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有哪些生活習性,鯽魚生活習慣有什麼?

2021-03-19 18:22:43 字數 5998 閱讀 3665

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在我國沿海一帶,有一種魚,它身體細長,圓柱形,頭小,前半身扁平,背上有吸盤。當它要遠遊旅行時,就利用頭上的吸盤將自己牢牢地貼附在鯊魚、鯨、海豚或大海龜的身上,甚至還可以貼附在船底上,無論大魚如何抖動身體,它都不會掉下來,因為鯽魚吸盤有極強的吸附力,要拉下它,需要幾十公斤的力量才行。

鯽魚不光自己可以隨大魚四處觀光遊覽,還可為漁民捕魚提供線索。海上漁民常常用繩子拴在魚尾部來捕魚。當鯽魚遇到其他魚類時,便會箭似地游過去,把它吸住,漁民乘機迅速收繩子,一條被鯽魚吸住的大魚便成了漁民的戰利品。

鯽魚生活習慣有什麼?

2樓:大大的

頭像小鯉魚,形體黑胖(也有少數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大的可達

一、二斤重。棲息在柔軟的淤泥中,能補胃。

三、四月它的肉厚而且魚子多,味道很美。鯽魚是魚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體長15~20釐米。呈流線型(也叫梭型),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輪廓隆起,尾柄寬。

腹部圓形,無肉稜。頭短小,吻鈍。無須。

鰓耙長,鰓絲細長。下嚥齒一行,扁片形。鱗片大。

側線微彎。背鰭長,外緣較平直。 鰓耙細長,呈針狀,排列緊密,鰓耙數100~200。

鯽魚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在一般的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

但氣溫、水溫較高時,也要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

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每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

矽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

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裡湖,仍然能生長繁殖。

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3樓:匿名使用者

在釣魚前應該做好各項

準備工作,檢查漁具和攜帶的用品(食品,雨具,飲水)是否齊全。到達垂釣地點後,不要急於撒窩垂釣,而要先觀察地形,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如果是湖泊,水庫,一般應選擇港汊,狹窄地帶,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灣內。

如果是塘口,應選在進水處。看看水面水中有無雜草和藻類植物;水中是否有氣泡冒出;水草,荷葉,菱角葉是否被魚咬食而殘缺等等現象。此外,還要站在下風處,聞聞水上吹來的氣味,從魚腥味濃淡有無來判斷塘中魚類的多少。

根據觀察所得來判斷,選擇好的釣點。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窩:選擇好釣點後就要下誘餌打窩。一般水面大的,窩子打遠些,水面小的,窩子打近些。

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淺水區,夏天應打在蔭涼的深水區,秋天可打在較遠的深水區,冬天則要打在向陽背風的地方。

投餌:一般來講,投餌多少要看誘餌質量,水面大小和深淺而定,***的要少投些,質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寬的宜多投,水淺水面小的可少投。

誘餌投放要適量,過多則魚只吃誘餌,咬鉤率差,過少則魚聚集的時間太短。

裝餌:釣餌有葷素之分,以蚯蚓為例,正確的裝鉤方法有二:一是用鉤尖從其一端穿入,剩下約0.

5-1cm長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擺動,以引魚搶食;二是用鉤尖從背部中間穿入留頭尾不穿,在外擺動,這樣更顯活蹦亂跳的效果。特別應該注意的是,鉤尖都不能外露。

下鉤:正確下鉤要注意四個字:「輕,準,動,避」。

輕就是不要有太大的聲響,否則不但驚跑魚群,而且容易使餌脫鉤。準就是要把釣鉤拋在窩點上,不要偏離。動就是要輕輕抖動釣線,引起魚兒的注意。

避就是要避開小魚的干擾(強食)。

看鉤:魚的咬鉤動作因魚的種類而異。例如鯽魚吞餌一般是頭朝上,尾朝下,這時浮子的現象是先下沉1-2cm,然後浮子上送。

青魚,草魚遊動快,吞餌也快,浮子浮沉1-2次後就出現「拖漂」現象。黑魚吞餌凶猛,咬鉤拖勁奇大……

提杆:魚咬鉤後應該及時提杆,提杆有很多技巧,是垂釣中的硬功夫,這也是能否釣到魚的最關鍵一環。提杆首先應該掌握正確的姿勢:

一般是杆透出肘後 30-40cm,提杆時;提杆時,手腕向上一翹,同時肘部往下一壓。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翹大壓。在魚杆處只需上翹5cm左右,就能使魚鉤鉤住魚嘴內的軟肉。

提杆要順著魚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提杆時還須注意的問題是:提杆時不能用力過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魚線想強行使魚上岸。

