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是誰說的

2021-05-22 18:01:52 字數 3365 閱讀 4964

1樓:怡儒

【出自】:《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所著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不是聖賢,都會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如果犯錯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2樓:陸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不是聖賢,都會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如果犯錯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3樓:庚暢睦向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是誰說的?

【出自】:《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所著

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

國泰民安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出自何處?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出自於《左傳》。「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尚書》中說:「改過不吝。

」孔子說:「知恥近乎勇。」又說: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所以,敢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並進行改正,這是一種勇氣和美德,也是不斷的完善自我、取得進步的階梯。

明朝的文貞公徐階,有一次奉命到浙江的中部督學。有一位秀才,在他文章的結語中,寫了「顏苦孔之卓」,徐公就把這五個字塗掉,並且還批了「杜撰」兩個字,把他的成績列為四等,而且還要處罰他。秀才就向徐公稟告說:

「顏苦孔卓這句話,是出自揚子法言這本書中,並不是我杜撰出來的啊!」

徐公聽了之後,就站起來向秀才說:「我只是僥倖,比你早些時候取得功名,而實際上,我並沒有什麼學問,所以才幾乎犯下了責罰你的嚴重錯誤啊!」隨即就把秀才的成績,改列為一等。

當時的人,都很佩服徐公的雅量。後來徐公的官,做到了大學士。

明朝的名臣高攀龍(字景逸)曾經說:「發現過錯可以求福,自我反省可以免禍。時常看見自己的缺點,就是走在吉祥中了。

自己承認不是,別人便不好意思再開口指責了。不是說在遭遇橫逆時,暫時承認自己的不是。其實人非聖人,怎麼能盡善盡美呢?

別人來找我麻煩,多半是我咎由自取。我們應該反省自己,道理自然就會發現。這樣,我的心愈細密臨事便愈精詳,一番經歷,一番進步,節省了多少氣力,增加了多少見識。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為總是看別人的不是。」

5樓:肥菲富嬋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釋義:「非」,不是。「孰」誰。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

故事: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藉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忍地當場把廚師處死。

正好,屍體被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看見。他們瞭解情況後,非常氣憤,決定進宮去勸諫晉靈公。士季先去朝見,晉靈公從他的神色中看出是為自己殺廚師這件事而來的,便假裝沒有看見他。

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來到屋簷下,晉靈公才瞟了他一眼,輕描談寫他說「我已經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了,今後一定改正。」士季聽他這樣說,也就用溫和的態度道:」誰沒有過錯呢?

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6樓:第七路口

這句話出自於《左傳》。

原文:《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意思:是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指一個人犯了錯誤後,能夠認識並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

這句話源自一個歷史故事。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

「我知過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遺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後終被臣下刺殺。

典故:三國時期,周處被鄉里認為是和大蛟,白額虎同列的三害,周處殺死蛟虎後,卻得知自己是最被鄉里所憂慮的,因此找到陸雲決定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代忠臣!

7樓:匿名使用者

【出 處】《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8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如何理解?

9樓:舊城南憶往

意思是:

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出處:出自戰國中期左丘明的《左傳》之《左傳·宣公二年》。

作為一部編纂於兩千多年前的史著,《左傳》另一引人注目之點,是它在記事中還體現了有積極意義的指導思想和撰寫原則,從而開創了我國古代史書編纂的優良傳統。首先,《左傳》面對紛紜史實敢於秉筆直書,不虛美、不隱惡,所記事件與人物具有很高的歷史真實性。

全書對於周王與諸侯、諸侯之間以及諸侯國內部的明爭暗鬥的具體載述,對於此一時期眾多人物崇高與卑下、光明與醜惡之不同表現的真切敘寫,都體現出一種真正史家的目光與膽識。班固稱司馬遷為「良史」,其實早自《左傳》,可以說這種「良史」精神已經始發其端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不是聖賢,都會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如果犯錯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11樓:夢幻飛行貓

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過遷善,所以他才偉大而英明。

12樓:遊俠飛客

出自:左傳《左傳》簡介 《左傳》後人將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書,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左傳》的作者,司馬遷和班固都說是左丘明,現在一般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之人所作。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為《春秋》,最大的編年體史書為《資治通鑑》,所以《左傳》只能說是最早的詳細的編年體史書)。

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西漢時稱之為《左氏春秋》,東漢以後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什麼意思

13樓:橙子的大世界觀

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人一生都在得失中做出選者.你只要有所的就有所失啊.只要你得到的多失去的少就行啊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釋義】「非」,不是。「孰」誰。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

【故事】 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藉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忍地當場把廚師處死。

上聯說歸說做歸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求下聯

禍非禍福非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學是學用是用君非神人怎會無過 中國有哪些傳統民俗文化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 貼春聯 畫燈籠 京劇 花燈報元夜 踩高蹺 舞龍 舞獅等。具體介紹以下幾種 1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什麼意思

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人一生都在得失中做出選者.你只要有所的就有所失啊.只要你得到的多失去的少就行啊 出處 左傳 宣公二年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釋義 非 不是。孰 誰。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故事 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藉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人非聖賢

b試題分析 a,搭配不當。挑起 責任 改為 擔負起 c,不合邏輯。數億以上 智商能力 重複贅餘,刪去 能力 d,成分殘缺或贅餘。見諸於 中刪去 於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點小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出自何處?出 處 左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