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這樣的季節一定要捂,要遵守哪四點要求?

2025-04-20 02:30:57 字數 4674 閱讀 4841

1樓:夢墜西城故事分享

所謂「春捂秋凍」,春天這個季節想捂的話,首先要注意捂好我們的頭部。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春風刺骨吧,這是由於春天的風裡面帶有很多的溼氣,而我們在春天出門的時候,如果經常被這些含有大量陰冷氣息的風吹頭的話,很有可能引發我們頭痛,而且這種頭痛比較難以**。所以在春天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頭部,特別是氣候驟然下降的時候,出門的話儘量要帶上帽子或圍巾。

當然除了保護好頭部以渣頌外,也應該注意以下3點:

1、保護好腰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腎臟生長在身體當中的腰部,而中醫常說腎是生命之本,腎臟好的人會精神煥發。在我們傳統的中醫理論當中,腎臟屬水,而水是特別怕寒冷的,所以在春天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腎臟,千萬不要讓腎臟著涼,特別是中老年朋友,如果身體狀況本身就不太好的情況下,出門的時候我建議帶上一些護腰之類的保護腎臟的工具會比如頌鄭較好一些。

2、保護好腳

相信大家都知道,腳上的反射穴位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我們在搓腳的時候,腳心搓的越熱身體就越舒服,而當不小心腳被涼櫻頌到了以後,我們渾身上下都會感覺很冷。所以在春天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保護好自己的腳部,特別是要注意,千萬不要讓腳部著涼,尤其是儘量不要貿然的把棉鞋換成假鞋,即使在鍛鍊身體的時候,腳上穿的也儘量要暖一些。

3、保護好手腕

我們的手腕當中有乙個穴位叫做神門穴,這個穴位走的是心經,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達到暖心安神的效果,甚至對**失眠健忘也有著很好的療效,所以我們在初春出門的時候也不要忘了保護好手腕,建議大家儘量穿一些袖子比較長的衣服,這樣就可以足夠把手腕蓋住了,也方便了手腕的保暖。

2樓:納百川博眾長

春天如果室內外溫度在15度以下就要捂,一般遵從上薄下厚,手腕、腳、殲敗雀腰、小枯豎腿都是要進行氏早保暖的,增減頻率不宜過高。

3樓:溫柔的女人

一定要注意手腳不巖閉要受涼腿部不要受寒頭部不要受風,再粗纖裂有就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吃豎皮生冷的食物,這樣的春天一定要記住這4點。

4樓:網友

春捂秋鬥滾孝凍,春天要求衣服要適量,備吵脖子和腳踝不要暴露出來。被褥要保暖,空稿平時要多喝些水,多運動,運動完之後要及時新增衣服,防止感冒。

春捂秋冬需要注意什麼

5樓:御書琴

說錯了。是「春捂秋凍」。人根據氣候變化的特點,提出了「春捂秋凍」的養生原則。

春秋季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冷暖交替的過渡季節,初春陽氣初生,但陰寒未盡,所以天氣時冷時熱,變化快且明顯。養生學家認為,這個時期宜保暖,衣服不可頓減,以助人體陽氣生髮。

就整個春季的氣候來看,其特點表現為天氣多變,溫差幅度較大。常常可見的情況是,早晨旭日東昇春風送暖;中午或許陽光明媚,氣溫公升高,而到了下午則可能寒流突襲,氣溫驟降。所以衣服要隨時增減,同時注意毛衣不宜脫得過早。

孫思邈指出,春天穿衣不宜太少,否則易感邪而患傷寒、霍亂、食滯、頭痛等病證。《攝生訊息論》亦指出,由於春季天氣寒暖不一,衣服不宜一下脫減太多,尤其是老年人應注意,他們往往氣虛而肌腠疏鬆,最易被風寒邪氣所侵。老年人在春天應時常備有夾衣,隨天氣變化隨時增減。

秋季是由夏入冬的過渡季節,氣溫逐漸降低,特別是「白露」之後,北風吹來,驅散了暑氣,天氣變涼。晚秋的溫差變化,不如春季大,大致每隔4~5天日平均氣溫下降1℃,而且一日之內氣溫變化幅度較小。這樣的天氣雖涼而未寒,一般認為不宜過快地增添衣服,以使身體逐漸適應寒冷氣候,增加禦寒能力,有利於冬季預防感冒。

春捂秋凍」是前人在長期養生防病實踐中積累的經驗,這是就一般正常氣候變化條件下而言,且「捂」和「凍」也應是有限度的,在氣候異常變化時,或因人的體質不一時,應採取因時因人制宜的方法作相應的調整。

春季要「春捂」,怎樣春捂最正確

6樓:科學普及交流

日夜溫差大於8℃要春捂。

春季的早晚溫差是比較明顯的,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認為中午的氣溫公升高,早上出門就不需要多穿衣服,但是晚上放學、下班之後回家又被「凍成狗」,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專家提醒,如果一天中的早晚溫差大於8℃,那麼這個時候就應該添一件衣服,適當的捂一捂。

冷空氣來臨前1-2天要春捂。

南方的朋友在春季容易受到冷空氣的襲擊,那麼在冷空氣來臨之後春捂是否來得及呢?專家表示,春季大家要多多注意天氣預報,在冷空氣來臨之前的1-2天就該捂一捂了,這樣才能預防各種春季高發的疾病,例如:感冒、心肌梗死、中風等。

氣溫維持在15℃以上可以不用春捂。

專家認為,15℃是春捂的乙個「臨界點」,如果最近以及之後的氣溫維持在15℃以上,那麼春捂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特別是對於年老體弱不知道要春捂到何時的朋友來說,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的脫下外套,吸收一下春季的陽光。

春捂到底應該捂哪方面?

