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的科學研究方法有什麼特點,伽利略的科學研究方法有何特點

2021-03-19 18:19:47 字數 5820 閱讀 9520

1樓:匿名使用者

(1)有些教授也罵得他狗血噴頭,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小子想要幹什麼?

分析:「也」和「罵」說明學生們對老師是如此,連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對伽利略的做法持堅決反對態度,「狗血噴頭」說明罵得很凶。「天高地厚」指事物的複雜性,「不知天高地厚」說明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個天真無知的人,這些詞都是貶義,表明伽利略當時所面對的反對勢力之巨大。

(2)表演的地點在比薩斜塔,教授們穿著他們的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學生們和鎮上的人則走在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興高采烈,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伽利略的科學研究方法有何特點

2樓:love就是不明白

伽利略(1564—1642)是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標誌著物理學的開端。

物理觀察方法、數學方法、實驗方法相結合。觀察現象→提出假設→邏輯推理→實驗檢驗→數學演繹→形成理論。

伽利略的科學方法的特點和影響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自古以來,就在大自然中進化、生存和發展。人類對自身生命的奧妙,以及對絢麗多彩而又複雜多變的自然界,不斷地在進行探索,不斷地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解釋,包括用詩歌、繪畫、舞蹈等藝術形式,用哲學、宗教和各種假說等。但是,科學的解釋與它們不同。

科學的語言是基於實證的,有推理和經過歸納的,科學上力求用定量而簡明樸素的語言來描述事實,表達概念和規律。

例如,在我們周圍存在著許多自然界的現象,這之中包含了一些必然的因果關係,如「我們鬆開手,石頭就會落到地上」。古代的人們試圖去描述這個過程,石頭和其它物體是怎樣落向地面的。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首先把對這類現象的描述歸納成為規律,他認為,體積相等的兩個物體,較重的下落的較快。

他又認為,在物體下落的過程中,下落的速度是恆定的。直到伽利略以前,在近兩千年的時間裡,沒有人對亞里士多德的主張提出疑問。

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主張發生了懷疑。為此,伽利略設計了試驗。傳說他在二十多歲時,爬上位於義大利比薩城的比薩斜塔,做實驗來證實亞里士多德關於物體下落的快慢精確地與它們的重量成正比的論斷是錯誤的。

他經過推理,對物體下落是否速度恆定也產生懷疑,為證實他對亞里斯多德主張的疑問,他用一塊近十一米長的木板。木板中間刻畫出一個寬為兩個多釐米的溝槽,並用非常光滑的牛皮紙覆蓋它,讓一個光滑的銅球沿著斜面滾下,用一個帶有閥門的蓄水器計時。在做了球從不同高度滾下斜面的百次左右試驗後,他發現距離和時間之間的關係非常近似於z = kt2,而不是如亞里斯多德所總結的 z = kt ,式中k是常數,z是距離,t是時間。

當時還沒有可以精確計量時間的儀器,為了計量時間,伽利略在一個水桶的底部裝上一個很細的管子,在做實驗時,在物體沿著斜面下滑的過程中,水同時經過這根細的管子流入一個杯子,精確地稱出杯子裡水的重量,就可以知道不同運動時間之間的比例。

伽利略用了定量的方法來進行測量,用實證的試驗方法證實了他的假定,歸納出了規律,證明物體落下是加速度不變的加速運動,而不是速度不變的勻速運動。這種因懷疑而提出問題,用具有精確定量的方法來做試驗,並從事實中歸納出定律和數學模型的過程,集中體現了近代科學研究的主要特點。所以,人們一般認為近代科學從伽利略開始。

伽利略解決了物體是怎樣落向地面的問題。為什麼物體會落向地面,而不是遠離地面呢?這個現象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很長時期裡沒有人問為什麼。

直到17世紀,英國科學家牛頓(newton,1642-1727)進一步研究了石頭為什麼會落向地球,為什麼是加速運動。他力圖歸納出不僅適用於地球與地球上物體之間的作用規律,也適用於宇宙大千世界的規律。在觀察了許多在自然界發生的過程以後,他從直覺的假想出發,利用數學模型歸納出適用於世上萬物間作用的萬有引力模型。

許多不同的試驗為牛頓的假想提供了實證,他的假想就成為了公認的萬有引力定律。

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認為牛頓的定律在描述宇宙的某些現象時有侷限性,他又在牛頓的基礎上發展了相對論。這種對客觀世界的研究程序會繼續不斷地深入進行下去,科學就是這樣不斷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依靠實證來不斷逼近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真理。

總之,科學知識就是指人類經過科學研究而積累的,系統的對客觀世界和人類自身的認識。這個認識在不斷修正,不斷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觀存在。科學知識的表現形式有科學事實、科學概念、科學原理、科學理論和科學模型等。

科學知識並不是客觀不變的真理,更不是絕對的真理。通俗地說,科學知識的得來是有道理的,經過實證證明的,但是,它又是有侷限性的,它在科學家不斷地**之中發展和深化。無限的客觀世界是如此複雜,而且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我們人類主觀的認識能力與之相比是十分有限的,人類對客觀真理的**總是不斷地在曲折中前進。

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以及他研究的特點

4樓:董瑞良

1.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認為:

物體下落速度與物體重量無關.

反駁了亞里士多德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如果同時開始下落,重球應比輕球先落地」的觀點.即提出了「落體定律」

2.伽利略又通過斜面實驗確認了慣性定律.

