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萬里長城
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方法上能夠大膽創新,別具一格。體裁上把現實題材處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體裁處理為具有現實成分;體裁上,詩人創造出「故事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形式;還致力於創造自由體詩。
泰戈爾善於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是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敘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
泰戈爾作品中的女性來自各種不同的種姓和階層,也有著不同的身份。
如童養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婦、被騙失身的幼女、印度傳統家庭婦女、受過高等教育的名媛、擁有新思想的知識女性等,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單一呈現,或揉合紛雜,往往被塑造成傳統陋習的犧牲品、美滿愛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
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制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衝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一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歷程。
2樓:映秋盼煙
擬人手法在泰戈爾英譯本中隨處可見。詩人賦予季節時辰、日月星辰、神妖動物、花草樹木以及抽象概念以人性,構成寓言式的藝術氛圍。比如在《吉檀迦利》中:
「今天,夏天來到我的視窗,氣喘吁吁。」(第5首)「我的歌兒捨棄了她的全部首飾,她沒有衣飾的傲氣。」(第7首)詩人通過天地萬物之口,表達人生體驗,傾訴情感。
詩人擅長把主觀情愫貫注於具象,形成別具情味的意象。如《吉檀迦利》第一首「你一再倒空我的心杯,又一再斟滿嶄新的生命」。心杯的意象是用印度傳統美學的模具鑄造出來的,形象地詮釋了心靈和生命的內在聯絡。
《渡口集》第6首中,「愛的電光」這個意象,彰顯愛的巨大功能,體現詩人以愛改造世界、完美世界的人生追求。
象徵手法是泰戈爾英譯本的藝術特點之一。《遊思集》上篇第17首是一首典型的象徵詩。小島、作物、大河、木船、村姑分別是人的棲息地、人一生的成就、歲月之河、時光之舟和駕駛時光之舟的神祇的象徵。
每個人一生的成就、痛苦和歡樂、奉獻的愛,可以裝載在時光之舟上,一代代傳承下去。但時光之舟上沒有人的「立足之地」,每個人必然被歲月遺棄,不久就消失在遺忘的深淵裡。
把泰戈爾詩歌的英譯本孟加拉文與原作比較,不難發現,詩人不是逐詞逐句地進行翻譯,而是大刀闊斧地改寫,與原作相比,英譯詩的篇幅均有所縮小。《採果集》第45首至48首是一組悼亡詩,原作是十四行詩,紀念詩人的妻子穆麗納裡妮,全詩瀰漫著哀情。詩人翻譯時未作背景介紹。
第48首這樣寫道:「女人啊,把美和整潔送回我孤清的生活吧,一似你在世時把它們帶到我家裡/清掃蒙塵的時間的碎片,把水灌滿空罐,恢復被忽視的一切/然後,推開神廟裡面的門,點燃蠟燭,讓我們在大神面前靜靜地相會。」
原作中的「愛妻」在譯文中改為「女人」,譯作中全無悲傷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為抒寫別後團圓喜悅心情。這種靈活的改動,雖然在內容上略微與原作脫節,卻擴充了詩的容量,給讀者留下再創作的巨大空間,從而增大詩的內涵。
泰戈爾把他的作品譯成英文時,充分考慮了西方讀者的審美需求。
泰戈爾信奉梵教,梵教的典籍是古典奧義書,奉創造大神「梵天」為惟一真神。梵教和西方人信奉的**教,是完全不同的宗教體系,「梵天」和「上帝」也是完全不同的宗教概念。他原作中的「梵天」,直譯應為brahma,但詩人卻譯為lord或god,只為印度人熟知的「梵天」變成了西方讀者耳熟能詳的「上帝」了。
泰戈爾在英譯詩中把印度的一些專有名詞作了技術處理。比如《園丁集》的第78首。原作中青年農民為他的水牛起的名字是「布吐」。
詩人翻譯時把它改為my darling(我的寶貝),令讀者感到非常親切。《採果集》第25首中寫道:「黎明尚未來臨,長夜之龍仍以陰涼黧黑的身體纏住天空之前,晨鳥是從哪兒找到黎明的歌詞的?
