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橘頌》的主旨,電影《屈原》屈原的主旨思想是什麼

2021-06-01 03:24:49 字數 4823 閱讀 1813

1樓:匿名使用者

主旨:詩人以橘樹為喻,表達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質和理想的堅定意志。

《橘頌》是一首詠物抒情詩。前半部分緣情詠物,以描寫為主;後半部分緣物抒情,以抒情為主。兩部分各有側重,而又互相勾連,融為一體。

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樹的美好形象,從各個側面描繪和歌頌,橘樹的形象是詩人用以激勵自己堅守節操的榜樣。

題解: 讚頌橘樹之美。「頌」是一種詩體,取義於《詩經》「風、雅、頌」之「頌」。

前人多以為此詩作於屈原青少年時代,也有人以為作於放逐江南時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懷王朝初被讒時所作」,似更符合詩中「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等句透露的詩人境遇。

南國多橘,楚地更可以稱之為橘樹的故鄉了。《漢書》盛稱「江陵千樹橘」,可見早在漢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產橘而聞名遐邇。不過橘樹的習性也奇:

只有生長於南土,才能結出甘美的果實,倘要將它遷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澀的枳實了。《晏子春秋》所記「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這不是一大缺憾嗎?

但在深深熱愛故國鄉土的屈原看來,這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秉性,正可與自己矢志不渝的愛國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讒被疏、賦閒郢都期間,即以南國的橘樹作為砥礪志節的榜樣,深情地寫下了這首詠物名作——《橘頌》。

《橘頌》可分兩節,第一節重在描述橘樹俊逸動人的外美。開筆「后皇嘉樹,橘徠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響:一樹堅挺的綠橘,突然升立在廣袤的天地之間,它深深紮根於「南國」之土,任憑什麼力量也無法使之遷徙。

那凌空而立的意氣,「受命不遷」的堅毅神采,頓令讀者升起無限敬意!橘樹是可敬的,同時又俊美可親。詩人接著以精工的筆致,勾勒它充滿生機的紛披「綠葉」,暈染它雪花般蓬勃開放的「素榮」;它的層層枝葉間雖也長有「剡棘」,但那只是為了防範外來的侵害;它所貢獻給世人的,卻有「精色內白」,光采照人的無數「圓果」!

屈原筆下的南國之橘,正是如此「紛縕宜修」、如此堪託大任!本節雖以描繪為主,但從字裡行間,人們卻可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嘉樹」的一派自豪、讚美之情。

橘樹之美好,不僅在於外在形態,更在於它的內在精神。本詩第二節,即從對橘樹的外美描繪,轉入對它內在精神的熱情謳歌。屈原在《離騷》中,曾以「羌無實而容長」(外表好看,卻無美好的內質),表達過對「蘭」、「椒」(喻指執掌朝政的讒佞之臣)等輩「委其美而從俗」的鄙棄。

橘樹卻不是如此。它年歲雖少,即已抱定了「獨立不遷」的堅定志向;它長成以後,更是「橫而不流」、「淑離不淫」,表現出梗然堅挺的高風亮節;縱然面臨百花「並謝」的歲暮,它也依然鬱鬱蔥蔥,決不肯向凜寒屈服。詩中的「願歲並謝,與長友兮」一句,乃是溝通「物我」的神來之筆:

它在頌橘中突然攬入詩人自己,並願與橘樹長相為友,面對嚴峻的歲月,這便頓使傲霜鬥雪的橘樹形象,與遭讒被廢、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疊印在了一起。而後思接千載,以「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收結,全詩境界就一下得到了昇華——在兩位古今志士的遙相輝映中,前文所讚美的橘樹精神,便全都流轉、匯聚,成了身處逆境、不改操守的偉大志士精神之象徵,而高高映印在歷史天幕上了!

從現在所能見到的詩作看。《橘頌》堪稱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首詠物詩。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樹的生態和習性,運用類比聯想,將它與人的精神、品格聯絡起來,給予熱烈的讚美。

借物抒志,以物寫人,既溝通物我,又融匯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雲銘所讚揚的「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楚辭燈》)的奇特境界。從此以後,南國之橘便蘊含了志士仁人「獨立不遷」、熱愛祖國的豐富文化內涵,而永遠為人們所歌詠和效法了。這一獨特的貢獻,無疑僅屬於屈原,所以宋劉辰翁又稱屈原為千古「詠物之祖」。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詩人通過讚頌橘樹燦爛奪目的外表、堅定不移的美質和純潔無私的高尚品德,表達了詩人紮根故土、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感和特立獨行、懷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二、文章脈絡

全詩可分為兩節。

第一節(開頭至「姱而不醜兮」),重在描繪橘樹俊逸動人的外在美。

本節雖然以描繪為主,但從字裡行間,卻透出詩人對「嘉樹」的讚美之情。

根————深(堅定不移)

