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這首詩讚美的是什麼,艾青的《礁石》讚美的是什麼精神

2021-05-29 14:30:05 字數 5965 閱讀 2382

1樓:匿名使用者

《礁石》是艾青2023年7月在南美旅行時寫的一首短詩。在一般人的筆下,礁石總是被描寫成阻塞航道、碰毀船隻的醜惡事物,但艾青則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觀察和描寫它。在詩人看來,碰毀船隻不是礁石的責任,因為事實是航船觸碰礁石而不是礁石去碰撞航船。

礁石屹立在海上,礁石受到來自多方的災難——四方的海浪無休止的襲擊。而我們的礁石它是如何做的呢?它把「撲過來」的每一個海浪都「打成碎沫」;儘管傷痕累累,「象刀砍過一樣」,但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一個「看」字,多值得我們去回味:這是一個勇者以微笑的方式在生活!對,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真石頭,我們應該想象:

它是勇敢者,是不怕坎坷的人,是蔑視困難之人......甚至如詩人所說:「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要求生存權利的個人,遇到連續的**該怎麼辦呢?」「這也只是從受到『無休止地撲過來』的『礁石』的角度所應採取的態度——它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呢?

然而有人說礁石是『與大大小小的航船為敵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動的,應該則『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頑固不化的礁石。這就是從兩種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不同的結果。」(《艾青詩選·序》)依作者看來,礁石是一切被壓迫民族、一切被壓迫人民抗擊舊世界舊勢力的力量的象徵。

從藝術手法來看,在《礁石》一詩中,詩人把他對生活的獨到思考熔鑄於「礁石」這一象徵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讀的時候,應該超然於物外,想得更深遠。的確,象徵手法的運用,使這首詩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這是《礁石》給我們的最深刻的啟示!

2樓:匿名使用者

威武不屈,立場堅定,不可屈服的精神或者是不畏**,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有一個是錯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礁石是一切被壓迫民族、一切被壓迫人民抗擊舊世界舊勢力的力量的象徵。

礁石這首詩讚美的是什麼?

4樓:雋高爽集豆

《礁石》是艾青2023年7月在南美旅行時寫的一首短詩。在一般人的筆下,礁石總是被描寫成阻塞航道、碰毀船隻的醜惡事物,但艾青則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觀察和描寫它。在詩人看來,碰毀船隻不是礁石的責任,因為事實是航船觸碰礁石而不是礁石去碰撞航船。

礁石屹立在海上,礁石受到來自多方的災難——四方的海浪無休止的襲擊。而我們的礁石它是如何做的呢?它把「撲過來」的每一個海浪都「打成碎沫」;儘管傷痕累累,「象刀砍過一樣」,但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一個「看」字,多值得我們去回味:這是一個勇者以微笑的方式在生活!對,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真石頭,我們應該想象:

它是勇敢者,是不怕坎坷的人,是蔑視困難之人......甚至如詩人所說:「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要求生存權利的個人,遇到連續的**該怎麼辦呢?」「這也只是從受到『無休止地撲過來』的『礁石』的角度所應採取的態度——它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呢?

然而有人說礁石是『與大大小小的航船為敵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動的,應該則『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頑固不化的礁石。這就是從兩種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不同的結果。」(《艾青詩選·序》)依作者看來,礁石是一切被壓迫民族、一切被壓迫人民抗擊舊世界舊勢力的力量的象徵。

從藝術手法來看,在《礁石》一詩中,詩人把他對生活的獨到思考熔鑄於「礁石」這一象徵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讀的時候,應該超然於物外,想得更深遠。的確,象徵手法的運用,使這首詩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這是《礁石》給我們的最深刻的啟示!

5樓:祕初陽欽梓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通過對海浪的描繪,塑造了搏擊風浪,在狂濤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詩中用一個動詞「撲」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浪的洶湧、猛烈、勢不可擋,前邊用「無休止」來修飾「浪」發起衝擊的頻率之快,更能烘托出海浪的來勢洶洶。「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一句與前面寫海浪的猛烈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動襯靜,雖是直接寫海浪,卻間接的刻畫了礁石的堅不可摧、穩若泰山、不畏風浪。

儘管「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這足以見得礁石是何等的自信與偉大,這也正表現了礁石像勇士那樣,搏擊海浪、不折不撓、頑強抗爭,具有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

