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褪去一身桀驁
古代寓言故事
古代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作,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借用比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而還需要自己去理解,思考,這就是和西方寓言的不同之處。
中文名古代寓言故事
性質文學體裁的一種
作用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
特點結構簡短
背景資訊
古代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作。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已相當盛行。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
《亡鈇》、《攘雞》、《宋人揠苗》、《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漢魏以後, 在一些作家的創作中,也常常運用寓言諷刺現實。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進行散文創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驢、鼠3種動物的故事,諷刺那些恃寵而驕、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達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中國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創作,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品更為多見。
中國民間寓言極為豐富。除漢族外,還有各少數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創作的寓言,多以動物為主人公,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係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諷喻的目的。
反映了勞動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
著名故事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的愚公,年紀將近90歲,面對著山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可以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藉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丘也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麼樣呢?
況且把土石放到**呢?」眾人紛紛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
」於是愚公帶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掘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幹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瞭!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2樓:阿沾
1、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2、鄭人買履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挑好了鞋子,才發現:
「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穿井得一人
宋國的一戶丁姓人家,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到遠處去打水澆田,派家裡的一個人去打水,常常有一個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丁氏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
」聽了的人就去傳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個人。」
國都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問明情況,丁氏答道:「節省一個空閒的人的勞力,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聽到這樣的傳聞,還不如不聽。
4、齧鏃法
隋朝末年有個叫昝君謨的人擅長射箭,閉著眼睛射箭,說射**就射中**,想射中眼睛就射中眼睛,想射中口就射中口。
王靈智向謨學習射箭,自認為射箭的技術達到了精妙(的地步),想要射殺昝君謨,獨自享受這種美譽。昝君謨握著一把短刀,有箭射來就砍斷它。只有一支箭,昝君謨張口接住,竟然咬斷了箭頭,笑著說:
「(你)學習射箭三年,幸好沒教會你咬斷箭頭的方法。」
5、貓祝鼠壽
有一個趙國人家裡發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中山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於捉老鼠,也善於捉雞。
過了一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麼不把貓趕走呢。
他父親說:"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
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牆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飢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飢寒交迫還很遠,為什麼要把那貓趕走呢?"
3樓:簡簡冰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通常,它只用寥寥數語便勾畫出一幅情節生動的畫面,中國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這幅畫面上得以鮮明呈現。閱讀這《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將受到先輩的智慧點撥,領悟做人、做事的道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告訴人們違反客觀規律作出的愚蠢行動,是多麼的荒唐可笑;
《猩猩嗜酒》
猩猩是一種喜歡喝酒的動物。山腳下的人,擺下裝滿甜酒的酒壺,旁邊放著大大小小的酒杯,還編了許多草鞋,把它們勾連編綴起來,放在道路旁邊。猩猩一看,就知道這些都是引誘自己上當的,它們連設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們的父母祖先都知道,便一一指名罵起來。
可是不久罵完以後,有的猩猩就對同伴說:"為什麼不去稍微嘗它一點酒呢?不過要小心,千萬不要多喝了!
