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點絳脣丁未冬過吳鬆作(吳鬆即蘇州河)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俞平伯先生論歷來為人重視的張炎對白石的評語(如「清空」、「清虛」、「騷雅」,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道,「似乎被他說著了,又似乎不曾,很覺得渺茫。」(《唐宋詞選釋·前言》)渺茫在於對白石創新的理解。
這首揉合情景、自抒胸臆的懷古小詞是淳熙十四年(1187)雁南飛的殘秋道經吳鬆至蘇州時所作。「燕雁」即北雁,象詞人一樣「太湖西畔隨雲去。」上片第二韻為傳唱千古體現白石獨特風格的名句,其貌其神清苦的數峰聚首商量黃昏降雨,物擬人,人擬物,活畫窮愁而頗自得,是詞人——自我完成者形象,內蘊極豐富。
自然與詩人渾然為一,動態寥闊的自然景觀體現了詩人的風骨和精神。下片點懷古,家住蘇州甫裡的唐代高士詩人陸龜蒙(天隨子),思想與一生浪跡天涯的鴻爪頗似白石,姜一世甚推崇之,今臨其地,能不念及?雲霧繚繞「商略黃昏雨」的數峰中,陸、姜當各佔其一。
白石語言藝術極高明,所謂裁雲縫月,敲金戛玉。他的語言如名提琴手的弓子,在琴絃上靈動機敏極富彈性的無窮變化,力度、動靜、虛實、疾徐……。如清風流雲,海浪空礁,無所往不極其妙。
這詞中,隨雲去的燕雁,商略黃昏雨的清苦數峰,參差飄舞的秋柳,乃至擬共天隨住的詞人自身,都處在無窮變化的藝術魔法中。琴絃可理解為情化的客觀現實。
隋唐以來,儒、佛、道三教合流已漸成哲學史和倫理史的主要趨勢。白石詩詞,標榜「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自然高妙」;繼承與創新方面,主張「求與古人合,不如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如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白石所說的「自然」,與道家的「道」很相近似: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白石流寓浙江吳興(湖州),慕白石洞天之名,遂自號白石道人。「白石洞天」可能即六六年發現的石灰岩溶洞黃龍宮,古代道士修煉之所。白石思想上傾向道家是很明顯的,屢試不第、終身布衣,南宋國勢不振的時局,都逼他走向空無。
這不能不影響其美學思想及詩詞創作。
「自然」、「道」、「清空」、「清虛」並非子虛烏有的虛無。老莊美學認為藝術美的本質即道的本體,非五官能感知的認識實體。本體應說是在實體基礎上所獲得,它雖「無為無形」,卻又「有情有信」,無處不在。
對美的本質的這種認識必然規定創造和鑑賞,所以強調「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以虛靜寂寞為最高境界。姜白石「自然高妙」的創新,正走的是老莊美學的這條路子,這首小詞清空中的充實豐富即一例
《點絳脣》賞析(趙彥端)
2樓:風野星原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註解】
(1)何遽(ju4):為什麼那麼快。
(2)《陽關》句:別離之曲。
【賞析】
此為客中送別之作。天涯漂泊之時,憔悴損折之際,能遇故知,本為可喜之事,但遽然相逢,又得送別,詞人反添悽愴,於是發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嘆。結尾以景結情,令全詞有無盡韻味。
作者在途中與故人相逢,不久又分手,客中送別,感到格外悽愴。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憔悴,困苦貌;天涯,指他鄉。作者極言相遇之樂,目的正在於更深地跌出下文所寫的離別之苦。這叫做「欲抑故揚」,乃一種為文跌宕的妙法。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乍見又匆匆別離之苦,是人們都能體會到的。唐代詩人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雲: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作者聯想起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著名詩句,此時連唱《陽關》的心情也沒了,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客中送別,比王維居長安送友人西行時還更多了一層愁苦。因此,這兩句很自然地過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嘆了。
「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無據,即無端,有無邊無際的意思。
這無邊無際的愁苦,該怎樣形容呢?詞人不借重於比喻,而是巧妙地將它融入於景物描寫之中,用悽切的寒蟬聲和暗淡的夕陽光將它輕輕托出。「寒蟬鳴」為聲,「斜陽暮」為色,這樣通過聲色互動而引起讀者諸種感覺的移借,便派生出無窮無盡的韻味來。
3樓:魏大爺
點絳脣點絳脣,此調因樑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闋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下闋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仄韻。
