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學生觀,教師應有怎樣正確的學生觀

2021-03-19 18:20:07 字數 6262 閱讀 5857

1樓:匿名使用者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傳統教育受到挑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和方法不斷出現,隨之而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在新的條件下應怎樣看待受教育者或教育物件,尤其是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應樹立怎樣的學生觀,已成為重要的教育問題之一。所謂學生觀就是用什麼樣的觀點、方法去對待學生,是教師的世界觀、教育觀在學生問題上的具體體現。

對教師而言,科學正確的學生觀,小到關乎自己的工作利益,大到關乎民族的未來、國家的明天。「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們應該摒棄過去那種單純把學生當作被動的、單向的知識接受者的理念,而應該把學生看作是平等的、能動的、活生生的人。

一、學生是獨立完整的人1.學生是獨立於教師、家長、同學頭腦之外的客觀存在。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他不是包括家長、老師、同學在內的任何一個人的依附。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別人的頭腦之外、不依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無論你是否喜歡、是否願意,他(她)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決非老師想讓學生怎樣學生就會怎樣,學生既不是教師的四肢可由教師隨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由教師任意捏塑」。

教師應有怎樣正確的學生觀

2樓:帥氣的小宇宙

教師應有的正確的學生觀是:

首先,學生是人。 學生是獨立存在的、具有主體性的活生生的人。學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意支配的附屬品,他和**一樣具有獨立的人格尊嚴、豐富的情感和獨特的個性,其生命具有完整性。

他是具有主體性、獨立人格、創造力以及獨特個性的人。

1、學生是人,意味著我們必須真正將學生視作具有獨立人格、思想感情、主觀能動性和認知潛能的活生生的人,將學生真正當人看,在教育中賦予學生以「人」的涵義:在教育中,我們不僅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而且,還必須將學生視作主動、積極的、有進取精神和創造性的學習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還給學生自由想象與創造的時間和空間,把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另一方面,由於學生是具有獨特個性和生命完整性的人,這就意味著在教育中必須要承認和接受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

2、其次,學生是富有潛力的發展中的人。 一方面,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尚待開發,其身心發育還不夠完善,需要教育者科學、合理的開發與發掘;另一方面,學生又是已具有一定能力並享有一定權利的主體,他們享有一定的權利並具備行使這種權利的能力,**不僅不能剝奪或者代替他們行使其權利,相反要給予應有的尊重和適當的保護。

3、最後,學生是獨特的人。一方面,學生時代是人生命歷程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為豐富斑斕,生命成長最為迅速,最為重要的時段,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其定義為「**期」的準備,相反,必須肯定其作為人完整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具有的價值;

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承認學生有著生動、獨特的、成長價值不同於**的生活和內在世界,理解並尊重學生獨特的精神生活、內在感受以及不同於**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肯定充盈著純真情趣、智慧、和諧和生命活力的學生世界的價值。

總之,要改變學生的命運,我們必須「發現學生」,把學生真正地當「學生」,用一種全新的學生觀來支撐我們的學校教育。只有確立全新的學生觀,我們才能全身心地去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為有悠久人文文化歷史的中華民族培養出一批批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人。

3樓:鑫地

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你的學生,不要傷害他們的自信和自尊。自信和自尊是一個人積極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的內在動力,以尊重為儘可能一樣馬卡連柯的人。獨立高中增強意識,總覺得自己像一個長大了,希望能得到老師的理解和信任。

如果教師能夠愛和了解他們,信任他們,平等,對他們的民主的態度,可以讓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內化為自發需求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是忠於隨著學習踏進學校的大門的願望,並期待著成績的學習,期待儘快成長為有用的人才。

要儘量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住:促進孩子的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固執地努力刻苦學習最強大的力量,是他們的自信和自尊。

當孩子有這些勢力記住,當你是教育專家,您將得到尊重孩子。而一旦這種預期的火花熄滅它的能量的力量無法相比的話,你變得無能為力,即使是最有影響力的兒童的精神智慧,最先進的手段,他們將成為一個的東西。

