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正月宇慧
1、"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六版
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2、「 修齊治平」xiū qí zhì píng的意思是: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出處:《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3、修齊治平、格物致知均源於宋朱熹所謂的《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修齊治平什麼意思?
2樓:上網不當飯
格物致知
修為,境界達到天人合一
【解釋】:1.格:推究;致:求得。**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
【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修齊治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指提高自身修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國家,安撫天下百姓蒼生的抱負,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格物是什麼意思?
3樓:戒為良藥
格物,意為**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的重要問題,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擴充套件資料:
《大學》中所言「格物」極為重要,人若欲修齊治平、明德於天下,「格物」是基礎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學之道」的基石。「格物」不當則「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則知有所不明。對一個如此重要的哲學教育學範疇,歷史上諸家訓釋聚訟紛紜,卻未能刨根問底,徹底詮釋,正如北宋司馬光所批評的「未盡古人之意」。
先秦時代,「格物致知」這句話大概並非特別深奧的語言,故而用不著什麼解釋。但漢代以降,由於文化斷層等原因,人們對它的解釋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東漢鄭玄為《大學》作注時,對「格物」解釋說:
「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禮記·大學》,《十三經注疏》本。)
這種把「格」字訓為「來」,將「格物」訓為「來善物」、「來惡物」的解釋,是有悖於《大學》作者原意的。對此,章太炎曾尖銳地指出,若遵循鄭注,則「因果相倒」,因為《大學》本文的順序是「物格而後知至」,而鄭注以為「知於善深則來善物,知於惡深則來惡物」,將「致知」置於「格物」之先,不合經典原義。
司馬光在《致知在格物》一文中闡釋「格物致知」之義時說:「《大學》曰:『致知在格物。
』格,猶捍也,御也。能捍禦外物,然後能知至道也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他以「捍」、「御」訓「格」,認為人只有捍禦外物之擾,然後才能認識大道。在致知思路上明顯受到了道家的影響。
司馬光認定「格」字的意思好象「御」字,而沒有解釋為什麼「格」字會有這種意思。由於缺乏文字學方面的考據,該說略顯突兀。他自己不同意鄭玄的解釋,認為鄭說沒有徹底弄明白古人的意思,究其實,司馬光的解釋也並非《大學》本義。
對於格物致知的解釋,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若日窮其理云爾。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
」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大學章句·補傳》)程、朱都將「格」解釋為與「窮」義近似,即推究、窮盡的意思,亦並沒有交待訓「格」為「窮」的原委。
王陽明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六)又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同上)在他看來,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純屬內省的功夫。
清初顏元將「格物」之「格」當作「手格猛獸」之「格」、「手格殺之」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義」 (《習齋記餘》卷六),是主體對客體的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改造活動,其目的是務期實用。
王夫之認為,最切近格物本義的當屬方以智的質測之學。他說:「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
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iii][iii]關於質測之學,方以智說:「物有其故,實考究之,大而元會,小而草木螽蠕,類其性情,徵其好惡,推其常變,是曰質測。
」[iv][iv]方以智「質測」的特點在於,重視實地考究、分類認識、把握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熊十力在《原儒》中論及格物學時說:「假定萬殊之物界為實在,而分門別類窮其理者,是為格物學之觀點(古之格物學,猶今雲科學)。」
統觀前賢對於「格物」的詮釋,訓「格」為「來」、「捍」、「御」、「窮」、「正」等等,一定程度上皆屬於猜測,缺乏古文字學方面的刨根問底的考據,尚未達詁。唯有被王夫之所推崇的方以智的「類其性情,徵其好惡,推其常變」的質測學方法,近於《大學》「格物」本義。熊十力的「分門別類窮其理」的訓釋也比較接近**原義。
但是王夫之和熊十力都沒有進一步闡明何以「格物」當作此訓。看來,要逼近《大學》「格物」之義的本原,還「格物」本來之面目,可以轉換研究視角,尋找新的證據。在這方面,小學「右文說」為真正瞭解「格」字本義,進而把握《大學》「格物」的原貌提供了可能。
是非淺見:《尚書》在前,大學在後。格物關鍵在格之意,由《堯典》知格者意思為到、充滿也後來引申出縱觀全貌,巨集觀總覽,細節具知謂窮究之意。
在先秦時代,《書》經都通,故無疑問也。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尚書。堯典》
4樓:sunny柔石
格物的意思是:窮究事物的道理。或 糾正人的行為。
格物:[ gé wù ]
詳細解釋
1. 推究事物之理。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2. 猶正人。糾正人的行為。
《三國志·魏志·和洽傳》:「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節格物,所失或多。」 唐 劉禹錫 《天平軍節度使廳壁記》:「示菲約以裕人,信賞罰以格物。」
3. 清 末稱西洋自然科學為「格物」。
嚴復 《原強》:「二百年來,西洋自測算格物之學大行,製作之精,實為亙古所未有。」
1、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受敘,無隔疏賤。
