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卜雹興安運河,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發揮著功用。
靈渠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也叫興安運河或湘桂運河,由於是在秦朝開鑿的,又叫秦鑿河。秦統一 六國後,為了進一步完成統一局面,在北擊匈奴的同時,又南征嶺南。西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他根據當型燃帆時需要解決南征部隊的糧餉運輸問題,作出了 使監(御史)祿(人名,一名史祿)鑿渠運糧 (《史記·主父偃傳》)的決定。
在傑出的水利家史祿的領導下,秦朝軍士和當地人民一起,付出了艱苦勞動,劈山削崖,築堤開渠,把海洋河水(湘江源頭)引入大溶江(灕江源頭),終於修成了這條運河。這條運河成了開啟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中國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之間,隔著巍巍的五嶺山脈,陸路往來已很難,水運更是無路可通。
但是,灕江的上源(大溶江,流向由北向南入海),與湘江的上源(海洋河,流向由南段則向北再轉東匯入長江入海),恰好同出於廣西興安縣境內,而且近處相距只公里許,中間的低矮山樑,也高不過30公尺,寬不過500公尺。靈渠的設計者就是利用這個地理條件,硬是鑿出一條水道,引湘入漓,婉蜒行進於起伏的丘陵間,聯結起分流南北的湘江、灕江,溝通了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
2樓:匿名使用者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槐御,罩明叢於 西元前 214年 鑿成通物櫻航,距 今已 2217 年,仍 然 發揮著 功用。
3樓:匿名使用者
西元前214年。靈渠是西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到西元前214年開通。
4樓:匿名使用者
靈渠, 西元前218年 開鑿,歷4年艱辛, 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宛渠人公元幾年出現
5樓:乾萊資訊諮詢
秦始皇的時候出現。
宛渠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國名,其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
晉王嘉 《拾遺記·秦始皇》:「始皇 好神仙之事,有 宛渠 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
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 始皇 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瞭如親覩。」
秦始皇曾見到宛渠之民,他們乘坐螺旋舟,舟的形狀像海螺,而且能沉入水底航行,水浸不入,航速很快,有點類似現代的潛艇。
這些宛渠人身長十丈,穿著鳥獸毛做的衣服。雙方談及遠古開天闢地時候的事情,宛渠人描述得非常詳細,就像親眼見到一樣。
晚上,他們用粟公尺大小的光源照明,而且非常亮堂,秦始皇稱他們為「神人」。
請問秦始皇修的靈渠是在哪個省?
6樓:網友
秦始皇修的靈渠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秦並6國(韓、趙、魏、楚、燕、齊)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統一中國,於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萬分5軍南征百粵,每軍要佔領五嶺乙個主要的隘道,而佔領湘桂兩省邊境山嶺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乙個軍。
最初遭到當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御史祿掌管軍需**,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灕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靈渠鑿成,秦始皇迅速統一嶺南。
7樓:小小小聊生活
靈渠在廣西省。
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相連。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2018年8月13日,靈渠等4個專案入選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8樓:ray的遊戲世界
秦始皇修的靈渠位於我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靈渠也稱湘桂運河、興安運河、陡河,全長公里。秦朝為統一嶺南,於始皇三十年(西元前217年),令御史監史祿主持疏浚河道,轉運軍糧。
史祿在湘江支流的雙女井溪和灕江支流的始安水,兩者相距最近處(現廣西興安境內)築壩攔水,開鑿了溝通湘漓兩水、連線長江珠江水系的運河靈渠,開鑿三年後建成,秦軍迅速征服越人,統一嶺南,因而被譽為「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9樓:教育達人張老師
靈渠是秦始皇時期開鑿的人工運河,它在今天的廣西省境內。
10樓:學漢文的小學生
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位於廣西桂林興安境內,現在也叫興安運河。
11樓:畢鑲
秦始皇的墳墓,就是陝西的那個秦始皇陵他們的。族人都安葬在那裡。
12樓:劇菁英
秦始皇修的領取當然是在廣西省了。當時他是南北修建的,連通了南北航線,所以說是非常出名的,作用也是非常的大的。