7樓:老程健康談

春天氣候變化無常,中午還是春暖融融的三月天,晚上就會突然寒冷刺骨,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倒春寒」。所以大家都知道在春天要注意防風卸寒,尤其是在衣著方面更多「多捂」。那麼這個「捂」,究竟是需要捂哪方面呢?

春捂特別要注意的是,要捂下半身。人體的下半身血液迴圈比上半身差,容易遭受到風寒的侵襲。如果任由寒風侵入下半身,時間久了就有得病的隱患。

所以在初春的時候,切不可過早的換上單薄的褲子和鞋襪。尤其是老人,立春剛過,下半身不可減裝過多。還有很多愛美的女性,早早得就穿上了漂亮輕薄的衣衫,短裙,或是追求時髦露腳踝,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對身體健康有害,不要等寒氣入體得了關節炎,在後悔就晚了。

春捂注重下半身穿暖,還要加強下半身鍛鍊,以促進血液迴圈,可以採取泡腳,揉腿肚,扭膝,搓腳,足部按摩等方法來加強鍛鍊。

春捂的最佳時機最好根據氣象預報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當氣溫持續在15度以上而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用再捂了。還有日夜溫差超過8度時也是應該捂的訊號。

當然也不能捂得太過了。本來當氣溫上公升時,全身潮熱時就應該及時減衣,但如果還是捂得嚴嚴實實,結果身體裡的鉀,鈉等離子就會隨著大量汗液的蒸發而流失,人就會感到倦怠無力,嚴重時還有誘發中風的危險。

科學的春捂一定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春捂該捂哪兒 春捂的時間得注意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春捂怎麼捂。

第一位:肚臍。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特別是胃部怕冷、經常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肚臍的保暖,可經常熱敷此部位。

第二位:腰眼。

因而經常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腰眼處的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開寸處),可起到溫暖腎的作用,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消除。

第三位:手腕。

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即神門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而原穴主管各臟腑元氣,能夠強化該臟腑的功能。所以春捂的第乙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腕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

第四位:背部。

人的背部關係到人的脊椎以及背部經絡,與心肺相通,如不保護好,容易讓風寒之邪透過背部侵入,引發疾病。

其實,多穿一件背心就能很好地起到保護背部的作用。「保護背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腰腹部位的保暖。」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腹部特別是肚臍是不能受寒的。由於這個部位特別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一旦受涼,腹痛腹瀉在所難免。

第五位:小腿。

有些人在寒冷天氣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有噁心嘔吐、眼睛痛等表現。

二、春捂時間。

7天15度 嚴防5種嚴重後果。

春捂時機:7天。

從時間上來講,一是要把握時機,做到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氣溫回公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減得過快有可能減出病來。總的來說,春捂要捂到清明時節方可告止。

春捂溫度:15度。

把握好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在氣溫持續在15℃以上而且相對穩定的時候,就可以不捂了。

春捂都要注意什麼?

9樓:漫閱科技

民間歷來有"春捂"的說法,從中醫理論講,"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髮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春捂"易讓人忽視的是腿和腳,其實人體下半身的血液迴圈較差,容易遭風寒侵襲,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兒童,受寒後傷肺,易引發感冒、哮喘等疾病。

另外,"春捂"也要捂對時間,不能一味地捂。"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都是比較籠統的時間概念,不夠明確。如今,醫療氣象學的興起對"春捂"有了更科學、更具體的研究。

首先要把握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及時做準備。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其次要注意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再次要小心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訊號。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很溫暖,剎那間就可能飄起雪花,面對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日夜溫差大於8℃就是該捂的訊號。

最後要把握時間。7~14天恰到好處。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公升總要減下來,而減得太快,就可能生病。

對此,醫學家建議,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此後即使氣溫回公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才能適應。減得過快有可能凍出病來。

夫妻吵架時,一定要遵守的八條公約是什麼?

不說過激的話注意措辭,別扯上不相干的人,不揭別人傷疤,有長輩或外人在的時候不吵架,別以死相威脅,避免吵架後長期冷戰等等。不說過激的話,注意措辭,別扯上不相干的人,不揭別人傷疤,跑出去徹夜不歸,有長輩或外人在的時候不吵架,別以死相威脅,吵架後長期冷戰,別提離婚。別罵父母,別冷戰,別動手,別告父母,別翻...

許下諾言一定要遵守嗎,許下的諾言必須要做到嗎?

從道德上講是的,要遵守諾言是人誠信的表現 但是從法律上講那不一定,要看是什麼情況下的,首先,看是不是你的真實意思表示,是不是受脅迫,欺騙或重大誤解等的意思表示,這些可以不履行或撤消 另外,一般的和人身關係相關的承諾不需要履行,比如 你這次考上公務員我就嫁給你 還有就是看是不是夠成法律上的意思表示如果...

做姐姐的一定要忍讓嗎?姐姐這樣對我,我該忍下去嗎?

不不不,在一些小事兒上可以忍忍,但是觸及底線蠢前的事不可帶早清以,如果一睜氏味的忍讓會對以後步入社會的性格各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我覺得不一定要孝兆爛全部忍讓,畢竟會讓自己受委屈,在合理的情況下,可以忍巧漏讓,如猜察果是覺得不合理的話,千萬不要忍讓。純純偏見 我們為啥要忍讓。在小孩不懂事的時候我們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