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林詠倫
中國的封建社會始於西周初期,武王伐紂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所謂的中國封建社會始於春秋時代是一種誤解,春秋時代僅僅使封建制度更加完善。
什麼是革命?革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解放生產力,推動歷史向前發展。而革命的標誌是推翻舊的已經成為腐朽的社會制度,建立進步的社會制度。
比如地主階級推翻奴隸制度建立封建制度是革命,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是革命,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革命。這樣的革命都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都起到了解放生產力、推動歷史進步的作用。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農民起義,比如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等雖然推翻了舊的腐朽的政權,客觀上也順應了社會的發展,但並沒有改變封建制度的實質。
這樣的起義只能是革命的行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歷史上將武王伐紂稱作革命,不僅僅是因為武王所討伐的是人人唾罵的無道昏君,根本的原因在於武王改變了腐朽的社會制度。只是古人沒有現代人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概念,也不能用現代的概念去描述當時的情景,因此我們沒能把他們的真正意圖讀明白。
當代雖然有人認為封建社會始於西周,武王伐紂是真正的革命,卻沒有詳實的確鑿的文史資料予以證明。其實確鑿的資料就在手邊,只是沒有被人們發現。這些資料就儲存在被稱之為「天書」的《周易》中。
《周易》成書於西周初期,闡釋的是宇宙真理,表達的是治國的思想方法。書中的卦不僅是思維的模式或工具,也是宇宙、社會發展規律的抽象性表達,且這樣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前賢說《周易》有三易:
簡易、不意、變易。其實它還有一「意」,即思想。它是西周的政治思想教科書與歷史教科書。
其中記錄了許多有關封建主義革命、封建社會建設的思想方法、過程與經驗,是地主階級的統治經與處事經。
1、武王解放了奴隸
比卦九五爻辭「王......驅失前禽,邑人不誡」記述了在周國本土內遣散奴隸的事例。「禽」即擒,「前禽」指以前在戰爭中捕獲的俘虜、即奴隸,「驅失」是遣散;「邑」是都城,「邑人」指本土內的平民,「不誡」是不再防備奴隸們逃跑,即不再對他們予以拘禁式管理。「王」應該指的是文王姬昌或武王姬發,因為《周易》所宣揚的是西周的先進思想與英雄人物,文王武王作為西周英雄人物的總代表應該首當其衝。
渙卦九三爻辭「渙其躬」是還奴隸以人身自由。 「渙」是解除對奴隸的拘禁式管理,「其」指奴隸,「躬」是身體,人身自由的意思。
渙卦**爻辭「渙其群」是解除對奴隸的集體拘禁,「渙有丘」是改變土地使用權,使獲得自由後的奴隸有地種。「丘」指土地,「渙」是分配土地使用權。渙卦的這兩條爻辭應該是武王在伐紂過程中對奴隸的解放吧!
2、武王改變了奴隸制度
井卦闡釋了改換奴隸制度為封建制度的原則思想與具體方法。其中在卦辭「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闡釋的是原則思想:如果僅僅是奪取了國家政權而不去改變原來的奴隸制度,對舊有的奴隸社會來說並沒有本質的傷損,而對於新生的地主階級來說也不是真正的勝利。
「邑」是都城,這裡指國家政權;「井」是萬物得以生存的源泉,這裡比喻社會賴以存在的制度。
3、革卦記述了武王革命的主旨、革命時機、與革命物件
革卦六二爻辭「已日乃革之」 指明瞭革命時機。「已日」指奴隸制度僵化、已經成為對社會發展的阻遏。
革卦九三爻辭「革言三,就有孚」指明瞭革命所針對的物件是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奴隸制度。「言」是革命所指向,《周易》以「以」為事之初,「二」為事之中(事之盛),「三」為事之過,「三」在這裡指僵化的社會制度,是革命所指向的目標或物件。「就」是革命所切入,「有孚」是已經表現出或達到僵化的程度,是革命的切入點。
革卦九四爻辭「有孚改命」闡釋了革命主旨是改變舊有的(現有的)奴隸制度。「有孚」是體現出,這裡可以理解為革命目的;「命」指現實社會,即奴隸制度,「改命」即革命。
4、革命領袖具有使命感
師卦上六爻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說的是革命領袖的使命感。《周易》將統治者稱作「大人」,將善於按照社會發展規律處事的人稱作「君子」,而「大君」則是既有社會職權、又有領導才德的人。這樣的人非後世奉為聖人的文王武王莫屬。
「有命」在這裡指的是改變社會制度的使命感,「開國」是建立新的社會制度,「承家」是順承千家萬戶(天下萬民)的意願。
5、武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革命
萃卦初六爻辭「號,一握為笑」是通過思想教團結人民。「號」是宣傳鼓動,「一握為笑」是人民團結於代表先進思想的革命者周圍。
六二爻辭「利用禴」是利用祭祀的方式宣傳革命思想,團結群眾。「禴」是祭祀。《周易》(其實是革命者及其領袖武王)將商紂時期所奉祀的「帝」的實質以人格化的自然法則代換了。
所以此時的「禴」已然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敬重,是革命者的宣誓。
卦九三爻辭「升虛邑」形容人民的思想普遍得以昇華。「升」指思想的昇華,即人們具有了先進的思想意識;「邑」是都城,指代天下;「虛邑」與現代語彙的萬人空巷近義。
、革卦九五爻辭「大人虎變」與上六爻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是說,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的革命使各階層人人士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大人」指居於領導崗位的上層人士,「君子」指熟諳社會發展規律的一般上層人士,「小人」指下層群眾。《老子》就說過,聖人把百姓當作疲於物質生產的孩子。
「虎變」「豹變」「革面」都指的是精神面貌的煥然改變。
周初期的社會大發展已經為眾所公認,這裡無需贅言。由此看來,有關中國封建社會的起始時間,我們現行的歷史教科書得改寫了。
2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贏了就是帝辛平叛,輸了就是武王伐紂。
(2019·宜昌)武王伐紂發生於商周時期,並被長篇**《封神演義》用作故事創作背景。
3樓:風軒★涯
武王伐紂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是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在進軍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舉行誓師大會,列數了商紂王的許多罪狀,鼓動了軍隊要和商紂王決戰。這時候商紂王才停止了歌舞宴樂,和那些貴族大臣們商議對策。
這時,紂王的軍隊主力還在其他地區,一時也調不回來,只好將大批的奴隸和俘擄來的東南夷武裝起來,湊了十七萬人開向牧野。可是這些紂王的軍隊剛與周軍相遇時,就掉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向紂王。結果,紂王大敗,連夜逃回朝歌,眼見大勢已去,只好登上鹿臺放火**。
周武王完全佔領商都以後,便宣告商朝的滅亡。
4樓:從未被雷劈
開啟了大逆不道的先河!
