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2021-05-30 11:13:15 字數 6065 閱讀 5041

1樓:驀驀嵐山

審美意識形態,是指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領域,其集中形態是文學、**、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審美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識形態中的富於審美特性的種類,但另一方面又滲透著社會生活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的因子,與它們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因此,審美意識形態不是審美與意識形態的簡單相加,而是指在審美表現過程中審美與社會生活狀況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是指文學的審美表現過程與意識形態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表明審美中浸透了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巧借審美傳達出來。

具體地說,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在,文學成為具有無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話語與社會權力結構之間的多重關聯域,其直接的無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總是與深層的功利性、理性和認識性等交織在一起。

如果從目的、方式和態度三方面來看,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為無功利性與功利性、形象性與理性、情感性與認識性的相互滲透狀況。

這是下層人民的歌謠,但那種表達戀人對愛情的忠貞這種感情,則不但屬於下層的百姓,而且也屬於全人類的共同的美好感情。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集團傾向性和人類共通性的統一,是文學審美意識形態性的重要表現。

第二,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性,從功能上看,它既是認識又是情感。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無疑包含了對社會的認識。這就決定了文學有認識的因素。

即使是那些自稱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對現實的認識,只是其認識可能是虛幻的、謬誤的而已。當然有的作品,其認識表現為對現實的批判解析,如西方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就表現為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種種不合道義的弊端的評價與認識;有的作品則表現為對現實發展的**和期待的認識,許多浪漫主義的作品都是如此。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觀、冷靜、精確,似乎作者完全不表達對現實的看法,其實不然。

這些作品不過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魯迅的話說「熱到發冷的熱情」,不包含對現實的認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說文學的反映包含了認識,卻又不能等同於哲學認識論上或科學上的認識。文學的認識總是以情感評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文學的認識與作家情感態度完全交融在一起。例如,我們說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它深刻揭示了他所生活的時代的法國社會發展的規律,但我們必須注意到,他的這種規律性的揭示,不是在發議論,不是在寫**,他是通過對法國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命運的描寫,通過各種社會場景和生活細節的描寫,通過環境氛圍的烘托,暗中透露出來的。或者說,作者把自己對社會現實的情感評價滲透在具體的藝術描寫中,從而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理解。

在這裡,認識與情感是完全結合在一起的。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是指文學的審美表現過程與意識形態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表明審美中浸透了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巧借審美傳達出來。

具體地說,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在,文學成為具有無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話語與社會權力結構之間的多重關聯域,其直接的無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總是與深層的功利性、理性和認識性等交織在一起。

如果從目的、方式和態度三方面來看,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為無功利性與功利性、形象性與理性、情感性與認識性的相互滲透狀況。

2樓:吃不了兜著走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是對文學活動的特殊性質的概括,指文學是一種交織著無功利與功利、形象與概念、情感與認識等綜合特性的話語活動。可從三個方面看:

第一,從目的看,文學並不直接尋求實際利益的滿足,然而間接地或內在地又有某種功利性,即力求審美地掌握世界,並把審美無功利性當作實現現實功利目的的手段。

第二,從方式看,文學的審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徵,又滲透著想象、虛構或情感等精神過程,並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審美態度去把握。但形象被置入文學時,必須依賴於作家分析時代、素材、主題及**讀者反應的理性力量。

第三,從態度看,文學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著作家或讀者的主體態度——審美情感,同時,也包含著他們的客觀理智反映——認識

怎樣理解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是對文學活動的特殊性質的概括,指文學是一種交織著無功利與功利、形象與概念、情感與認識等綜合特性的話語活動。可從三個方面看:第一,從目的看,文學並不直接尋求實際利益的滿足,然而間接地或內在地又有某種功利性,即力求審美地掌握世界,並把審美無功利性當作實現現實功利目的的手段。

第二,從方式看,文學的審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徵,又滲透著想象、虛構或情感等精神過程,並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審美態度去把握。但形象被置入文學時,必須依賴於作家分析時代、素材、主題及**讀者反應的理性力量。第三,從態度看,文學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著作家或讀者的主體態度——審美情感,同時,也包含著他們的客觀理智反映——認識

4樓:左淑合正

審美意識形態,是指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領域,其集中形態是文學、**、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審美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識形態中的富於審美特性的種類,但另一方面又滲透著社會生活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的因子,與它們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因此,審美意識形態不是審美與意識形態的簡單相加,而是指在審美表現過程中審美與社會生活狀況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是指文學的審美表現過程與意識形態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表明審美中浸透了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巧借審美傳達出來。

