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021-03-19 18:21:13 字數 7305 閱讀 2251

1樓:筱鳶

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迴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

2樓:紹凱文昕月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3樓:對面包的愛

《鄉愁》該詩情深意切,表達了詩人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

《鄉愁》原文: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4樓:匿名使用者

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

20世紀50年代開始兩岸局勢緊張,兩岸處於隔絕狀態,禁止任何的交往。許多人的懷鄉思親之情無法表達,他們便藉助文字來抒發自己的懷鄉思親之情。隨著這種文學現象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專門抒發自己懷鄉思親的文學題材——鄉愁文學。

5樓:人在孤獨

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郵票,是詩人的關於小時候的記憶,小小的郵票卻寄託著深厚的感情和沉重的記憶。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船票,是詩人對於自己成年後人生的一段記憶,詩人在其中有許多辛酸的記憶和故事,每當作者回想起來就會感到無限的悵惘和懷念。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墳墓,是詩人的關於母親的懷念的話,以及對於祖國的深刻的思念。兩個個體被無情地分散開,流落在不同的境遇,作者頓生感念之情。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海峽,這句話則是客觀的描述了大陸母親和臺灣的實際狀況,一灣淺淺的海峽隔住了大陸母親和臺灣的物理聯絡,卻從不能割斷兩岸的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

這首詩把(大陸母親)與(臺灣)緊緊的聯絡在一起,表達了作者(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迴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7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渴望祖國統一,又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8樓:檾茗蔏菏荼

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迴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

作者簡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2023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2023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2023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2023年畢業。 202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

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任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23年4月擔任澳門大學「住校作家」。

9樓:匿名使用者

地確如此。詩人(余光中)內心深處渴望祖國的統一,親人的團圓!

10樓:走夜路第七盞燈

表達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

11樓:匿名使用者

啃了湊咯體檢完了哦喲

《鄉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思念大陸親人的思鄉之情,同時更表達了臺灣人民渴望回到祖國的迫切心情。

13樓:檾茗蔏菏荼

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迴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

作者簡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2023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2023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2023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2023年畢業。 202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

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任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23年4月擔任澳門大學「住校作家」。

14樓:周毅律師

他站了起來,面對著這棵梧桐,他不說話,他趴在了樹壁上,哭著哭著,也就沒有了眼淚,他看著智者銘,轉換了自己的目光。他隨著人群一起向前走著,突然看見一大群人們圍在一起哭的異常淒涼,他湊過頭去,緊接著就捱了一記耳光,便倒在了地上。他沒有站起來,而是在人們腿中的間隙看到一個光著身子的男人,手紅腫的不成了樣,人們怯怯的交談,直到人們叩首跪拜之後離散,那個男人就被紅衣士兵抬走了。

男孩不知道怎麼了,只是一個勁的笑,他傻了,但他活著,卻和死人又有什麼區別。

男孩了笑著走到了大梧桐底下,屁股底下的冰還沒有融化,就被一個寬衣的紳士帶到了城裡,他終於解開了破布袋,裡面裝的是跨越世界的信,他將布袋丟在地上,把信塞進了火盆,他看見了那個曾經倒在自己面前的男人被釘在了十字架臺上,生命隨著信封一起消逝,他,就是耶穌。

15樓:活寶芭蕾舞者

這首詩用「郵票」表達對母親的思念,用「墳墓」表達對母親的懷念,這是濃烈的親情;用「船票」表達對新婚妻子的想念,這是熱烈的愛情;而「海峽」則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祖國的眷念,這是深深的愛國之情.這幾組形象構成了鄉愁的豐富內涵,使鄉愁有了更明顯的寄託.感情有淡漸濃,主題有淺入深.

16樓:風兒輕吹嶗山

用「郵票」表達對母親的思念,用「墳墓」表達對母親的懷念,這是濃烈的親情;用「船票」表達對新婚妻子的想念,這是熱烈的愛情;而「海峽」則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祖國的眷念,這是深深的愛國之情.這幾組形象構成了鄉愁的豐富內涵,使鄉愁有了更明顯的寄託.感情有淡漸濃,主題有淺入深.

