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詩的拗救是什麼?說詳細些,謝謝

2021-04-30 11:36:46 字數 3874 閱讀 9017

1樓:匿名使用者

拗救 拗句  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稱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稱為「拗字」 拗救  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應補上一個平聲,也叫「救平」,但注意補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經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是拗句的一種。但由於比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體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而用了「仄」,於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如杜甫的《天末懷李白》的首句:

「涼 風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維《觀獵》的尾聯出句

「回 看 射 雕 處」,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詠懷古蹟》之尾聯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蕭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屬於這種情況。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於這種情況,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亂隨意變化的。這條規定可以用四句口訣來幫助記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來救,一定要記得。」

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句末的平聲字是押韻的要求,必須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這句就只有前面兩個平聲字。這時,如果第一個字也變成了仄聲,就叫做犯孤平。

那麼,就必須把第三個字變成平聲來進行補救。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則為平平仄仄平平仄)這種句式,又可寫變成「仄仄仄平仄」(這是因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過這樣一來,對句就必須變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則為仄仄仄仄平平仄)」,在對句增加一個平聲字來彌補出句中缺少的平聲字,即第三個字必須變成平聲字。所以叫「對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對句第三個字變成平聲字,即「吹」救「不」)、

陸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對句第五個字變成平聲,「無」救「萬」)

因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所以「孤平拗救」就是在救句中的「三」「五」位置上補平!

③兩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於對句,那麼,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這種格式又可以變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這時,就要把對句的第三個字位置變成平聲字以相補救,這屬於對句救出句。但如果這個出句又是個「孤平拗救」式,則構成這第三個平聲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這就是兩救。

如陸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報國有萬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無」就既救出句的「萬」(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兩救」。

可以利用這首詩構成兩救的口訣:「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

七絕詩的拗救是什麼?說詳細些,謝謝

2樓:歲月不寒

以下轉錄王力先生關於拗救的論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 成了古風式的律詩(見下文)。上文所敘述的那種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現在再談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 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

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成經常)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償一個平聲。 下面的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a )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這是本句自救。

(b )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 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

這是對句相救。

(c )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嚴格性稍有不同。

詩人們在運用(a )的同時,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這樣既構成本句自救,又構成對句相救。現在試舉出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型別,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無拗救關係.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31].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參看上文)。第三句"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這 是(c )類。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三句"不"字仄聲拗,第四句"吹"字平聲救。這是(b )類。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風"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這是(a )(c )兩類相結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 "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這是(a )(c )兩類的結合。

夜泊水村   陸游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萬"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無"字既是本 句自救,又是對句相救。這是(a )(b )兩類的結合。

由此看來,律詩一般總是合律的。有些律詩看來好像不合律,其 實是用了拗救,仍舊合律。這種拗救的作法,以唐詩為較常見。

宋代 以後,講究音律的詩人如蘇軾、陸游等仍舊精於此道。我們今天當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對於唐宋律詩的瞭解,是有幫 助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以下轉錄王力先生關於拗救的論述,希望對你有所幫

詩中常用拗救(仄仄平平仄平仄)七律中適用於首聯嗎?頷頸尾呢?七絕中適用於首聯嗎?專業知識,勿水

4樓:來自翠平湖芳菲嫵媚的西瓜

救拗救拗,有句拗口為之救拗,你這刻意的製造拗句是什麼情況。

這句要麼是這樣,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句,如果說五字成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這樣的話可以變六為平救三仄尾成出律句,也可算句內自救拗,《不是用於**,而是**造成了錯所以這樣用也算合律。》,要麼就是直接造成仄仄平平仄平仄的律,我建議直接重寫,不建議救。

再不然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在平韻詩中在不押韻的句中出現,所以變七成三仄尾錯律,再變六字為平救拗。

還有首句不論是律詩絕句都可入韻可不入韻,所以平仄尾都無妨。

最後還是要說一遍,沒有刻意製造拗句的說法。

請懂的說一些古詩五絕,七絕,律詩的規則和禁忌。

關於戒菸的詩句經典,戒菸七絕詩是什麼呢

戒菸七絕詩是什麼呢?戒菸七絕詩是 一 煙癮上來人欠安,吞雲吐霧自覺仙。何曾忘記將它戒,吉日良辰是哪天?二 吞雲吐霧誘人香,損體害心把神傷。染易戒難須理智,沉舟破釡意志強。三 不信吾生是癮君,痴迷歲月也離群。年經四十煙魔欲,一樣翻成過眼雲!四 一從幼小把煙貪,吐霧吞雲日夜酣。歷盡煎熬終戒掉,也無咳嗽也...

這首七絕是什麼意思還有其中文字的寓意七椀神功說玉川,生風

七椀 是指一種茶樹,叫做七椀茶。玉川 1 清澈的河水,亦是古井的名稱。2 唐 盧仝 喜飲茶,嘗汲井泉煎煮,因自號 玉川子 唐 韓愈 寄盧仝 詩 玉 川 先生 洛城 裡,破屋數間而已矣。金 元好問 別康顯之 詩 玉川 文字五千卷,鄭監 才名四十年。清 孫枝蔚 元夕飲閔於天宅 詩 柑子真同 安定 釀,蝦...

問 我想問問這首詩,是什麼意思,詳細點說。謝謝你啊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徐志摩這首 偶然 很可能僅僅是一首情詩,是寫給一位偶然相愛一場而後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過,這首詩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們完全可以把此詩看作是人生的感嘆曲。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方向,我們偶然地相遇,又將匆匆地分別,永無再見的希望。那些相遇時互放的 光亮 那些相遇時互相傾注的情意,記得也好,最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