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石油工業出版社
下雨了怎麼出門呢?你一定會穿上雨鞋,撐把雨傘或穿件雨衣。那麼,古人是怎麼防雨的呢?
在古代,不論下多大的雨,古人都有辦法,因為古人有用油紙做成的雨傘、用竹片或棕絲做成的斗笠、木頭做成的雨鞋、用植物做成的蓑衣,另外還有一種油布衣。古人下雨天穿一種鞋底帶木齒的木屐,高高的木齒不但可以防滑,還可以防止泥水弄髒腳面。除了木屐,古人在雨天也會穿草鞋,草鞋既透水,又防滑,是普通勞動者最常穿的鞋子。
下雨天古人是如何避雨的?
2樓:陌雪
最近下雨頻繁,而雨對於上班出行的人來說,還是帶來一些小小的麻煩,如何避雨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趣的是,如今人們常用的雨衣、雨傘等避雨工具古已有之,只不過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這些雨具在材質及樣式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些避雨工具中,蓑衣最為常用。身著蓑衣的漁夫或者農夫成為歷代詩文描寫的物件,最為人熟知的要數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除了蓑衣,傘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避雨工具,在宋代,幾乎人人用傘,而且傘的材質多種多樣。不過,在舊社會,即便是雨傘,在使用時也有嚴格的使用規定,青絹涼傘和羅絹涼傘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
古代,人們起初用野草裹住身子遮雨,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
」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戴斗笠的情況。蓑衣由蓑草製成,蓑草的表皮較光滑,雨水不易滲透,又輕易可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常在雨天穿蓑衣。歷代詩文對此有不少描寫。
最令人熟知的便是唐代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隨著時代的變遷,製作雨衣的材料有所發展: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雨衣被稱作「油衣」、「油帔」。
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稱「棕衣」。唐代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有云:
「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與棕絲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就記載了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為貼裡式者。」
當時富貴人家所用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階玉草編織而成,名為「玉針蓑」。《紅樓夢》第45回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著這種雨衣。
我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先秦時,就已經發明瞭雨傘,又稱為「簦」。《通俗文》中說的「張帛避雨」,即是開啟用布帛製作的雨傘來擋雨。
2023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不同角度遮蔽陽光。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
北魏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漢代發明了紙,這種比絲帛造價更低的原料為油紙傘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
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當時已經有人以制傘、售傘為生。
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為業。」
宋代,傘成為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除**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傘是必不可少的行李。
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宋代傘的種類很多,根據吳自牧《夢粱錄》一書中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儼然已是全國的制傘業中心,可生產大小黃羅傘、青涼傘、紅綠小傘、方傘、大傘等諸多品種可供顧客挑選。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著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京城中的士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絹涼傘。到大中祥符五年(2023年)九月,朝廷規定青絹涼傘惟許親王、宗室使用,其餘階層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絹涼傘。
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限制。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皇帝出行用傘除了吉祥用意和擋風避雨、遮陽防晒,還是皇權的象徵,代表蔭庇天下黎民。皇帝出行用「黃羅傘」,「三公九卿」用一種叫「皁蓋」的黑傘??
郎世寧所繪《萬樹園賜宴圖》中乾隆皇帝撐的華蓋。
北宋李唐所繪《晉文公復國圖》中的帝王乘車張華蓋。
皇帝所用「華蓋」,除了傳統的圓形外,還製作成方形,又稱「方傘」。
帝王用傘在製作、用料上十分講究。《清會典圖錄.輿衛·方傘》稱:「方?,緞殊紅紫二色,皆方五尺,不施繡紋,四角出銅龍首,垂五彩流蘇,直柄,頂及柄尺寸,俱如九龍曲蓋之制。」
歷朝歷代對用傘都有嚴格規定,傘的質料、色彩、尺寸等,就像頭上戴的烏紗、身上穿的朝服一樣,要區分官職大小和身份尊卑。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溼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蠟。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溼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幹臘也」(《釋名·釋衣服》)。
一般勞動人民則是用草編的鞋當作雨鞋。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為雨鞋。它的穿著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
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如今,一個人有十幾雙乃至幾十雙鞋都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樣,他們對鞋非常珍惜,一到下雨天就把鞋放在家裡不穿了。出行幾乎都是光著腳,這樣可以防雨,但是走在路上又有可能紮腳。
於是人們就發明了木屐,防雨的同時還防紮腳。
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登山用鞋,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時候則裝上前齒,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史籍上有很多記載。
比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說法。
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著,用於避雨。
古代人是如何遮雨的?
