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註釋1.賦得:借古人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2.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3.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佔,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5.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6.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2樓:說好不讓你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草原送別整首詩 5
3樓:天下相思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原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白話文: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話文: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話文:遠處的春草侵佔了古道,陽光下的綠色連著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話文:我又在這裡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盡是離別之情。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1、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迴圈,生生不已的規律。
2、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3、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
4、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4樓:紫月幽絮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5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唐 ] 白居易
lílíyuánshàngcǎo
離離原上草,
yīsuìyīkūróng
一歲一枯榮。
yěhuǒshāobùjìn
野火燒不盡,
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
春風吹又生。
yuǎnfāngqīngǔdào
遠芳侵古道,
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
晴翠接荒城。
yòusòngwángsūnqù
又送王孫去,
qīqīmǎnbiéqíng
萋萋滿別情
6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 《賦得古草原送別》又名《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7樓:匿名使用者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青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8樓:匿名使用者
萋萋萋萋萋萋 0 17 28
熱心網友
2015-06-17
9樓:xsy愛在春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古詩《賦得古草原送別》全文是什麼?
10樓:
《賦得古草原送別》全文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
譯文如下: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11樓:金果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解讀:這是一曲野草頌,更是一曲生命頌。「草」,作為中心詞,構成全詩意境的主體意象。全詩借景寫情,蘊含深刻,刻畫形象生動,用語自然流暢,意境渾然完整。
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一定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情,語語有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在「賦得體」中,為千古絕唱。按「賦得體」的標準,此詩的結構也堪稱嚴謹妥當。
前四句寫「原上草」,後四句寫「古道送別」。然而,此詩佳處,遠不止於此。其為名作,實因意勝,即讚美一種頑強向上的生命精神。
《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題《草》。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這種作法起源於「應制詩」,後來廣泛用於科舉「試帖詩」。
此詩為作者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所以也加了「賦得」二字。「又送」兩句詩意,本自《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此詩直觀是對自然演變的描寫,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進步的東西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傳說自居易十六歲時由江南到長安(即今天的西安)考舉人,拿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謁當時的大名士顧況。
顧況看他的姓名,開玩笑說:「長安米價正貴,在這裡居住可不太容易啊!」及至披閱白居易的詩,讀到這首《古原草》,不由得讚歎道:「能做出這樣的詩語,居亦易矣!」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2樓:戒為良藥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13樓:漢冰藍
好的煩惱多久可以到這裡就有機會成本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大意是?
14樓:匿名使用者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首詩的意思
15樓:愛單單愛
《賦得古原草送別》整首詩譯文如下: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傳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而是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
看見萋萋芳草而增加了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以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乎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渾然天成。
擴充套件資料: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詞語註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佔,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16樓:我無名學
茫茫原野上的一片野草,一年一度枯萎了又新生。野火不能將它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長起來。蔓延到遠方的一片野草,侵佔了古老的道路。
在晴天,一片綠色連線著荒城。又要送朋友去遠遊,春草茂盛好像滿含別情。
17樓:玲瓏海戀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離 離 原 上 草 ,
yì suì yì kū róng
一 歲 一 枯 榮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野 火 燒 不 盡 ,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春 風 吹 又 生 。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遠 芳 侵 古 道 ,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
晴 翠 接 荒 城 ,
yòu sòng wáng sūn qù
又 送 王 孫 去 ,
qī qī mǎn bié qíng
萋 萋 滿 別 情 。
作者背景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鄭(今河南新鄭)。他的詩風格平易清新,質樸自然,常以揭發當時政治上的黑暗現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題材,如《新樂府》、《秦中吟》等均為反映社會疾苦的優秀之作。
其他如《長恨歌》、《琵琶行》等長篇歌行,傳誦尤廣。
注詞釋義
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按慣例要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榮:茂盛。
遠芳:草香遠播。
晴翠:陽光下翠綠的野草。
王孫:本指貴族後代,這裡指離定遠遊的友人。
萋萋:青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古詩今譯
茂盛的野草長在古原上的野草多麼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將它燒盡,春風吹過它又重新獲生命。草香無邊瀰漫古老道路,一片綠色連線遠處荒城。
又要送別朋友去遠遊,春草茂盛好像滿含深情。
名句賞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白居易十六歲的作品,也是傳誦千古的名篇。他歷來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無所寄託的作品,在這詩中詩人將春草和送別有機地結合起來,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首句緊扣題目,寫出眼前景色,同時又交待出送別時的特定環境:
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進一步寫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長規律,暗寓深長的感嘆。
三、四兩句由上句生髮開來,歌頌了春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雖燒而「不盡」,春風吹過則「又生」,野火之貌似強大,春風之溫潤強勁,春草之頑強堅韌,作者僅用十個字就精煉地表現了出來,從而使這兩句詩成為寓意深刻、極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兩句進一步描寫春草的勃勃生機:生機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陽光下的綠色一望無際,遠遠連線著荒涼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動形象,十分精當。
最後兩句補足「送別」之意,感情深沉而並不悲傷,是意味深長的絕好結尾。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是怎樣來表現送別的
作者在詩中借物抒情,將春草和送別有機的結合起來,茂盛的春草就像離別濃郁的哀愁,草有枯榮,就像人有聚散,表現了自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但後兩句又峰迴路轉,表現了豁達的人生態度,並暗喻友人終會再次相見,把離別的傷感轉化為再見的動力。這首詩包含著詩人這樣的人生感悟 聚散不定,人生起落,但生命和自然界的草...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註釋 本詩又題 草 賦得 凡是指定 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 賦得 二字。這種作法起源於 應制詩 後來廣泛用於科舉 試帖詩 此詩為作者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所以也加了 賦得 二字。又送 兩句...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白居易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首詩的意思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傳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首詩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也可以看作是生命的頌歌。賦得古原草送別 詩意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