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陽光de天使
限制性內切酶是一種可以特異性識別特定的dna位點並對該dna分子進行切割的一種酶。它識別的位點一般為迴文序列,有這個位點就會切,但不一定是在特異性位點附近切割(可能會將具有這個位點的dna隨意切割,也可能只在位點附近或位點處切割,要看這種內切酶的型別)。
2樓:匿名使用者
限制性內切酶就是從dna分子內部切割dna鹼基的酶,識別位點多是具有廻文結構的序列,一般專一性很強,即識別的序列只有一種,但有的酶專一性差點。
廻文結構:像5『agct 3』這樣的結構,它的互補鏈從5『到3』的順序也是agct。
3樓:匿名使用者
切割dna的酶 具有專一性 每種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一種鹼基序列
什麼是限制性內切酶?有何特點?它的發現有何特殊意義
4樓:步秀榮賓橋
特異性識別核酸的迴文序列,能對dna
進行特異性剪下的一種酶。在基因工程中作用很大,用於切割目的基因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推動了生物學發展
5樓:聽風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是可以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並在每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進行切割的一類酶,簡稱限制酶。根據限制酶的結構,輔因子的需求切位與作用方式,可將限制酶分為三種型別,分別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ii)及第三型(type iii)。ⅰ型限制性內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內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iii型限制性內切酶同時具有修飾及認知切割的作用。
限制作用實際就是限制酶降解外源dna ,維護宿主遺傳穩定的保護機制。甲基化是常見的修飾作用,可使腺嘌呤a和胞嘧啶c甲基化而受到保護。通過甲基化作用達到識別自身遺傳物質和外來遺傳物質的目的。
所以,能產生防禦病毒侵染的限制酶的細菌,其自身的基因組中可能有該酶識別的序列,只是該識別序列或酶切位點被甲基化了。
限制性內切酶有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6樓:soumns馬
根據限制酶的結構,輔因
子的需求切位與作用方式,可將限制酶分為三種型別,分別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ⅱ)及第三型(type ⅲ)。
第一型限制酶
同時具有修飾(modification)及識別切割(restriction)的作用;另有識別(recognize)dna上特定鹼基序列的能力,通常其切割位(cleavage site)距離識別位(recognition site)可達數千個鹼基之遠。例如:ecob、ecok。
第二型限制酶
只具有識別切割的作用,修飾作用由其他酶進行。所識別的位置多為短的迴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所剪下的鹼基序列通常即為所識別的序列。是遺傳工程上,實用性較高的限制酶種類。
例如:ecori、hindⅲ。
第三型限制酶
與第一型限制酶類似,同時具有修飾及識別切割的作用。可識別短的不對稱序列,切割位與識別序列約距24-26個鹼基對。例如:hinfⅲ。
擴充套件資料
限制性內切酶分類性質
根據酶的功能特性、大小及反應時所需的輔助因子,限制性內切酶可分為兩大類,即i類酶和ⅱ酶。最早從大腸桿菌中發現的ecok、ecob就屬於i類酶。其分子量較大;反應過程中除需mg2+外,還需要s-腺苷-l甲硫氨酸、atp;在dna分子上沒有特異性的酶解片斷,這是i、ⅱ類酶之間最明顯的差異。
因此,i類酶作為dna的分析工具價值不大。ⅱ類酶有ecor i、bamh i、hind ⅱ、hind ⅲ等。其分子量小於105道爾頓;反應只需mg2+;最重要的是在所識別的特定鹼基順序上有特異性的切點,因而dna分子經過ⅱ類酶作用後,可產生特異性的酶解片斷,這些片斷可用凝膠電泳法進行分離、鑑別。
限制性內切酶識別dna序列中的迴文序列。有些酶的切割位點在迴文的一側(如ecor i、bamh i、hind等),因而可形成粘性末端,另一些ⅱ類酶如alu i、bsur i、bal i、hal ⅲ、hpa i、**a i等,切割位點在迴文序列中間,形成平整末端。
7樓:匿名使用者
限制性內切酶主要分成三大類。第一類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專一的核苷酸順序,並在識別點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雙鏈,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順序沒有專一性,是隨機的。這類限制性內切酶在dna重組技術或基因工程中沒有多大用處,無法用於分析dna結構或克隆基因。
這類酶如ecob、ecok等。
第二類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專一的核苷酸順序,並在該順序內的固定位置上切割雙鏈。由於這類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專一的。所以總能得到同樣核苷酸順序的dn**段,並能構建來自不同基因組的dn**段,形成雜合dna分子。
因此,這種限制性內切酶是dna重組技術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這種酶識別的專一核苷酸順序最常見的是4個或6個核苷酸,少數也有識別5個核苷酸以及7個、9個、10個和11個核苷酸的。第二類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順序是一個迴文對稱順序,即有一箇中心對稱軸,從這個軸朝二個方向「讀」都完全相同。
