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各種怪
1、唐太宗與魏徵
魏徵的樣貌雖不超過一般人,卻有膽識謀略,善於讓皇帝回心轉意。魏徵總是觸犯龍顏當面直言規勸;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魏徵卻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徵曾請假回家上墳,回來後對皇上說:
「聽別人說,皇上打算去南山遊玩,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整裝待發。但現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麼原因呢?」
皇上笑答:「起初確實有這樣的打算,但是擔心愛卿你責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隻很好的鷂鷹,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見魏徵前來,藏到懷中。
魏徵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鷂鷹最終悶死在皇上懷中。
2、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勇於進諫的賢士形象。又表現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決心。告訴讀者居上者只有廣開言路,採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並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擴充套件資料:
涉及到的勸諫人物一生:
1、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戰天下,為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
626年玄武門之變奪位登基後,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虛心納諫,開疆拓土,厲行儉約,輕徭薄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各民族融洽相處,國泰民安,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2、魏徵
魏徵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於犯顏直諫著稱。作為太宗的重要輔佐,他曾懇切要求太宗使他充當對治理國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為對皇帝一人盡職的「忠臣」。每進切諫,雖極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動搖,使太宗也為之折服。
為了維護和鞏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統治,曾先後陳諫200多事,勸戒太宗以歷史的教訓為鑑,勵精圖治,任賢納諫,本著清靜無為、「仁義」行事,無不受到採納。貞觀十三年(639)所上《十漸不克終疏》,在當時和後世都有重要影響。
3、鄒忌
鄒忌(約前385年—前319年),一作「騶忌」,尊稱「騶子」,中國戰國時期齊國人。《史記》亦作騶忌,齊桓公田午時的大臣;齊威王田因齊時期,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相國,封於下邳(今江蘇邳州西南),號成侯;後又侍齊宣王田闢疆。
他曾勸說齊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革新政治,修訂法律,選拔人才,獎勵賢臣,處罰奸吏,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從此齊國漸強。
前360年前後,齊威王起用鄒忌實行改革,「謹修法律而督奸吏」。
古代大臣向皇帝進諫失敗的例子
2樓:遨遊
伍子胥 春秋吳國大臣,建議殺勾踐,滅越國,被吳王夫差所殺。
比干 勸紂王善待民眾,商末忠臣被紂王挖心李綱 進諫宋欽宗抗金勿和,遭貶韓愈 勸皇帝不要迎所謂的佛骨,被貶
古代大臣辭官後,為何都會回老家,古代大臣向皇帝如何請辭
因為在老家他們有很多的田地,僕人都在那,那是他們比較熟悉的家鄉,辭官以後都會回到那裡安享晚年。因為落葉歸根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很多人最後還是希望那種平淡的人生的。古代大臣辭官後如果繼續留在京城的話會受到京城勢力的影響,難免會遭遇不測。大臣辭官,多數是不得已的,留在京城恐怕被人所不滿,再者都老了...
有關於皇帝大臣的耽美文,求皇帝和大臣的耽美文
1 侍來 寢將軍 經典就不囉嗦了 自 2 隻手遮天 bai 落花滿架 du很溫馨,兩人的感zhi情在不知不覺dao中滋生,一個默默付出,一個默默信任,一切就淡淡的發生了 3 清風不獨眠 逍遙候 其中有很多人的故事,在溫馨與糾結中的濃而不膩的愛,其中一對是皇上和其皇弟,算其臣吧 4 神州沉陸 等閒 這...
古代的皇帝可以隨意殺大臣嗎,為什麼古代很多皇帝被手下大臣控制?大臣的權利不都是皇帝給的麼?
理論上皇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皇權也有被諫官 御史臺 議政大臣 祖訓等制約的時候。歷史上存活時間長的朝代都不會讓皇帝任性而為的。那種一般都發生在南北朝等亂世的昏庸君王身上,所以王朝也滅亡的很快。如果是暴君昏君,有實權的話可以啊,比如殷紂王,罪名之一不就是殘害忠良麼。但是如果想坐穩江山有所作為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