2、讀史須見聖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3、格物者,窮理之謂也。欲窮理,直須思始得。思之有悟處始可。不然所學者恐有限也。
4、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5、朱子的格物觀最為精義,主要是通過格物,把人心已知之理推廣到未知領域,達到宇宙界與人生界豁然貫通的理想境界。
5樓:宗誠莊申
格物,有一個意思是將物格在心外,心不為物馭,物不動心神。
我琢磨琢磨,好像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將物分門別類,把萬事萬物一個一個,放到一類一類的「格子」裡,五行也好,陰陽也好,都是這樣的一種「格子」。也有物以類聚的意思。
聚了以後,就是「一本」,推衍開來,就是「散萬殊「。
然後,自然就」致知「了。
呵呵,拋塊磚頭先。大家快拋玉出來吧。
6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
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7樓:匿名使用者
致知格物的意思是:提高識見的方法在於研究事物
8樓:匿名使用者
南宋朱熹將格物致知解釋為:即物窮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極,是致知,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到客觀事物的本身中去研究,通過實踐達到對真理的認識。
9樓:匿名使用者
宋明理學家對宇宙與人生作哲學關照時,他們的焦點是人的倫理與道德性存在,而不是脫離於在他們看來是人之為人的規定性之外的事物,他們的認識論嚴格說來是道德的認識論,而不是對宇宙萬物特別是自然物件作冷靜觀察和**的認識論。「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遺書》卷十八)兩句,可以看做是對道學道德認識論觀點的集中概括。它一方面要求以「居敬」、「存誠」的工夫涵養道德認識主體,另一方面則強調通過「致知格物」的手段去獲取對於道德天理的認識。
最後的目標是達到「豁然貫通」的「合內外之理」的境界,獲得關於儒家倫理絕對性的認識,從而把道德認識主體引向道德實踐的自願自覺。這個道德認識論的工夫,也就是格物窮理的工夫,它是道德修養的認識論前提。
(一)格物
對於道德修養的過程,朱子十分強調《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序,而在為學宗旨上又都重視對於儒家倫理的認知,故而「格物致知」的理論在其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按朱子的看法,《大學》本文提出的八條目中,對於「誠意」以下各章都有說明,惟獨對於「格物致知」 未作解釋。朱子認為此處乃系闕文,於是根據「程子之意」和自己的理解,為其作了《補傳》,這個補傳可以看做是朱子對於格物致知的概括總結,也還可以看作是理學中道學一系思想進路的總結。
今錄原文如下: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時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格物」的概念,朱子的解釋同程子一致,都是指「格物窮理」。格物也就是「至」物,與事物直接接觸而窮究其中之理,「窮」理是格物的目的,「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矣」(《遺書》卷二十五)。面對不可勝數的天地萬物,既要看到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窮理必然有其「積習」階段。
若不「理會」這一草一木,也就缺了這一草一木的道理。但是,如果醉心於具體的草木器用而望有所收穫,朱子強調,這就如同炒沙而欲成飯一樣,完全是徒勞。格物之要,在於就待人接物的具體人事中,體認其中蘊含的「所當然之則」與「所以然之故」。
在這裡,理一分殊的本體論架構,為實現這種超越提供了可能。因為不同事物之理都有著共性,一件事物如果能認識透,其他則可以類推:「格物非欲盡窮天下之物,但於一事上窮盡,其他可以類推。
」(《大學或問》卷二)例如,就像孔子所說的,在家能夠盡考,出門自然會忠君,事兄自然能悌。如此的類推,正是從理一出發的。故而,從「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前提出發,通過「即物窮理」的工夫,輔之以「用力之久」的長期積累,經過「豁然貫通」 的飛躍,最終達到「致知」的目的。
(二)致知
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窮盡兩重意義。朱子分別二者時說,「一事上窮盡」屬於格物,「其他可以類推」則歸於致知。
格物要求的是認識的深度,致知則講的是認識的廣度。在此意義上,致知是格物的後續的工夫。知之物件,則是內在於人心的天賦,即道德天理,故「致知乃本心之知」 (《朱子語類》卷十五),也就是張載所說的「不假聞見」的「德性之知」。
人之不知只是被物慾矇蔽,格物的任務也就不是從外物獲得知識,而是如同把「昏翳」 的鏡子磨而復明一樣,打通物慾對本心的矇蔽,實現本心之理與外物的相互映照而無處不明。朱子稱這一過程為「合內外之理」,它標誌著格物致知認識活動的最後完成。
(三)誠意正心
格物致知雖是為學的基礎,但對理學家來說,它的意義實際上在於為誠意正心提供手段和前提。有學者問二程「進修之術何先?」二程回答說:
「莫先於正心誠意。誠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遺書》卷十八)致知格物是誠意的具體落實。
在《大學章句》末尾,朱子明確把格物致知作為「明善之要」,而把誠意作為「誠身之本」,並強調說「在初學尤為當務之急,讀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明善」即明天理,誠身則是通過實際的道德修練,即「居敬」、「存誠」的工夫而使內在之善充實無欺。
居敬、存誠,也可稱之為操存工夫。「操存」,取孟子「操則存」之意,即通過隨時體驗本心的修養方法而使其不失。在字義上,「敬」的含義就是「主一無適」。
要做到「主一」,在學習的態度上就要「整齊嚴肅」,亦即居敬。具體而言,就是要持「中」(《中庸》「喜努哀樂之謂發之謂中」和「發而皆中節之謂和」)和 「直內」(《周易》「敬以直內」)。
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格物致知 現代漢語詞典 解釋為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 一詞出自 大學 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 格物致知 最概括 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
程朱理學中的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 禮記 格物 意為推敲事物,致知 是說得到答案,總的來說就是 推敲事物後得到答案 也就是建議我們要有敢於探索,敢於實踐的精神。簡單講 瞭解事物本質 格物窮理裡的 格 是什麼意思?研究,求知的意思 這個意思可能是從 尋找道路 或各,注意這些字的聲旁,各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誠實,端正心意。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出自曾子 禮記 大學 原文選段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