這樣做,會把魚嘴拉裂或只鉤了個魚脣上來,或者造成線斷,鉤斷,魚逃走的後果。

在夏季,水溫的高低、水中溶氧的多少,決定著魚的活力。相對低的水溫、水中的高溶氧量,會促進魚的活力,促其胃口大開,那麼,對於釣魚人必是一個豐收的日子;反之,則會徒勞無功,承受酷暑的煎熬。在夏季,只要選擇合適的天氣、合適的釣點,定會有所收穫。

現就此,簡單闡述,以供釣友參考。

一、選擇天氣

出釣當天的氣溫最好低於30度;陰天伴有小雨,並有2、3級風;暴雨之後。在這些天氣出釣,氣溫低,水中的溶氧高,魚兒活躍,食慾旺盛。

二、選擇釣場

釣深水;釣活水;釣樹蔭;釣入水口。這些地方水溫低,水中溶氧量高,魚兒聚集在此休息、躲藏、進食,因此,常可釣到大魚。選擇大水域,勿選小水塘。

水庫、湖泊等大水域受天氣影響較小,水溫變化不大,不像小水域,水中的小氣候容易受天氣的影響。

三、選擇時間

釣早、晚。早9點以前、晚17點以後,氣溫轉低,各種魚兒抓緊進食,是垂釣的**時間。

釣夜間。夜間天氣涼爽,水溫較低,並伴有微風,且水邊寂靜,飢餓了一天的魚兒會趁機猛烈進食,大魚也趁寂靜到水邊進食,並且夜釣可以避免陽光暴晒。

四、選擇物件魚

對於鯽、鯉,不喜歡高溫天氣,但對於草魚、鰱鱅、魴魚,則進入一年的旺食期。出去垂釣,不妨多做些準備,早晚釣鯽鯉,午時釣草、魴、鰱鱅,不至浪費時間。

注意事項:

外出垂釣,多帶水和食物,天熱要防止帶的食物腐敗變質;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穿長衣、長褲,防止陽光燙傷;不熟悉的水域,儘量避免下水;中午高溫時,要避暑,以防中暑;夜釣帶好照明裝置,並帶驅蟲、防蚊藥,注意安全。

鯽魚的生活習性

4樓:鮟瓎

鯽魚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在一般的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

但氣溫、水溫較高時,也要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

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每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

矽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

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裡湖,仍然能生長繁殖。

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 。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庫中的鯽魚

也是擇食而居。尤其在較淺的水生植物叢生地,更是它們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們貪戀草根,多數也不游到無草的深水處過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鯽魚

它們是遇流即行,無流即止,擇食而居。冬季多潛入水底深處越冬。

5樓:高虎厲谷槐

鯽魚是雜食性魚,但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因為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每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

矽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鯽魚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希望幫到你!

鯽魚等的生活習慣

6樓:匿名使用者

在釣魚前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檢查漁具和攜帶的用品(食品,雨具,飲水)是否齊全。到達垂釣地點後,不要急於撒窩垂釣,而要先觀察地形,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如果是湖泊,水庫,一般應選擇港汊,狹窄地帶,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灣內。

如果是塘口,應選在進水處。看看水面水中有無雜草和藻類植物;水中是否有氣泡冒出;水草,荷葉,菱角葉是否被魚咬食而殘缺等等現象。此外,還要站在下風處,聞聞水上吹來的氣味,從魚腥味濃淡有無來判斷塘中魚類的多少。

根據觀察所得來判斷,選擇好的釣點。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窩:選擇好釣點後就要下誘餌打窩。一般水面大的,窩子打遠些,水面小的,窩子打近些。

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淺水區,夏天應打在蔭涼的深水區,秋天可打在較遠的深水區,冬天則要打在向陽背風的地方。

投餌:一般來講,投餌多少要看誘餌質量,水面大小和深淺而定,***的要少投些,質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寬的宜多投,水淺水面小的可少投。

誘餌投放要適量,過多則魚只吃誘餌,咬鉤率差,過少則魚聚集的時間太短。

裝餌:釣餌有葷素之分,以蚯蚓為例,正確的裝鉤方法有二:一是用鉤尖從其一端穿入,剩下約0.