葉————綠(生機勃勃)

花————素(蓬勃開放)

枝————曾(葉繁葉茂)

棘————剡(防範侵害)

果————形摶、色精、內白(無私奉獻)

第二節(「嗟爾幼志」至文末),詩人熱情謳歌橘內在的精神品質。

獨立不遷、廓其無求、橫而不流、閉心自慎、淑離不淫、梗有其理

三、寫作方法

(1)據有關資料顯示,《橘頌》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詠物詩。在《九章》中,《橘頌》的內容與風格都比較特殊,毫無失意的悲憤情緒,情調十分開朗樂觀。作者託物言志,巧妙抓住橘樹的生態和習性,運用類比聯想,將它與人的精神、品格聯絡起來,給予熱烈的讚美。

借物抒志,以物寫人,橘的崇高精神全部流轉、匯聚,成了身處逆境、不改操守的偉大志士精神之象徵,也和遭饞被廢、不改操守的作者疊印在一起。這樣既溝通了物我,又融會古今,由此營造出了清人林雲銘所讚揚的「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的奇特境界。這種借詠物來寄志的寫法,開創了我國詠物詩的先河,給後代以積極影響。

(2)就詩歌寫作的藝術技巧而言,《橘頌》全用四字句,間以「兮」字做襯。這種句式,簡樸而有節奏感,適合於表現青春進取的內容,將詩人對橘樹所象徵的精神追捧宣洩得淋漓盡致,感情洶湧奔瀉,可以稱得上是我國詩歌發展史上「詠物詩」的開山之作。「兮」字放於句尾,說明詩人創造的楚辭體還處於探索和形成階段。

電影《屈原》屈原的主旨思想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的主要思想傾向 楚民族文化 楚民族精神 愛楚國 忠楚君 殉道精神,愛國情懷,國滅光復無望,豈能苟活。

屈原具體思想及情懷根據:

戰國時期的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距秦始皇統一中國約百年前),在楚國某地,為楚國南後鄭袖(朱虹飾)修建行宮的奴隸們,不堪忍受官兵的欺壓和宰割,殺死監工的士兵,集體暴動逃跑。訊息傳到王宮,南後和楚懷王(李清飾)暴跳如雷,下令緝拿、追殺逃跑的奴隸。

楚國大夫、左徒屈原(鮑方飾)出使齊國歸來,啟稟楚懷王:齊國已經同意與楚國結為聯盟,共同抵禦秦國。但王宮裡的奴隸主貴族大臣們則對聯齊抗秦說三道四,甚至公開反對,主張與秦國媾和,以求得平安。

屈原據理力爭,嚴厲駁斥了奸臣們的謬論,堅決反對向秦國卑躬屈膝。

在屈原的府邸,侍女嬋娟(鮑起靜飾)自彈自唱著屈原讚頌橘子的詩作《橘頌》。屈原循聲而來,默默地注視著嬋娟。嬋娟深深被橘子的品格所感動,也更加崇敬忠貞愛國、一心為民的屈原。

屈原還將書寫的《橘頌》送給**宋玉(翁午飾),勉勵他在這大波大瀾的年代,應象橘樹一樣獨立不倚,保持品節。

南後的兒子、公子子蘭與一幫貴族子弟,以奴隸的生命為賭注,讓鬥奴們拼搏廝殺。鬥奴烏亥(侯沛文飾)與大柱情同手足,但子蘭卻讓二人決鬥。搏擊中,烏亥失手刺傷大柱,烏亥痛心不已。

但子蘭強令烏亥殺死大柱,以贏下賭局。面對公子貴族的滅絕人性慘無人道,烏亥抓起大柱的戟投向看臺上的公子貴族們。大柱將烏亥託舉攀出決鬥場逃跑,自己卻被官兵們殺死。

烏亥逃進屈原府邸,被嬋娟藏了起來。子蘭派官兵闖進屈原府邸搜查,被屈原斥退。夜深人靜後,屈原讓烏亥換裝連夜逃走。誰知烏亥剛出大門,就被埋伏的士兵們殺死。

屈原按捺不住悲憤之情,揮筆寫下變法主張,建議廢除奴隸制;限制王族特權;結盟練兵;聯合齊國,共同抗擊秦國。屈原的主張惹惱了南後,南後與奸臣們勾結,企圖讓屈原當專門教授公子子蘭的太傅,並想借機剝奪屈原的左徒之職。但屈原識破了南後的陰謀,嚴詞拒絕拂袖而去。

秦國丞相張儀(張錚飾)來到楚國,先以私人身份找到屈原,想說服屈原解除楚國與齊國聯盟,轉而與秦國和好,遭到屈原的明確拒絕。張儀進宮與南後勾結,設法離間大王與屈原的關係,讓大王疏遠屈原,進而說服大王放棄與齊國結盟,不再對抗秦國。**陰險的南後,遂與張儀一唱一和,並授意上官大夫靳尚(吳景平飾)等造謠誣陷屈原。

