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雪月之觀,記雪月之觀

2021-05-05 17:56:36 字數 6071 閱讀 1244

1樓:匿名使用者

記雪月之觀·(明)沈周

丁未之歲[1],冬暖無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霽[3]。風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嘗。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5],又四囿於雪,若塗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6]。

寒浹肌膚[7],清入肺腑,因憑欄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於太素之鄉[12],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13],以傳信於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14],而返其懷。汗漫雖未易平[15],然老氣衰颯[16],有不勝其冷者。

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17]。仍歸窗間,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19],則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筆之。

註釋:[1]丁未: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3]霽:這裡謂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結。

[5]虛澄:空虛清徹。

[6]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

[7]浹(jiā):透。

[8]欄楯(shǔn):欄干。縱為欄,橫為楯。

[9]茫然:迷濛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張大了口。

[12]太素:素淨。

[13]敷:鋪陳。

[14]挾:依仗。八表:謂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15]汗漫:沒有邊際的。

[16]衰颯: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獨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樣子。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年十一,遊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及長,郡守欲以賢良薦,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決意隱循。

巡撫王恕、彭禮先後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書學黃庭堅;畫擅山水,兼工花鳥,與文徵明、唐寅、仇因合稱「明四家」。其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文學《左氏傳》,併為世所重。

詩文著作有《石田詩選》、《沈石田先生詩文集》。

本文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九。文章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時作者六十二歲。

吳地連下兩天大雪,天氣特冷,雪幾天都沒有融化,這在江南是少見的。文章以畫家特有的眼光,詩人的氣質,生動地再現了月光照躍下的雪景,如「若塗銀,發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好個「骨肉相瑩」,把人都淨化了。

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2樓:匿名使用者

記雪月之觀·(明)沈周記雪月之觀·(明)沈周

丁未之歲[1],冬暖無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霽[3]。風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嘗。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5],又四囿於雪,若塗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6]。

寒浹肌膚[7],清入肺腑,因憑欄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於太素之鄉[12],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13],以傳信於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14],而返其懷。汗漫雖未易平[15],然老氣衰颯[16],有不勝其冷者。

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17]。仍歸窗間,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19],則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筆之。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年十一,遊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及長,郡守欲以賢良薦,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決意隱循。

巡撫王恕、彭禮先後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書學黃庭堅;畫擅山水,兼工花鳥,與文徵明、唐寅、仇因合稱「明四家」。其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文學《左氏傳》,併為世所重。

詩文著作有《石田詩選》、《沈石田先生詩文集》。

本文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九。文章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時作者六十二歲。

吳地連下兩天大雪,天氣特冷,雪幾天都沒有融化,這在江南是少見的。文章以畫家特有的眼光,詩人的氣質,生動地再現了月光照躍下的雪景,如「若塗銀,發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好個「骨肉相瑩」,把人都淨化了。

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記雪月之觀 本文怎樣描寫雪月之觀的?

3樓:超小盆友

記雪月之觀

【明】沈周

丁未①之歲,冬暖無雪。戊申②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霽。風寒冱③而不消,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常。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又四囿於雪,若塗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④可愛。

寒浹肌膚,清入肺腑,因憑欄楯⑤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⑥而莫禁,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於太素之鄉,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以傳信於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⑦,而返其懷。汗漫⑧雖未易平,然老氣衰颯,有不勝其冷者。

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仍歸窗間,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則又荒荒⑨不知其所云,因筆之。

(本文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九)

【註釋】

①丁未: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②戊申: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③冱(hù)寒冷凝結。④離離然:

歷歷分明的樣子。⑤欄楯(shǔn):欄干。

縱為欄,橫為楯。⑥]呀(xiā):張大了口。

⑦八表:謂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⑧汗漫:

沒有邊際的。⑨荒荒:暗淡不明的樣子。

【賞析】

沈周是明代著名書畫家,與文徵明、唐寅、仇因並稱「明四家」;又工詩文,為世所重。本文是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288)。作者以畫家之睿眼,詩家之慧心,生動地再現了月光照耀下的雪景。

作者以「月與雪爭爛」、「明徹異常」為總綱,逐一描繪登樓四望所見之清秀景緻:樓臨水,雪囿樓,清波粼粼,樹影婆娑,寒氣侵凌,物我交融,一派幽閒淡雅、荒寒清空之氣象。又在繪景之餘宕開一筆,抒發自我遄飛之逸興,景中融情,情由境生,自然熨帖。

【訓練】

1.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字敷說 敷:鋪陳。

b. 寒浹肌膚 浹:浸透。

c. 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 挾:依仗。

d. 尋改數日 尋:尋思。

2.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①因憑欄楯上 ②或因寄所託

b.①又四囿於雪 ②亦將有感於斯文

c.①汗漫雖未易平 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d.①以傳信於不能從者 ②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3.簡答:

(1)本文是怎樣描寫雪月之觀的?試從藝術表現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

答:(2)你從本文狀寫雪月之觀的文字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試簡要分析。

答:【參***】

1.選d(尋:連續。)

2.選a(a.①連詞,於是,就;②介詞,依著,順著。b.