」原作系《獻祭集》中的第一首,詩人把原作中的「長夜之蟒」譯成了「長夜之龍」,避免在讀者中可能引起反感。
泰戈爾英譯本淡化了個性,強化了共性;淡化了民族性,強化了世界性。比如《吉檀迦利》的第35首:「在那裡,心兒無畏,頭顱高高地昂起;在那裡,知識是自由的;在那裡,世界沒有被狹小的內宅的院牆割裂;在那裡,話是從真理深處說出來的;在那裡,不倦的奮鬥向圓滿伸出手臂。
在那裡,理性的清泉沒有乾涸在僵死的陋習的荒漠之中;在那裡,靈魂由你引領,奔向不斷拓寬的思想和行為——步入那自由的天堂,天父啊,讓我的祖國覺醒吧!」這首詩的孟加拉語原作是《祭品集》第72首。詩人在原作中祈求大神猛擊殖民統治下的「印度」,使之變得像譯文中說的那樣美好。
可在英譯本中將「印度」譯成了「我的祖國」,這種模糊化的處理使詩跳出國家的閾界,具有了世界共性。
作為一個傑出詩人,泰戈爾在深刻了解西方文化傳統和審美情趣的基礎上,嫻熟地運用詩歌技巧,把他的原作進行脫胎換骨的再創作,提煉成一首首融和哲理、富於美感的佳作,贏得外國讀者的廣泛認可,為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開闢了道路。
泰戈爾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詩歌最好由詩人本人翻譯。譯者若不是詩人,起碼也應知曉並能運用詩歌技巧。
翻譯不宜拘泥於「信達」,應盡力做到「神似」,而不是「形似」。無論是詩人或別的譯者,都應對讀者所在國的文化傳統和語言敘事方式有全面瞭解,遣詞造句契合讀者的審美習慣,譯作才能為讀者接受。
這或許就是泰戈爾英譯本為有志於把中國文學作品推向世界的我國譯者提供的有益啟示。
3樓:張度
泰戈爾的詩獨特的風格中最為鮮明的東西就是其中的
詩化特徵.全面闡述這一特徵,並提出印度詩學中的"味論"加以說明.從而證明泰戈爾的短篇**不僅在語言和激情方面而且在創作準則和理論基礎上都與詩歌攸切相關。
妖血玲瓏
概述《泰戈爾詩選》詩歌的藝術特點?
4樓:海棠盈香
擬人手法在泰戈爾英譯本中隨處可見。詩人賦予季節時辰、日月星辰、神妖動物、花草樹木以及抽象概念以人性,構成寓言式的藝術氛圍。比如在《吉檀迦利》中:
「今天,夏天來到我的視窗,氣喘吁吁。」(第5首)「我的歌兒捨棄了她的全部首飾,她沒有衣飾的傲氣。」(第7首)詩人通過天地萬物之口,表達人生體驗,傾訴情感。
詩人擅長把主觀情愫貫注於具象,形成別具情味的意象。如《吉檀迦利》第一首「你一再倒空我的心杯,又一再斟滿嶄新的生命」。心杯的意象是用印度傳統美學的模具鑄造出來的,形象地詮釋了心靈和生命的內在聯絡。
《渡口集》第6首中,「愛的電光」這個意象,彰顯愛的巨大功能,體現詩人以愛改造世界、完美世界的人生追求。
象徵手法是泰戈爾英譯本的藝術特點之一。《遊思集》上篇第17首是一首典型的象徵詩。小島、作物、大河、木船、村姑分別是人的棲息地、人一生的成就、歲月之河、時光之舟和駕駛時光之舟的神祇的象徵。
每個人一生的成就、痛苦和歡樂、奉獻的愛,可以裝載在時光之舟上,一代代傳承下去。但時光之舟上沒有人的「立足之地」,每個人必然被歲月遺棄,不久就消失在遺忘的深淵裡。
把泰戈爾詩歌的英譯本孟加拉文與原作比較,不難發現,詩人不是逐詞逐句地進行翻譯,而是大刀闊斧地改寫,與原作相比,英譯詩的篇幅均有所縮小。《採果集》第45首至48首是一組悼亡詩,原作是十四行詩,紀念詩人的妻子穆麗納裡妮,全詩瀰漫著哀情。詩人翻譯時未作背景介紹。
第48首這樣寫道:「女人啊,把美和整潔送回我孤清的生活吧,一似你在世時把它們帶到我家裡/清掃蒙塵的時間的碎片,把水灌滿空罐,恢復被忽視的一切/然後,推開神廟裡面的門,點燃蠟燭,讓我們在大神面前靜靜地相會。」
原作中的「愛妻」在譯文中改為「女人」,譯作中全無悲傷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為抒寫別後團圓喜悅心情。這種靈活的改動,雖然在內容上略微與原作脫節,卻擴充了詩的容量,給讀者留下再創作的巨大空間,從而增大詩的內涵。
泰戈爾把他的作品譯成英文時,充分考慮了西方讀者的審美需求。
泰戈爾信奉梵教,梵教的典籍是古典奧義書,奉創造大神「梵天」為惟一真神。梵教和西方人信奉的**教,是完全不同的宗教體系,「梵天」和「上帝」也是完全不同的宗教概念。他原作中的「梵天」,直譯應為brahma,但詩人卻譯為lord或god,只為印度人熟知的「梵天」變成了西方讀者耳熟能詳的「上帝」了。
泰戈爾在英譯詩中把印度的一些專有名詞作了技術處理。比如《園丁集》的第78首。原作中青年農民為他的水牛起的名字是「布吐」。
詩人翻譯時把它改為my darling(我的寶貝),令讀者感到非常親切。《採果集》第25首中寫道:「黎明尚未來臨,長夜之龍仍以陰涼黧黑的身體纏住天空之前,晨鳥是從哪兒找到黎明的歌詞的?
