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美國當代政治學家亨延頓認為

2021-04-21 23:57:43 字數 2799 閱讀 7287

1樓:澤速浪

(1)隋朝。(2分)門bai第的高du

低。(2分)

(2)科舉zhi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dao了**回政權的社會基礎;答增強了國家機構的辦事效率;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回答2條即可,共4分)

(3)因為明朝實行八股取士(2分);科牽制度已經成為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2分)

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的科舉制度,(1)材料中提到的選舉制度是指科舉制度,之前是九品中正制依據的是門第,根據課本即可答出。(2)根據課本內容答出科舉制度的積極意義即可。(3)科舉制在明清時期成為八股取士,答出其弊端即可。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什麼是「革命」 經典作家及理論認為 現代學者認為 《

(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9世紀上半期,工業文明以及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成為時代關注

2樓:匿名使用者

觀點一:工

業文明給社會帶來災難。(觀點3分)  理由:工業文明給廣大的勞動者帶來苦難,使整個社會**為兩大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生產力發展了,但工人階級喪失勞動權利,產品分配不公平等,人權受到侵犯;工業文明帶來環境的破壞;伴隨著工業文明的西方殖民擴張,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

(史論結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給1—6分;思維層次較高,整體表述規範,條理清楚,按等次給1—3分)

觀點二:工業文明給社會帶來福祉。(觀點3分) 理由:

工業文明帶來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和市場競爭;生產力的發展,能增進國家財富,帶來社會進步;工業文明推進了城市化程序,它的擴充套件,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給亞非拉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客觀上推動了其社會進步。(史論結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給1—6分;思維層次較高,整體表述規範,條理清楚,按等次給1—3分)

觀點三:工業文明給社會帶來的利弊共存。(觀點3分) 理由:

利:主要表現為促進生產力和自由經濟的發展,增進國家財富,帶來社會文明的進步;弊:主要表現為給廣大的勞動者帶來苦難,造成社會的不平等和國家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史論結合,言之有理,按等次可給1—6分;思維層次較高,整體表述規範,條理清楚,按等次給1—3分)

試題分析:本題屬小**的寫作題,高中歷史小**的寫作大體可以分作兩個步驟進行。首先要確定材料中的核心觀點,本題材料中的核心觀點是:

工業文明給社會帶來災難和工業文明給社會帶來福祉,在此基本上明確表達學生自己的態度,即表明是贊成或是反對的態度;然後,接著尋找相關的史實論據進行論證,在論證過程中要往往採用正反論證或多角度,多方面論證兩種模式。需要說明的是學生往往對提煉或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觀點有一定的困難,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或根本不會概括,這種情況需要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多下功夫,勤加實踐,同時也需要綜合提高語言文字的素養和水平。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現代科學、知識和社會技術的進步,要求用一種更加理性的方式來

3樓:百度使用者

(1)現代科學、知識和社會技術的進步;全球化的推動;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教訓,人類思維的變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等。(4分)

(2)不同:材料一,人類文明趨向統一;材料二,人類面臨文明的衝突。(2分)

評價:冷戰結束後,全球政治朝多極化及多文明的方向發展;人類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異,呈現多元化的特點,相互交融;作者只強調了不同文明間的差異和衝突,忽視了文明的共存發展、相互交流和借鑑。(6分)

試題分析:

(1)本小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材料資訊的能力。此類問題可將材料按照標點符號可分為四部分,將各部分逐句概括,因素有:現代科學、知識和社會技術的進步;全球性現代化的推動;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教訓;人類思維的變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等。

(2)與材料一吉爾平的人類文明趨向統一觀點相比,亨廷頓更突出人類文明的差異性;材料認為文明之間的衝突會減少,亨廷頓認為人類文明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評價亨廷頓的觀點,要從文明史觀的角度分析,正確對待文明之間的差異與共同發展。

(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地圖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資訊。 比較圖

4樓:退潮

示例一:資訊:漢代的州集中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唐代的道南北分佈大體平衡。

說明:漢唐間南方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示例二:資訊:漢代州名與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說明;唐代「道」的劃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勢。

此題是地圖類的開放性比較題,解題方法是:首先要仔細觀察地圖,提取相關的有效資訊;其次要對比所提取資訊,即兩幅地圖的不同之處:兩幅圖中東漢的州的數目和唐的道的數目幾乎一致,其不同之處,一是分佈上,二是名稱上或劃分上 。

最後,要結合史實進行論證:地理分佈上的不同是因為東漢經濟重心在北方,所以州集中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而到了唐代,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南北方「道」的分佈大體平衡了。名稱上或劃分上的不同,可由唐代「道」的名稱提取出「唐代的劃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勢」。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運用判斷、歸納、演繹、比較、概括等方**證問題的能力。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和西方化。這些社會的政治領袖和

5樓:血刺黃昏

(1)觀點一:拒絕主義;觀點二:基馬爾主義(凱末爾主義);觀點三:改良主義(論據略)。

試題分析:首先要歸納材料中的觀點,作者指出了對於西方文明的三種反應,第一種是嚴格禁止引進西方文化的拒絕主義;第二種是完全西方化;第三種是試圖把現代化同社會本土文化的主要價值觀、實踐和體制結合起來。然後選擇其中的一種觀點進行評述,但要注意史論結合。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

1 分封制 鞏固西周國家政權 2 王族 功臣和先代貴族。服從周王命令,向周王貢獻財物,派兵隨同周王作戰等。3 材料三說明當時諸侯尚能服從周王。材料四說明分封制遭到破壞。材料一是分封制,其目的是維護西周的統治,由材料看出,分封的主要物件是王族,此外還有功臣和先代貴族。材料二說明周王對諸侯的控制以及諸侯...

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 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 協約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 能答出兩個集團名稱即可,各2分,共4分 2 凡爾賽體系 2分,回答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給1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 2分 3 歐洲聯盟 歐盟 2分 4 圍繞由對抗 或對立戰爭 到合作 或和平團結 的總體的趨勢回答即可。2分 試題分析 1 本題主要考查一戰...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1 20世紀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為一個整體,各國聯絡加強 或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科技進步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應用於軍事領域,使戰爭能在更大範圍內進行 完成工業革命以後的主要列強,爭奪殖民地的鬥爭或戰爭會影響到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而影響整個世界。9分。每點3分 2 原因 國聯被英法等少數大國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