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淵源
有兩種體細胞突變容易被忽視,一種是侷限在特定組織的突變。舉例來說,如果突變只存在於大腦,而我們檢測的是血液,那就找不到這些致病突變。另一種致病性體細胞突變雖然發生在所有組織中,但是隻影響一部分細胞,因此不容易被檢測到。
普通的二代測序,全基因組或外顯子組測序是將dna分成小片段,然後對各個片段多次讀取(一般是三十次)。然而,如果突變只發生在15-20%的細胞中,三十次讀取還不足以可靠地捕捉到它們,尤其是當突變隻影響一個基因拷貝時。
walsh和博士後saumya jamuar通過「定向高覆蓋度測序」技術,為158名腦部疾病的患者鑑定致病突變,這些患者的症狀包括癲癇、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等。
研究人員並沒有分析整個基因組或外顯子組(所有蛋白編碼基因),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一系列已知或有嫌疑的基因上,並且大大提高了測序的深度。
在一些疾病如唐氏綜合徵中,嵌合突變相較於影響全身細胞的突變,產生的症狀要輕一些。但是很少量的變異細胞就足以引發損害人身心健康的症狀,在以往的研究中,為了從普通基因組中檢測到這些突變,研究人員就不得不增加測定的序列數量。而對少數候選基因區域進行的平均300次深度測序,就可以有效辨別被誤認為測序錯誤的突變。
高通量基因組測序中,什麼是測序深度和覆蓋
2樓:匿名使用者
簡潔版:
深度即:測序得到的總鹼基數/基因組鹼基數 。也可以理解為將基因組測了幾遍。
測序深度能減少假陽性和測序錯誤率。 覆蓋度原來是指基因/轉錄組上測序測到的部分佔整個組的比例,但是現在很多人把coverage也直接當depth用了。
詳細版: depth嘛,就是被測基因組上單個鹼基被測序的平均次數,比如某樣本的測序深度為30x,那麼就是說該樣本的基因組上每一個單鹼基平均被測序(或者說讀取)了30次,注意,是平均。當然了,depth也有最大和最小值,這個都可以由資訊分析得到。
coverage就好理解了,由於大片段拼接的gap、測序讀長有限、重複序列等問題的存在,測序分析後組裝得到的基因組序列通常無法完全覆蓋所有區域,覆蓋度就是最終得到的結果佔整個基因組的比例。例如一個人的基因組測序,覆蓋度為98.5%,那麼說明該基因組還有1.
5%的區域通過我們的組裝和分析無法得到。
至於什麼演算法之類的,太深了,應該不用瞭解吧~~偶也寫不出來。。。:p
當然,轉錄組也同上,
3樓:豆穎環力學
可以簡單理解為深度是一條鏈上一個鹼基檢測到的次數,
覆蓋度是你檢測到的這個樣本的總鹼基數的百分比
dna 的 1代測序,2代測序,3代測序的區別是什麼啊?
4樓:垠元
第一代測序:指雙脫氧末端終止法,擴增後通過毛細管電泳讀取序列,每次獲取資料量少。
第二代測序:為高通量測序,採用微珠或高密度晶片邊合成邊測序,代表有454,solexa,solid,高通量,可一次獲得數g資料,相對與第三代,都仍然需要擴增的方法放大訊號,擴增後再檢測。
第三代測序:特點是單分子測序,多基於奈米科技,無需擴增,對單分鏈dna/rna直接用合成、降解、通過奈米孔等方式直接測序,核心特點是無需擴增所以成本更低。
5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1代2代指的是子代1代,2代嗎?原本的雙鏈dna就是親代,以親本為模板複製產生的子代dna就是子1代,子2代.....
第二代測序技術和第三代測序技術的區別是什麼
測序的時候是不是單分子 是第二代測序和第三代測序區分的關鍵點。比如依二代測序illumina平臺為例,在測序之前為增強訊號,需要成簇反應,即將一條dna擴增成一簇,pacbio三代測序為對單分子直接進行測序。dna 的 1代測序,2代測序,3代測序的區別是什麼啊?第一代測序 指雙脫氧末端終止法,擴增...
什麼叫深度測序,還有其主要應用,深度測序和普通的二代測序有什麼區別?有什麼應用
測序深度是測序量除以基因組長度,例如測序深度10 就相當於測了10次的全基因組 深度測序和普通的二代測序有什麼區別?有什麼應用 有兩種體細胞突變容易被忽視,一種是侷限在特定組織的突變。舉例來說,如果突變只存在於大腦,而我們檢測的是血液,那就找不到這些致病突變。另一種致病性體細胞突變雖然發生在所有組織...
新一代測序中,基因從頭測序和重測序有什麼區別?我要做乙肝病毒
1 條件不同 從頭測序的條件是不依賴於任何物種基因組 重測序的條件是在已知物種基因組的情況下進行的。2 病毒變異率不同 從頭測序是通過拼接和組裝的方式獲得基因組序列圖譜,病毒變異率很低 重測序可以尋找出大量的單核苷酸多型性位點,插入缺失位點,結構變異位點,拷貝數變異等變異資訊,從而獲得生物群體的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