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盟軍在北非、地中海戰場的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導致義大利國內局勢日趨緊張,加速了墨索里尼的垮臺。
義大利於2023年6月正式參戰後,不到半年,公眾便對戰爭產生極度厭惡的心理。意軍在希臘和埃及的失敗使他們不再信任所謂一貫正確的領袖了。連續3年的戰爭及其失利,更是讓義大利經濟瀕於崩潰。
由於英國對地中海實行海上封鎖,義大利長期依賴進口的糧食減少,普通義大利人的麵包定量每人每天只有150克,咖啡、汽油和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只能在黑市上見到。人民生活十分困難,對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日益不滿,反法西斯和反戰活動頻繁發生。2023年3月,米蘭和都靈爆發了有13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要求獲得「和平與自由」。
倫巴第和熱那亞兩地的工人立即響應。這是義大利出現的第一次***示威,致使軍工生產陷於停頓。
在法西斯集團內部,也有不少人意識到戰爭不得人心,並對墨索里尼表示不滿與輕蔑。法西斯的頭面人物齊亞諾等人在2023年底便打算與同盟國媾和,尋求擺脫戰爭困境。墨索里尼遂於2023年2月改組內閣,撤銷了齊亞諾外交大臣一職和格蘭迪司法大臣一職,但仍未能挽救搖搖欲墜的法西斯統治。
義大利墨索里尼**垮臺的背景是什麼?
2樓:漫閱科技
盟軍在北非、地中海戰場的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導致義大利國內局勢日趨緊張,加速了墨索里尼的垮臺。
義大利於2023年6月正式參戰後,不到半年,公眾便對戰爭產生極度厭惡的心理。意軍在希臘和埃及的失敗使他們不再信任所謂一貫正確的領袖了。連續3年的戰爭及其失利,更是讓義大利經濟瀕於崩潰。
由於英國對地中海實行海上封鎖,義大利長期依賴進口的糧食減少,普通義大利人的麵包定量每人每天只有150克,咖啡、汽油和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只能在黑市上見到。人民生活十分困難,對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日益不滿,反法西斯和反戰活動頻繁發生。2023年3月,米蘭和都靈爆發了有13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要求獲得「和平與自由」。
倫巴第和熱那亞兩地的工人立即響應。這是義大利出現的第一次***示威,致使軍工生產陷於停頓。
墨索里尼對義大利**提出了什麼要求?
3樓:北京創典文化
當義大利**同意在和平條約上簽字時,激起了民族主義者的憤怒。其中墨索里尼和鄧南遮表現得最為突出。墨索里尼提出,要麼修改《凡爾賽條約》,要麼進行新的戰爭;鄧南遮宣稱,不論是根據神聖權利還是根據人類法律,達爾馬提亞都是屬於義大利的,它過去是我們的,今後也將屬於我們。
墨索里尼第一次佈告的內容是什麼?
4樓:北京創典文化
第一次是宣告法西斯舉行會議,表示向一切為爭取義大利的偉大與世界自由而死的意國人民致敬;向一切因戰爭而殘廢和患有不治之症者致敬;並向一切牢記不忘和努力完成他們的責任的人致意。法西斯還宣稱,他們準備全力保護和支援個人所擁有的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
這一宣告爭取了軍界,穩定了資產階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5樓:京城「老炮兒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二戰蓄勢待發。
6樓:辛酉寶寶
1、日本侵華
2023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迴應。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
2、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2023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3、西班牙內戰
反法西斯的人**線和共和**有蘇聯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援,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4、慕尼黑陰謀
德意志第三帝**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充套件的步伐。2023年,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由此,在與蘇聯商討了瓜分波蘭和東歐勢力範圍,得到蘇聯的中立保證之後,希特勒決定放手一搏。
這一條約進一步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擴充套件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一、政治方面
1、戰爭徹底摧毀了法西斯主義,二戰使各國人民深刻反思,追求和平進步的思想成為深入人心。
2、二戰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國家,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逐步瓦解。
3、二戰使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形成了蘇聯為首的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和平進步力量壯大。
二、科技方面
1、最顯著的是革新了**,整個二戰從開始到結束,軍事科技超高速發展,從普通栓式步槍,到最後的自動步槍;從簡陋的雙翼木結構戰鬥機,到最後的全金屬噴氣式飛機。
2、**的革新必然導致戰爭理念革新,德國閃電戰讓歐洲顫粟,坦克裝甲車輛第一次作為主角衝在了戰爭第一線。蘇聯大兵團阻擊和大縱深穿插作戰留下了戰爭重彩。
三、民族方面
二戰徹底開啟了工業革命以來,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走向融合的大門,促進了聯合國的建立,推動了科技進一步發展和廣泛應用,加速了世界一體化,形成了地球村。
7樓:貞觀之風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2023年和202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
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並逐漸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主體,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世界範圍內的大戰。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根本原因
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二、戰爭程序
1.爆發:1939 年,德國閃電戰入侵波蘭,兩天後英法對德宣戰。二戰爆發。隨後,1940
年,德國繞過馬奇諾防線,入侵法國,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法國投降。
2.擴大:1941 年,德國入侵蘇聯,二戰擴大。1941 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
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3.反法西斯聯盟成立:1942 年初,中、美、英等 26 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共同簽署《聯
合國家宣言》,標誌著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
4.轉折:1942 年,中途島海戰美國獲勝(太平洋戰場);1942 年,阿拉曼戰役德意軍隊
戰敗,北非戰場發生轉折;1943 年,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蘇德戰場)。
5.1943 年,中、美、英三國召開開羅會議,要求日本侵佔的包括東三省、臺灣和澎湖
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中國。美、蘇、英三國舉行德黑蘭會議,一致行動和戰後合作,
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
6.1943 年,英美聯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登陸,9 月義大利投降。
7.1944 年諾曼底登陸,法國光復。
8.1945 年,雅爾塔會議:對消滅德**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起到很大作用,懲辦戰犯,
準備在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等。1945 年 5 月,德國無條件投降。
10.結果:1945 年 5 月,德國無條件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無條件宣佈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9樓:霽雨若初
1、日本侵華
2023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迴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
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日軍進攻瀋陽2023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2、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2023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
首先,他希望先吞併衣索比亞,但想達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許。英、法最終對義大利的行為採取綏靖政策,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成熟,便於2023年10月3日,發動了侵略戰爭。
在經過7個月的抵抗之後,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衣索比亞寡不敵眾,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3、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內戰(2023年7月17日——2023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軍與人**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
反法西斯的人**線和共和**有蘇聯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援,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重新在西班牙復辟帝制。
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4、慕尼黑陰謀
2023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併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藉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
面對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2023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託·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
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拓展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古代埃及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埃及的歷史背景和服裝特點分別是什麼?
現在埃及的主要文物大部分在法國,研究埃及文物要去法國才行。埃及20世紀50年代才有本國的考古學家,他們也有很多成果,但最早的成果是法國及其他國家的考古學者開創的。古代埃及的歷史分期 古代埃及經過了三十多個王朝,歷史學家將其分為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2300年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5...
蘇聯解體的歷史背景,蘇聯解體的背景是什麼
蘇聯解體前,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佈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仿效,先後發表了宣佈恢復或收復主權的宣告,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8 19政變後,除俄羅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國全部宣佈獨立,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 車臣 西伯利亞等地也出現了要求獨立的主張。1 與美國的軍備競賽 高度集中的計劃...
秦兵馬俑歷史背景,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 集權制國家。埋葬著這個希望子孫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