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終審後還可再審嗎?如果對最終判決不能接受怎麼辦?

2025-04-19 19:30:35 字數 3981 閱讀 6256

1樓:小玖予學姐

第二審程式,是指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而提出上訴或者抗訴的案件進行審理時所適用的訴訟程式。

我國實行的二審終審制,即乙個案件需經兩級法院審判後方可宣告終結併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對第一審案件做出的判決或裁定,當事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上一級法院就對第二審案件進行審理,有權改變或者維持第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此時,當事人不服就不得再提起上訴,即不得按照上訴程式審理,這就是二審終審制。

二審判決是具有終局性,二審判決生效,對二審判決或裁定不服的,不能上訴。不過,當事人發現有新證據或新的事實等足以推翻原審的判決或裁定的,野悶銀或者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原審程式存在違法的,可以申請再審,再審程式是按照審判監督程式進行重新審判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罩胡檢察院對各級頌宴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2樓:無雅詩

對二審最終判決不接受,你可以選擇再審。想要再審,要先由人民法院進行提起,同時需要由符合法定條件的當事人來進行申請李寬,最後由人民檢察院哪核亮提起,這樣就可以在二審判決後再次進行審理。但這並不是每乙個案子都會發生的程式。

法律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氏薯》第177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因此,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如發現已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應依照法律規定決定進行再審,依法作出正確的判決。

3樓:星辰大海遨遊天外

二審終審後還可以再審嗎。

如果再審走的是一審程式,那就可以上訴,如果再審本身是不服二審的裁判,而提起再審,那麼,再審後就無權上訴了。

法律規定。民兆盯拆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族棗雙方為公民的案則陸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二審終審後還可再審嗎

4樓:賈寶驊

法律分析:可以申請再審。我國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

二審判決經宣判或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的判決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公正、準確、合法,法律還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式」,即對法院的生效判決,如發現確有錯誤,可以通過進行再審予以糾正的程式。

我國兩審終審制有四種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為一審終審。2、判處死刑的案件,必須依法經過死刑複核程式核准後,判處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並交付執行。

3、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案件,必須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決、裁定才能生效並交付執行。4、民訴中的小額訴訟程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法院駁回再審申請或者逾期未作出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第二百零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衍生問題:離婚案件可以申請再審嗎?1、對於已經生效的准予離婚的判決,不能申請再審。

2、當事人可以就離婚案件中已涉及的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涉及已分割的財產,符合再審條件的,可以再審。涉及未分割的財產的,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二審判決終審判決還可以要求再審嗎

5樓:周業懇

已經執行的二審判決,如果有錯誤,仍然可以申請再審如果再審改判,已經執行的可以再執行回來。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一、判決書下來後過了上訴期想上訴怎麼辦。

已經生效的判決書不能再上訴,但是可以通過再審程式維護合法權益。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春碰野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二、勞動糾紛二審過後能申訴嗎。

通過二審後終審,二審終審後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不能再上訴,只能向二審法院的上級法院申訴,但一般申訴案件受理的可能性不大,勞動糾紛的民訴案也不例外。二審判決後,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三、夫妻一審判決有人欠債怎麼辦。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一審遺漏了夫妻共同債務的,如果當事扒喊人對判決結果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再審,如果對判決結果沒有異議的,可以就共同債務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吵鬧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二審終審後還可再審嗎

6樓:法律部落

法律分析二審終審後還可再審,申請再審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根據相關條例: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巧族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孝芹弊百零六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首派定的執行。

民事二審判決後抗訴有期限嗎,二審後抗訴有效期

民事抗訴的程式。檢察機關辦理民事抗訴案件的程式包括案件的受理 立案 審查 提請抗訴 抗訴 出庭。1 受理。人民檢察院受理民事抗訴案件的 包括民事訴訟當事人或者其他利害關係人申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以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他機關轉辦 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以及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2 立案。有...

民事離婚我是原告一審二審勝訴對方申請再審答辯狀寫完怎麼郵寄到法院

民事離婚,你作為一個原告,一審二審勝訴,對方申請再審答辯狀。有可能的話還是自己遞交。離婚也是原告一審二審勝訴,對方申請再訴,當然只要自己是有道理的,怎麼說都是還是贏的。你也可以請律師的。具體情況不明不好講,每一個法院公告要求不盡相同,建議具體聯絡當地專業律師詳談幫助解決為好 我國實現的是兩審終審,你...

行政訴訟二審終審不服怎麼辦,行政訴訟,不服二審裁定如何依據法律條文去申訴

一 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已經生效的判決想推翻,不容易。二 對終審判決不服的,對你而言,只能是通過申訴,申請再審一途。我國 行政訴訟法 第62條規定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 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 裁定不停止執行。申訴應由申訴人向人民法院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