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四夷是指哪幾個國家?

2025-04-22 09:36:50 字數 2998 閱讀 4874

1樓:絕帶

四夷,是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統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亦泛指外族、外國。

四虧轎夷至唐代,東夷有高麗、百濟、新羅、倭國(日緩晌本)等,西戎有吐蕃、泥婆羅、党項羌、高昌、吐谷渾、焉耆、龜茲、疏勒、于闐、天擾空鋒竺、罽賓、康國、波斯、拂菻(東羅馬帝國)、大食(阿拉伯帝國)等,南蠻有林邑、真臘、陀洹、訶陵、東女國、南詔、驃國等,北狄有突厥、回紇、鐵勒、契丹、奚、室韋、靺鞨、渤海國、靺鞨等。

四夷指的是什麼

2樓:網友

四夷釋義: 1.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含有輕蔑之意。2.泛指外族、外國。

四夷,是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之泛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尚書·大禹謨》:「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孟子梁惠王》:

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

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1]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知度》載,四夷是古時華夏族(漢族別稱)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分別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2]

中原,是指河南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宜,雨量適中,土壤肥腴,故較早即進入城廓農耕社會,地稱為中國,人稱為華夏。邊區自然條件較差,多為遊獵畜牧之族所居,故稱為夷。

西戎的稱謂最早來自於周代,是古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族的泛稱。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國家。

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兇也。」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詩經》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3樓:我愛你真真想你

四夷是指古代中原地區對周邊文化較為落後各民族的泛稱,指的是四個部族。

最早的提法來自《禮記》: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一)東夷,是對東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夏商周時期主要指生活在山東、淮河等地的部落、方國。

到了秦漢之時,多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琉球群島等外族人和我國少數民族。

據說,弓最早是由夷人發明的。《說文解字》中提到:夷,從大從弓。

夷」由「一」、「弓」和「人」三個部分組成。

在龍山文化考古出土的東夷刻字中也發現了類似人揹著弓的「夷」字,這也間接地說明弓是由夷人發明過來的。

二)西戎,是對西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戰國之前指氐羌系的各個部落,有鬼戎、犬戎等;秦漢之後則是指中國西部個民族。

夏商周時期,西戎勢力強大,經常性地掠奪中原地區的物資。為此,秦國的建立是周朝統治者的乙個正確決定,在西部建立乙個諸侯國來抵擋西戎對中原的騷擾。

在秦穆公時期,滅掉西戎建立的十二個國家,漸漸地西戎間接性地與華夏民族融為一體。

三)北狄,是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這個稱謂最早起源於周代,到了戰國時期,有部分北狄族群漢化,南下融入胡人之中,成為後面匈奴的先祖之一。

四)南蠻,是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南蠻成員繁雜,大可分為百越民族、百濮、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民族分佈在長江以南的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百濮分佈在貴州、湖南一帶;巴蜀分佈在四川、重慶一帶。今天南方大多數民族都是從南蠻的分支中演變而來。

4樓:心安是福

東夷和北狄、西戎、南蠻並稱四夷。

1東夷,又稱夷,是中國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時期,對東部自稱"夷"的部族的稱呼。隨著商代的東夷逐漸融合到華夏中,東夷後來改為對東方外族的泛稱。

夷意思是「平」。夷從大從弓,因此有所謂「東夷」即東邊的弓箭手的說法。

東夷是華夏民族對東方民族的稱呼,並非單指某一族群。其認定範圍也隨之更改。從黃帝時期的山東,河南一帶,到中國東北,再到日後秦漢時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

朝鮮和南韓認為:現代朝鮮人可能是東夷的一支。唐杜佑《通典》將朝鮮、新羅、倭、高句麗、流求等歸入東夷,明代嚴從簡將日本、朝鮮、琉球歸入東夷。

2北狄是中國先秦時期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除此還有東夷、西戎及南蠻,合稱四夷。春秋戰國以後,北狄逐漸演變為匈奴及鮮卑多個民族。

北狄也是黃帝后人。《山海經》記載:「有北狄之國。

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唐杜佑《通典》將匈奴、烏桓、鮮卑、慕容氏、高車、突厥、契丹等歸入北狄。

3西戎是中國古代對西部少數民族的稱呼,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的乙個國家。在中國中心主義的天下觀中,西戎和東夷、北狄、南蠻合稱四夷。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徵是鏟足鬲,單耳罐與雙耳罐。

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等等。

四夷是哪四夷?

5樓:妄與梔枯

四夷是古時華夏族(漢族別稱)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分別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宜,雨量適中,土壤肥腴,故較早如滲即進入城廓農耕社會,地稱為中國,人稱為華夏。邊區自然條件較差,多為遊獵畜牧之族所居,故稱為夷。夷者,帶弓之人也。

夷字有多重含義。其主要意思是「平」。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夷字「從大從弓」。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 因此有所謂「東夷」為東邊的弓箭手說法。

傳說和古典文獻記載認為射去九日的后羿是東夷領袖。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屍或者人字,和弓無關,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四夷指的是什麼

6樓:小美美生活百科

<>四夷指的是東夷。

南蠻、北狄和西戎。四夷,是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統稱,即譽頃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亦泛指外族、外國。周朝慶弊陸。

時,華夏族。

在物質上擁有相對有保卜早障的農耕文明,而當時周邊的部族還過著顛沛流離的遊獵生活,人也較為粗野,於是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把自己與周邊這些「野蠻人」區分開來,故稱他們為「四夷」「蠻夷」。

中國古代四大名將是哪幾個,中國古代四大名將是?

韓信為首,兵仙 之謂誠然也。考其初拜將時,對劉邦陳述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還定三秦 東爭天下 之大戰略,以 匹夫之勇 婦人之仁 一言以蔽之項羽必敗之性格,實為至當之高論。在劉邦彭城新敗,與項羽對峙於滎陽 廣武時,其向北獨自開闢第二戰場,完全暗合後世利德哈特 間接路線 之戰略運用。短短數月,即平魏豹 ...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分為哪幾個時期,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用四句話來表述 第一階段 初見蓓蕾夏商周 形成階段 第二階段 春秋戰國漸成熟 成熟階段 第三階段 發展時逢秦五代 發展階段 第四階段 自成體系宋嘉佑 體系階段 特點 一 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二 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的指導原則 三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的戰爭指...

中國古代十大名妓到底是哪幾個呀,中國古代有十大名妓,是哪幾個?

人文通史 中國古代十大名妓 官方版 一,死在最美的時候 蘇小小 二,驚才絕倫女教書 薛濤 三,迷倒皇帝 李師師 四,擊鼓抗金 梁紅玉 五,衝冠一怒為紅顏 陳圓圓 六,紅顏舛命 柳如是 七,才子之妻 董小宛 八,桃花扇傳奇 李香君 九,傳奇人生 賽金花 十,革命的擁護者 小鳳仙 中國古代有十大名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