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解說

2021-03-19 18:30:59 字數 5609 閱讀 9086

1樓:史真香噴噴

無法可得, 無修可修,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2樓:真虯

大致的意思就是,智慧本來是不成系統的,心也不是根本,人生本就是空的,又到**惹來是非呢?!!!!!!!!這句話是六祖慧能所做的偈。《壇經》有所記載!

因為這句偈,六組慧能得師傅所傳衣缽!。。。。。。另外《西遊記》中猴王向菩提老祖學藝這一橋段,就可能是出自《壇經》,是吳承恩加以改編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心中一切,都是萬物投影。一切煩惱不過是虛妄。修行修的是心,不是果。

潛意識作祟,就要改寫潛意識。

4樓:匿名使用者

馬屁一陣陣虎鞭一根根鼠尾一尾層

5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自性,本來清靜。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解說

6樓:東京飲品

意思是原本就沒有菩提樹, 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染上塵埃?

出處:六祖慧能《壇經》

據郭朋《壇經校釋》考證,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關鍵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帶頭,契嵩本、宗寶本因之,把「佛性常清淨」改成「本來無一物」。表現出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7樓:潛川

這個說來話長了。

這個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年剛入佛門修行時,他的**出題讓他們寫一首偈語來闡述自己對佛法的領悟,於是大師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則對大師兄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從佛法的修為及境界上來看,慧能的顯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終慧能得到了**的衣缽傳授,稱為禪宗第六代法脈傳承(你可以理解為「掌門人」)。

大師兄神秀的詩是這樣理解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

**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出於此)。

而慧能則這樣來解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

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鏡子本來就不是鏡子,而是比喻清靜的心的。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呢?

二者的差異在於,神秀要藉助具體的物體意象來表達自己感悟,而慧能則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了。

8樓:韶關東華禪寺

六祖24歲到黃梅去見弘忍大師,在五祖處說了一首悟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那是因為他看了神秀大師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在此基礎上而作。

也就是說神秀大師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礎。當時神秀大師當然也已經悟道了。

這兩首悟道偈,一個是講修行的方法和過程,另一個是講修行的結果。

就像一個人講蘋果的味道,另一個人講如何栽培蘋果樹一樣。如果沒有前面的種樹、培樹,怎麼會有後面又香又甜的蘋果呢?

所以弘忍大師給他們兩個印證:神秀大師是正確的,好好修下去不會墮落。六祖是錯的。

現在的年輕人看了《六祖壇經》,都讚歎六祖的偈子,忽略了神秀的偈子。

實際上兩首偈子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方法,按此去修,一定會成就。

六祖可以說是「東方如來」,但對中國佛教的後學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六祖拿到衣缽後,躲在獵人隊伍裡隱修了15年。為什麼他徹悟了本來面目還要隱修呢?

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緣未成熟,在等待因緣。

實際上他當時雖然已經悟道了,但還沒有實踐,還不算圓滿。

比如你走進這個山洞算是入道了,只有走出這個山洞才算圓滿,走不出去就不算圓滿。就像你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東華寺,到了目的地後,還要回到原地才叫圓滿。

這也就是佛門裡講一定要「親履本地風光」,不能道聽途說的原因。

研究佛學的人能不能開悟?從理論上講可以,但從事上看則不能證果。

公元502年,從印度來的智藥禪師把我們這裡稱為靈鷲山。因為他看到這裡的山與印度的靈鷲山極其相似,於是就在此建立了靈鷲寺。

六祖39歲離開這裡時(公元677年),將靈鷲山改為東華山,將靈鷲寺改為東華寺。六祖當然知道自己的因緣,因此才改名。他原本想在這裡弘法,廣度眾生,一個偶然的機緣被請到了曲江縣,從此便在曲江一帶弘化。

翁源縣的歷史已有1000多年(南朝梁554年設縣),當時六祖為什麼把靈鷲山、靈鷲寺改為東華山、東華寺呢?為什麼我說六祖是東方如來?你們用心慢慢參究就會明白。

中國古時候稱為「東土」「華夏」。

六祖39歲開始出來弘法,十幾年後形成了曠世傑作《六祖壇經》。

《壇經》在中國佛教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也就是說六祖24歲開悟,57歲才形成他自己完整的佛學思想體系。

《六祖壇經》是六祖的大**法海禪師根據六祖的思想、見地、弘化過程寫成的。法海禪師是當時的文學泰斗,文字般若達到了頂峰。而六祖的實相般若達到了頂峰。

兩個人合作所寫的《壇經》必然空前絕後。

六祖從24歲悟道至57歲這33年中,15年出世間法的修煉,十幾年世間法的磨練,身心兩方面都達到了頂峰,才徹底地轉變。

一切都經歷了,怎麼可能不成熟、不圓融?

我們現在出世間法沒有專修(隱修),世間法也沒有修,怎麼可能成就呢?

我自己雖然學佛十多年,但世間法一竅不通,幾乎是一片空白。

所以說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兩堂課,哪一堂都不能缺。

猶如兩隻腳走路,你邁出左腳,緊跟著還要邁出右腳,否則無法走路。

修行也是如此,只懂一方面是不平衡的,一定會偏激。

為什麼古人得到「根本智」(出世間學問)以後,還要去尋找「後得智」(世間學問)呢?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古人講:「但得本,何愁末。」實際上這句話並不全對,把後人害苦了。

看問題要從各個角度,方方面面反覆地看。一個人成道以後是什麼樣子?做凡夫時又是什麼樣子?悟前悟後要結合起來看。

有的人看問題總愛偏激,抓住一點以偏概全。

我常拿女人生孩子作比喻,人們都說生孩子是在閻羅殿門口,與閻羅王很親近,生死攸關。

但是對未生過孩子的女人,尤其是對男人來說,只能理解,絕不可能體會。

就像一本書上所講,未生過孩子的女人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未做過母親的女人也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

現在我對這兩句話有了新的理解。一個人只有當了家才知道節約錢財,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現在的人看《六祖壇經》,只看到六祖所證的「果」,沒有看到他修證的過程。

《壇經》是六祖57歲時的境界。我們只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是不可能有體驗的,這叫做「倒果為因」,最後只能誤己又誤人!

當一個人獲得「根本智」以後,再去學「後得智」,的確要容易得多。

因為已經有了擇法眼(慧眼)。你想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銷」出去,必須用「後得智」來配合才行。

比如廠家將餅乾裝盒不僅是為了銷售的方便,也是為了更好地推銷。又如同一個人走路,必須左右兩隻腳都邁步才能往前走。有好餅乾,沒有好的包裝不圓滿;有好的包裝,沒有好的餅乾,更不圓滿。

你的世間法做得再好,沒有出世間的智慧作靈魂、作脊樑,也是空虛的。

當一個人在物質上沒有保障時,絕對不會去尋求精神上的滿足。

其實人對物質的需求很容易滿足,真正難滿足的是精神與靈魂的需求。是精神和靈魂哭喊著要修行,是它們的需要。

——摘自《萬行開示:修身與論六祖》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23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23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23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23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9樓:東海隱者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以上的解釋摘自網頁,我再談談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於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

現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後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是什麼意思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 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譯文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只要性空,哪會有什麼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什麼意思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 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佛對我說 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佛說 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佛又說 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

求英文翻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bodhi is fundamentally without any tree 明鏡亦非臺。the bright mirror is also not a stand.本來無一物,fundamentally there is not a single thing 何處惹塵埃。w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