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印度教神廟的內外佈滿了表現男女眾神的裝飾雕刻。這些神靈通常多面多臂,形象怪誕,輪廓線條躍動柔和,富於肉感性和怪異性趣味。印度教神廟雕刻以地域為界分為三種流派型別:
南方雕刻纖細優雅,群雕場面富於戲劇性。運動感強烈,代表作是巨巖浮雕《恆河女神》、青銅雕刻《舞王溼婆》;中部雕刻雄勁厚重,造型超常。極富運動的爆發力,代表作是象島石窟中表現宇宙永恆變化的傑作《溼婆三面像》以及埃羅拉石窟凱拉薩神廟的《舞蹈的溼婆》等;北方以卡朱拉侯神廟雕刻為代表,風格以極力追求華麗繁縟、強調女性的肉感魅力為特色。
印度建築的風格是怎樣的?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印度建築的風格,首先體現在平行法穹隆建築。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062a.麥唐那說,此種平行建築的穹隆建築物的優點是沒有橫壓力,而古典式與哥特式的建築物則因用輻射式的穹隆常感到橫壓力的壓迫。
所以更細微而精美的支柱在印度建築物中是可以用的。此型式的另一結果是在穹隆內部的頂中心使用吊鐘飾物,穹隆的飾物也是向心的圈環形狀,而不是羅馬式或哥特式穹隆的垂直線條。此種樣式可以有多種變化而不至失去良好的趣味,並且因之使耆那教穹隆成為精緻屋頂的最優美的樣式而為其他地方所不能見到的。
而馬里奧·布薩利則提出了印度建築的三種方式,希卡羅式、維那摩式和瞿布羅式。
印度教神廟其次,是表現出裝飾超過了建築本身。在印度的寺廟中,裝飾品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像伊迪絲·漢密爾頓所說的那樣,「印度的廟堂是光彩奪目的裝飾品的薈萃,富麗堂皇的裝飾把建築物的輪廓線條都蓋沒了。雕樑畫棟,各種形體儀態的雕刻以及裝潢點綴,重重疊疊,使人眼花繚亂,給人的印象是,它們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各種圖案的彙集,內容異常豐富,使人迷惑,似乎沒有設計與安排,只是如此這般地適應裝飾的需要而已。
」在漢密爾頓看來,「每件裝飾品都是精工細刻的佳作,具有一種神祕的含義。整個廟堂外觀的重要性就在於讓藝術家們在它的上面鐫刻真理的形徵」。因此,與其說這種寺廟是建築,不如干脆說它是裝飾。
印度教神廟
卡朱拉侯神廟雕刻的特點是什麼?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卡朱拉侯神廟雕刻是印度教神廟雕刻爛熟期最突出的典範。刻意追求繁縟豪華的版裝飾,各種人物的肢權體動作高度扭曲誇張、變形,極富**。神廟外壁上有高浮雕嵌板。
刻畫著這座神廟雕刻中最具吸引力的各種姿態的女性和愛侶的形象。她們身體扭曲度極大,將傳統的三曲式表現誇張到了極致。她們個個搔首弄姿,用各種妖嬈迷人的姿態表現著如火的愛慾,卡朱拉侯神廟的雕塑代表作是《情書》,塑造了一位體態豐滿的**亻寧立在樹陰下聚精會神地寫信,她的身體扭曲成變形的三屈式,突出了其肥碩婉麗的女性人體美。
印度的著名的古建築是什麼??????????急!!!!!!!
4樓:匿名使用者
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一位王后的陵墓 佛教建築
古代印度遺留下了窣堵波、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築。窣堵波是一種用來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築,最大的在桑吉,約建於公元前250年。半球體直徑32米,高12.
