如在毛禮銳、沈灌群主編的《中國教育通史》中就將其作為教學原則來解釋,認為這一原則「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既矛盾而又統一的關係」。

另外在王炳照等人編的《簡明中國教育史》中,也將其作為一條教學原則,指出「『教學相長』深刻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的辯證關係:兩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其二是認為「教學相長」是一條「教師自我提高的規律」,認為「教學相長」一詞的主體是教師,將「教學相長」理解為「教師施教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即教師通過教而促進自身的學。

如孫培青主編的《中國教育史》就持這種觀點,「『教學相長』的本意並非指教與學雙方的相互促進,而是僅指教這一方的以教為學。它說明教師本身的學習是一種學習,而他教導他人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正是這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相互推動,使教師不斷進步。

」近些年來一些學者對這兩種解釋持質疑態度,如四川師範大學教師、西南大學博士劉秀峰認為「教學相長」所指的主體不是教師與學生兩者也不是教師一者。「教學相長」的主體應是學生,「教學相長」中的「教」不是指教師的「教」而是指學生的「仿效」,因此,「教學相長」指的是學生「效師而學」和「自覺而學」兩者對學生的成長具有相同的益處。因此,「教學相長」不是「教學原則」亦不是「教師成長規律」,而是學生的「學習規律」,強調學習者一方面應自學、自修,另一方應「效師」、「效

友」而學。「長」應為名詞的「益處」之意,而非動詞的「促進」之意. 補充:

《禮記》有記載: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學相長」是我國古代教育者從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原則。

它闡述了教與學的辯證關係,強調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積極性的重要性,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

教學本身是個雙向活動,教師在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知識也不可能高效、速捷的獲得,但教師也不可唯我獨尊,搞一言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善於思考、樂於發言,並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沿著他們的思維去想、去做,否則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就像一位名師所言:

「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許多的知識,我們做學生時,認識並不十分清晰。

即使懂得,也是朦朦朧朧,像霧裡看花。真正有點心得,能夠理性地把握,是在教了以後。這對教學,至少有兩點啟示:

一是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回憶自己當初的學習過程,設身處地想一想,不要急躁,更不要怪學生笨——自己當初也是如此,甚至還不如現在自己的學生。埋怨學生,等於是訴說自己的無能或無奈。二是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學生以教的體驗。

因為教是學的一半,能教別人,才接近真正的懂得。孔夫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教學相長,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從學生的角度講——學習是一種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自身實踐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好處和難處。

學生通過學習,開闊了眼界,體驗了成功,興趣就越高,也就越謙虛,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因而進步就愈快;從教師的角度講——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會體會到自己學問的不足,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提高。教的過程也是學的過程,教師在教和學中必須不斷完善自我,邊教邊學,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和學相互促進,相輔相承。教學相長,是建立在師生平等觀的基礎之上的。

師生是學習的夥伴,通過教學相互啟發,共同提高。珍惜教育的機會,向自己的學生學習,才是教師的成功祕訣。孔夫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相輔相成,終身以之。

「學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前提和力量源泉,「誨人不倦」是「學而不厭」的展現和昇華。教學相長,是一種美好的教育境界。

請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結合實際 ,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

一家之言,個人拙見 於人類社會講,孝順是責任,是和諧社會關係中的必要要求 於家庭講,孝順是傳承,是美德,尤其是中國家庭 於個人講,孝順是本能,是個人品質決定的。看得出你有一些困惑和自己的思考,我想,談孝順還是從自然人的個體思維來議論,比較單純一些。孝與不孝都是正常的,如果說對錯,既可能有父母造成的,...

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聯絡生活,思考生活,積累生活的

無論是詩人還是作家,作品中大都帶有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我們學習語文也是如此,聯絡生活的經歷,總結生活的感悟,積累生活的素材,才能寫出好文章,這也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總結,寫出對生活的感悟是快樂的。首先,要多看一些書,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體會。通過看一些文學名著,或 是報刊雜誌,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學到不少文...

談談你對中國國防的認識,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加強國防建設的認識

國防建設是整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是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也是實現我國 富民強國 的重要保障。又是維護 確立中國國際地位的根本保障。為此,建議進一步加強國防建設,確保 實現中華民族真正的富強。建立一支有快速反應能力 強大投送能力的軍隊。針對我國海岸線長 鄰國多的情況,不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