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小學一年級新教材「先識字,後學拼音」的改革?

2025-04-19 18:25:33 字數 5404 閱讀 3412

1樓:一笑生陶伯

拼音,是一種喚祥學習文字的工具。它需要記憶。然而,拼音的結果是文字。

這個又是為世基文字服務的。原來先學拼音的時候,編排教材者想的是儘快的讓學生學會利用拼音自我學習。還可以,讓自己儘快,用書寫的方式來寫出自己心中的話。

但是,拼音的強化學習,時間短。要讓所有學生完全接受,十分困難。因為這個學習的過程單調枯燥。

現在反過來,先學文字,逐漸學習拼音,就讓拼音跟文字結合在一起,在減慢學習拼音的速度的時候,文字的多樣化,會讓孩子有更大的興趣。於是在不緊張的情況下,平,注意輔助學習,就搜鏈謹很容易讓學生不感到枯燥。有點小清新。

2樓:昌谷之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因為孩子太小了,學拼音只能是死記硬背。如果先學知識,後學拼音伍橋,可以節約時間。因為年紀大了,亮氏學起來容敬橘散易一些。

3樓:陡勢橫橋

一、贊同這一作法。古人不用拼音,一樣讀書識字。

二、識字和拼音是有關聯的兩回事,但認字是橋伍帶主體,拼音是輔助。

三、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前,讓孩子認得些字,敏蘆以便於橘殲理解拼音。

4樓:酷愛車市

其實小學生先識字,缺或後學拼音的改革,也稱不上改革。畢竟在改革之前是學拼音後學認字,而再往之前,餘陸是沒有拼音,只有漢字。也就是說,伏毀伍以前就是直接認字的。

直接認字,挺好,再學拼音,只是為了更加熟悉漢字的讀音。

5樓:殳豆

我個人覺得非常好。因為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看到漢字,有意識的提醒孩子去關注,並能毀螞飢夠簡單講解這些字的含義、構成,孩子就會不知不覺認識好多字。這個在小學之前就可以物鬥做了,然後學習拼音會幫助孩子接著自主去認識更多的字。

我自己的小孩就是這麼做的,聽大人分析多了,他自己甚至都能分纖返析字的結構了。我還記得當時他看了一會兒「傘」字,恍然大悟地說:哦,上面是傘蓋,中間是撐的,下面是傘把。

6樓:網友

我覺得小孩子還是先學拼音比較好,拼音屬於工具性知識,告手有了拼音什麼字都會讀,如果先學字,如果孩子課上聽講有誤,他會對字有錯誤的發音認識,而且他自己還拍友凱意識不到。但是有了拼音就襲喚不一樣了,拼音可以糾正他的讀音,讓孩子從字形拼音等多方面對漢字有認識,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記憶,比單純記字更容易。

7樓:巨集盛巨集盛

對於這樣的改革我是接受不了的,因為我覺得拼音是乙個很重巖御要的東西,如粗清巖果先認字再學拼音的話,可能會導致一些教育學正銀出現問題。

8樓:路邊的風兒

我覺得這種改革是比較別出心裁的,一定有著自己的思路,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可能不利於小學生學習拼音。

9樓:懶散的夏季

同意,這樣可以讓孩子更早的適應漢字的學習,後學拼音可以讓孩子更快的學習到相關知識。

新教改規定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孩子公升小學,幼小銜接是難題,很擔心孩子學拼音有問題,有解決辦法嗎?

10樓:網友

小學跟不跟得上,我覺得與孩子本身接受能力和學校教育進度有關吧,如果班上的同學大部分都有基礎的,老師的進度就會加快,沒基礎的或許就要辛苦些,這個時候還是有點基礎會好一點。

11樓:網友

給孩子報個拼音班吧,聽說小學乙個月就把拼音教完,沒基礎很難跟得上進度。

為什麼新版語文教材先識字後學拼音?