8米,下為一直徑為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
半球體用磚砌成,紅色砂岩飾面,頂上有一圈正方石欄杆,中間是一座亭子,名曰佛邸。窣堵波周圍樹有石欄杆,四面正中均設門,門高10米,門立柱間用插榫法橫排三條石坊,斷面呈橄欖形。門上佈滿浮雕,輪窣上裝飾圓雕,題材多是佛祖本生故事。
石窟分兩種。舉行宗教儀式的石窟叫支提窟,平面長方形,縱端為半圓形,半圓形的中間有一窣堵波。除入口處外,沿內牆面有一排柱子。
另一種石窟稱為精舍,以一個方廳為柱心,三面鑿出幾間方形小室,供僧侶靜修之用,第四面為入口,沒有門廊。精舍和支提窟常相鄰並存,如阿旃陀的石窟群。
在相傳為佛祖釋迦牟悟道的地方——菩拉迦耶耶建有一座廟和一座塔。塔即佛祖塔,始建於公元2世紀,14世紀重建。塔為金剛室座式,在高高的方形臺基**有一個高大的方錐體,四角有四座式樣相同的小塔,襯托出主體的雕佛。
塔身輪廓為弦形,由下至上逐漸收縮,表面佈滿雕刻。 印度的佛教建築隨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的石窟藝術有一定的影響。 婆羅門教建築 從公元10世紀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羅門教廟宇。
形式和規格都參照農村的公共集會建築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採用樑柱和疊式結構。其外形從臺基到塔頂連成一個整體,佈滿雕刻,建築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體量不大,有一間神堂和一間門廳,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於高臺基上。
門廳部分的簷口水平挑出,上為密簷式方錐形頂,最上端是一個扁球形寶頂。神堂上面是一個方錐形高塔,塔身密佈凸稜,塔形曲線柔和,塔頂也是扁球形寶頂,神堂是一間聖殿,四方正方位開門,整個廟宇象徵婆羅門教溼婆、毗溼奴、梵天三位一體神。最傑出的是科納拉克的太神寺。
南部寺院規模龐大,通常以神堂為主體,還有僧舍、旅驛、浴室、馬廄等。周圍是長方形圍牆,神堂頂上,每邊圍牆**的大門頂上都有高聳的方錐形塔,造型挺拔、簡潔,雖滿布雕刻,仍保持單純幾何體的輪廓。典型的例於是馬村拉大寺。
中部寺廟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內為僧舍或聖物庫。院子**寬大的臺基正中是一間舉行宗教儀式的柱廳,它的兩側和前方,對稱地簇擁著3個或5個神堂。神堂平面為放射多角形。
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獨立,塔身輪廓為柔和的曲線,有幾道尖稜直通相輪寶頂。一圈出挑很大的簷口把幾座獨立的神堂和柱廳殿聯為一體。 伊斯蘭建築 崇拜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統治印度時,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經學院和城堡。
這此建築的形式和規格雖受中亞、波斯的影響,但已具有了獨立的特徵。穹頂有了很大的改進,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頂為中心作集中式構圖,四角則是體形相似的小穹頂襯托。立面設有尖券的龕,牆體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裝飾。
廣泛使用大面積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築輪廓飽滿,色彩明朗,裝飾華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代表建築: 巴利赫蒂希爾神廟 中世紀德干地區諸王朝處於雅利安文化與達羅毗荼文化混雜的中間地帶,頻繁的戰爭導致南北方美術風格的交流。
早期遮盧迦王朝(535~753)在邁索爾的 3座都城巴達米、阿胡爾和帕德達伽爾的神廟群,最初的形制由佛教支提堂演變而來,中世紀接受了南方式印度教神廟的影響,同時滲入了北方式神廟的成分。帕德達伽爾的維盧巴克夏神廟是建志補羅的凱拉薩納特神廟的仿製品。拉施特拉古德王朝(753~949)繼續開鑿埃洛拉石窟。