學生觀是指關於學生的本質屬性和特徵的基本觀念體系。諸如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本質、特徵、成長髮展過程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

4樓:拻姑娘

教師對於學生,必須「發現學生」,把學生真正地當「學生」,用一種全新的學生觀

來支撐我們的學校教育。只有確立全新的學生觀,教師才能全身心地去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此外,教師還應該有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5樓:匿名使用者

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學生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關懷

6樓:人生如夕陽

(1)尊重所有學生,承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發展水平不同,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經歷、特長和需要進行相應教育。

(2)承認每個學生都能學會數學,給所有學生提供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平等機會,並能為每個學生尋找學習數學的最有效途徑,不斷向每個學生提出更高期望。

(3)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長,知道學生在學習中會運用不同的方法。在設計教學時,考慮學生能力、興趣、思維等多方面的不同特點,據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注重分層次教學和因材施教。努力防止學生掉隊,保證每個學生都有進步。

(4)知道如何改變教學,以適應學生已有的技能和經驗;知道如何樹立學生信心,鼓勵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數學有助於智力發展,數學在未來生活中將起重要作用。

(5)善於通過觀察、談話、家訪等形式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變化,及時適當調整課程和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6)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己多嘗試著去觀察對比、實驗操作、分析思考,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框架體系與發展變化規律。

7樓:z77清

我覺得你所謂的教師應該有怎麼樣的的學生觀,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矛盾的,就是說教師的話,我覺得你可能是想應該怎麼樣的站在學生的角度質疑考慮一些事情和怎麼樣和學生相處。

一個現代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教師觀和學生觀

8樓:中公教育

一.教育觀

(一)素質教育內涵:

1.以提高國民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

9樓:wo愛和平

現代教師的教師觀是有新的教育理念和長流水般的知識補充。學生觀是要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怕失敗和挫折,勇敢面對,還要虛心好學。

現代教師學導論現代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學生觀

10樓:du知道君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傳統教育受到挑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斷出現,隨之而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在新的條件下應怎樣看待受教育者或教育物件,尤其是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應樹立怎樣的學生觀,已成為重要的教育問題之一。所謂學生觀就是用什麼樣的觀點、方法去對待學生,是教師的世界觀、教育觀在學生問題上的具體體現。

對教師而言,科學正確的學生觀,小到關乎自己的工作利益,大到關乎民族的未來、國家的明天。「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們應該摒棄過去那種單純把學生當作被動的、單向的知識接受者的理念,而應該把學生看作是平等的、能動的、活生生的人。

一、學生是獨立完整的人1.學生是獨立於教師、家長、同學頭腦之外的客觀存在。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他不是包括家長、老師、同學在內的任何一個人的依附。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別人的頭腦之外、不依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無論你是否喜歡、是否願意,他(她)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決非老師想讓學生怎樣學生就會怎樣,學生既不是教師的四肢可由教師隨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由教師任意捏塑」。

現代教師應樹立什麼樣的學生觀簡答

11樓:匿名使用者

學生是獨立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個性化,學生發展觀

12樓:段蝶會飛

學生為主體,師生平等,教師引導學生

現代學生觀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13樓:染目黒曈

現代學生

觀則認為學生是積極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在實施新課程中,學生是核心,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老師需要主動地、自覺地拋棄傳統的師生觀,而建立一種積極的、有效的新型師生關係,具體說來,應該是以下幾個方面:

把學生當做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將學生看作是學習的機器,對於學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但從來不考慮學生的要求,是將學生看作機器,而不是看作為一個人。因而,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看作學生,看作為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培養自己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學生要以學為主,這種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而不是教師的強行灌輸。只有「把學生當做學生」,教師才能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義不容辭地對學生施以「引導」、「指導」、「誘導」、「輔導」、「教導」乃至「訓導」才有可能「導」出新課程的成功。