5-1cm長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擺動,以引魚搶食;二是用鉤尖從背部中間穿入留頭尾不穿,在外擺動,這樣更顯活蹦亂跳的效果。特別應該注意的是,鉤尖都不能外露。

下鉤:正確下鉤要注意四個字:「輕,準,動,避」。

輕就是不要有太大的聲響,否則不但驚跑魚群,而且容易使餌脫鉤。準就是要把釣鉤拋在窩點上,不要偏離。動就是要輕輕抖動釣線,引起魚兒的注意。

避就是要避開小魚的干擾(強食)。

看鉤:魚的咬鉤動作因魚的種類而異。例如鯽魚吞餌一般是頭朝上,尾朝下,這時浮子的現象是先下沉1-2cm,然後浮子上送。

青魚,草魚遊動快,吞餌也快,浮子浮沉1-2次後就出現「拖漂」現象。黑魚吞餌凶猛,咬鉤拖勁奇大……

提杆:魚咬鉤後應該及時提杆,提杆有很多技巧,是垂釣中的硬功夫,這也是能否釣到魚的最關鍵一環。提杆首先應該掌握正確的姿勢:

一般是杆透出肘後 30-40cm,提杆時;提杆時,手腕向上一翹,同時肘部往下一壓。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翹大壓。在魚杆處只需上翹5cm左右,就能使魚鉤鉤住魚嘴內的軟肉。

提杆要順著魚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提杆時還須注意的問題是:提杆時不能用力過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魚線想強行使魚上岸。

這樣做,會把魚嘴拉裂或只鉤了個魚脣上來,或者造成線斷,鉤斷,魚逃走的後果。

在夏季,水溫的高低、水中溶氧的多少,決定著魚的活力。相對低的水溫、水中的高溶氧量,會促進魚的活力,促其胃口大開,那麼,對於釣魚人必是一個豐收的日子;反之,則會徒勞無功,承受酷暑的煎熬。在夏季,只要選擇合適的天氣、合適的釣點,定會有所收穫。

現就此,簡單闡述,以供釣友參考。

一、選擇天氣

出釣當天的氣溫最好低於30度;陰天伴有小雨,並有2、3級風;暴雨之後。在這些天氣出釣,氣溫低,水中的溶氧高,魚兒活躍,食慾旺盛。

二、選擇釣場

釣深水;釣活水;釣樹蔭;釣入水口。這些地方水溫低,水中溶氧量高,魚兒聚集在此休息、躲藏、進食,因此,常可釣到大魚。選擇大水域,勿選小水塘。

水庫、湖泊等大水域受天氣影響較小,水溫變化不大,不像小水域,水中的小氣候容易受天氣的影響。

三、選擇時間

釣早、晚。早9點以前、晚17點以後,氣溫轉低,各種魚兒抓緊進食,是垂釣的**時間。

釣夜間。夜間天氣涼爽,水溫較低,並伴有微風,且水邊寂靜,飢餓了一天的魚兒會趁機猛烈進食,大魚也趁寂靜到水邊進食,並且夜釣可以避免陽光暴晒。

四、選擇物件魚

對於鯽、鯉,不喜歡高溫天氣,但對於草魚、鰱鱅、魴魚,則進入一年的旺食期。出去垂釣,不妨多做些準備,早晚釣鯽鯉,午時釣草、魴、鰱鱅,不至浪費時間。

注意事項:

外出垂釣,多帶水和食物,天熱要防止帶的食物腐敗變質;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穿長衣、長褲,防止陽光燙傷;不熟悉的水域,儘量避免下水;中午高溫時,要避暑,以防中暑;夜釣帶好照明裝置,並帶驅蟲、防蚊藥,注意安全。

加菲貓的生活習慣,加菲貓的生活習性

母貓一般的10個多月就可以,公貓12個月就應該可以,母貓反群喜歡蹭你腿,母貓還把屁股厥的很高尾巴也上翹 同時後退來回踏步。母貓一般一窩下崽有1 8 9個吧。懷孕週期是60 66天 最討厭星期一 雙貓記劇照喜歡 加菲貓的生活習性 我們家的加菲是男孩子,比較乖,喜歡貼近人,喜歡人的撫摸。不怎麼叫,但餓了...

小倉鼠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徵,倉鼠的生活習慣性和外形特點

每種倉鼠都有一對不斷生長的門牙,三對臼齒,齒型為 1 0 0 3,成交錯排列的三稜體。臼齒具齒根,或不具齒根而終生能生長。由日本為研究牙齒首先引進,後來作為寵物飼養,繼 三線野生倉鼠而推廣到全球。倉鼠科各種類動物基本都屬中小型鼠類。體長在5 28釐米之間,體重在30 1000克。體型短粗。尾短,一般...

蒙古人的生活習性,蒙古族的生活習慣

蒙古族飲食。有糧食 奶食 肉食。用奶茶 奶渣 炒米 手把羊肉待客等等。蒙古族文化。中國蒙古語有3個方言,即內蒙古方言 巴爾虎 布里亞特方言 衛拉特方言。使用蒙古文。13世紀初由回鶻字母創制了蒙古文字,經多次改革,成為今天中國境內的規範的蒙古文。中國的一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著傳統文化的特色,在傳統的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