具體地說,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在,文學成為具有無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話語與社會權力結構之間的多重關聯域,其直接的無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總是與深層的功利性、理性和認識性等交織在一起。

如果從目的、方式和態度三方面來看,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表現為無功利性與功利性、形象性與理性、情感性與認識性的相互滲透狀況。

怎樣理解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5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意識形態,但文學更是審美的;文學之所以為文學主要就在於文學的審美性。文學具有審美和意識形態的雙重性質,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是指文學的審美表現過程與意識形態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表明審美中浸透了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巧借審美傳達出來。正是以為文學具有審美和意識形態的雙重性質,所以審美的無功利性、形象和情感特質往往遭遇來自意識形態的功利、理性和認識等性質的挑戰或抵抗。審美意識形態是一種交織著無功利與功利、形象與理性、情感與認識等綜合特性的話語活動。

因此,文學這種審美意識形態就具有三方面的特徵:文學既是無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文學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文學既是情感的也是認識的。

首先,從目的看,文學的無功利性與功利。

在文學活動中,無論作家還是讀者在創作或欣賞的狀況中都沒有直接的實際目的,並不企求直接得到現實利益。文學的無功利性「背後」又總是存在著某種功利。文學直接的是無功利的,但間接地或內在地卻又隱伏著某種功利性。

文學活動是無功利與功利的交織。

在文學活動中,無論創作還是欣賞,無論作者還是讀者,在創作和欣賞的瞬間一般都沒有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如果一個作家正在描寫一處美景,卻在想入非非地動心思要「佔有」這處美景,那麼他的創作就會因這種「走神」而不能藝術地描寫,使創作歸於失敗。一個正在劇場欣賞《奧賽羅》的男子,若因劇情的刺激而想起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的苦惱,那麼他就會因這一考慮而憤然離開劇場。

在創作和欣賞的時刻必須排除功利得失的考慮才能進入文學的世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狄德羅說:你是否在你的朋友或情人剛死去的時候就作哀悼詩呢?

不會的,誰在這個當兒去發揮詩才,誰就會倒黴!只有當劇烈的痛苦已經過去,感受的極端靈敏程度有所下降,災禍已經遠離,也只有到這個時候才能控制自己,才能做出好文章。狄德羅的意思是,當朋友或情人剛死去的時候,滿心是得失利害的考慮同時還要處理實際的喪事等,這個時候功利性最強,是不可能進行寫作的,只有在與朋友或情人的死拉開了一段距離之後,功利得失的考慮大大減弱,這時候才能喚起記憶,才能發揮想象力,創作才有可能。

這個說法是完全符合創作實際的。的確,只有在無功利的審美活動中,才會發現事物的美,才能發現詩情畫意,從而進入文學的世界。

魯迅在《中國**的歷史變遷》中說:「中國人看**,不能用鑑賞的態度去欣賞它,卻自己鑽入書中,硬去充一個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紅樓夢》,便以寶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有多佔據了賈政管束寶玉的身份,滿心是利害的打算,別的什麼也看不見了。

」就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抱著實際功利目的,總想著把作品和自己的生活聯絡起來,和生活中的自己聯絡起來。沒有審美距離,讀者也就無法退一步看到**的美。

文學是無功利的,但文學同時又是有功力的。

因為文學具有審美屬性的同時又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學的意識形態性要求文學要反映現實社會生活。因此,文學的功利性在於,文學把審美的無功利性僅僅當作實現其反映現實社會生活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郭沫若就曾經說:「我承認一切藝術,雖然貌似無用,然而有大用焉」這裡說的「貌似無用」就是指文學表面的無功利性,而「有大用」就是指實質上的功利性。郭沫若對「大用」的解釋是,文學可以「喚醒社會」、「鼓舞革命」,也就是喚醒和鼓舞人民參與變革世界的實踐。

文學的最高功利性在於,文學審美活動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的同時,文學審美活動指向一種整體的,根本的功利性,就是它把人向著完整的自由存在狀態提升。作家通過創作,讀者通過閱讀都是自己的精神得到了享受。

文學既是無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是有限的無功利和最高的功利性的統一。

其次,從方式看,文學的形象與理性。

形象,是指藝術形象,即由文學的文字結構所呈現的富於意義的審美感性形態,他是文學的特有存在方式。

我們說一首詩是好詩,一部作品是好作品,給我們以審美的愉悅,主要就在於詩或作品的形象性,好詩如畫,讀的過程中詩的意境就好像畫一樣在我們面前。

看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詞通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十種形象,我們彷彿看到了:

