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①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②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③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④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⑤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後主則儼有釋迦、**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⑥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1、人物資料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
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2、人物評價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後世非議。三國吳後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於景陽樓;
陳朝後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於胭脂井中,後被隋將吊出處死。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於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於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後世的斥責非議。
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
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於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採取消極守業的政策。
但是,儘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達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繫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
史載,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餘年?」
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誌銘》也寫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
2樓:匿名使用者
王國維《人間詞話》: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後主則儼有釋迦、**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對李煜的評價1500字左右
3樓:匿名使用者
作為傑出詞人的李煜,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舉世公認。但是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他能夠登上權力的頂峰卻純粹是個意外。在古代父死子繼的家天下,生於帝王之家便有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然而皇子李從嘉不但無心參與權力的爭奪,甚至還有心主動地退避。
他對待權力的這種態度與他家庭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這兩個人物是誰呢?他們又究竟是怎樣影響到李煜的人生選擇的呢?
在封建時代,王位的爭奪往往手足相殘,血雨腥風,然而,南唐太子的確立卻波瀾不驚,李弘冀既是長子,又建有戰功,的確當仁不讓。但是這位眾望所歸的太子卻十分猜忌自己與世無爭,一心向往隱士生活的弟弟李煜,確實有幾分奇怪。那麼,李弘冀為什麼要猜忌自己的弟弟呢?
李冀弘之所以如此猜忌自己的弟弟,恰恰是因為李煜的"面相"剛好符合了傳說中的"帝王之相"。在中國古代社會,由於文化以及社會的多種因素,人們認為各種奇特的相貌、民謠或夢境等,都含有"天命"的神祕暗示,所以心生敬畏。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當然是不可靠的迷信思想,但是,趙曉嵐教授分析認為,李弘冀對自己弟弟這種基於迷信的猜忌是很有道理的,那麼,它的道理是在**呢?
當時的李從嘉,也就是後來的李煜,面對哥哥的猜忌採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辦法,把自己融入了藝術和自然之中。對他而言,這樣做雖然存在無奈避禍的因素,但實際結果是獲得了一片廣闊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然而,讓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是,這種隱士般的浪漫生活即將因為一樁殘酷的宮廷血案而劃上句號,他的人生就此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完全偏離了他為自己設定的道路。
那麼,這樁宮廷血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相關評價 南唐雜詠 郭磨 我思昧昧最神傷, 予季歸來更斷腸. 作個才人真絕代, 可憐薄命作君王.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後一句乃是針對賙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
「王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後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賙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胡應麟《詩藪•雜篇》:
後主目重瞳子,樂府為宋人一代開山。蓋溫韋雖藻麗,而氣頗傷促,意不勝辭。至此君方為當行作家,清便宛轉,詞家王、孟。
王世貞《弇州山人詞評》: 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沈謙(徐釚《詞苑叢談》引語):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 沈謙(沈雄《古今詞話•詞話》捲上引語): 後主疏於治國,在詞中猶不失南面王。
覺張郎中、宋尚書,直衙官耳。 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四: 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
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 餘懷《玉琴齋詞•序》: 李重光風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之恨。
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周之琦《詞評》: 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及。
賙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李後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 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
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後主詞思路悽惋,詞場本色,不及飛卿之厚,自勝牛鬆卿輩。(卷一) 餘嘗謂後主之視飛卿,合而離者也;端己之視飛卿,離而合者也。(卷一) 李後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
情不勝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卷七) 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詞至南唐,二主作於上,正中和於下,詣微造極,得未曾有。
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主,憲章正中,譬之歐唐褚薛之書,皆出逸少。 王鵬運《半塘老人遣稿》: 蓮峰居士(後主別號)詞,超逸絕倫,虛靈在骨。
芝蘭空谷,未足比其芳華;笙鶴瑤天,詎能方茲清怨?後起之秀,格調氣韻之間,或月日至,得十一於千首。若小晏、若徽廟,其殆庶幾。
斷代南流,嗣音闃然,蓋間氣所鍾,以謂詞中之帝,當之無愧色矣。 王國維《人間詞話》: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後主則儼有釋迦、**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求完整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李煜的文字
4樓:羽毛和翅膀
王國維《人間詞話》: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回為士大夫之詞。周介答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後主則儼有釋迦、**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王國維怎麼評價關漢卿的《竇娥冤》
王國維評價關漢卿的 竇娥冤 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意思是在世界大悲劇中,竇娥冤 也是很好的作品。其他評價 近代文學家 翻譯家李健吾 李健吾文集 文論卷 2 竇娥是一個善良女子 具有亞里士多德在 濤學 中對悲劇人物所要求的那種善良性格。竇娥冤 的悲劇性,單純有力,像釘子一樣,越敲越深,又像...
對魯迅先生的評價,別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魯迅 他 俯首甘為孺子牛 他一生都為改變整個民族的命運忙碌著 年輕時看到整個民族病弱的狀態激發了他學醫救國的志向,後來在日本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中國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棄醫從文,決心用自己手中的筆改變中國人的思想 他的著作無數,其中 阿q正傳 孔已己 藥 狂人日記 等都深刻反映了當時畸形社會下人們真實的...
世人對魯迅的評價,別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魯迅 他 俯首甘為孺子牛 他一生都為改變整個民族的命運忙碌著 年輕時看到整個民族病弱的狀態激發了他學醫救國的志向,後來在日本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中國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棄醫從文,決心用自己手中的筆改變中國人的思想 他的著作無數,其中 阿q正傳 孔已己 藥 狂人日記 等都深刻反映了當時畸形社會下人們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