把學生當作朋友

教師要敢於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不再強調「學生必須服從教師」,而要堅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把學生當做朋友,意味著要和學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觀、世界觀,要對學生平等和信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和學生交朋友,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之在平等的地位、民主的氛圍中自覺自願地、樂此不疲地參與教育過程以及教育活動,形成良性發展。

把學生當做老師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的更新已經是日新月異。教師,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擁有者」;學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識接受器」,其中有些學生某些方面的知識(包括計算機、現代科技等方面)已超過了部分教師,由於獲取知識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師所執教的本學科上,也有不少資訊——學生已經掌握了,而教師卻還毫不知曉。這沒什麼關係,「師不必賢於**,**不必不如師」,問題在於:

我們教師是否應該虛懷若谷,不恥下問,心悅誠服地把學生當做老師,向他們學習自己所不知的東西,並以此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學習的主人?去聽聽他們的解釋,他們的討論。

把學生當做同學

新課程、新教材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學生固然需要教師的教學與引導,但教師也同樣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訓與指導(其實,一些教師平時所依據的《教學參考書》、《教案設計》等等,均如同一位「不說話的老師」)。這在某種意義上,便讓教師與學生具有了相同之處。

因此,我們教師可把學生當做同學,主動地與學生密切合作,共同**,給學生創造一種寬鬆和諧的對話環境,教師與學生在一起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彼此交流、互相溝通及坦誠的碰撞中,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習上的好夥伴」。

把學生當作兒童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指出:「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於18歲」。從聯合國的定義來看,我們的學生都應該屬於兒童的範圍。

作為兒童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童心,有作為兒童的特有的性格和愛好。作為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看作兒童,對於兒童的要求應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

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過程、方法、手段都應緊緊圍繞這個主體進行。

首先,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能動性。能動性側重於主體能力,表現為主體活動的自覺選擇和創造。它包含多方面的涵義:

一是主體對於主客體關係的自覺性。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物件。

」人的這種自覺意識是一種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標誌。正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產生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與我」的主客體關係;產生了人與自身的「主體我與客體我」的主客體關係;產生了人與他人之間的「自我與非我」的主客體關係(注:袁貴仁《馬克思的人學思想》, 104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 年版。

);二是主體的選擇性。馬克思認為人的活動是根據「物種的尺度」,即客體的規律和人的「內在的尺度」,即主體的需要、目的來實現選擇的。人類社會歷史是合乎規律的自然歷史過程,也就是人的能動選擇過程;三是主體的創造性。

馬克思說:「勞動是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列寧認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創造性是能動性的最高表現。

所謂「人化自然」是主體所創造的客觀世界。

其次,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主性。自主性側重於主體權利,表現為主體對活動諸因素的佔有和支配。真正的主體必然是具有主體性的主體,他既有能力又有權利支配和控制活動的諸因素。

最後,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為性。自為性側重於主體目的,表現為主體活動的內在尺度和根據。人類活動具有目的性,這個目的是超越現實的觀念性的存在。

這便是馬克思的思想:人的勞動是自為的,這是動物和人的根本區別。主客體物件性關係的確立是主體從「為我」的角度進行選擇的。

現代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教師觀和學生觀

一.教育觀 一 素質教育內涵 1.以提高國民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現代教師的教師觀是有新的教育理念和長流水般的知識補充。學生觀是要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怕失敗和挫折,勇敢面對,還要虛心好學。現代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學生觀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傳統教育受到挑戰,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模式 和方法不...

現代幼兒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能力,現代幼兒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技能,素質

第一 要有一顆尚美之心。尚美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人格。舉止文明 為人師表 言行優美是教育事業對師表形象提出的基本要求。現代教師應當崇尚美,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智慧化和美化,去影響 薰陶幼兒,做一個情操高尚 講究文明 神形秀美 儀表端莊 富有自我修養,能夠以身自教的教師。幼兒園是美育天地,藝術化手法是幼兒...

現代化的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21世紀的教育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師德,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學習能力,而且應具有探索研究掌握現代教育理念,把握教學規律,具有較強的熟練的業務能力,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完善的能力。新時期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 1 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承擔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