5樓:c小杯
武王伐紂意在除舊佈新,意在反腐倡廉。
6樓:小希特
開創了比較發達的新紀元
7樓:輕輕地愛
告訴我們,以後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了。(我自己理解的)
略寫武王伐紂的重大意義
8樓:老頭票的故事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標誌著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經濟、文化、生產力水平比商代更高,並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 武王伐紂的五百多年後,作為商族後裔的孔子,面對輝煌的周朝,這樣傾心表達對滅掉他祖宗之國的周朝的認同:「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9樓:新**
武王伐紂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他即位後,繼承乃父遺志,遵循既定的戰略方針,並加緊予以落實: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諸侯結盟,向朝歌派遣間諜,準備伺機興師。
當時,商紂王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嚴重威脅,決定對周用兵。然而這一擬定中的軍事行動,卻因東夷族的反叛而化為泡影。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
與此同時,商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呈現白熾化,商紂飾過拒諫,肆意胡為,殘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呂尚(姜子牙)等人遂把握這一有利戰機,決定乘虛蹈隙,大舉伐紂,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
後人用武王伐紂比喻正義之師戰勝**勢力。
對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有說是因為周武王討伐商朝時有精密的討伐策略,有說歸功於以周部落為主的強大聯盟軍,也有說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是因為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商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呈現白熾化,民心渙散,商朝的將士無心戀戰,倒戈相向。周武王、姜尚等人遂把握這一有利戰機,乘虛蹈隙,大舉伐紂,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
武王伐紂同時是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的一個政治倫理的難題,《史記·伯夷列傳》說:「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如果最高統治者殘暴無道,下面的人可不可以用武力推翻他?
如果不推翻,他會繼續實行**;但如果要去推翻一個暴君,也會傷害許多人,還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說,這裡有一個「度」:過了某個限度也許就可以採取行動了。
但即便如此,也還有對暴力屬性的恆定評價。對於政治倫理的討論,不爭有時或許是明智的,但難題自然不會因為不爭論就消失。也許,我們可以同時觀照武王、夷齊兩方的各自意義,乃至同時保持兩種不同的觀點。
日常政治倫理中大家還是反對暴力,維護能夠保障人們安全與和平的政治秩序;但在有些特殊和緊迫的政治形勢下,政治家可能也會有因時制宜的「權」,還是不得不採取某種斷然的、道德上一般不應採取的措施。但即便如此,也不要趾高氣揚地去這樣做,更不要號召人們為此大唱讚歌,尤其是涉及大規模暴力和戰爭的事情。故古人老子有言: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武王伐紂有什麼歷史意義
10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贏了就是帝辛平叛,輸了就是武王伐紂。
(2019·宜昌)武王伐紂發生於商周時期,並被長篇**《封神演義》用作故事創作背景。
11樓:
告訴我們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只要說出大致意思就可得滿分,其他合理的、有意義的說法也可酌情得分。)(3分) 本題考查的是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夏桀和商紂王都是我國歷史上的暴君,由於他們施行**,失去了民心,最終被推翻。他們的結局告訴我們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武王伐紂講了什麼故事,武王伐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20字
武王伐紂 是指大約是公元前1057年,以西周部落為主的聯軍起兵反商王帝辛 紂 最終導致商王朝滅亡的一場戰爭 武王伐紂的故事 簡短故事內容介紹 內容介紹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為主的聯軍起兵反商紂王帝辛,最終導致商王朝滅亡的一場戰爭。主要由於當時商紂王后期濫用國力,長期征討東方...
武王伐紂的故事簡短故事內容介紹,武王伐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20字
公元前1057年,以西周部落為主的聯軍起兵反商王帝辛 紂 最終導致商王朝滅亡的一場戰爭。武王伐紂的故事 簡短故事內容介紹 內容介紹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為主的聯軍起兵反商紂王帝辛,最終導致商王朝滅亡的一場戰爭。主要由於當時商紂王后期濫用國力,長期征討東方的東夷部落,導致國內...
周武王伐紂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君王要實行仁政 以民為根本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物華珍寶,有德者居之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惡有惡報吧 自食惡果的 古代的封建制度是假,而爭權奪利是真 周武王伐紂的故事是怎樣的?武王伐紂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商紂王是商代copy的最後一bai 位君王,他昏庸無道,引起許du多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