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行為是有正義感的行為評價人的行為正義不正義,是以什麼為標準的。 用政治術語回答 歸納

2021-05-30 13:39:33 字數 4932 閱讀 7465

1樓:宇智波森也

符合善,出於良知的判斷,不違背(違反)人性的,即正義。一個人的正義即他的善應是出於他的「絕對理性(絕對良知)」,是不是不違反善的標準。此即為判斷標準。

怎樣的行為是有正義感的行為?評價一個人的行為正義不正義,是以什麼為標準的?

2樓:昊懸天下

何為正義?柏拉圖認為:「各盡其職就是正義」,烏爾比安認為:

「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應有權利的穩定的永恆的意義」,凱爾森認為:「正義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在這個概念上,學者們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們的概念中,正義即公平、公正。

正義是法源之一,更是法的追求與歸宿。

既然正義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一種行為、狀態是否正義就涉及到三個要素:人、社會和與人直接相關的事物。人是正義反映的主體,也是評價正義的主體;社會的形成歸於人的產生和結合,社會對人的分工、分配起著重要作用,個人得不到與他人平等的地位、待遇,往往歸結於社會的不正義(公平);而與人直接相關的事物,如地位、資格、自由等,其多寡優劣主導著人們的評價。

在遠古最原始的社會形成時,有了原始的勞動成果的分配,人們就開始了關於正義的討論。至於何種行為與狀態是正義的,用不同的標準、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其觀察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不同的。

美國學者羅爾斯提出了正義的兩個原則,其一,是每個人對於其他人所擁有的最廣泛的基本的自由體系相容的類似自由體制都應有一種平等權利;其二,是社會的和經濟的不平等應這樣安排,使它們(1)被合理地期望適合於每一個人的利益;而且(2)依存於地位和職務向所有人開放。羅爾斯還指出了可表示如下的更一般的正義觀:「所有社會價值--自由和機會、收入和財富、自尊和基礎--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對其中一種價值或所有價值的一種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個人的利益。

」將法律的觀念從正義中解脫出來是有困難的。在**和一般人眼裡,正義和法律的概念不斷的被交叉混同,而且純粹法學反對將法和正義相等同,主張將二者當作兩個不同的問題來處理。而我個人更傾向與使二者融合,我並不贊成過分清晰的區別這兩個概念。

法律拋棄正義,便喪失其規範社會關係的作用;同樣,正義脫離法律,就喪失了載體,僅僅只能成為「價值判斷」,沒有實際用途。我非常推崇凱爾森的觀點,即正義作為一種主觀價值判斷也許為法律科學所排斥,但如果將正義理解為「合法性」,那麼法律科學中就應當包括正義概念。

人們評價一部法律是否符合正義標準(合法性)時,往往是立足於這部法律是否能將社會關係調整得令所有社會成員都滿意,但事實上,能夠滿足每個社會成員需要的法律是不可能存在的,可以說:每個人的需要不一致,需要間的相互衝突也難以避免,那些合乎正義的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係、社會秩序能達到的也只能是大多數社會成員的認可和滿意。

還應當提及的便是自然法學派提出的絕對正義的概念,自然法學派主張法的二元論,認為法應分為實在法和自然法,在不完善的實在法之上,存在著完善的,絕對正義的自然法。但理性的人應當知道:這種絕對正義是不可能存在的,如同世界是可知的,人有無窮的認知能力,而世界永遠不可能被完全認識,借用凱爾森的話「正義是一個人的認識所不能接近的理想。

」法律需要接受方方面面的考驗,在人們尋求法律幫助時,在法律制裁罪犯時,公平是否得到維護,正義是否得到匡扶,這是法律正義性(合法性)認定的標尺,也是法律生存的土壤,法律立足正義,才能使正義的概念在法律的基礎上得到昇華。

正義感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正義感

3樓:最愛彩虹糖

正義感作為人的一種高階道德情感指追求正義、伸張正義的道德意識和行為,強化個體正義感,形成強大的社會正義感氛圍,不僅有利於個人實現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獲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於團結他人、維護正義原則、實現社會公正,促進社會穩定有序的發展。

追求正義、伸張正義的道德意識和行為。具有無產階級正義感的人,能堅持真理,同一切**勢力和錯誤行為作鬥爭,對社會進步起積極作用。是個人道德品質的一種表現。

擴充套件資料

表現行俠仗義、打抱不平是古今中外人們視為最有正義感的表現。它是人們推崇的一種英雄氣概,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和優良的品德,體現了人們崇尚正義、追求公平的美好願望。中國自古就倡導「路見不平,撥刀相助」的俠義行為。

有很多人捨生取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但有正義感不僅僅體現在行俠仗義、打抱不平,敢和壞人壞事做鬥爭方面,更多的是體現在人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大大小小事情上。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文明禮貌、救死扶傷、扶貧濟困、搶險救災等行為都是有正義感的表現。

有正義感,首先要分清是非對錯。有很多人是有正義感的,心地善良,疾惡如仇。但由於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往往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搞不清誰對誰錯。

有的好心辦壞事;有的人做錯了事,還不知道錯在**,懵懵懂懂;有的觸犯了法律還以為做了好事,當警察把手銬戴上他的雙手時才如夢初醒。

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加強學習,特別是要加強基本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的學習,知道哪些是社會提倡的,哪些是社會反對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4樓:孕婦神靈

簡單點,就是捨己為人

5樓:紫薔薇的未來

我的理解是:

不怕犧牲,願意為了別人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懷有一顆充滿正義的心,不與黑暗、歪門邪道、**的人為伍。為了守護自己重要的東西而永不放棄,心裡永遠懷著希望,擁有強大的信念,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哪怕前面是多麼的危險,也要勇往直前,最終將不可能轉換為可能,得到勝利。就算輸了,在精神上也一定不能輸給對方。

正義感的表現是怎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正義感作為人的一種高階道德情感,主要是指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經濟生活的一種特殊能力.從指向來看,正義感既表現為社會成員對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制度的評價與態度,又表現為社會成員對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的評價與態度;從承擔主體來看,正義感有個體正義感和社會正義感之分.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當代中國,其社會成員的正義感水平在呈下降趨勢.