本詩上一節側重表現海浪,下一節側重表現礁石的鬥爭精神。詩人運用擬人化修辭手法,這樣更集中、凝練,形象感更強。「礁石」像是一尊「詩雕塑」,形成一種「美的凝聚」。

本詩又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寫的雖然是自然界海洋但又不僅僅是自然界的海洋,更多的是人類生活的海洋,在詩人筆下,「礁石」不僅象徵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身,更象徵了我們民族的那種不可或缺的不畏**、不屈不撓的頑強鬥爭精神。

艾青的《礁石》讚美的是什麼精神

6樓:在下飛天豬

《礁石》這首詩是寫礁石,著重在寫礁石的堅強、堅韌不拔的精神。可以說,這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從少年時代起,詩人就顯示出一種倔強的品格。

不僅如此,這首詩還具有著廣泛的意義。礁石的形象,是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形象,它所表現出來的鮮明的精神境界,是社會生活中呈現出的一種精神境界。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人生中最美的境界之一,不僅是詩人所傾心的,也是社會上正直善良的人們所傾心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愛情的礁石就是堅韌不拔的精神

礁石的主要內容 180

8樓:姬覓晴

礁石的主要內容是描繪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個久經鬥爭考驗的人,無論東西南北風,無論多少的傷害打擊,都不能讓它移動一步,都不會讓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經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舊微笑地面對海洋、歷經磨難的鬥士依舊勇敢堅強地活著。詩人通過此詩表達了對這種堅韌頑強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讚美。這種存在,既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正處在種種困擾和擠壓中的祖國。

9樓:1天_堂

1、《礁石》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是著名詩人艾青。

2、作品原文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3、作品賞析

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人總是自覺不自覺的賦予自然事物以生命靈性,將自己的某種心理欲求投射到那人化的生命體上,並以此為鏡鑑,為自己樹立一個個精神參照,從中得到鼓舞。艾青筆下的《礁石》意象即是一例。

《礁石》寫於2023年7月,時值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伊始之際,百事待興。但中國面臨的困難卻難以消失,不說那「帝國主義的重重包圍」,單就經濟建設來看,困難,打擊就沒有間斷過。中國人民在這樣一個的新歷史時期,與戰爭時期共同的是最需要精神上的鼓舞。

誠如詩人所說:「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要求生存權利的個人,遇到連續的**該怎麼辦呢?」「這也只是從受到『無休止地撲過來』的『礁石』的角度所應採取的態度——它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呢?

然而有人說礁石是『與大大小小的航船為敵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動的,應該則『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頑固不化的礁石。這就是從兩種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不同的結果。」《礁石》正是應時而生,它實實在在地鼓舞了幾代中國人。

詩中沒有直抒胸臆式的呼號,只有冷靜的客觀描寫,採用的是旁觀者的敘述視角,彷彿詩人只是在呈現一個事實。詩的第一節先描述「浪」:「一個」「一個」無休止地撲過來,一個「撲」字凸顯了浪之氣勢洶洶。

然而,這樣的敵人,卻「每一個」「都在它的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 」照應詩題,「它」對「浪」的粉碎,就是礁石的勝利。整節突出的是礁石面對無窮盡的敵人「浪」的無休止的撲擊,都必然勝利。當然,任何勝利都是來之不易,都得付出代價。

礁石的勝利也不例外。

詩的第二節聚光於礁石,對此作出了明確答覆。「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一樣,」這是礁石搏擊海浪留下的傷痕,也就是礁石勝利的代價。更可貴也更具鼓舞力的,不是這些傷痕,而是礁石戰鬥的精神狀態。

詩人用一個「但」字轉出了礁石那並不留連於傷痕,也不趨於消極的精神:「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站」昭示著立場的堅定,「微笑」顯示著對敵的從容,「看著海洋」,那是時刻不鬆懈的警惕啊!

這樣的礁石,不,這樣的生命,這樣的生命的堅毅,能不動人麼?可這樣的生命形象,竟只由兩節八句的一首詩造就!我們不能不感佩於詩人獨特高超的藝術。

在旁觀者的冷靜諦視中,礁石是樸素的,平凡的,敘述是客觀的,語言自然也應該是樸素的。然而,詩人把他對生活的獨到思考熔鑄於「礁石」這一象徵性的形象之中,不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賦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從而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正是在這平凡樸素卻精煉而蘊藉的語言中,我們由生動的礁石形象感受到了不凡的鼓舞。

從這首詩歌的意境看,簡短的八句詩,給我們描繪了兩個主要的畫面:第一個,是無數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個,是礁石屹立,面對浩瀚的海洋。這兩個畫面,其實是同一個畫面,所不同的是,第一個畫面,著重描繪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個畫面,著重描繪了挺立的礁石,視覺的中心點有了變化,使讀者關注到不同的層面。

