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望嶽》是杜甫青年時期在山東遊歷時所寫,那時的時代,正是開元盛世,是唐代國運的最高峰。那時的杜甫,意氣風發,他在一首詩中表白說:飲酣視八極,俗物皆茫茫!
他認為以他的才氣和能力,將來一定會得到朝廷的重用,為國為民施展一番抱負,並且青史留名。因此,他在《望嶽》詩中也表達了這樣的志向,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將來我一定會登上朝堂,揮斥方遒。
《登高》則完全不同,杜甫這時已經到了老年,這時唐代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和吐蕃進攻、四川內叛等一系列戰亂,而杜甫則經歷了科舉不中、遇亂喪子、進言遭貶、棄官受厄、流離失所、老年多病等一系列的挫折,而且杜甫又特別在意國家的興衰,所以,在一個秋天的午後,他獨自登上長江邊的高崖,一時百感交集,把眼前深秋的淒涼景色,與自身的蹉跎、國運的衰落融為一體,寫成了這首名作,深切表達了對身世的悲痛和對世事的哀嘆。
2樓:匿名使用者
《登高》和《望嶽》兩首詩作於詩人創作的不同時期,其所流露的情感有很大不同。
分析如下:
1、《登高》是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杜甫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為區域性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
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徵、暗示之意揭出;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
2、《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共有三首,分詠東嶽、南嶽、西嶽。
第一首《望嶽》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第二首《望嶽》是杜甫中年時詠華山之作,流露出官場失意之情。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
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於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
第三首詠衡山的《望嶽》寫於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議論,中間寫景敘事,流露作者愛國忠君之情。「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職官崇禮衡山。
「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
九、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嶽的機會。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後以祀嶽之意作結,呼應起筆「秩禮」。
而「曷以讚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烈地洋溢於字裡行間。這首《望嶽》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心朝政,無日或忘。
杜甫《登高》中表達了哪八種「悲」?
3樓:2018的
《登高》是首著名的七律。杜甫常年漂泊在外,飽經憂患,重陽節登高遠眺,不禁生出重重悲愁。《登高》表達的八種悲是:
他鄉作客,一可悲。
經常作客,二可悲。
萬里作客,三可悲。
在萬木蕭疏的秋天作客,四可悲。
親朋不在,獨自登上高臺,五可悲。
登臺遠望,更添愁思,六可悲。
帶病登高,七可悲。
時光如流水,暮年已至,百年快盡,來日無多,這是八可悲。
擴充套件資料:
一、作品原文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二、詞句註釋
1、登高: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
2、猿嘯哀:指長江三峽中猿猴淒厲的叫聲。《水經注·江水》引民謠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4、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5、新停:新近停止。重陽登高,例應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三、創作背景:
1、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天。這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
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待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
2、杜甫在夔州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裡,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4樓:那一道極光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翻譯】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分析】
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
「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這八種「悲」,即是指: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正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詩人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臺。
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著筆,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臺的感情,融入一聯雄闊高渾的對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脈搏。語言極為凝鍊,乃千古名句。
《登幽州臺歌》和《望嶽》都和登高有關,但兩者又有不同之處,請你試著寫出三點不同,可以從手法,情感?
5樓:仙士多愁
《登飛來峰》表達了作者**遠曙,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
《望嶽》則表達了詩人雖考場失意,仍充滿不怕困難,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登幽州臺歌描繪了詩人登樓遠眺所看到的廣闊無垠的遼闊景象,而望嶽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手法不清楚
杜甫《望嶽》賞析,望嶽的賞析100字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 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 望 字,卻緊緊圍繞詩題 望嶽 的 望 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
杜甫的《望嶽》和《春望》的賞析
wangyue 賞析一 杜甫 望嶽 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 泰山 南嶽 衡山 西嶽 華山 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 736 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 裘馬清狂 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 趙 今河南 河北 山東等地 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望嶽中鍾和割的好處,杜甫望嶽中 「鍾」和「割」兩字的好處在?
鍾 聚集。割 分。誇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 青未了 的註腳。鍾 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 陽 山後背日的一面為 陰 山南水北為 陽 山北水南為陰 由於山高,天色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