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文化的有哪些,關於茶文化的資料有哪些

2021-05-28 02:20:05 字數 4598 閱讀 3203

1樓:琴清兮

親,要給我分兒喔*~*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礎。可以說,沒有這一基礎,茶無以形成文化。本文**的是,儒釋道三教特別是禪宗是如何作用於茶文化並使中國茶文化形成盛大氣象的。

儘管儒是否成為"教"仍屬爭論之列,但儒所具有的宗教精神和宗教性的道德功能則是無可爭辨的;牟宗

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就指出儒是"道德性與宗教性之存在"。因而本文將儒列入三教之中仍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實上,離開了儒來談宗教與中國茶文化是不夠公平的。

從歷史的角度看,道教與茶文化的淵源關係雖是人們談論最少的,但實質上是最為久遠而深刻的。道家的自然觀,一直是中國人精神生活及觀念的源頭。所謂"自然",在道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道無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質,決定了人們從發現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上述觀念灌注其全部歷程。老莊的信徒們又欲從自然之道中求得長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這一點上,與道教發生了原始的結合。

玉川子要"乘此清風欲飛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是毫不奇怪的。陶弘景《雜錄》與西漢壺居士《食忌》的記載,都與此有關。《茶經o七之事》引述《神異記》的故事,更表明陸羽本人對道士與茶茗的關係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從歷史事實與觀念發生的角度看,都顯示了道教與茶文化的關係是最為久遠的。

"自然"的理念導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與茶的自然屬性極其吻合,這就確立了茶文化虛靜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隱逸",即是在老莊虛靜恬淡、隨順自然的思想上發展起來的,它與茶文化有著內在的關聯;隱逸推動了茶事的發展,二者相得益彰。

從歷史和發生學角度固然要追溯到道教,但從發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則應歸之於儒家學說。這一核心即以禮教為基礎的"中和"思想。儒家講究"以茶可行道",是"以茶利禮仁"之道。

所以這種茶文化首先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儒家茶人從"潔性不可汙"的茶性中吸取了靈感,應用到人格思想中,這是其高明之處。因為他們認為飲茶可自省、可審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確地對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為

."以茶可雅志"的邏輯連續。足見儒家茶文化表明了一種人生態度,基本點在從自身做起,落腳點在"利仁",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

所以"中和"境界始終貫穿其中。這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的體現,其深層根源仍具一種宗教性的道德功能。

如果說道教體現在源頭,儒家體現在核心,則佛教禪宗則體現在茶文化的興盛與發展上。中國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體現了真正的"禪風禪骨",其次,禪佛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飲茶形式傳播及美學境界的提升諸方面,貢獻巨大。所以,沒有禪宗,很難說中國能夠出現真正意義的"茶文化"。

"天下名山僧侶多","自古高山出好茶",歷史上許多名茶出自禪林寺院,而禪宗之於一系列茶禮、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審美趣味,它對中國茶文化的持續的推波助瀾,直接造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興盛,尤其值得大書一筆的是禪宗對茶文化流傳國外特別是亞洲一些國家,有不可磨滅的卓著功勳。可以說,品茗的重要性對於禪佛,早已超過儒、道二家。而"吃茶去"這一禪林法語所暗藏的豐富禪機,"茶禪-味"的哲理概括所濃縮的深刻涵意,都成為茶文化發展史上的思想精蘊。

真正說來,中國茶文化的千姿百態與其盛大氣象,是儒釋道三家互相滲透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釋道的思想精華,融匯了三家的基本原則,從而體現出"大道"的中國精神。宗教境界、道德境界、藝術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釋道共同形成的中

華茶文化極為獨特的景觀。

道教與茶文化關係最有說服力的要數陶弘景《雜錄》中所說"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啟服之"的記載。其實對丹丘子飲茶的記載還有早於此的漢代的《神異記》。

關於茶文化的知識

2樓:匿名使用者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

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3樓:野珂梅

1、概述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①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023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

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

4樓:小毛好馬虎

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

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

《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

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3、飲茶發源地點的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麼幾種說法:

1.西南:「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

」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

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4、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5、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區域性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關於茶文化的對聯,有關茶文化的對聯

1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鄭板橋鎮江焦山吸江樓 2 花箋茗碗香千載 雲影波光一樓。何紹基 3 一甌解卻山中醉 便覺身輕欲上天。崔道融 4 味為甘露勝醍醐 服之頓覺沉痾蘇。葛長庚 4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鬆根煮菜根。鄭板橋四川青城山天師洞聯 5 國不可一日無君 君不可一日無茶。乾隆與大臣聯 ...

有關茶文化的對聯,有關於茶文化的詩詞和對聯

1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鄭板橋鎮江焦山吸江樓 2 花箋茗碗香千載 雲影波光一樓。何紹基 3 一甌解卻山中醉 便覺身輕欲上天。崔道融 4 味為甘露勝醍醐 服之頓覺沉痾蘇。葛長庚 4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鬆根煮菜根。鄭板橋四川青城山天師洞聯 5 國不可一日無君 君不可一日無茶。乾隆與大臣聯 ...

尋找關於茶的詩詞,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1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錢起 唐 與趙莒茶宴 譯文 翠竹下之下舉行茶宴,一道飲紫筍茶,並一致認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還好。俗念雖全消,茶興卻更濃,直到夕陽西下才盡興而散。2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 宋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文 酒後更喜歡品嚐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