17樓:匿名使用者

兔子不一樣是因為不夠好,好了!你在幹嘛我

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

18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時間順序:從小到大,隨...

《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9樓:

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郵票,是詩人的關於小時候的記憶,小小的郵票卻寄託著深厚的感情和沉重的記憶。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船票,是詩人對於自己成年後人生的一段記憶,詩人在其中有許多辛酸的記憶和故事,每當作者回想起來就會感到無限的悵惘和懷念。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墳墓,是詩人的關於母親的懷念的話,以及對於祖國的深刻的思念。兩個個體被無情地分散開,流落在不同的境遇,作者頓生感念之情。

詩人把鄉愁比喻成海峽,這句話則是客觀的描述了大陸母親和臺灣的實際狀況,一灣淺淺的海峽隔住了大陸母親和臺灣的物理聯絡,卻從不能割斷兩岸的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

這首詩把(大陸母親)與(臺灣)緊緊的聯絡在一起,表達了作者(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20樓:蘇冰堰

你好!《鄉愁》是一篇懷念祖國、渴望迴歸大陸的愛國詩章,它以民謠的歌調深沉而憂鬱地傾訴了詩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詩人善於使用傳統民歌的層遞層進、互襯對比的手法。前三節詩逐層描繪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後的三段生活經歷,母子分離的鄉愁,情侶難見的鄉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離死別的鄉愁,是由生命規律使然。

三段鄉愁寫個人,卻為寫中華民族鄉愁打好鋪墊。最後一節,抒寫的國愁才是全詩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幾千萬臺灣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詩在語言、節奏韻律的運用上也有獨到之處。以「小小」、「窄窄」等分別形容郵票、船票,用得明瞭、形象、新鮮,加重了鄉愁的濃重意味。總而言之,《鄉愁》整首詩含蓄蘊藉,餘韻綿綿,滿紙是思念大陸的親情,落葉歸根的宿願,已成為人們傳誦的佳作

原文《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希望對你有幫助。

江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1樓:小白家裡小白

《江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創作背景:

《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805—815)。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推行內抑宦官、外製藩鎮、維護國家統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於反動勢力的聯合反對,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實際上過著被管制、軟禁的「拘囚」生活。險惡的環境壓迫,並沒有把他壓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價值和理想志趣,通過詩歌來加以展現。

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原詩:《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釋義: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註釋:1、絕:無,沒有。

2、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3、人蹤:人的腳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

6、獨:獨自。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793)進士,授集賢殿正字,調藍田尉,拜監察御史。因參加王叔文集團,「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司馬。

十年後遷為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與韓愈共倡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其詩與韋應物並稱「韋柳」。有《柳河東集》。

擴充套件資料: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於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

於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

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物件,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儘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物件就越顯得突出。

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

在這首詩裡,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絡在一起。

相反,在這個畫面裡,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裡,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係最遠的形象聯絡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

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物件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裡都彷彿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

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裡,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

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絡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裡,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鄉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鄉愁 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迴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表達了作者對於家鄉的喜愛與懷念之情 鄉愁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思念大陸親人的思鄉之情,同時更表達了臺灣人民渴...

過湖俞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過湖》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舟移別岸水紋開,日暖風香正落梅。山色濛濛橫畫軸,白鷗飛處帶詩來。這是首寫景詩,描寫在湖上盪舟時所看到的美麗風景,乘船從湖這邊到那邊,小船在湖面上盪出輕柔的水紋,這是怎樣美好的日子,太陽溫暖,風送梅香,遠處的山色縹緲迷濛,如水墨畫上的色調,天空中時有白鷗飛過,喚起我的無限詩情。開 落 有幽微的動感,橫...

《清明》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情感《清明夜》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情感

抒發了作者觸景傷情的悲傷心境,被遙指杏花村的 牧童 輕輕點破,一悲傷,一輕快,相映成趣。原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賞析 詩的首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 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 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這一天,或閤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