3.伽利略的第三個重大貢獻是提出「相對性原理」.這一原理是物理學最重要的基石之一。特點是不盲目相信權威,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實驗過才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望採納

5樓:匿名使用者

伽利略是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他利用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學定律。2023年前後,他經過長久的實驗觀察和數學推算,得到了擺的等時性定律。接著在2023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

離開比薩大學期間,他深入研究古希臘學者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據槓桿原理和浮力原理寫出了第一篇題為《天平》的**。不久又寫了**《論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實質並給出準確的數學表示式,因此聲名大振。

與此同時,他對亞里士多德的許多觀點提出質疑。  在1589~2023年間,伽利略對落體運動作了細緻的觀察。從實驗和理論上否定了統治千餘年的亞里士多德關於「落體運動法則」確立了正確的「自由落體定律」,即在忽略空氣阻力條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時同時落地,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

根據伽利略晚年的學生v.維維亞尼的記載,落體實驗是在比薩斜塔上公開進行的:2023年某一天,伽利略將一個重100磅,一個重1磅的鐵球同時拋下,幾乎同時落地,在場的競爭者個個目瞪口呆,在大笑中聳聳肩走了。

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並未明確說明實驗是在比薩斜塔上進行的。因此近年來對此存在爭議。  伽利略對運動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詳盡研究並給出了嚴格的數學表示式。

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力學中的動力學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靜力學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過慣性定律(見牛頓運動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規律,這為牛頓正式提出運動第

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礎。在經典力學的創立上,伽利略可說是牛頓的先驅。  伽利略還提出過合力定律,拋射體運動規律,並確立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伽利略在力學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這在他晚年寫出的力學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中有詳細的描述。在這本不朽著作中,除動力學外,還有不少關於材料力學的內容。

例如,他闡述了關於樑的彎曲試驗和理論分析,正確地斷定樑的抗彎能力和幾何尺寸的力學相似關係。他指出,對長度相似的圓柱形樑,抗彎力矩和半徑立方成比例。他還分析過受集中載荷的簡支樑,正確指出最大彎矩在載荷下,且與它到兩支點的距離之積成比例。

伽利略還對樑彎曲理論用於實踐所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工程結構的尺寸不能過大,因為它們會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發生破壞。他根據實驗得出,動物形體尺寸減小時,軀體的強度並不按比例減小。他說:

「一隻小狗也許可以在它背上馱兩三隻同樣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馬也許連一匹和它同樣大小的馬也馱不起。」  ②天文學  他是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學家。這些成果包括:

發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星(現稱伽利略衛星),太陽黑子和太陽的自轉,金星、木星的盈虧現象以及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等。他用實驗證實了哥白尼的「地動說」,徹底否定了統治千餘年的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動說」。  ③哲學  他一生堅持與唯心論和教會的經院哲學作鬥爭,主張用具體的實驗來認識自然規律,認為經驗是理論知識的源泉。

他不承認世界上有絕對真理和掌握真理的絕對權威,反對盲目迷信。他承認物質的客觀性、多樣性和宇宙的無限性,這些觀點對發展唯物主義的哲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由於歷史的侷限性,他強調只有可歸納為數量特徵的物質屬性才是客觀存在的。

  伽利略因為支援日心說入獄後,」放棄了」日心說,他說」考慮到種種阻礙,兩點之間最短的不一定是直線」,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思想,暫時的放棄換得永遠的支援,沒有像布魯諾那樣去壯烈,但卻可以為科學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6樓:demon陌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絡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巨集觀物或巨集觀效應.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物件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物件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物件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物件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擴充套件資料:

物理學的本質:物理學並不研究自然界現象的機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們只能在某些現象中感受自然界的規則,並試圖以這些規則來解釋自然界所發生任何的事情。我們有限的智力總試圖在理解自然,並試圖改變自然,這是物理學,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學共同追求的目標。

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祕,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祕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

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巨集觀物體統一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

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

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映象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

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對於物理學理論和實驗來說,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的假設選擇,理論的數學,理論與實驗的比較是與實驗定律一致,是物理學理論的唯一目標。

人們能通過這樣的結合解決問題,就是預言指導科學實踐這不是大唯物主義思想,其實是物理學理論的目的和結構。

在不斷反思形而上學而產生的非經驗主義的客觀原理的基礎上,物理學理論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學術語來判斷。而不用依賴於它們可能從屬於哲學學派的主張。在著手描述的物理性質中選擇簡單的性質,其它性質則是群聚的想象和組合。

通過恰當的測量方法和數學技巧從而進一步認知事物的本來性質。實驗選擇後的數量存在某種對應關係。一種關係可以有多數實驗與其對應,但一個實驗不能對應多種關係。

也就是說,一個規律可以體現在多個實驗中,但多個實驗不一定只反映一個規律。

科學研究方法有什麼,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四種研究方法主要有 二是案例研究法 通過以具體 典型的案例為素材和研究物件,縮小選題,避免泛泛而談。三是問卷調查法 通過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所需資料,確保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更加準確。研究方法的作用 1 有利於推進社會進步與社會發展。科學研究方法不僅是一種純粹的學理性思維,而且有...

德雷克海峽的科學研究,德雷克海峽有哪些特點?

德雷克海峽海冰開關效應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變化,中始新世和早漸新世之間的總的溫度下降,在整個新生代都是最急劇的。這種下降被認為由如下原因引起 1 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馬尼亞以南的通道開始為全球迴圈和氣候上隔離的環極流開啟了通路 2 由於澳大利亞向新幾內亞向北移動,吸熱的赤道水面積縮小 3 特提斯海關閉,不...

生物中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初中的生物研究方法除了實驗法還有哪些方法?

在生物學史上我們經歷了描述性生物 學階段 實驗生物學階段和分子生物學階段的發展,得到了前人留下的很多寶貴的生物學研究方法,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應將這些方法進行滲透。總體來說大致有八種方法,即 觀察法 實驗法 調查法 假說演繹法 類比推理法 模型法 系統分析法 同位素標記法。初中的生物研究方法除了實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