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企業併購中應該考慮哪些財務問題

2021-03-19 18:19:21 字數 5285 閱讀 8776

1樓:匿名使用者

在西方,對企業併購存在種種理論上的解釋。有的理論認為併購中通過有效的財務活動使效率得到提高,並有可能產生超常利益。有的從**市場訊號上分析,認為**收購傳遞目標公司被低估的資訊,會引起併購方和目標公司****。

綜合各種理論,企業產權在買賣中流動,遵循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使生產要素流向最需要、最能產生效益的地區和行業的同時,還要考慮由於稅務、會計處理慣例以及**交易等內在規律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純貨幣的效益,因此,企業產權併購財務動因包括以下幾方面。

避稅因素由於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間的稅率差別較大,在併購中採取恰當的財務處理方法可以達到合理避稅的效果。在稅法中規定了虧損遞延的條款,擁有較大盈利的企業往往考慮把那些擁有相當數量累積虧損的企業作為併購物件,納稅收益作為企業現金流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企業現金流量的盈餘使用方式有:

增發股利、**投資、回購**、收購其他企業。如發放紅利,股東將為此支付較企業**市場併購所支付的**交易稅更高的所得稅;有價**收益率不高;回購**易提高**行市,加大成本。而用多餘資金收購企業對企業和股東都將產生一定的納稅收益。

在換股收購中。收購公司既未收到現金也未收到資本收益,因而這一過程是免稅的。企業通過資產流動和轉移使資產所有者實現追加投資和資產多樣化目的,併購方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換取目標企業的**,這些債券在一段時間後再轉換成**。

這樣發行債券的利息可先從收入中扣除,再以扣除後的盈餘計算所得稅,另一方面企業可以保留這些債券的資本收益直至其轉換為**為止,資本收益的延期償付可使企業少付資本收益稅。

1.節約交易費用。

企業併購實質上是企業組織對市場的替代,實現了外部交易的內部化,由於在適當的交易條件下,企業的組織成本有可能低於在市場上進行同樣交易的成本,從而減少了生產經營活動的交易費用。 2.減少**成本。

當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時,由於企業管理層與企業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而產生了**成本,包括所有人與**人的簽約成本,對**人監督與控制的成本等。而通過併購或**權的競爭,目標公司現任管理者將會被代替,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成本。

3.降低融資成本。

通過企業併購,可以擴大企業的規模,產生共同擔保作用。一般情況下,規模大的企業更容易進入資本市場,它們可以大批量地發行**或債券。由於發行數量多,相對而言,**或債券的發行成本也隨之降低,使企業以較低的資本成本獲得再融資。

4.取得稅收優惠。

併購過程中企業可以利用稅法中的稅收遞延條款合理避稅,把目前虧損但有一定盈利潛力的企業作為併購物件,尤其是當併購方為高盈利企業時,能夠充分發揮併購雙方稅收方面的互補優勢。由於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間的稅率差別較大,在併購中採取恰當的財務處理方法可以達到合理避稅的效果。 5.

增加企業價值。

併購通過有效的控制權運動為企業帶來利潤,增加企業價值。即意欲獲取企業控制權的權利主體通過交易方式獲取了其他權利主體所擁有的控制權來重新配置社會資源。在有效的企業控制權市場執行的條件下,對大部分接管者來說,其爭奪控制權的動機就在於尋求公司的市場價值和在有效管理的條件下應具有的市場價值之間的差額。

企業併購的財務分析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2樓:

一、併購前的財務風險及防範

併購企業在併購計劃實施之前,需要選擇併購的目標企業和具體的併購方式,因此,併購前的風險主要是這兩個選擇所造成的風險。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主體,其選擇的併購行為不但應該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且應該符合主購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併購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謀求協同效應、實現戰略重組,或是為了某些特定目標。

因此在併購前必須仔細考慮選擇適當的目標企業,而在實際操作中卻不乏多選擇失敗的案例。例如許多企業由於盲目進行混合併購或盲目進入不相關領域,最後使企業進入多元化經營的誤區,反而拖累了自身,不利於主購企業的發展。這些就是未能很好的考慮選擇目標企業的所造成的風險損失。

2.企業的併購方式多種多樣,有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及合併。股權收購又有整體性股權收購、控股性股權收購、承債性股權收購。

資產收購又有規模擴張型、借殼上市型、重組型和置換型資產收購四種。每種方式要求的資本數量不同,不同的併購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併購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資本規模及各方式的優缺點,適當的選擇併購方式,減少選擇所造成的風險損失。