埃洛拉第16窟凱拉薩神廟,是仿照帕德達伽爾的維盧巴克夏神廟設計的,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不愧為舉世無匹的巨構傑作。凱拉薩神廟的雕刻,綜合了笈多時代的典麗、遮盧伽王朝的渾厚與帕拉瓦王朝的秀逸,動態強烈,變化豐富,活力充沛,代表著印度巴洛克美術的最高成就。約在同時期開鑿的象島石窟溼婆神廟,雕刻也富有印度巴洛克美術的特色,其中的巨巖雕刻《溼婆三面像》集優美、崇高、獰厲於一身,寓創造、儲存、毀滅之奧義,堪稱世界雕刻名作。
後期遮盧迦王朝(10~12世紀)的神廟群,外壁壁龕密集,裝飾漸趨繁瑣。曷薩拉王朝(1100~1300)在德干西南的貝盧爾、赫萊比德、索姆納特普爾修建的神廟,平面設計呈星形,悉卡羅較低,外壁裝飾浮雕更加細密纖巧,亦流於羅可可風格。 凱拉薩神廟 中世紀北印度諸王朝奉為正統的雅利安文化,愈來愈多地吸收了達羅毗荼文化的因素。
孟加拉、阿薩姆流行的□多羅教(性力崇拜),同時影響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及其美術。巴拉王朝(約750~1150)是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最後庇護所。波羅諸王擴建增修了那爛陀寺和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寺院。
佛陀伽耶的金剛寶座塔分層立龕的角錐形高塔形制,可能與印度教神廟的悉卡羅有關。那爛陀等地出土的波羅石雕或銅像,如寶冠佛、多臂觀音、密教女神多羅菩薩等雕像,受有笈多古典雕刻與南印度銅像的雙重影響,感染了巴洛克的豪華、繁縟、怪誕,被稱作火焰式的藝術。巴拉美術對尼泊爾、中國**、緬甸、爪哇等地的佛教美術影響較大。
東恆伽王朝 (8~13世紀)在奧里薩境內營造了巨集偉的神廟群。奧里薩神廟是北方式神廟的亞種之一,曲拱形的悉卡羅呈玉米狀,代表作有布巴內斯瓦爾的林伽羅神廟、布里的扎格納特神廟、康那拉克的太陽神廟等。奧里薩雕刻裝飾繁麗、動態誇張,屬於爛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
康那拉克太陽神廟的巨大的浮雕車輪富麗堂皇,被視為印度文化的象徵。金德拉王朝(950~1203) 的都城卡朱拉侯的印度教、耆那教神廟群可與奧里薩神廟群比肩。卡朱拉侯神廟也是北方式神廟的亞種之一,悉卡羅呈竹筍狀,主塔周圍環峙多層小塔,代表作有根達利耶·摩訶提婆神廟等。
卡朱拉侯雕刻以神廟外壁高浮雕嵌板帶上千姿百態的女性雕像和愛侶(密荼那)雕像著稱,變形極美,**極強,亦屬於爛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卡朱拉侯出土的雕刻珍品《情書》是印度雕刻的壓卷之作。北印度西部拉賈斯坦奧西亞的蘇利耶神廟和阿布山的毗摩羅塔樓,古吉拉特的蘇利耶神廟,也屬於北方式神廟,比例勻稱,裝飾華麗。
克什米爾地區仍然營造著犍陀羅傳統的寺廟,重要的有摩爾坦德和阿萬蒂普爾的廟宇。 建築 從建築藝術看,吠陀時代與列國時代基本上是木質結構,這些建築物現已蕩然無存。阿育王時,開始用磚石建築材料,桑奇地方儲存的佛塔就是用磚建成,以後又擴大,並砌上一層石塊。
該佛塔呈半圓形,直經約30餘米,頂端為平臺,臺上造一方壇,壇上豎立層疊著的傘形柱,這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該佛塔周圍有環形道路,並繞以柵欄和四個大門,四個大門都佈滿了以佛教題材為中心的精緻雕刻。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築藝術的重要遺蹟。
這些高達15米的石柱,最重的達50噸左右,除奔馬、瘤牛、大象等造型的柱頭外,最著名的是薩爾納茲大石柱,其柱頭的四個背對背蹲踞著的獅子,栩栩如生,雄勁有力,象徵著帝王的權威。 石窟 造型藝術中的重大成就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石窟藝術,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旃陀石窟。它位於海德拉巴省溫德亞山脈的深山中,大約於公元前1世紀開鑿,公元7世紀完成。
因其在深山中,建成後約有2023年人煙絕跡,直到2023年才被歐洲人發現。石窟開鑿在河流旁半圓形的懸崖上,共29個石窟。石窟的建築有佛殿和僧房兩種,內有大量的以佛教為題材的精美繪畫和雕刻,也有以現實為題材的作品,體現了古印度藝術的獨特風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築、雕刻、繪畫三種藝術結合的範例,被譽為世界藝術精萃之一。
據說唐玄奘到印度時曾拜訪過這裡。古印度人竟把一座石山變成壯麗的藝術寶庫,充分體現了古印度人民的偉大創造力。 摩亨約.