」原作系《獻祭集》中的第一首,詩人把原作中的「長夜之蟒」譯成了「長夜之龍」,避免在讀者中可能引起反感。
泰戈爾英譯本淡化了個性,強化了共性;淡化了民族性,強化了世界性。比如《吉檀迦利》的第35首:「在那裡,心兒無畏,頭顱高高地昂起;在那裡,知識是自由的;在那裡,世界沒有被狹小的內宅的院牆割裂;在那裡,話是從真理深處說出來的;在那裡,不倦的奮鬥向圓滿伸出手臂。
在那裡,理性的清泉沒有乾涸在僵死的陋習的荒漠之中;在那裡,靈魂由你引領,奔向不斷拓寬的思想和行為——步入那自由的天堂,天父啊,讓我的祖國覺醒吧!」這首詩的孟加拉語原作是《祭品集》第72首。詩人在原作中祈求大神猛擊殖民統治下的「印度」,使之變得像譯文中說的那樣美好。
可在英譯本中將「印度」譯成了「我的祖國」,這種模糊化的處理使詩跳出國家的閾界,具有了世界共性。
作為一個傑出詩人,泰戈爾在深刻了解西方文化傳統和審美情趣的基礎上,嫻熟地運用詩歌技巧,把他的原作進行脫胎換骨的再創作,提煉成一首首融和哲理、富於美感的佳作,贏得外國讀者的廣泛認可,為他摘取諾貝爾文學獎開闢了道路。
泰戈爾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詩歌最好由詩人本人翻譯。譯者若不是詩人,起碼也應知曉並能運用詩歌技巧。
翻譯不宜拘泥於「信達」,應盡力做到「神似」,而不是「形似」。無論是詩人或別的譯者,都應對讀者所在國的文化傳統和語言敘事方式有全面瞭解,遣詞造句契合讀者的審美習慣,譯作才能為讀者接受。
這或許就是泰戈爾英譯本為有志於把中國文學作品推向世界的我國譯者提供的有益啟示。
對岸閱讀答案泰戈爾,泰戈爾的對岸閱讀答案
1 第一節 我 立志做船伕開拓新的世界。第二節 我 立志做船伕探專索自然 改屬造自然。第三節 我 立志做船伕為村民服務,報答祖國母親養育之恩。2 本詩表現了 我 甘願做一名船伕,為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村民服務,報答養育自己的母親 祖國的深恩的思想感情。3.不能。對岸 是詩人追求的目標,要達到理想的...
泰戈爾的詩,泰戈爾的詩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愛到痴迷 卻不能說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 而是想你痛徹心脾 卻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
圖書館泰戈爾閱讀提答案急急急,圖書館 泰戈爾 閱讀答案 拜託了!!! 急需!!!!!! 二小時之內(好的有分!!!!)
1把文章分為兩段,並概括段意 2第一句話是比喻句,爍爍這個比喻好在哪 3第2段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的句子在文中有什麼表述作用?4說說你對第9段含義的理解 答案 1.一至二段為一大段落,以下為第二大段落。第一大段 圖書館是思想的海洋,裝載著人類知識的載體 語言和書。第二大段 從多角度描述圖書館能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