"於是就一同拿起小杯來喝。喝完了,還一邊罵著,一邊把酒杯扔掉。可是過了一會兒,它們又拿起比較大的酒杯來喝酒,喝完酒了,又罵著把酒杯扔掉。
這樣重複多次,喝得嘴脣邊甜蜜蜜的,再也剋制不住了,它們就乾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來,根本忘了會喝醉這一回事。它們喝醉了以後,便在一起擠眉弄眼地嬉笑玩耍,還把草鞋拿來穿上。就在這個時候,山腳下的人就跑出來追捕它們,它們相互踐踏,一個個都被人捉住了,無一倖免。
後來的猩猩也是這樣(被捉住)的。
猩猩可算是很聰明的了,知道憎恨人家的引誘,可是最終還免不了一死,這都是貪心造成的。
勸人有錯就改,不要藉故推託,明知故犯;
《迂儒救火》
趙國有個叫成陽堪的家裡失火,沒有梯子上房救火。他叫兒子趕緊到奔水氏家去借,他兒子卻不慌不忙地穿上體面的衣服,戴上漂亮的帽子,從容不迫地出門。見到奔水氏,他打弓作揖,謙讓再三才進門,進了門也閉口不說借梯子的事。
主人設宴招待他,席間他彬彬有禮很有教養。直到席散,主人問他光臨的緣由。他才有條有理地說出來。
主人急得跺腳說他迂腐,催他扛著梯子快走。可梯子借來了,房子早已燒成了灰燼。
表現出拘守封建禮教的迂腐可笑。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主要內容是什麼?400字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太多了,只說寓言故事的名字都得400字,再加上內容,?你問的太籠統了。你的這本封面**說的寓言故事是曹衝稱象,說的是孫權給曹操送來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部下,但都沒有辦法。
這時候,年僅六歲的曹衝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船下沉到水面的地方刻上記號,再將同樣吃水深淺的物品放在船上,這樣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聽後十分高興,馬上實施了這個辦法,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的一些流傳傳說故事,包含許多做人道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主要內容
6樓:白土知道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青少年書籍。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意義的。
中國許多預言故事衍化成成語故事,就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等,通過故事給人一道理,大多出現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
7樓:燕歸森林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內容是還含有豐富明顯教育意義故事
9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窮和尚對富和尚說:「忚想去南海」。他說:
「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碗,」伯河上不信,給了窮和尚一個水瓶,一個飯碗,第二年他看的仇和尚回來了,非常驚奇,他慚愧地低下了頭。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故事,包含著許多道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一書中有哪些故事以及主要內容
11樓:匿名使用者
狐假虎威,玻璃變老虎,說的是重點,天天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12樓:你好嘛
1、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2、自相矛盾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誇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麼東西都能被其破壞!」。
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麼樣?」,那個人無法回答。眾人嘲笑他。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3、鄭人買履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我忘了帶尺碼。」
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子。有人問:
「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4、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此故事用於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5、刻舟求劍
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做事很死板,書上怎麼寫的他就怎麼做,甚至遇到事情別人怎麼做的,他也學著怎麼做,從沒想過變通一下。有一次,他經過山林,看見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
斧頭從手上飛脫,掉進山谷裡去了。
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做了一個顯眼的記號,然後從旁邊的小路繞下山去,對照著山上的標記,很快在草叢裡找到了斧頭。這位楚國人對樵夫仰慕不已。
這位楚國人喜愛劍術,總是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一天,他搭乘一條渡船過江。他立在船舷邊,江兩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於美景的他不小心,讓那把寶劍滑落到江裡去了。
只見他緊盯著劍掉下去的地方發呆。旁人勸他趕緊跳下江去打撈,這位楚國人卻笑著搖搖頭.他眼前浮現出樵夫刻記號的一幕。接著便鎮定地說:「別慌張!我自有妙法。」
只見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記號,並且自言自語道:「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繼續前行,待船家停船時,這位楚人站起身,面對驚訝的目光,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麼也撈不到那把劍,於是浮出水面撫摸著船邊的記號,如夢遊般喃喃著:「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寓言寶庫除了中國古代寓言,還有那些國家的寓言都在世上有很大影響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拉封丹寓言 萊辛寓言 古希臘 伊索寓言 我想問是哪個國家的哪個寓言?有,伊索寓言,拉風丹寓言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風丹寓言等 叭叭叭寓言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除了中國寓言還有其他國家的寓言如什麼什麼什麼都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5 一共四個國家,古希臘 伊索寓言 法國的 拉...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畫餅充飢的主要內容
語出晉 陳壽 三國志 魏書 盧毓傳 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釋義 畫的意思就是用一個物體來表示另一個物體,充飢就是用一個你有的當做是你想要而又沒有的。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典故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
中國古代民俗,中國古代民俗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代民俗,指從夏王朝建立到鴉片戰爭之前這段期間的民俗。它可以大略分為兩個階段,漢末以前為一階段,這是中國的主體民族 漢族的形成期,也是中國古代民俗系統的形成期。漢代以後為一階段,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民俗的發展與繁榮期。066000.wang minsuxue 851.html 中國古代民俗也是中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