中國靈渠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1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靈渠,又稱湘桂運河,或興安運河,秦朝時期開鑿的渠道。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建成於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二一四年)。
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靈渠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靈渠全長37公里,主要組成部分有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和陡門。靈渠設計科學,建造精巧。鏵嘴把湘江水分為三七流,其中三分向南流入灕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並且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靈渠自開挖成功,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清代以前的漫長歲月中,它對於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維護中國的統一,鞏固祖國的邊防,也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對於靈渠在古代水利史上的成就,到現在仍綻放著燦爛的光彩,為後人所欽佩和自豪。
在興安縣,有一句諺語叫:「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興安地形和水系特點。
作為世界最早的人工運河,靈渠曾經導引過無數南來北往的舟船,也曾有過無限的風光。更重要的是,靈渠能夠灌溉土地,濟世濟人,澤及天下達兩千多年而不怠,在無數人的心裡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靈渠簡介和歷史
14樓:
摘要。親親<>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靈渠又稱大明靈渠,位於江蘇省和安徽省交界處的淝河流域,它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乙個驚人壯舉。 靈渠歸功於唐朝睿宗大曆年間的一位名叫酈道元的工程師,他於西元742年至756年間耗費了16年的時間,僅依賴人力和畜力完成了這項大規模的工程。
靈渠全長36公里,主要分為三段:自淝河河口出發的上渠,連線上渠和小渠的中渠和流繞城郊進入合肥外河的下渠。 靈渠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當時長江流域的灌溉和交通狀況,把長江流域南部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繁榮的地區之一的基礎紮實地打下了。
靈渠的成功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提高了中國古代灌溉技術的水平,對中國古代農業、**、文化等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地影響,被稱為黃河以北的一條大運河。
靈渠簡介和歷史。
親親<>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靈渠又稱大明靈渠,位於江蘇省和安徽省交界處的淝河流域,它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乙個驚人壯舉。 靈渠歸功於唐朝睿宗大曆年間的一位名叫酈道元的工程師,他於西元742年至756年間耗費了16年的時間,僅依賴人力和畜力完成了這項大規模的工程。
靈渠全長36公里,主要分為三段:自淝河河口出發的上渠,連線上渠和小渠的中渠和流繞城郊進入合肥孝圓外河的下渠。 靈渠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當時長江流域的灌溉和交通狀況,把長江流域南部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逗慎鉛為繁榮的地區之一的基礎紮實地打下了。
靈渠的成功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山好和歷史意義,提高了中國古代灌溉技術的水平,對中國古代農業、**、文化等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地影響,被稱為黃河以北的一條大運河。
靈渠的工程複雜困難,歷經千辛萬苦。愛新覺羅·溥儀形容亂好,靈渠「建於山上,修于山下,跨越南北,通過險要,實有工藝之天才,更有恢弘之氣勢。行者因之譁缺鉛得活,商賈歸之得發。
可以說扮衡是一種古代中國的水利奇蹟。
春秋時期指公元前哪到公元前幾共多少年
春秋時期 前770年 前476年 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共294年春秋時期 拼音ch n qi shi qi 出處 詩 魯頌 閟宮 國家元首 周天子重要人物 老子 孔子等 歷史事件 長勺之戰 城濮之戰 商臣弒君 所屬國家 周起始時間 前770年 前476年 主要民族 華夏族主要歷史著作 春秋左氏傳...
歷史中提到的公元前多少年或者公元多少年,是怎麼劃分的,這裡的公元指的是什麼,求詳細解答
這是現代紀元的方法,是從西方傳來的,公元元年是耶穌出生那年,今年是公元2014年,再往前就是公元前了。比如公元前一百年那就是那就是2114年前!至於公元沒什麼具體意思!公元紀年是以國外耶穌的誕辰為元年,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是耶酥降生的那一年.當時中國的是西漢平帝劉衎 kan 元始一年,公元 即公曆...
公元前27年到395是多少年?
概述 相隔421年。詳解 因為不存在公元第 0 年,所以,不能簡單地用27加395,而應該去掉1年。即 27 395 1 421 年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公元前27年到公元395,都稱羅馬帝國,而395年以後就不能稱羅馬帝國 395年以前是羅馬帝國只有一個行政中心,395年後相當於有兩個政治中心宣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