《詞律》認為,上闋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但亦有作平起調者。又有《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異名。
明·楊慎《升庵詞品》:「《點絳脣》取樑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以為名。」始見於南唐·馮延巳《陽春集》。
元《太平樂府》注:仙呂宮。高拭詞注:
黃鐘宮。《正音譜》注:仙呂調。
宋王禹偁詞,名《點櫻桃》;王十朋詞,名《十八香》;張輯詞有「邀月過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遙隔沙頭雨」句,名《沙頭雨》;韓淲詞有「更約尋瑤草」句,名《尋瑤草》。 在京劇中,《點絳脣》又通稱為「點將」,用於元帥升帳、江湖豪客的排山
4樓:緱映冬將葛
1、這首詞描寫了一個(
一個天真爛漫而又情竇初開的貴族少女形象
)的少女,是(
李清照)少女生活的寫照。
2、「慵」寫出了少女蕩完鞦韆,身體的(
睏倦),「露濃花瘦」是說少女的臉上灑著汗,如同花兒灑著露珠,而(含苞未放之花
)也顯得瘦了,這裡運用了象徵手法。
3、「溜」是輕輕滑落,寫出了少女(
害羞)的倉促間手足無措,以致金釵也脫落,這裡寫出了不得(不遵守所謂「禮」)
的神態,「回首」寫出來少女(
既愛戀又羞澀、既欣喜又緊張、既興奮又恐懼
)的神態,寫出了少女(
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
)的性格。
趙鼎的《點絳脣·春愁》解釋與賞析
5樓:雪雅星箜
金爐中,香已冷,繡著鴛鴦的帳惟低垂
6樓:風露清愁憶瀟湘
點絳脣 春愁
香冷金爐,夢迴鴛帳餘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
解析:婉約詞表現的往往是一種深沉委婉的思緒,心靈的潛流,雖窄卻深。高度的物質文明陶冶了文人細膩的感受,時代的陰影又使得有宋一代文學帶上了哀怨的色彩,而詞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自身積澱的審美標準也影響了詞作者命題和立意。
所以,作為一代中興名相的趙鼎,也將這首「春愁」詞也寫得婉約低迴,那麼此詞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詞的上片寫春夢醒來獨自愁。「香冷金爐,夢迴鴛帳餘香嫩。」這兩句說的是,金爐中,香已冷,繡著鴛鴦的帳惟低垂著,一切都是那麼閒雅,那麼靜謐,那麼溫馨。
一個「嫩」字以通感的手法寫出了餘香之幽微,若有若無。但這種寧靜而溫馨的環境又似乎處處暗含著一種無可排解的孤獨和感時傷懷的愁緒,這愁緒猶如那縷縷餘香,捉摸不到,又排遣不去。
「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這說的是午夢醒來,愁緒不散,欲說夢境,又無人相慰相問。「恨」以「一枕」修飾,猶如用「一江」、「一舟」來修飾「愁」,化抽象為具體事物,組接無理而化合巧妙。
夢中的追尋越是迫切,醒來的失望就越發濃重。至於這恨,所指到底是什麼,詞人沒有講明,也無須講明,這是因為這是一種無所不的閒愁閒恨,是一種泛化了的苦悶,這恨中蘊含的既有時代的憂鬱,也有個人的愁緒。傷春愁春只是此詞的表層含義,人生的喟嘆,世事的憂慮,才是此詞的深層含義。
下片以「消瘦休文」自比。沈約病中日益消瘦,以至「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故此後人常以「沈腰」來比喻消瘦。
「頓覺春衫褪」以誇張的手法突出「消瘦」的程度。「春衫裉」即春衫寬。這兩句說的是衣服覺寬,人兒憔悴、苦澀之中有著執著。
「頓」字以時間之短與衣衫之寬的對比突出消瘦之快,「頓」還有驚奇、感嘆、無奈等複雜感情。
「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這三句以景作結,含不盡之意。這三句說的是清明已近,那鬧春杏花已吹落殆盡,春色將老「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這種冷清的境界裡,作者獨立無語,不覺又是黃昏,頓感東風陣陣夾寒意。
清明時節多風雨,若再有風雨夜過園林,無多春色還能留幾分呢?東風帶來春雨,催開百花,然而東風又吹老園林,送走春色,所以宋人常有「東風惡」之語。「薄暮東風緊」寫的是眼前之景,暗含的卻是擔憂明日春色將逝之情。
一個「緊」字通俗而富有表現力,既寫出了東風緊吹的力度,又寫出了作者「一任羅衣貼體寒」,守住春光不放的深情。
這首詞屬於婉約派詞作,但婉而不弱,約而不晦。譬如詞的結尾,寫的是日暮花落之景。詞人傷春惜花,守至日暮,依然不願去,雖無可奈何又依依不捨,惋嘆之中又有著堅韌,婉約之中猶有筋骨。
詞的語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雖到口即消卻耐人尋味。編輯本段評解
這首詞寫春景,抒離恨。上片寫室內情景。香冷金猊,夢迴鴛帳,離恨一枕,悄無人問。下片寫室外景色。清明節近,杏花隨風,薄暮來臨,東風漸緊。委婉柔媚,意境幽美。
7樓:花季戀人事件薄
《點絳脣·春愁
》,南宋詞,作者趙鼎。全詞通過景物描寫,曲折含蓄地表露了春愁與離恨。