這就是說,「主導意圖」有所不同,第一個畫面的主導意圖,在於揭示「浪花」的反覆攻擊,第二個畫面的主導意圖,在於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詩歌語言構築的畫面,和真實的繪畫有所不同。在詩歌中,畫面是動態的,就像在電影和電視中,視角是移動的,景物也是變動不居的,而繪畫中,作者卻只能採取一個固定的視角,其畫面雖然也力圖用特殊的筆墨語言寫出「動態」,但是,相比而言,總是靜態為主。

詩歌這種畫面的營造,比繪畫更靈活。但是,詩歌中的畫面與繪畫的另一個不同,就是詩歌的畫面是「間接的」,是藉助語言文字,間接描寫影象的,而繪畫,則是直接描寫影象的。

這首詩歌在寫作手法上,採取了比擬的手法,如第

一、二句: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

用「撲過來」描寫浪花,無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寫法,本來沒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觀意志,能主動對礁石發起攻擊。而接下來的是:寫礁石「打碎」浪花,同樣把礁石擬人化了,客觀事物的相磨相蕩,彷彿是人與人的鬥爭。

這裡,就有了比喻、擬人,同時,在更深的層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觀事物本來沒有什麼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來,它們卻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實際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給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句子一樣,花何嘗濺淚?

鳥何嘗驚心?不過作者「感時」、「恨別」,心意悲傷,帶著情感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外物,覺得外物好像也在悲傷一樣。這首詩歌的第二節,進一步寫礁石的「臉」、「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擬人,而「移情」的審美心理活動,仍然滲透在其間。

這樣的寫法,使客觀世界變得「人情化」,賦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盪在宇宙間,確實是打動人心的好詩。

這首簡短的詩歌,通過比喻、擬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並沒有把事情說盡,而是隻簡單地勾勒了兩個畫面,抓住事物的特點,而對其內涵,則採取「省略」的方式,沒有做出什麼說明,這就增加了讀者猜測和想象的空間。在藝術中,「形象大於思想」,思想往往闡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沒有多少想象的餘地,而沒有想象的餘地,沒有給讀者留出「填空」和「對話」的空間,也就不能引發讀者的「興味」,更不要說什麼「領悟」和「暢神」了。

相反,這首詩歌,語言凝練,採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義的闡發,把其中的意韻留給讀者去體會,增加了詩歌的美。

這首詩的意蘊,具有無限闡發的空間。這可以一般地看作兩種力量的鬥爭,又可以看作具體而有所指的敵我較量。還可以把礁石看作堅韌、不折不撓的精神的代表,等等。

綜上所述,這首詩歌是比較優秀的詩歌。唯一令人感覺遺憾的,是所「暗示」的句子仍然簡單,缺少氣象混淪的感染力。

4、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礁石》這首詩是艾青2023年7月寫的一首短詩。在一般人的筆下,礁石總是被描寫成阻塞航道、碰毀船隻的醜惡事物,但艾青則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觀察和描寫它。

礁石屹立在海上,受到的恰恰是海浪無休止的襲擊。為了求得生存,它頑強地同海浪進行搏鬥,而且總是把「撲過來」的每一個海浪都「打成碎沫」;儘管傷痕累累,「象刀砍過一樣」,但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艾青擅長於運用象徵手法來抒寫他的真情實感。在《礁石》一詩中,詩人把他對生活的獨到思考熔鑄於「礁石」這一象徵性的形象之中,不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賦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從而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全詩語言精煉,形象生動,含蓄蘊藉,寓意深刻,是詩人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通過自己的心去寫」的結果。

《遊園不值》這首詩讚美了什麼美麗的景色

1.描寫了 滿園的花爭奇鬥豔,濃濃的春色無法鎖在園內,有一枝開的正旺的紅杏生長得伸出了牆外的景象.2.全詩 遊園不值 南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3.註釋 遊園不值 我在遊園時沒有遇到主人。古時遊園,是遊私園,和後世的公園不同.這裡是說沒有進園遊賞。...

村居這首詩的內容是什麼,《村居》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 醉 春煙。兒童散學 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 這首詩是什麼意思?譯文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的凝集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

這首詩的含義,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呢?

朱熹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白話譯文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 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創作背景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首詩是作者春天郊遊時所創作的遊春觀感,而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這首詩創作之時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