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古詩三首的最後一首,叫什麼詩

2025-04-20 20:25:55 字數 1292 閱讀 8200

1樓:心飛露

出塞遊銷。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

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空磨衡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鬥做,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

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2樓:須彌盡歡

古詩三首分別為出塞涼州詞和夏日絕句,最後一首叫夏日絕句。

3樓:趙子文

出塞讓鬧亂其三。

關塞疲征馬,泥沙困彎源老龍。野昏邊氣合,月落坦檔戍樓空。

悵別三河道,誰論萬里功。寒燈孤戍裡,看取寶刀雄。

4樓:poor油條

出塞。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虧野月漢時關巧好,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銷寬喊渡陰山。

出塞是一首什麼詩

5樓:範斯阿迪

出塞》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

出塞》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詩,共兩首。

一、《出塞·其一》全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翻譯: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離家萬里的士卒始終沒能回還。如果有衛青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過陰山。

二、《出塞·其二》全文: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翻譯: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只剩下淒涼的月色。城頭上的戰鼓還在曠野裡**灶轎逗迴響,將軍刀匣裡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幹。

賞析:《出塞隱賣二首》是一組邊塞詩。第一首詩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慨嘆邊戰不斷以及國無良將,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邊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願望。

詩的首句寫景物,為千古名句,受到歷代學士的激賞。第二首詩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剛剛結束時的情景,生動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充分表現了勝利者的驕傲神態。全詩意境雄帆首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詩人描寫戰爭的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把戰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三首,點評其中的一首

1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 唐 城東早春 點評 此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首句是詩人在城東遊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讚美。第二句緊接第一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繪。後兩句用 若待 兩字一轉,改從對面著筆,用芳春的豔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 清景 後兩句與前兩...

古詩三首的第一首元日主要問題

知道。古詩三首的第一首元日主要問題。茄纖蛋衷握恃 貢獻了超過個。關注。成為第位粉絲。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讓汪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這坦拆仔首詩裡提到了過春節的幾種習俗?元日 這首詩裡提到了過春節的幾種習俗問題?首先是元日是過春節,御譁詩人用爆竹,春風,曈...

關於夏天的古詩三首,關於夏天的古詩三首,含賞析

一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其一 楊萬里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裡柳行間。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譯文 清晨走出西湖時天上還掛著殘月,我陪友人穿過荷塘,走在楊柳依依的小道上。在這樣的紅花遍地 清涼陰陰的世界裡,我們走過了南山,又繞到北山。二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其二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