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指南針沈括原文,沈括的指南針的譯文

2025-04-24 22:56:47 字數 1123 閱讀 8348

沈括的指南針的譯文

1樓:藍亦星

方家用磁石磨針尖,針尖就能指南,但是常常略微偏東,不全指向正南。把磁針漂浮在水面上多半搖晃不定。在指甲上或碗邊上也都可以安放磁針,這樣針轉動更迅速,但這些東西堅硬光滑,針很容易墜落下來,不如用絲線懸掛的辦法為最好。

這種方法是:抽取新絲棉中的單股蠶絲,用芥籽大小的一點蠟,把絲黏連在針腰上,懸掛在無風的地方,那麼磁針經常指著南方。其中也有磨了而指著北方的。

我家指南、指北的磁針都有。磁石的指南,好比側柏樹葉的指西,沒人能知道它們的原理。

2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時,曾公亮在《武經總要》載有製作和使用指南魚的的方法:「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型,置炭火中燒之,侯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

這是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場使鐵片磁化。即把燒紅的鐵片放置在子午線的方向上。燒紅的鐵片內部分子處於比較活動的狀態,使鐵分子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

蘸入水中,可把這種排列較快地固定下來,而魚尾略向下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另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按沈括的說法,當時的技術人員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就能使針帶上磁性。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場作用,使鋼針內部磁疇的排列趨於某一方向,從而使鋼針顯示出磁性的方法。這種方法比地磁法簡單,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發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為有實用價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

他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錄了這個現象並坦白承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後人能進一步**。

指南針的指標是什麼做的,指南魚 指南針是原理是什麼?

指南針的指標是 磁針,一般是鐵做的。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效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 大地測量 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曲組成 司南 磁針和...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具體到人

古代,我國人民發現有一種石頭能吸鐵,就把它叫做磁石或吸鐵石。後來,又發現磁石能指南,就把磁石磨成一個勺,把勺放在一個光滑的標有方向的銅盤上。這個磁石磨成的勺在銅盤上會旋轉,停下來後,勺柄正好指著南方。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南儀器,人們把它叫做 司南 板書 司南 後來,人們學會了人工製作磁鐵,就製成了磁...

Q 求教指南針的使用方法,軍用指南針是怎樣使用的(使用方法)

一,首先要了解原理。指南針是用磁針來指示地磁場的方向。這裡有個問題,就是地球地理南北極和地磁南北極並不重合,在指示方向上有偏移,偏移角度稱為地磁偏角,在地球表面每一點的地磁偏角都不相同,但是在相鄰的地區相差不大。所以北京地區的地磁偏角相近,大約是偏西5度左右。在使用的時候需要依據當地的地磁偏角進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