二、併購中實施階段的財務風險及其防範

1.融資風險。

融資風險是指企業在併購過程中是否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同時是否能夠保證併購的順利進行一種風險。如果融資的安排不當或是與企業執行連線不夠完善就會形成融資風險,如果融資過早就會出現承擔許多可以避免的利息;如果融資過晚或過慢就會出現資金不足或是資金供給不正常,導致併購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對於融資的安排也是併購過程中的重點。

融資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

內部融資是指企業所需的資金均**於內部的自留資金,內部融資的好處在於不需要支付利息,且沒有還貸壓力,可以減少企業的併購成本和由於無法還貸可能造成的破產形象,但是也具有不容忽視的缺點;完全運用自有資金,一則我國的企業規模一般較小,無法獨自承擔併購所需的鉅額資金,完全動用寶貴的自有資金進行併購會影響企業對於外部市場的反應能力及抗風險的能力,如果進一步的融資不能夠順利進行,則非常有可能導致企業的正常執行,更不用說企業的併購大計。

外部融資是指企業運用外部手段籌集併購資金的方式,主要包括權益融資、債務融資和混合性**融資三種。

權益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融資。通過大量發行**進行融資,可以籌集到大量的長期可使用資金,且因為**本身沒有確定的付息日以及歸還期限,所以企業的資本風險較小,但是由於**的發行需要長期的時間,且需要支付的發行費用較高,不利於在併購過程中的資金銜接,更有可能出現由於大量**而稀釋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權,甚至出現大股東對全企業控制權的喪失,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債務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借債的方法獲得資金的一種手段。通過舉債進行融資的資金成本較低,而且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扣除,達到了避稅的效果,而且運用舉債的方法籌集資金所需時間較短,不會稀釋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權並且手續簡便,利於運用。但是債務融資具有很大的侷限性,負債率較高的企業難以藉此方法獲得資金,並且銀行或債權人對於資金的提供有較苛刻的條件。

一旦企業不能合適的掌握負債尺度,過高的負債率或造成企業的經營風險,如果不能到期償還借款和利息,會使得企業面臨破產的巨大風險。

解決融資風險首先要合理選擇併購的籌資方式與結構時,要遵循資成本最小化原則;債務籌資與股權籌資要保持適當的比例關係;另外,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要予以合理的搭配,以儘可能將籌資風險降到最低。最後,併購企業在選擇籌資方案時,必須結合併購動機,企業自身的資本結構,併購企業對融資風險的態度,資本市場的情況等因素,選擇最佳的融資方式組合,規劃融資結構,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保證併購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

2.企業併購的資訊風險。

由於存在資訊不對稱、道德風險「隱蔽工程」以及法律政策的影響,併購中往往潛藏大量的資訊風險。由於併購各方資訊不對稱,出讓方往往對目標公司進行商業包裝,隱瞞不利資訊,誇大有利資訊,而併購方也常常誇大自己的實力,製造期望空間,雙方資訊披露都存在不充分或者失真的情況。因此,併購冒然行動而失敗或交易後才發現受騙上當的案例比比皆是。

資訊風險防範對策一方面應要求對方真實、完整,不會產生誤導地披露自己的全部情況並做出保證;另一方面應針對對方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情況進行審慎的調查與評估,充分了解其現狀與潛在風險。做到資訊披露及保證併購各方用最直接、合理、科學、專業和沒有歧義的語言披露其所有應當的資訊,並作出宣告、承諾與保證。包括:

出讓方向併購方保證沒有隱瞞重大資訊,併購方向出讓方保證有法律能力和財務能力併購目標公司等等,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利益,消除併購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對於可能存在的風險應當要求對方提供書面承諾,作為防範風險的保證及進行索賠的依據,並在併購合同中約定違約責任等救濟措施,做到防患於未然。

3.支付風險。

現金支付是指企業以現金為併購公司的工具,具有最大的財務風險。一則,對於企業具有的現金流量及數量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是企業併購能否完成關鍵;二則,由於直接運用現金進行支付,很有可能因為匯兌的差別造成多餘的匯兌損失;三則,完全用現金進行支付會導致股東權益的減少,可能會因此引起股東對於併購行為的牴觸,增加企業併購的財務風險。

**交換是以併購方**替換目標企業的**,即以股換股。對於運用**交換和進行運用權益融資一樣會稀釋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權,而股權稀釋的風險高低則是由股權稀釋率所決定的。當併購前後的股權稀釋率發生激烈變動,說明併購行為將給企業的原股東帶來巨大的股權稀釋風險。

