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畫餅充飢的主要內容

2021-03-19 18:22:52 字數 5051 閱讀 5450

1樓:福滿

語出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釋義: 畫的意思就是用一個物體來表示另一個物體,充飢就是用一個你有的當做是你想要而又沒有的。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典故: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現一般的人才。由於修養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該厭惡他們。

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現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偽難辯,虛實混淆。"

2樓:雪茉尋楓

紙張,說的都是意思,不是主要內容

畫餅充飢講了一件什麼寓言故事

3樓:霓脦那些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後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時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

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畫餅充飢"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產生的。現在往往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還有個成語"望梅止渴」,魏文帝採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成語畫餅充飢就來自於皇帝所說的話。一開始,它指有名聲而沒本領。後來,人們用它來比喻以不切實際的空想來滿足自己。

擴充套件資料:

出處《後漢書·盧毓傳》,有一次曹睿想找一個適當的人當「中書郎」,便請盧毓推薦,並且告訴他,千萬別推薦徒有虛名的人:「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註釋:

選拔人才不要單憑他有名聲,名聲好比畫在地上的餅,沒法吃的!)」。

成語「畫餅充飢」是指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特別是用來欺騙別人。

【漢字】畫餅充飢

【讀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釋】充飢:解除飢餓;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空有虛名,不實用,也比喻以空想來**。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用法】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或欺騙別人。

【近義詞】望梅止渴、指雁為羹、無濟於事

【反義詞】名副其實

【謎語】餅乾圖

【英文】feed on illusions

4樓:熱情的雨芯

畫餅充飢的寓言故事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是艱難。但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後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魏明皇帝很信任他,於是他受到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那時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

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畫餅充飢成語解釋

充飢:解除飢餓;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畫的意思就是用一個物體來表示另一個物體,充飢就是用一個你有的當做是你想要而又沒有的。

畫餅充飢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畫餅充飢相關故事

話說, 乾隆皇帝早朝已罷,群臣紛紛散去,乾隆獨把 劉墉留下,對他說:「今日無事,我想和劉愛卿到正陽門以觀街景。」君臣說罷,換了朝服, 輕裝簡從,登上了正陽門。

時值初秋,天高雲淡,鴿鈴陣陣,不遠處**熙熙攘攘。乾隆一笑, 計上心來:「劉愛卿,聽說你讀書 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你看看下邊的人,來來去去,你能數得過來有多少人嗎?

」劉庸稍加思索後答道:「依臣看,城下來去人雖多,只用二字便可概括。」乾隆捻鬚問道:

「哪二字?」劉庸答:「名利。

」乾隆聽罷,撫掌笑道:「愛卿可比齊之宴嬰也!」

這個故事雖然是傳說,但它卻說明了:人的生存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因此 劉墉把熙熙攘攘的人群歸納為只有名、利二人,他的這種見解乾隆皇帝是接受的,然而在歷史上也有淡泊名利的人物,那可能就是 陶淵明瞭。東晉時代的陶淵明雖然詩文具佳,但是官做的並不大,僅是個蓬澤縣的小縣令。

一日,他正在讀書,有人通知他:上級到蓬澤縣視察,請他去迎候。陶淵明久聞這位上司為官不正,不願曲意奉承,可又不能不去。

於是,他穿著便服去迎候。縣衙的人提醒他:「迎候上差須穿朝服。

」陶淵明聞之,勃然變色,嘴裡 嘟嘟囔囔地說:「哪有那麼多的 繁文縟節?為了這五斗米的 官俸,還得伺候為官不正的人,我不幹了!

」於是,棄官回鄉,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哉安閒的生活。過了一段時間,他忽然悟到:如果我沒有做官的經歷,意味著我沒有了生活的**,家無斗室可居,外無富有之親眷,而自己手無縛雞之力,肩無挑擔之能,飯從何來?

衣從何來?窮困潦倒,還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致嗎?