此調因樑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闋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下闋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仄韻。
《詞律》認為,上闋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但亦有作平起調者。又有《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等異名
婉約詞表現的往往是一種深沉委婉的思緒,心靈的潛流,雖窄卻深。高度的物質文明陶冶了文人細膩的感受,時代的陰影又使得有宋一代文學帶上了哀怨的色彩,而詞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自身積澱的審美標準也影響了詞作者命題和立意。所以,作為一代中興名相的趙鼎,也將這首「春愁」詞也寫得婉約低迴,那麼此詞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詞的上片寫春夢醒來獨自愁。「香冷金爐,夢迴鴛帳餘香嫩。」這兩句說的是,金爐中,香已冷,繡著鴛鴦的帳惟低垂著,一切都是那麼閒雅,那麼靜謐,那麼溫馨。
一個「嫩」字以通感的手法寫出了餘香之幽微,若有若無。但這種寧靜而溫馨的環境又似乎處處暗含著一種無可排解的孤獨和感時傷懷的愁緒,這愁緒猶如那縷縷餘香,捉摸不到,又排遣不去。
「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這說的是午夢醒來,愁緒不散,欲說夢境,又無人相慰相問。「恨」以「一枕」修飾,猶如用「一江」、「一舟」來修飾「愁」,化抽象為具體事物,組接無理而化合巧妙。
夢中的追尋越是迫切,醒來的失望就越發濃重。至於這恨,所指到底是什麼,詞人沒有講明,也無須講明,這是因為這是一種無所不的閒愁閒恨,是一種泛化了的苦悶,這恨中蘊含的既有時代的憂鬱,也有個人的愁緒。傷春愁春只是此詞的表層含義,人生的喟嘆,世事的憂慮,才是此詞的深層含義。
下片以「消瘦休文」自比。沈約病中日益消瘦,以至「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故此後人常以「沈腰」來比喻消瘦。
「頓覺春衫褪」以誇張的手法突出「消瘦」的程度。「春衫裉」即春衫寬。這兩句說的是衣服覺寬,人兒憔悴、苦澀之中有著執著。
「頓」字以時間之短與衣衫之寬的對比突出消瘦之快,「頓」還有驚奇、感嘆、無奈等複雜感情。
「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這三句以景作結,含不盡之意。這三句說的是清明已近,那鬧春杏花已吹落殆盡,春色將老「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這種冷清的境界裡,作者獨立無語,不覺又是黃昏,頓感東風陣陣夾寒意。
清明時節多風雨,若再有風雨夜過園林,無多春色還能留幾分呢?東風帶來春雨,催開百花,然而東風又吹老園林,送走春色,所以宋人常有「東風惡」之語。「薄暮東風緊」寫的是眼前之景,暗含的卻是擔憂明日春色將逝之情。
一個「緊」字通俗而富有表現力,既寫出了東風緊吹的力度,又寫出了作者「一任羅衣貼體寒」,守住春光不放的深情。
這首詞屬於婉約派詞作,但婉而不弱,約而不晦。譬如詞的結尾,寫的是日暮花落之景。詞人傷春惜花,守至日暮,依然不願去,雖無可奈何又依依不捨,惋嘆之中又有著堅韌,婉約之中猶有筋骨。
詞的語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雖到口即消卻耐人尋味。
姜夔《點絳脣》原文點絳脣詠風蘭的作品原文
3首點絳脣 丁未冬過吳鬆作 姜夔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點絳脣金谷人歸,綠楊低掃吹笙道。數聲啼鳥。也學相思調。月落潮生,掇送劉郎老。淮南好。甚時重到。陌上生春草。點絳脣 壽 姜夔祝壽筵開,畫堂深映花如繡。瑞煙噴獸。簾幕香風透...
點絳脣丁未冬過吳鬆作閱讀答案詞的下片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
下片是詞人俯仰古今之境,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嚮往。今何許 一句寫出了時代感,又以自然物象作結語,表達了懷念古人 傷時憂世的情懷,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點絳脣 丁未冬過吳鬆作姜夔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如果你平時就是很愛開玩笑的話,你可以試著說 對啊我們好像很配的,以後可以發展一下啊!如果平時是個比較內...
號凌晨2點36分生的生脣是什麼,2023年11月7號凌晨2點出生的男孩什麼命
生日 公曆 2013年12月9日2點36分 生日 農曆 癸巳年十一月初七丑時 八 字 癸巳 甲子 己酉 乙丑 五 行 水火 木水 土金 木土 納 音 常流水 海中金 大驛土 海中金 五行分析 總述 八字偏弱,八字喜 火 起名最好用五行屬性為 火 的字。詳細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木旺 日主天干為土 同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