12樓:惠企百科

我認為應該是一下幾個原因:

1、讓學生體驗虛旦在特定的語境中感受認識漢字帶來的樂趣。

2、引導學生攜譽培開展課外閱讀,重視閱讀表達。

3、更關注兒童需求,消除先學習漢語拼音的枯燥感。

新版教材同時還改變了以下幾點:

新版教材同時還增加不少兒童辯唯詩。

識字量新版教材減少100個。

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口語交際放在突出的位置。

新語文教材為何先學字後學拼音?

13樓:甯的故事

新教材為使幼小抄銜接更bai平緩,降低了難度,將拼音課往後du挪了約乙個多zhi

月,先進行識字教學dao,讓孩子們認識「天、大、人」等,再開始學拼音。

這種變化並不是天大的變化。」李懷源對此解釋道,先識字是為閱讀鋪路,拼音是注音工具,是識字的工具。拼音後學,並不是說拼音不重要。

很多孩子學拼音比學漢字費勁,教學中,老師應為學生建立起字和拼音的聯絡。

在談到學前兒童該不該大量識字時,李懷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幼兒園的職責是帶著孩子去認識世界。以前孩子們是通過字、詞來認識這個世界。現在的孩子認識世界的途徑非常豐富,走出去的機會更多了。

所以,學前階段應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他所認識的世界,注重發展口頭語言。字不需要認很多。

14樓:自非凡

我認來為應該是一下幾個原因源:

1、讓學生體驗在特定的語bai境中du感受認識漢字帶來的樂趣。zhi2、引導學生開dao展課外閱讀,重視閱讀表達。

3、更關注兒童需求,消除先學習漢語拼音的枯燥感。

新版教材同時還改變了以下幾點:

新版教材同時還增加不少兒童詩。

識字量新版教材減少100個。

傳統文化篇目增加。

口語交際放在突出的位置。

15樓:

先學完單bai

韻母再學複韻du母這個一般都能理解zhi吧? 因為韻dao母是能單獨成音節發音的。

版,而聲母。

權無法獨自成音節。比如,有字讀a o e,卻沒有字讀成b d g。這樣,學了單韻母后,再學聲母,至少馬上能和單韻母相拼。

實際上我們讀聲母都是帶有韻母的,b a ba實音上我們一般讀的是bo a ba,l i li我們一般讀的是le yi li。

16樓:網友

拼音只是識字工具,傳統的語文教育都是從認字開始,是在沒有注音幫助的情回況下進行的答。

以前的蒙學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反覆誦讀,慢慢就會認字了。為什麼這樣安排?

要的是孩子們對漢字的原初感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別有意味的: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還有乙個,一年級剛上學的孩子而言,一上來就是拼音,比較難,等於給了下馬威,並不利於培養對語文課的興趣。

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認字讀書的興趣,這比什麼都重要。可見既是有利學生學習,也是愛國,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好事。

新版語文教材「先認漢字再學拼音」是什麼意思?

17樓:moon河漾琴心

以往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首先是教拼音,教完全部的拼音後才開始教識字。而新版語文教材則把拼音學習推後,先認一些漢字,學習了「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手、足、口、耳」等一些常用字之後,再進行漢語拼音系統學習。

新版教材特點:

1、先學「天地人」再學「a、o、e」

2、識字量減少,400到300。

3、課文選擇傳統文化和文學審美。

先學拼音的原因:

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大多數漢字都是從象形圖案轉換而來,生動有趣。拼音是工具,只有讓孩子先對漢字產生興趣,對漢字著迷,他才會為識更多漢字而主動學拼音。

你如何看待「先識字後學拼音」這一說法?

18樓:公務員曹老師

3全部我不懂科學,但是我覺得從孩子正常的接收知識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先識字後學拼音是不太靠譜的。

拼音在漢語的學習中佔著重要的地位,我們小的時候大多都是先學習拼音,然後再讀那些帶拼音的讀物,識字也是先拼拼音,然後字就一點一點認識了。這麼多年不變的學習方法,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義。

很多同學說,小時候學的那些拼音都忘了,都不會讀了,但是其實不然,只要你現在還會打字,就是在用拼音。拼音已經潛移默化的存在在你的思維當中了,就像是你身體,你腦子中的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可能單獨拎出來乙個拼音字母你並不認識,但是很神奇的你會用拼音。