有知識的人,尤其是詩人都富於幻想,現實中的生活:戰亂、民不聊生,教育了陶淵明,明白了他原來的想法和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為了補救、為了給善良的人們帶來一些希望,他創作了那篇膾炙人口的《 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之聲相聞、百姓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

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來,長誦不衰,不只是他的文辭華美,而是還因為作者的想象力正是普通人夢境當中追求的生活。當然,這種烏托邦式的想象和『畫餅充飢』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能起到精神醫療的作用。

嗚呼:「世人羞言名和利,畫餅如何能充飢?

清高也要有限度,甘為民眾做嫁衣。」

5樓:打不死的靳小強

這個意思就是跟紙上談兵的意思差不多,畫出來的餅怎麼能夠填補肚子的飢餓呢,也就是說做出來的事情不符合實際,不現實。

6樓:

有一個窮畫家,沒錢買吃的了,見有賣餅的,他餓了,便自己畫了一個餅子,照著看一口吃一口。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7樓:你好嘛

1、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2、自相矛盾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誇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麼東西都能被其破壞!」。

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麼樣?」,那個人無法回答。眾人嘲笑他。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3、鄭人買履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我忘了帶尺碼。」

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子。有人問:

「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4、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此故事用於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5、刻舟求劍

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做事很死板,書上怎麼寫的他就怎麼做,甚至遇到事情別人怎麼做的,他也學著怎麼做,從沒想過變通一下。有一次,他經過山林,看見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

斧頭從手上飛脫,掉進山谷裡去了。

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做了一個顯眼的記號,然後從旁邊的小路繞下山去,對照著山上的標記,很快在草叢裡找到了斧頭。這位楚國人對樵夫仰慕不已。

這位楚國人喜愛劍術,總是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一天,他搭乘一條渡船過江。他立在船舷邊,江兩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於美景的他不小心,讓那把寶劍滑落到江裡去了。

只見他緊盯著劍掉下去的地方發呆。旁人勸他趕緊跳下江去打撈,這位楚國人卻笑著搖搖頭.他眼前浮現出樵夫刻記號的一幕。接著便鎮定地說:「別慌張!我自有妙法。」

只見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記號,並且自言自語道:「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繼續前行,待船家停船時,這位楚人站起身,面對驚訝的目光,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麼也撈不到那把劍,於是浮出水面撫摸著船邊的記號,如夢遊般喃喃著:「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8樓:匿名使用者

揠苗助長——有一人看禾苗長得很慢,想它快長高,就把苗拔高,結果苗全枯死了

掩耳盜鈴——有一人,看別人門口上掛的一鈴鐺很漂亮,害怕偷的時候被別人聽見,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

刻舟求劍————在舟上,一人的劍掉到水裡,他就拿刀在舟上刻下劍掉的位置,然後想下次再來按照刻的位置來撈劍。

守株待兔————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兔子撞在一樹上死了,結果他天天等在那,等兔子過來撞死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驚弓之鳥 ,鷸蚌相爭 ,井底之蛙 ,杞人憂天 ,濫竽充數、四面楚歌、紙上談兵 畫蛇添足,

寓言故事畫餅充飢講了什麼道理,畫餅充飢講了一件什麼寓言故事

出處抄晉 陳壽 三國志 魏書 盧毓傳 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典故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名叫盧毓 y 的人,他是前朝東漢名臣盧植的小兒子。盧毓為人忠厚,學識淵博,魏文帝把他提拔為侍中。在職三年,盧毓對魏明帝曹睿提出過很多好的建議,魏明帝最初不太高興,但是後來見他忠心耿耿 踏踏實實,就提拔...

中國古代寓言主要內容,《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古代寓言故事 古代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作,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借用比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而還需要自己去理解,思考,這就是和西方寓言的不同之處。中文名古代寓言故事 性質文學體裁的...

寓言故事讀後感,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讀後感

我在寒假中讀過不少好書,惟獨覺得 伊索寓言 最好看。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會有一段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