如果發行新股後的股權稀釋率小於50%,表示股權稀釋的風險較高;反之,表示股權稀釋的風險較低。當主要股東的股權被稀釋到無法有效控制併購後的企業而主要股東也不願放棄這種控制權力時,主要股東可能反對併購,使併購活動無法進行下去。除此以外為了併購行為而發放新股不僅發行費用較高而且還具有耗時長手續複雜等缺點。

對於現金支付的併購,首先考慮到的是資產的流動性,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的質量越高,導致變現能力就越高,也說明企業越能迅速並順利獲取收購資金。

由於流動性風險是一種資產負債結構性的風險,很難在市場上化解,必須通過調整資產負債來匹配。同時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來降低,通過建立流動資產組合,將一部分資金運用到信用度高,流動性好的有價**資產組合中,使流動性與收益性同時兼顧,滿足併購企業流動性資金需要的同時也降低流動性風險。

對於股權支付的併購,應綜合考慮目標企業的成長性、發展機會、併購雙方的互補性、協同性等因素,全面評估雙方的資產,正確確定換股比例。目前,併購雙方換股比例所採用的換算標準或依據主要有併購雙方的每**價、每股淨資產、每股收益等。

三、併購完成後的財務風險及其防範

企業併購後主要有整合風險。企業併購後如果不能採取積極的行動將被收購的企業快速整合到收購企業的組織結構中,收購仍有可能失敗。

整合前進行周密的財務審查,整合前的財務審查包括對併購企業自身資源和管理能力的審查以及對目標企業的審查。整合前的財務審查可為併購企業的執行提供可行性分析;還可通過審查發現被併購企業財務上存在的問題,以利於在整合過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整合效率。財務審查的主要目的在於使併購方確定被併購企業所提供的財務狀況,其審查內容包括併購後需要整合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需要的資金投入、企業的負儲結構、現有融資能力。

加強併購後企業的組織結構整合。組織結構的整合主要是併購重組後企業的機構設定問題,其關鍵是合併雙方的人事安排。併購方企業應當根據企業發展目標,儘快制定併購後企業的管理體制和用人標準,做到人盡其才。

要儘量挽留人才,防止磨合過程中出現團隊行為弱化、不負責任、負權壓利、擾亂工作秩序的現象。企業併購後,要發揮人才資本優勢並進一步挖掘人才資本的潛力,就必須根據人力資本的特徵正確評估人力資本價值。併購之後絕大部分企業的經營業績未來得到顯著提升,結果卻是資產規模不斷擴張,創利能力不斷下降,不同業務單元之間缺乏內在聯絡和必要的相互支撐,主業和副業相互爭奪有限的企業資源,造成企業主業被拖累,而副業又難以為繼。

這一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業併購後不重視財務戰略整合向造成的。

總之,如何迴避併購風險是企業併購的核心問題,併購風險是很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並不是必然會發生的風險。因此,只要認真做好防範對策,就可以實現預期的企業併購目標。

選擇中,企業通常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1 進攻目標的價值 2 進攻目標與本企業的相似性 3 競爭者的存在對企業的必要性與利益。企業在選擇目標市場時要考慮哪些因素 1 自身的企業實力 對於大型資金量充足的企業來說,在目標市場的確定上可以採取擴張的方式,在大範圍內發展自己的業務,對於中小資金量的企業來說,則更應該採取謹慎的態度,選擇最適合的...

男人向女孩表白,女孩考慮期間,應該考驗男孩哪樣

我認為主要還是性格和人品,我曾被女孩叫閨蜜來勾引我,結果我就上當了,當然那時我還很年輕。這只是一個方向,要考驗的還有很多方法,現在主動權在你手裡,慢慢考驗,只要別太過分的都可以。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測試方法!日久見真情。惹你想用個小把戲就能測出男孩是不是真的喜歡女孩,那是有點難度的,而且不一定準確,可...

企業管理中哪些公文應該用紅標頭檔案

根據公文的內容來看吧 1 上行文 即報送給上級機關或者主管部門的 一般要用紅標頭檔案 2 企業建有黨組織的,黨組織行文一般要用紅標頭檔案 3 公佈企業重要決策 管理事項或者重大經營管理行為的一般要用紅標頭檔案,比如人事任免 公司制度 對公司重要問題的決策意見等等 不明白你說的 白標頭檔案 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