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在《小雜感》中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魯迅說過一句話,就是中國人罵什麼也不罵道士,這是什麼意思?
2樓:丨故淵
這句話其實是在說:道教在中國更受百姓的歡迎。
佛教徒講齋戒、講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雖也講虛靜,但更講採陰補陽、長生不老。如此不講苦行的理論,自然容易獲得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歡迎。
佛教講求捨身求法,普渡眾生,而道教講白日飛昇,追求自己長生,未免顯得更重實利。
擴充套件資料:
這句話出自《而已集·小雜感》:「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而已集·小雜感》中的經典名句:
1、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2、蜜蜂的刺,一用即喪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則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3、要上戰場,莫如做軍醫;要革命,莫如走後方;要殺人,莫如做劊子手。既英雄,又穩當。
4、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
大抵如是。大抵!
他們之所謂復古,是回到他們所記得的若干年前,並非虞夏商周。
5、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立刻想到***,立刻想到**,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小雜感》是魯迅先生的雜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語絲》週刊第四卷第一期,後收錄於《而已集》。作者用詩歌的形式寫雜文,用反諷的手法描寫當時的社會,讓人初讀之下不禁一笑,再細細讀之卻又心境悲涼,為當時中國的狀況感到悲哀。
3樓:卡門kamen之歌
魯迅言中國人不憎道士而憎惡其他宗教徒、並感悟「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緣由在於:「道教這種拼湊了中國思想文化土壤中許多人幾乎都習慣於接受的東西」,使人們既可以追求現世享樂,又可以使人們覺得「既為奴隸,也處之泰然,但又無往而不合於聖道」。
出自魯迅的《而已集·小雜感》:「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小雜感於2023年刊登在雨絲週刊上。
4樓:冒牌老二
恰恰相反。道士亂世濟世做功德。和尚亂世避世修因果。你說老百姓罵誰?所謂懂得大半,罵那些上位者不作為還**求榮。
5樓:枷翼修羅
魯迅在《小雜感》中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解釋是: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國特產,影響於下層人民遠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間的神仙、禁忌也多與道教相關。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當完整且嚴謹的理論體系,道教的理論則顯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
再次,佛教徒講齋戒、講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雖也講虛靜,但更講採陰補陽、長生不老。如此不講苦行的理論,自然容易獲得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歡迎。
最後,佛教講求捨身求法,普渡眾生,而道教講白日飛昇,追求自己長生,未免顯得更重實利。
6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起源是中國吧,
佛教最初起源也不是中過呢.
應該有這麼點意思...
我學得不夠,只能理解這麼多. 呵``
7樓:何洛予
因為道家發源人是老子啊~~~正常的中國人有罵自己老子的嗎?!
8樓:懷念過去
因為道士沒有和尚討厭.沒事罵他們幹嘛.罵罵和尚吧.現在假和尚超多.我就喜歡選 道士這個職業
9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可能是說我們比較迷信吧,我們罵什麼也不罵老天爺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懂喔```不過蠻好奇 我也想知道答案
魯迅說過一句話,就是中國人罵什麼也不罵道士,這是什麼意思?
11樓:白毛浮綠水
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的《而已集·小雜感》,原文是:「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這句話解釋是:
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國特產,影響於下層人民遠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間的神仙、禁忌也多與道教相關。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當完整且嚴謹的理論體系,道教的理論則顯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講齋戒、講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雖也講虛靜,但更講採陰補陽、長生不老。如此不講苦行的理論,自然容易獲得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歡迎。
最後,佛教講求捨身求法,普渡眾生,而道教講白日飛昇,追求自己長生,未免顯得更重實利。
擴充套件資料
道教與道家精神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魯迅先生得到這種論斷,就要涉及到我國普及很廣的「道家精神」。
先秦時期,出現了一個學術流派:道家。那麼這個道家和現代」道教「有何淵源?