強化個體正義感,形成強大的社會正義感氛圍,不僅有利於個人實現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獲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於團結他人、維護正義原則、實現社會公正,促進社會穩定有序的發展.

7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就是正義的

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8樓:時光有張不老顔

答 第一,要為人正直。

第二,把尊重和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式,當作是自己行為的習慣。

第三,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這是正義最起碼的要求,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乃至生命是最嚴重的非正義行為。

為什麼社會需要有正義感的人?

9樓:匿名使用者

② 社會發展需要正義感的人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充滿正義的社會中,而非正義行為的盛行則會徹底毀掉我們的社會。只有有正義感的人,政治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③正義感是做人的優良的品德,具有無以摧毀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個人可以沒有某種能力,但不能沒有正直的骨氣,不能沒有浩然的正氣。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讚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嚮往和追求,會樂於吧對正義的崇尚之情付諸行動。而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則會產生不安、不滿、憤怒等情緒,乃至採取行動來維護正義。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不管到底是不是,都覺得正義感的人多了,社會就安定了,自己也就過得滋潤了。

所以通常都想讓別人有正義感,於是就說這個社會需要正義感的人。而不是,「我」需要有點正義感。

於是又說了,不管這個社會需要不需要,大部分人都說需要。為了不招致非議,那麼你就不得不說是需要,而不能說根本不需要,即便認為是不需要。否則別人會說你沒正義感...

實際上,正義感大部人都是有的,只要能分辨是非就有正義感。"感"是一回事,至於有什麼具體行動就又是另外一回事。要不要警察幹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① 要為人正直。

② 要有強烈的規則意識。

③ 要堅持正義標準。

④ 不侵犯他人利益。

⑤ 要鄙視和制止非正義行為。

讚美一個人有正義感的句子

13樓:匿名使用者

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緝毒警察總是冒著生命危險,

去跟蹤毒販,伺機抓捕。

人民警察就是休息日,

也不會忘記自己的職責。

14樓:匿名使用者

正氣凜然 凜然正氣 大義凜然 浩氣凜然 不吐不茹 剛正不阿 柴立不阿 持正不阿 奉公不阿 奉公守法 方正不阿 方正不苟 公正不阿 剛直不阿 剛正無私 浩然之氣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要為人正直。為人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有正義感的基礎。

第二,把尊重和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式,當作是自己行為的習慣。我們青少年要從小樹立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為榮的意識,養成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的良好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

第三,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這是正義最起碼的要求,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乃至生命是最嚴重的非正義行為。在一個法律社會裡,每個人都負有不傷害他人人身的義務,每個人都具有基於正義的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每個人的財產權利、名譽權利、隱私權利,都應當得到同等的尊重與保障。

每個人的自由都是在自己的權利範圍之內的,他人的權利是我們自由的邊界。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第四,要鄙視非正義行為,當遇到非正義行為發生時,對實施非正義行為的人要進行積極的勸說和制止,必要時以自己的勇敢和機智同非正義行為作鬥爭。

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穩、愛憎分明、正氣凜然、正大光明、無私無畏。如果遇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要採取起正當方式,奮起抗爭,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未成年人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儘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我們不僅要為自己、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要為集體的正義去奔波,為國家的正義去奮鬥。

評價勒溫的行為模式,《組織行為學》

動力場理論 勒溫對科學發展的基本結構做了分析,並以此作為自己心理學理論的基礎。勒溫認為科學 已經經歷了三個發展的時代,他分別把這三個時代命名為思辨的時代 描述的時代和建設的時代。根據這種分類,勒溫認為構造主義心理學屬於一種描述性科學,純粹是由現象的邏輯順序維繫在一起的,它對解決社會生活問題基本沒有什...

對當代大學生正義感教育的幾點思考

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自信和聰明 1 在孩子還小時,就要學會表揚。為的就是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一種自信,在任何困難面前從不畏懼。2 在孩子犯了錯誤,不能打罵,要用一種教育的態度去告訴他這是錯的,以防下次再犯。你為作為父母,你們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如果你們用粗暴的態度去教育孩子,那跟網上的無良老師有什麼不同呢。...

下列行為屬於繁殖行為的是屬於節律遷徙行為的

繁殖行為 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 如佔巢 求偶 交配 孵卵 哺育等一系列行為 孔雀開屏是雄孔雀為了吸引雌孔雀的一種求偶行為,屬於繁殖行為 節律行為 是指生物隨著地球 太陽 月亮的週期性變化,逐漸形成的週期性 有節律的行為就是節律行為 如晝夜節律 月運節律 季節節律等 隨著晝夜交替 季節變化 潮汐漲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