3樓:**威武
仲夏以來,北京下雨頻繁。雨水褪去了暑意,帶來秋高氣爽的愜意。當然,大雨對於上班出行的人來說,還是帶來一些小小的麻煩,如何避雨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趣的是,如今人們常用的雨衣、雨傘等避雨工具古已有之,只不過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這些雨具在材質及樣式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些避雨工具中,蓑衣最為常用。身著蓑衣的漁夫或者農夫成為歷代詩文描寫的物件,最為人熟知的要數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除了蓑衣,傘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避雨工具,在宋代,幾乎人人用傘,而且傘的材質多種多樣。不過,在舊社會,即便是雨傘,在使用時也有嚴格的使用規定,青絹涼傘和羅絹涼傘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
資料圖古代,人們起初用野草裹住身子遮雨,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詩經?小雅?
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戴斗笠的情況。
蓑衣由蓑草製成,蓑草的表皮較光滑,雨水不易滲透,又輕易可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常在雨天穿蓑衣。歷代詩文對此有不少描寫。最令人熟知的便是唐代柳宗元的詩: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隨著時代的變遷,製作雨衣的材料有所發展: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雨衣被稱作「油衣」、「油帔」。
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稱「棕衣」。唐代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有云:
「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與棕絲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就記載了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
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為貼裡式者。」當時富貴人家所用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階玉草編織而成,名為「玉針蓑」。《紅樓夢》第45回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著這種雨衣。
我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先秦時,就已經發明瞭雨傘,又稱為「簦」。《通俗文》中說的「張帛避雨」,即是開啟用布帛製作的雨傘來擋雨。
2023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不同角度遮蔽陽光。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
北魏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漢代發明了紙,這種比絲帛造價更低的原料為油紙傘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
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當時已經有人以制傘、售傘為生。
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為業。」
宋代劉松年繪製的《鬥茶圖》中,三人拿著雨傘。
宋代,傘成為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除**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傘是必不可少的行李。
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宋代傘的種類很多,根據吳自牧《夢粱錄》一書中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儼然已是全國的制傘業中心,可生產大小黃羅傘、青涼傘、紅綠小傘、方傘、大傘等諸多品種可供顧客挑選。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著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京城中的士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絹涼傘。到大中祥符五年(2023年)九月,朝廷規定青絹涼傘惟許親王、宗室使用,其餘階層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絹涼傘。
資料圖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限制。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溼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蠟。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溼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幹臘也」(《釋名?
釋衣服》)。一般勞動人民則是用草編的鞋當作雨鞋。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為雨鞋。它的穿著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
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如今,一個人有十幾雙乃至幾十雙鞋都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樣,他們對鞋非常珍惜,一到下雨天就把鞋放在家裡不穿了。出行幾乎都是光著腳,這樣可以防雨,但是走在路上又有可能紮腳。
於是人們就發明了木屐,防雨的同時還防紮腳。
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登山用鞋,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時候則裝上前齒,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史籍上有很多記載。
比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說法。
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著,用於避雨。
古代人用什麼洗頭,古代人用什麼東西洗頭
古代人那時候很喜歡用淘米水來洗頭髮,而且早在春秋時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這樣洗頭了 古人除了用皁角跟豬苓外,還有一種植物用的比較多,那就是無患子的果實.農村有一種油茶,油茶的籽胚是有油的,油茶採摘後進行高溫蒸著並壓柞,待油出幹後即成枯餅,枯餅有一種鹼,可以洗去油汙,既洗頭也洗衣服,是純天然 不傷 還有桑...
為什麼古代人比現代人魁梧高大,為什麼古代人比現代人聰明?
因為現代和古代用的計量標準不一樣。例如,古文裡經常有這樣人句子 某人身長八尺。這個八尺,換成現代計量標準 就是兩米六幾,比姚明還高四十公分。明顯不可能的事。古代的一尺,大約現在的23公分。具體長度你自己去算。這是秦統一六國後的標準,和現在不一樣。可能和基因的進化有關。環境的相對惡劣使人需要更強壯的軀...
古代的人穿越到現在會怎麼樣呢,如果古代人穿越到現代會怎麼樣
我們現在的很多影片,經常是把背景放到我們現在的人如何穿越回古代,然後如何如何的牛,然後做了什麼很偉大的事,或者穿越回過救了某個人。我們很熟悉的古天樂的 尋秦記 就是本來想穿越回古代拍攝幾張秦始皇的登基畫面,誰知道呢發生故障,接下來就發生了其它事,當然了,認識很多女孩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哈哈!那麼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