在秋天的郊外,夕陽西下之時,一位還在天涯漂泊的「斷腸人」騎著瘦馬、冒著西風、奔波於荒涼的古道之上,不知今晚的歸宿在那裡。此時,他看到了兩幅圖景:第一幅圖景即第一句,夜幕即將降臨,糾纏著枯藤的老樹上,覓巢的烏鴉已經飛回或落在巢邊;枯藤和老樹都給人毫無生氣的遲暮之感,將有字的無精打采的沉悶心理渲染的更加濃重。

這是以哀景來襯托哀情。第二幅圖景即第二句,流水小橋邊有那麼一戶或幾戶人家,可以想象夕陽西下之時,正是人們勞作而歸,炊煙裊裊,閤家團聚的時刻,歡聲笑語不時傳出人家窗外,這種情景足令那位遊子思親情懷更加強烈了。這首小令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詩作畫,用畫意表現詩情。

詩能產生畫的效果,主要就在於詩的形象性。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學是形象的。但是,從審美意識形態角度看,文學仍然是必須依賴理性。理性在這裡是以特殊形式存在的。

無論作家創作還是讀者欣賞都主要依賴形象,而理性難以直接發揮作用。但理性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不僅在文學創作和閱讀過程中,而且在藝術形象本身中理性在起著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在創作時,作家對自己作品的大致框架、大致情節、作品的結局包括運用的手法做出自己的理性思考。在閱讀時,讀者對作品進行推敲、分析作品的細節以及對作品的深層內涵的理解和欣賞這些需要讀者的理性思考。

讀晚唐詩歌如:李商隱《贈歌妓》:「水晶如意玉連環,下蔡城危莫破顏。

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裡唱陽關。」溫庭筠《新添聲揚柳枝辭》:「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杜牧《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在晚唐詩歌中是人對於修辭學的講究、字句的美術化以及音律婉轉抑揚無不是作者理性思索的結果。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和千百人民都在流離失所的時候,他們尚在那兒「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只在乎一己的享樂,忘卻了大眾痛苦,這些也是作家在有意的理性思考時代的結果。

我們在讀這些詩歌時也不難發現晚唐詩壇充滿著頹廢墮落及不可救藥的暮氣,他們沉醉在女人的懷裡,呻吟著無聊的悲哀。這些也是讀者理性思考的結果。

文學是形象的,同時文學又是理性的。文學的形象性是由文學的直接的審美感性特徵決定的;文學的理性就是說文學創造、閱讀及形象本身都可能與某種間接的或深層的理性思考有關,這是由文學的人類活動屬性本身決定的。總之,文學直接地是形象的,但深層又是理性的。

最後,從功能看,文學的情感與認識。

文學是情感的。情感,這裡指審美情感,是凝聚在審美形象中的主體態度,如好惡、喜怒、肯定與否定、斥責與讚美、歡樂與痛苦等。審美情感往往是一種超越個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類普遍的情感。

文學也是認識的。因為,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必然包含認識因素,人是在這裡意味著客觀的、理智的反映。

在文學中,審美情感與理智認識的關係表現在:審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性認識是間接放入,直接的審美情感在

怎樣理解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的表現

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是對文學活動的特殊性質的概括,指文學是一種交織著無功利與功利 形象與概念 情感與認識等綜合特性的話語活動。可從三個方面看 第一,從目的看,文學並不直接尋求實際利益的滿足,然而間接地或內在地又有某種功利性,即力求審美地掌握世界,並把審美無功利性當作實現現實功利目的的手段。第二,從方式...

談談文學的審美性,談談你對文學審美的理解與感受拜託各位大神

審美認識功能,審美教育功能 審美愉悅功能。藝術的審美認識功能表現為社會 歷史 人生或者自然的認識。例如張折端的 清明上河圖 畫面內容具體描寫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讓觀者充分地認識了那個時代社會以及歷史。藝術的審美教育功能變現為以情感人 潛移默化 寓教於樂三個方面。例如巴拉蒂執導...

怎樣理解文學怎樣理解文學的性質?

文學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以語言為材料來構築藝術形象的,並以滲透著情感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審美特質的社會意識形態。簡單地說,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文學具有形象的間接性 意象性 概括性 模糊性。因此,它更易於表現廣闊的社會生活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文學具有意識性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