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之,在此作副詞用,當「的」用,即黔的驢。對應「黔",有特指的意思,所以作「那兒的」即黔那兒的驢。
2樓:
原文 柳宗元
黔之驢(1) 黔無驢,有好事者(2)船載以入(3)。至則(4)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5)大物也,以為神(6)。
蔽林間窺之(7)。稍出近之(8),�\�\然(9),莫相知(10)。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11),遠遁(12),以為且噬己也(13),甚恐。
然往來視之(14),覺無異能者(15)。益習(16)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蕩倚衝冒(21),驢不勝(22)怒,蹄(23)之。
虎因喜,計之(24)曰:「技止此耳(25)!」因跳踉(26)大�\(27),斷其喉,盡其肉,乃(28)去(29)。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巨集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
譯文貴州這地方本沒有驢,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進一頭驢來,運到之後卻沒有什麼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腳下。一隻老虎看到它是個形體高大、強壯的傢伙,就把它當成神奇的東西了,隱藏在樹林中偷偷**。過了一會兒,老虎漸漸靠近它,小心翼翼,不知道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有一天,驢大叫起來,老虎嚇了一大跳,逃得遠遠的;認為驢子將要咬自己了,非常害怕。可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感到它沒有什麼特殊本領似的;漸漸聽慣了它的叫聲,又試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圍走動,但終究不敢向驢進攻。老虎又漸漸靠近驢子,進一步戲弄它,碰撞、倚靠、衝撞、冒犯它。
驢禁不住發起怒來,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興,心裡盤算著說:"它的本事不過如此罷了!
"於是跳起來大聲吼著,咬斷驢的喉嚨,吃光它的肉,然後才離開。
詞句註釋
1,選自《柳宗元集》卷一九(中華書局2023年版),有刪節。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轄境相當於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慶黔江流域和貴州東北一部分。後來稱貴州省為黔。
柳宗 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字子厚,河東解(xiè,今陝西運城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 2,好(hào)事者:
喜歡多事的人。 3,船載以入:用船載運(驢)進黔。
船,這裡指用船的意思。 4,則:卻。
5,龐然,巨大的樣子。 6,以為神:以為,以(之)為。
以,把。為,作為。神,神奇的東西.
把它當做神 7,蔽林間窺之:藏在樹林裡偷偷看它。蔽,隱蔽,躲藏。
窺,偷看。 8,稍出近之:漸漸的接近它。
稍:漸漸。 9,�\�\(yìnyìn)然:
小心謹慎的樣子。 10,莫相知: 不瞭解對方(是什麼東西)。
莫,不。相,這裡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對另一方(驢),不是雙方互相的樣子。 11,大駭:
非常害怕。 12,遠遁:逃到遠處。
遁:逃走。 13,以為且噬己也。
且:將要。 噬:
咬。 14,然往來視之。 然:
然而,但是。 往來:來來往往。
視;觀察。 15,覺無異能:覺得(驢)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16,習:同「悉」熟悉。 益習其聲:
逐漸習慣了驢的叫聲。 17,終不敢搏:始終不敢撲擊它。
搏:擊,撲 18,近:(1)稍出近之。
近:形容詞用作動詞,接近。 (2)稍近,益狎。
近:走進,靠近。 19,益:
逐漸。 20,狎:態度親近而不莊重。
21,蕩倚衝冒:碰撞靠近衝擊冒犯。蕩,碰撞。
倚,靠近。衝,衝擊,衝撞。冒, 冒犯 22,驢不勝怒。
不勝:不堪,禁不住。 23,蹄:
名詞作動詞,用蹄子踢。 24,計之:盤算著這件事情。
之:指驢子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 25,技止此耳:
技:本領 止:只,僅。
此:如此 耳:罷了 26,跳踉(liáng):
跳躍。 27,�\(hǎn):同「吼」,怒吼。
28,乃:才。 29,去:
離開。 通假字: 1.
技止此耳 「止」通「只」,只,不過。 2.益習其聲 「習」同「悉」,熟悉。
古今不同詞義: 1.稍出近之 稍,古義:
漸漸 今義:稍微 2.因跳踉大�\ 因,古義:
於是 今義:因為 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去,古義:
離開 今義:前往 一詞多譯: 1、以為 a.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把……當作) b.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2、然 a.
�\�\然,莫相知。 (。……的樣子) b.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然而,但). 3、之 a.