達路考古遺址 摩亨約.達路考古遺址 ——史前被毀滅的印度古城 摩亨約.達路位於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內,拉爾卡納縣城南20公里處,距卡拉奇約500公里,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城市遺址之一。
這座遺址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古代印度歷史的看法,從此,印度河河谷文明被公認為古代世界主要文明之一,並與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相提並論。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人類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23年,一支由約翰.
馬歇爾率領的考古隊在印度河谷下游一個名叫摩亨約.達路的土丘挖掘一座佛塔的廢墟。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發現挖掘出的一些古代石雕遠比佛教的時代更為古老。
經過十年的挖掘,一座被塵土掩埋、沉睡了幾千年的古城遺址破土而出。這時人們才想到,這裡與哈拉帕發現的遺物屬於同一型別、同一文化的物品,便將其稱之為哈拉帕——摩亨約.達路文明,或曰印度河谷文明,並開始發掘哈拉帕古城的遺址。
考古學家在印度河谷地區共發現了5座古代城市,其中最大的兩座是位於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爾卡納縣境內的摩亨約。達路和位於旁遮普省的哈拉帕。這兩個城市每座約有居民5萬多人,其他三個城市人口略少。
最使挖掘者們震驚的是,這兩座古城實在是太古老了,它們最初的建設始於公元前 2500 年,幾乎像蘇美爾文明和埃及文明一樣古老,比人們原來所瞭解的古印度文明向前推進了整整2023年。 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不但城市的年代異常古老,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兩座城市在建造之前,似乎就已經作了非常細緻的設計。不論是公共建築、住宅、街道、商業區還是倉庫,都規劃得極有條理。
摩亨約.達路可謂上古時代城市設計的最佳典範,整座城市佈局合理、規範,極端重視條理、秩序和計劃,頗具現代化城市特徵。每個城市都分為幾個區,每個區都有牆圍繞著。
全城是四方網格設計的整齊街道,寬闊的街道呈棋盤式佈局向四面伸延。兩條南北向和三條東西向大路縱橫交錯,四周築有城牆、塔樓、壕溝,均用燒製磚石砌成。人們居住的房屋設計風格基本相同,均是中間有天井的四合院結構。
樓梯直接通往樓上或屋頂,窗戶上裝有活動的木格窗。
印度教的對世界有哪些影響,印度教與佛教, 哪一個的世界影響力大
要說影響力自然是佛教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嘛 事實上,嚴格說佛教並非廣義上的宗教,如果你能深入瞭解佛教教理你自然會明白為什麼他並非廣義的宗教,這個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在於他的博大精深,自然也就無法用簡單的言辭能予以說明。嚴格意義上說,佛教並非所謂的 信仰 問題,而是在於他揭示的宇宙哲理無以反駁,具體你可...
印度教形成的三大主神是什麼,印度教三大主神與天帝是什麼關係?梵天,溼婆和天帝誰的權力大?誰最強?
印度教信奉的是多神論,所以並沒有單一的信條。萬神殿繼承了吠陀諸神 婆羅門教諸神的譜系,容納印度各種民間信仰,形成了崇拜梵天 毗溼奴 溼婆三大主神的格局。三大主神又有各自的配偶 化身或變相,衍生出無數奇幻無窮的故事。在笈多王朝前後以梵文編寫的印度兩 詩 摩訶婆羅多 羅摩衍那 和各種 往世書 中,彙集了...
印度教對印度飲食文化的影響,印度的傳統節日和飲食習慣
印度人的飲食文化 印度並存著各種教派。印度教的信徒約佔總人口的82 他們把牛奉為 神 稱為 神牛 神牛 自然不能成為人們口中之物。印度平均每三個人便有一頭牛。印度教的上層人物更是不能沾任何肉類的齋戒主義者。約佔總人口11 的伊斯蘭教徒戒豬肉,而約佔2 的錫克族教徒戒酒。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中同樣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