孩子越小的時候接收的那些東西,學習的那些東西,就會越深刻,越紮實。就像拼音。其實拼音不是簡單,而是因為在不懂別的東西的時候學到的,所以印象會很深刻,也容易學會。

拼音識字是一點點的把字拼出來,然後讀出來。但是如果先識字再學拼音,那麼就是去記乙個個字母得組合,再加上抑揚頓挫,想想都覺得比英文都要難。至少感覺上就會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充滿坎坷了。

19樓:網友

拼音是基礎,乙個字不僅有形還有音,這是文字的組成部分,因此拼音很重要,因為我小時候學東西慢,不明白什麼是拼音,是先記住了字之後再學的拼音,現在拼音用的也很好,我感覺如果接受拼音慢的話,不如先學字,再學會給字注音,也不失為乙個方法。

20樓:來文慶同學

我到了高中才學會漢語拼音,這是乙個短板,因為每個人的短板不一樣。我小時候會讀拼音,但是就是不會拼,不知道該怎麼寫拼音。

國編教材啟用後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21樓:丫梨說

9月1日,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新教材突出立德樹人,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等教育的同時,兼顧「減負」,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小學語文古詩文增加至百餘篇,適度降低漢語拼音難度,低學段減少識字量。

【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翻開小學語文新教材,原本佔據第一課的「a o 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上小學的孩子們將先認漢字,開學乙個多月後再學拼音。

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解釋,此舉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建立對漢字原初的感覺,一上學第一印象就學漢字,而不是拼音字母。據一線教師介紹,現在很多學校小學一年級就學英語,如果先學漢語拼音,孩子們很容易和英語混淆。而且,一年級的孩子很難理解「聲母」「韻母」等知識,重複練習容易讓孩子感到無趣,甚至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

而先學一段時間漢字,再學拼音,孩子們會發現原來用拼音還可以去讀不認識的字,這會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和成就感。

在降低學習漢語拼音難度的同時,小學低學段的認字量也有所減少。溫儒敏透露,語文低學段原來認字量是1800字,現在減少到1600字;以前要求全部會讀、會寫、會認,現在強調多認少寫,1600個字裡會寫一半就可以了。溫儒敏表示,這既是「減負」,也有學理依據。

識字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們到二年級下學期就可以大致獨立閱讀。

學法的改革,估計試用了效果更好。

22樓:

已經沒有拼音了,除了生字注音。

23樓:改冠玉

簡直是胡鬧,拼音沒學幾天就大段學課文,還沒學紮實,都不會拼讀,就學幾個字就讓背課文,剩下的不學會怎麼背?如果懵著背,像幼兒園一樣,有什麼意義。遷就英語,結果兩個都學不好。

小學一年級謎語,小學一年級燈謎

這個謎面第三句有點問題,估計應為 走在上,座在下,堆在左,吐在右再者,應該是打一字,答案 土 打一水果?搞錯了吧。應該打一字,好像是 土 一年級就出這麼刁鑽的題,老大,您是天才小學的吧?或者說你們的校長是諾貝爾還是愛因斯坦?西瓜西瓜皮是綠的,所以 身穿綠衣裳 西瓜裡面肉多汁水也多,所以 肚裡淚汪汪 ...

一年級學生進步評語,一年級小學學生評價的評語

一年級小學學生評價的評語 1 你是一個聰明的男孩,上課能認真問題,但做作業時,你不免有點粗心,希望你改掉這個壞毛病,爭取更大的進步。2 你是個活潑 好動的女孩,你勤奮好學,寫字認真,上課積極動腦,熱烈發言,和同學友好相處,學習有進步,希望你今後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作風,爭取更大的進步。3 你是個勤奮 ...

小學一年級猜成語,小學一年級燈謎

愛好bai旅遊 打一成語du 喜出望外盲人摸象 打一成zhi語 不識大體dao版蜜餞黃連權 打一成語 同甘共苦 會計 打一成語 足智多謀 逆水划船 打一成語 力爭上游 快刀斬亂麻 打一成語 迎刃而解 翹翹板 打一成語 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 打一成語 自力更生 脫粒機 打一成語 吞吞吐吐 小學一年級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