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數螞蟻
懸挑樑沒有支座負筋;4根25和7根25都是全長的鋼筋
懸挑部分上部鋼筋是通長於懸挑樑的全長的鋼筋,兩根角筋端部彎鉤長度12d
中部鋼筋會在段部彎折(像彎起鋼筋);這個在結構設計總說明會有配筋大樣圖,請按按其計算鋼筋長度
懸挑樑 計算公式
上部鋼筋懸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遠端 伸至遠端下彎再回彎5d(hb-2c+5d) c:保護層厚度 長度=懸挑端長度+懸挑遠端下彎+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總根數的1/2不伸至懸挑遠端即下彎 按45度角下彎後平伸至遠端 hb,懸挑遠端高度 長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10d)+下彎斜長+上平直段+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l:懸挑樑長 長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0.75l)+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下部鋼筋 錨固12d 長度=淨長+錨固(12d)
箍筋 長度 懸挑遠端變截面時按平均高度計算
根數 與邊樑垂直相交時,佈置至邊樑邊(箍筋距樑邊有50mm的起步距離)
純懸挑樑上部鋼筋錨固彎錨max(hc-c,0.4lae)+15d [ la>hc:支座寬度]
長度=淨長+懸挑遠端下彎+端支座錨固
直錨 max(la,0.5hc+5d)+5d [ la<hc:支座寬度]
長度=淨長+懸挑遠端下彎+端支座錨固
2樓:匿名使用者
不需要,只需要滿足鋼筋的錨固長度即可。你說的那個是針對支座固端不能承受彎矩,考慮抗傾覆的問題,框架樑是可以承受負彎矩的,沒有抗傾覆之說了。計算時應按連樑計算。
3樓:
你看下901上有沒有。
帶懸挑的框架樑的上部通長筋怎麼算 是到支座內側錨固還是到懸挑樑邊上錨固
4樓:匿名使用者
看情況決定。若框架柱兩邊的樑上部配筋一致,則延伸至框架樑上部框中1/3處截斷。若不能延伸石,則滲入支座對邊處按照圖集要求錨固。
5樓:來自留園勻稱的芭比
具體的可以參照圖集《11g101-1》第89頁中的要求
框架樑一端有懸挑,懸挑樑端部與連樑正交,請問懸挑樑的鋼筋還能用11g101-1的89頁大樣圖來計算嗎?
6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可以用11g11-1圖集的89頁(除純懸挑樑xl以外)節點的。
如果是標高一致的話,那可以參照89頁左下角a節點施工,其他是標高不同的做法。
同時提醒你的圖與標準的11g101系列的說明有點不同。支座處應該是4根18,而不是2根18/2根18
框架樑鋼筋表示方法KL
表示的抄事框架樑編號為206 初步理解是2層bai6號框架樑 架du立筋2根12的,zhi下鐵2跟20的,加密區箍筋8個的間dao距100三肢箍 外面一個大箍筋中間一個拉筋 非加密區箍筋8個的間距200二肢箍。你這集中標註沒標註上鐵,應該在原位標註上有支座處上鐵鋼筋,在跨中部位用2根12的鋼筋連線起...
框架中間層框架樑端支座錨固長度
只要平直段長度大於或等於0.4lae再加15d彎鉤就可以.基本錨固是強制要求。11g101圖集中非框架樑 井字樑的上部縱筋在端支座錨固,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對邊彎折,且平直段長度 0.35lab 10 lab是指基本錨固長度 la是錨固長度,這就是所說的鋼筋錨固取值,la 修正係數 lab 當沒有修正係...
屋面框架樑集中標註2 18 (2 12)2 22 7 25是什麼意思
樑的集中標註2 18 2 12 這位於分號 前面的部分,表示上部通長筋2 18加架立筋2 12 在括號內 共4根鋼筋。分號 後面的部分2 22 7 25,表示下部縱筋,分兩排,上排2 22 底排7 25。這裡看不出鋼筋等級。浙江理工大學的建築學怎麼樣 理工的建築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6月,包括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