黔之驢(的,結構助詞) b. 虎見之(它,代詞,代驢)
黔之驢的寓意
3樓:苜蓿之漪
《黔之驢》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寫的是一頭驢被一隻虎吃掉的故事。
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說:「吾恆惡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勢以幹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
然卒迨於禍。有害淡麋、驢、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寫這三篇寓言,是為了警戒世人:
毫無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禍患。
而《臨江之糜》《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則分別寫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種表現:「依勢以幹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
因此,具體而言,本文旨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聯絡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此外,以「三戒」為三篇文章的總題目。並以「黔之驢」為本文的題目,也表明作者諷刺意圖的指向。
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原文: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
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4樓:被遺忘的天才
從老虎的角度而言,就是不要被對手的氣勢嚇倒,不要一見貌似勇猛、貌似強大的對手就不敢上陣、不敢對抗。事實證明,架子大、派頭大的傢伙往往外強中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輕視對手,我們可以在心理上藐視它,但在行動中,在細節上則要十二萬分地關注、觀察對手的動向,只有認真研究清楚對手的所有情況,才能擁有正確的決心與行動。
這隻老虎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最開始,在樹林裡悄悄觀察,驢子一叫,嚇得要命;後來習慣了,就在驢子身前身後轉悠,還是在觀望;最後惹惱了驢子才探到它的底牌,於是果斷出手,橫掃而去。
還有驢子的角度。驢子的遭遇告訴我們,如果沒有任何真才實學,就不要虛張聲勢、張牙舞爪。生活固然美好,也固然善良,但它有時候會很殘酷,也會不留情面。
總有一天,虛假的西洋鏡會被無情的生活拆穿。面具再華美豔麗、威猛剛毅,也終究只是面具,不是自己的真實面孔。而面具一旦滑落,就會暴露出乾癟醜陋的本來面目,到那個時候才會真正明白,品嚐苦果的到底是生活還是自己。
5樓:匿名使用者
《黔之驢》寓意探析
《黔之驢》(以下簡稱《黔》文)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的一篇寓言,入選於人教社初語第二冊。眾所周知,學習寓言,關鍵要領會寓意。而《黔》文的寓意歷來都被認為是:
「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夠戰勝之。」(人教社教參)細心體會一下,這個寓意顯然是讀者站在老虎的立場得出的結論。但這個寓意是否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本意呢?
為了探析《黔》文的確切寓意,我們不妨從本文的寫作背景談起。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因參加翰林學士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邵州(今湖南省邵陽市)刺史。在被貶途中,朝中有人認為貶得太輕,又被貶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馬(州刺史的屬官)。在永州9年,他有機會深入瞭解人民疾苦,遊歷當地山水名勝,寫下不少詩文名篇。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被貶的「八司馬」中尚存活的幾位被召回長安,但僅過了一個月,他們又被放逐到遠州做刺史,柳宗元去柳州赴任。多年的貶謫生活,使他的身心備受折磨,四年後病逝於任所,年僅47歲。
《黔》文即是作者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寫的《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中的一篇。所謂「三戒」,就是應該引起世人警戒的三件事。結合作者的身世遭際,這三篇寓言的寓意應當與作者的人生感悟密切相聯。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選入教材的《黔》文刪去了原文中的結尾部分。而這個結尾部分無疑對我們理解全文的寓意必不可少。其結尾是這樣的: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巨集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意思是說:唉!黔驢形體龐大好像很有風度和德性,聲音洪亮好像很有本事和能耐。
如果當初不拿出那麼一點可憐的本事,虎雖然凶猛,但因疑慮、畏懼,始終不敢吃掉它。今天偏偏是這樣,真可悲啊!
最後,從文章的標題來看——「黔之驢」,顯然強調的是「驢」。儘管文中寫虎的筆墨非常之多,從開始的畏驢,到中間的察驢,再到最後的吃驢都寫了,但這些變化過程均是圍繞著對驢的觀察和反應作出的。全文明寫虎的深謀諳練、謹慎精明,暗寫驢的麻木不仁、愚不可及。
這樣驢的形象便在不寫之中被寫出來了。
至此,我們不難知道,《黔之驢》就是以黔驢技窮的可悲下場,警戒那些「不知推己之本」、毫無自知之明而必將自招禍患的人。結合作者的身世遭際,這類人應該指的是朝庭中那些無德無能而身居高位、仗勢欺人而又外強中乾的統治集團中的上層人物,指出他們的下場必然是可悲的。如果把主題理解為筆者前文所述的那樣,也未嘗不可,但須明白,那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後人對這篇寓言本意的引申和發揮。
黔之驢的作者是誰,黔之驢全文意思
柳宗元 黔之驢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 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
黔之驢怎樣刻畫驢和虎的形象,《黔之驢》中 老虎和驢子各有什麼形象
驢的形象是虛張聲勢 外強中乾 實無所能 藉此諷刺當時某些上層 老虎的形象是堅持不放棄 精明能幹 勇敢 有心機 敢於爭鬥 善於爭鬥 善於鬥爭,仔細觀察,敢於嘗試又十分謹慎的人物 黔之驢 主bai要通過什麼du描寫手法刻zhi畫驢和虎的形象?dao對比的手法 有什麼的表達效 回果?有人以為答 黔之驢 是...
黔之驢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黔之驢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
1.老虎角度 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不能貿然鬥爭,要深入調查 底細,掌握了敵人的詳細資料時,再攻其要害,方能勝券在握。2.驢子角度 我們不能做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人,要有真才實學。生存在優勝劣汰的環境中,要有自知之明,面對強敵要沉著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