這種酶的切割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交錯切割,結果形成兩條單鏈末端,這種末端的核苷酸順序是互補的,可形成氫鍵,所以稱為粘性末端。另一種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雙鏈,產生平頭末端。
第三類限制性內切酶也有專一的識別順序,但不是對稱的迴文順序。它在識別順序旁邊幾個核苷酸對的固定位置上切割雙鏈。但這幾個核苷酸對則是任意的。
因此,這種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後產生的一定長度dn**段,具有各種單鏈末端。這對於克隆基因或克隆dn**段沒有多大用處。
限制性內切酶有哪些特點?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就注意到dna在感染宿主後會被降解的現象,從而提出限制性內切酶的概念。
2023年,首次從emphasis:role=italice.coli:
emphasisk中分離到限制性內切酶,它有特定的識別位點但沒有特定的切割位點,其中切割位點離識別位點達1000bp以上。2023年,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的**ith偶然發現,流感嗜血桿菌(emphasis:role=italichaemophilus:
influenzaeemphasis)能迅速降解外源的噬菌體dna,其細胞提取液可降解emphasis:role=italice.coli:
emphasisdna,但不能降解自身dna,從而找到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ⅱ限制性內切酶。
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ⅱ限制性內切酶位點和切割位點如下::role=center5′-gttc↓agac-3′:
role=center3′-caag↑tctg-5′從此以後,發現的限制性內切酶越來越多,並且許多已經在實踐中得到應用。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ri是應用最廣泛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位點如下::
role=center5′g↓aattc3′:role=center3′cttaa↑g5′限制性內切酶的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依據**而定,涉及宿主的種名、菌株號或生物型。
命名時,依次取宿主屬名第一字母,種名頭兩個字母,菌株號,然後再加上序號(羅馬數字)。如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
ⅲ限制性內切酶,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指**於流感嗜血桿菌,d表示來自菌株rd,ⅲ表示序號。以前在限制性內切酶和修飾酶前加r或m,且菌株號和序號小寫,但現在限制性內切酶名稱中的r省略不寫。
2023年下半年發現615種限制酶和98種甲基化酶;2023年發現10000種細菌或古細菌中存在3000種酶,且有200多種特異性。到2023年1月,共發現4342種限制酶和甲基化酶,其中限制酶有3681種,包括i型、ⅱ型、ⅲ型限制酶各有59、3612、10種。i類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由3種不同亞基構成,兼具有修飾酶活性和依賴於atp的限制性內切酶活性,它能識別和結合於特定的dna序列位點,隨機切斷在識別位點以外的dna序列,這類酶的作用需要mgsuperscript2+superscript、s腺苷甲硫氨酸及atp等的參與。
ⅲ型限制與修飾系統的酶種類更少,所佔比例不到1%,如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p1和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p15,它們的識別位點分別是agacc和cagcag,切割位點則在下游2426bp處。
在基因操作中,一般所說的限制酶或修飾酶,除非特指,均指ⅱ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類。與i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相比,ⅱ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特點是其切割位點靠近識別序列,切割產生具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段。其基本特性為:
在dna分子雙鏈的特異性識別部位,切割dna分子產生鏈的斷裂;2個單鏈斷裂部位在dna分子上的分佈通常不是彼此相對的;斷裂形成的dn**段往往具有互補的單鏈延伸末端。
9樓:皇欣溥春柔
1、能識別雙鏈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2、使每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
答案 什麼是dna的限制性內切酶?它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上有何重要意義
10樓: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主要用於轉基因技術,它可以識別並切割dna的一段特定序列
常用dna限制性內切酶有哪些?