嚴格來說,兩者完全是兩個概念。首先,出現的時間不同,道家學說產生於先秦時期,而」道教「則產生於東漢末期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
但是,道教產生時的」教義「,即道論經典則是先秦道家提供的,是道教的理論基礎,而另一方面,道教在傳播過程中,不斷發揚光大道家精神,成為了道教精神得以成長的土壤和載體。
」道家精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道法自然。主張迴歸本心,迴歸於最原始的太初狀態,主張天人合一,」道可道,非常道「,闡述了這種狀態之玄妙,無法用言語明說。
在治國理政上,道家是極力推崇」無為而治「的,這種無為並不是碌碌無為,無所事事,而是教導人們順應自然而不胡做妄為,」上善若水「最開始這個」善「是好的意思,就是說最好的狀態就應該像水一樣,至柔而至堅,能順流而下,卻能逢山開路,積少成多,滴水穿石!
與儒家不同,道家更為出世,儒家則主入世。儒家倡德,道家倡靜,法家倡法,這三大流派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政治思想。
在中國五千年的人文歷史中,儒家是主流,主導著文化發展的方向,道家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甚至道家發展的一些旁支如搬山、神鬼、茅山之術,在民間尤為流行,這就是為何憎和尚不憎道士的原因,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可見,中國文化的根基全在一個」道「字。
魯迅
魯迅(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2023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曾評價:
「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參考資料
12樓:丶蘇酌
解釋是: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國特產,影響於下層人民遠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間的神仙、禁忌也多與道教相關。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當完整且嚴謹的理論體系,道教的理論則顯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
再次,佛教徒講齋戒、講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雖也講虛靜,但更講採陰補陽、長生不老。如此不講苦行的理論,自然容易獲得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歡迎。
最後,佛教講求捨身求法,普渡眾生,而道教講白日飛昇,追求自己長生,未免顯得更重實利。
魯迅在《小雜感》中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擴充套件資料:
《小雜感》是魯迅先生的雜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語絲》週刊第四卷第一期,後收錄於《而已集》。
魯迅(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2023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曾評價:
「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作品集:
**集《吶喊》20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彷徨》2023年8月,北京北新書局
《故事新編》2023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魯迅生前所創作的未結集出版的雜文作品死後由蔡元培、許廣平等整理出版納入第一版魯迅全集中,然而時間倉促,難免遺珠,2023年、2023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魯迅全集補遺》、《魯迅全集補遺續編》,這些文章後以不同分類方式納入各種版本的魯迅全集之中,在這些全集中對這些文章總集所取名目頗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版《魯迅全集》所取名為準。
道士是中國道教的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
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陽、方士、黃冠、先生、希夷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
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過那種被世俗之人視為清苦寂寞而實際上高標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帶有神祕色彩的方式,吸引教眾,佈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盡力,同時圓滿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侶更多了一分瀟灑的氣質。
從而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也是極為引人注目的角色。
魯迅為什麼說,中國人不罵道士???
13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清淨無為、自然超脫的思想與儒家應世思想本為一正一反,所以每個中國專
的文人都有外表求功
屬名利祿、奮爭於社會,而背後又期望安靜、逃避的另一面。逍遙豪放,與現實隱忍和進取,成為性格的兩面。
可以讀《美的歷程》(李澤厚)《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等書,說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的影響。
佛教和其他宗教本身是外來思想,而且在理論上、行為上對社會的參與又比道教多,所以在文化內涵中並不是遁世求自然的代表。
關於魯迅說的一句話,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魯迅全集 空談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 國民新報副刊 與 紀念劉和珍君 在一個雜文集裡,大概在 君 前面 三 改革自然常不免於流血,但流血非即等於改革。血的應用,正如金錢一般,吝嗇固然是不行的,浪費也大大的失算。我對於這回的犧牲者,非常覺得哀傷。但願這樣的 從此停止就好。雖然是無論那一國度...
形容說一句話就有一句話的效果用什麼成語
立竿見影 l g n ji n y ng 解釋 在陽光下把竿子豎起來,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見到功效。出處 漢 魏伯陽 參同契 卷下 立竿見影,呼谷傳響。結構 連動式。用法 用於比喻事物見效很快。一般作謂語 定語 賓語。正音 見 不能讀作 xi n 辨形 立 不能寫作 利 竿 不能寫作 竽 近義詞...
老子說過一句話大概就是說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讓人用得上也未必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挺長的一
為學日益,為道來日損,自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從事學問,知識要天天增加 致力於提高境界,知識要天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後達到無為,雖然無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西方人是為學,大自然,所以知識天天增加 中國人是為道,提高 境界 修養 所以知識天天減少。少之又少 損之又損 所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