二者都用作介詞,表被動關係。c.二者都用作連詞,錶轉折關係。

d.二者都用作連詞,表目的關係,相當於「用來,來」。)

3.(1)運用形象的比喻描摹雪月奇觀,如「若塗銀,若潑汞……」,又如「若鏡中見疏發」等,極寫雪月之皎潔,清波之澄澈。用四字排比短句抒寫觀賞雪月奇景的感受,活潑輕快。(2)月映積雪,雪月交輝,清麗潔淨,作者為這樣的澄明的景緻所震撼、陶醉,而浮想聯翩,覺得物我渾融。

從中透露出作者老年心境的從容與平淡,同時也有久經歲月的滄桑,欣愉中不免有淒寒、迷茫之感。(此題為開放題,,答案可不拘泥一格,能立足文字,有所闡發,自圓其說,即可。)

《記雪月之觀》翻譯

4樓:自己人

丁未這一年冬天,天氣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開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氣放晴。但依然寒風肆虐,冰封雪凍,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銀裝素裹。

當晚,明月**,雪月相映,我坐於紙窗之下,感到明亮無比。於是新增衣服出門,登上溪水西側的小樓。小樓臨著溪水,(溪水)清澈見底,四周覆蓋著皚皚白雪,如同塗上了一層**,又如同水銀潑了一地,晶瑩閃耀,人的肌膚也被映照得晶瑩潔白。

明月映照著寒冷的水波,樹影在水中搖曳,如同鏡子中映照著的頭髮,歷歷分明。清冷的寒氣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著欄杆而上。仰視,茫然無際;俯視,混沌一片。

不覺間呀然驚歎不止,久久地凝視著不願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與外物融為一個整體,自己同周圍的環境都變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觀。上蒼將我放置於宇宙之間,這份景緻竟然無以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字來鋪陳、傳達於沒有親臨這份情景的人。

這樣看來,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嗎?同時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應該比這裡更為壯觀,那裡雪月輝映的景緻應當更為神奇。我的思緒因之而馳騁於四面八方,很久才回過神來。

茫無邊際的思緒無法平抑,可是因為年老身體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襲。於是便放聲歌唱走下小樓,此時已過二更。回到窗前,獨自端坐。

想到這輩子這樣的景緻並未多見,並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變著,很多都已經茫然與模糊。於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次經歷。

5樓:夭尼

記雪月之觀·(明)沈周

丁未之歲[1],冬暖無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霽[3]。風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嘗。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5],又四囿於雪,若塗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6]。

寒浹肌膚[7],清入肺腑,因憑欄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於太素之鄉[12],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13],以傳信於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14],而返其懷。汗漫雖未易平[15],然老氣衰颯[16],有不勝其冷者。

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17]。仍歸窗間,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19],則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筆之。

註釋:[1]丁未: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3]霽:這裡謂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結。

[5]虛澄:空虛清徹。

[6]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

[7]浹(jiā):透。

[8]欄楯(shǔn):欄干。縱為欄,橫為楯。

[9]茫然:迷濛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張大了口。

[12]太素:素淨。

[13]敷:鋪陳。

[14]挾:依仗。八表:謂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15]汗漫:沒有邊際的。

[16]衰颯: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獨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樣子。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年十一,遊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及長,郡守欲以賢良薦,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決意隱循。

巡撫王恕、彭禮先後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書學黃庭堅;畫擅山水,兼工花鳥,與文徵明、唐寅、仇因合稱「明四家」。其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文學《左氏傳》,併為世所重。

詩文著作有《石田詩選》、《沈石田先生詩文集》。

本文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九。文章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時作者六十二歲。

吳地連下兩天大雪,天氣特冷,雪幾天都沒有融化,這在江南是少見的。文章以畫家特有的眼光,詩人的氣質,生動地再現了月光照躍下的雪景,如「若塗銀,發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好個「骨肉相瑩」,把人都淨化了。

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觀月記思想感情,觀月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月亮你又出來看我了,白天上哪兒去了,晚上還不忘出來看我 你是那麼安靜,不怕黑夜。每天都想跟你說話,把人世間的一切事情都告訴你。明天你還要來好嗎?你一定要來。你想想,你不來,你會是什麼樣?喜歡就給個採納吧。思想感情,千頭萬緒,方復回到昨天的情景。過去的就翻過去吧思想感情你能找回來了嗎 月亮,還是那個月...

雪狼歷險記讀書筆記,《雪狼歷險記》書中的好句加感受

震撼心靈的動物故事 雪狼歷險記 講述了一隻名叫雪狼的狼的故事。雪狼誕生於荒野帶有四分之一狗的血統,在幼年的覓食過程中它學會了荒野的獵食法則。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它被一個印第安人捕獲,並屈服在他的棍棒和拳頭的力量之下。但這個印第安人不懂得仁慈和憐愛,也沒能培養出雪狼仁慈和友愛的品質。在印第安人的露營地裡...

餘是以記之翻譯

餘是以記之。是以餘記之。翻譯 因此我記下了它。浮生六記中閨房記樂中餘以次第及焉是什麼意思 餘以次第及焉 譯文 我把其餘篇目按順序傳遞下去。出自 閨房記樂 首段 餘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後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東坡雲 事如春夢了無痕 苟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