11樓:hi漫海
內切酶主要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內切酶能識別專一的核苷酸順序,並在識別點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雙鏈,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順序沒有專一性,是隨機的。這類限制性內切酶在dna重組技術或基因工程中沒有多大用處,無法用於分析dna結構或克隆基因。這類酶如ecob、ecok等。
第二類內切酶能識別專一的核苷酸順序,並在該順序內的固定位置上切割雙鏈。由於這類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專一的。所以總能得到同樣核苷酸順序的dn**段,並能構建來自不同基因組的dn**段,形成雜合dna分子。
因此,這種限制性內切酶是dna重組技術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這種酶識別的專一核苷酸順序最常見的是4個或6個核苷酸,少數也有識別5個核苷酸以及7個、9個、10個和11個核苷酸的。如果識別位置在dna分子中分佈是隨機的,則識別4個核苷酸的限制性內切酶每隔46(4096)個核苷酸就有一個切點。
人的單倍體基因組據估計為3×199核苷酸,識別4個核苷酸的限制性內切酶的切點將有(3×109/2.5×102)約107個切點,也就是可被這種酶切成107片段,識別6個核苷酸的限制性內切酶也將有(3×109/4×103)約106個切點。
第二類內切酶的識別順序是一個迴文對稱順序,即有一箇中心對稱軸,從這個軸朝二個方向「讀」都完全相同。這種酶的切割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交錯切割,結果形成兩條單鏈末端,這種末端的核苷酸順序是互補的,可形成氫鍵,所以稱為粘性末端。
如ecori的識別順序為:
↓ |5』……gaa | ttc……3』
3』……ctt | aag……5』
| ↑垂直虛線表示中心對稱軸,從兩側「讀」核苷酸順序都是gaattc或cttaag,這就是迴文順序(palindrome)。實線剪頭表示在雙鏈上交錯切割的位置,切割後生成5』……g和aattc……3』、3』……cttaa和g……5』二個dn**段,各有一個單鏈末端,二條單鏈是互補的,可通過形成氫鍵而「粘合」。另一種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雙鏈,產生平頭末端。
例如haeⅲ的識別位置是:
↓5』……gg↓cc……3』
3』……cc↓gg……』
↑在箭頭所指處切割,產生的兩個dn**段是:
5』……gg cc……3』
和3』……cc gg……5』
有時候兩種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核苷酸順序和切割位置都相同,差別只在於當識別順序中有甲基化的核苷酸時,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可以切割,另一種則不能。例如hpaⅱ和mspⅰ的識別順序都是5』……ccgg……3』,如果其中有5』-甲基胞嘧啶,則只有hpaⅱ能夠切割。這些有相同切點的酶稱為同切酶或異源同工酶(isoschizomer)。
第三類內切酶也有專一的識別順序,但不是對稱的迴文順序。它在識別順序旁邊幾個核苷酸對的固定位置上切割雙鏈。但這幾個核苷酸對則是任意的。
因此,這種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後產生的一定長度dn**段,具有各種單鏈末端。這對於克隆基因或克隆dn**段沒有多大用處。
什麼是限制性內切酶?ii型限制性內切酶的結構特點及性質
限制性內切酶copy 一般指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是可以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並在每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進行切割的一類酶,簡稱限制酶。根據限制酶的結構,輔因子的需求切位與作用方式,可將限制酶分為三種型別,分別是第一型 type i 第二型 type ii 及第三型 ...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型別,限制性內切酶有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根據限制酶的結構,輔因子的需求切位與作用方式,可將限制酶分為三種型別,分別是第一型 type i 第二型 type 及第三型 type 與第一型限制酶類似,同時具有修飾及識別切割的作用。可識別短的不對稱序列,切割位與識別序列約距24 26個鹼基對。例如 hinf 限制性內切酶有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根...
基因工程中必需用同種限制性內切酶處理目的基因和運載體,這句話
理論上是對的,但如果較真有特殊情況,拿常用的內切酶來說,bamh i和 bgl ii的酶切作用效果是相同的,你可以拿一個切基因,一個切載體,還是可以連線上。不對,只要是可以識別切割同一基同因序列的限制性內切酶就可以。基因工程中,是否常用一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運載體 是的,這樣可以是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