張儀對楚懷王說:如果楚國解除與齊國的聯盟,秦國願意割讓土地六百里答謝楚國。屈原歷陳楚國與齊國結盟之重要,並嚴厲斥責張儀口蜜腹劍。

屈原的主張遭到南後和以靳尚為首的奸臣們的強烈反對。奸臣們還誣陷屈原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甚至把大王都不放在眼裡。楚懷王聽了大怒,下令撤掉屈原官職,驅逐出城,永遠不得進宮。

被貶為庶民的屈原再也無權參與國家大事,但他仍牽掛著楚國的安危。當地百姓紛紛來看望屈原,期盼著他能東山再起為百姓做事。楚國解除了與齊國的盟約,楚懷王派大臣赴秦國接收秦國贈送的地。

但當時在楚國信誓旦旦的張儀卻矢口否認,並將楚國使臣戲弄一番。之後,秦國又出兵討伐楚國,殺死8萬楚兵,活捉楚軍大將,並攻佔楚國都邑郢。楚懷王方知上當,悔恨當初不聽屈原之言,只好再請屈原出山主持變法。

但屈原來到都邑王宮,南後卻不許他面見大王,而是以大王名義將屈原貶為三閭大夫,即日離京上任,此後不得再問國事。記得在炎黃財經有看到過。

在屈原遭受打擊貶斥的日子裡,嬋娟一直跟隨身邊,精心照料。宋玉則在屈原再次遭到貶斥後,賣身投靠南後,充當了南後的爪牙。屈原與賢達討論時政、變法,被人告密。

子蘭親自帶人趕來,殺死多人,並抓捕了屈原。屈原在囚室裡,憂國憂民,悲憤難抑,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天問,山河為之動容,天地為之震撼。南後鄭袖密令父親、太卜鄭詹毒死屈原。

鄭詹帶著毒酒來到東皇太一廟假意看望屈原,並勸屈原喝酒解憂。嬋娟來到宮裡尋找屈原,南後欺騙她:屈原掉進水塘淹死了。

嬋娟不信,但又無從查詢先生的下落。後,嬋娟在一位同情、崇拜屈原的漢北籍士兵的幫助下,找到了被囚禁在東皇太一廟的屈原。屈原見到嬋娟非常高興,把鄭詹送來的酒送給嬋娟解渴。

嬋娟從命一飲而盡,片刻就中毒倒地。屈原扶起嬋娟,悔恨不已,嬋娟卻為能替先生而死而深感欣慰。嬋娟中毒身亡,屈原深為嬋娟的高尚品格所感動,把書寫在絲帛上的《橘頌》覆蓋在嬋娟的遺體上。

屈原面對秦國的軍事壓力和楚國的政治腐敗,極力主張對外聯齊抗秦,對內變法強國,進而統一中國。但是,屈原的正確主張卻遭到南後鄭袖以及奴隸貴族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和**,其治國的理想未能在楚國實現並遭來殺身之禍。在楚國被秦國毀滅,自己又無力迴天的困境下,屈原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作為政治家,未能在楚國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這是他的遺憾,更是楚國的不幸;而作為愛國的偉大詩人,他的不朽詩篇《離騷》、《天問》等,卻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電影《屈原》屈原的主旨思想是什麼

愛國情懷,從時代背景和他流傳於後世的詩詞可以看出。國滅光復無望,豈能苟活。望採納 屈原 中屈原具有哪些性格?屈原主要思想是什麼?屈原的主要思想?想第一,以美政為理想的儒家色彩第二,同情最下層人民的民本思想第三,大無專畏的批判屬精神詳細請參考 http 屈原的主要思想是 民本思想 也就是美政。講究君主...

屈原的生平,屈原的生平簡介

屈原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才華,年紀輕輕就當了楚國的左徒 楚官名 經常同楚懷王一起研究政事,擬定法令,深得懷王的信任。屈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楚國王室後代,忠心耿耿,效忠國家,效忠楚懷王,楚懷王聽信讒言,排擠屈原,被流放,最後投江,屈原一生心繫國家安危,無奈懷王昏庸。為後世就下了諸多的...

屈原《橘頌》是如何刻畫橘樹的內在美 外在美的

橘樹的特點 根 深 堅定不移 葉 專 綠 生機勃勃 花 素 蓬勃開屬放 枝 曾 葉繁葉茂 棘 剡 防範侵害 果 形摶 色精 內白 無私奉獻 橘頌 所謳歌和追求的的思想品格及精神 深固難徙,受命不遷 的堅定意志和愛國情懷。秉德無私,廓其無求 的政治品格。閉心自慎,淑離不淫 的政治修養。橘頌 通過讚美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