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作者是誰,王之渙的作品有哪些

2025-04-19 05:25:51 字數 1639 閱讀 8564

1樓:小劉學長

唐朝,盛產詩歌的朝代!

這是乙個牛人,猛人迭出的朝代,初唐四傑,飲中八仙,大小李杜,詩仙,詩佛,詩鬼……

隨便找幾句,都是耳熟能詳:「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居高聲自遠」,「床前明月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國破家何在」,「一行白鷺上青天」,「一片冰心在玉壺」,「相見時難別亦難」,「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些牛人、猛人以及他們留下的詩文,如燦爛星辰,照亮了整個大唐天空,也照亮了整個中華民族詩歌的天空,光芒萬丈,熠熠生輝!

說到名勝古蹟,我們往往會想到一些名言佳句,說到黃鶴樓,我們往往會想到「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說起愛晚亭,腦海裡一定會蹦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而如果說到鸛雀樓,腦海中第乙個會想到的詩句是什麼?

這個問題三歲的孩童都知道。

這就是流傳度最廣的,此句一齣,他說第二的,恐怕一時還無人敢說第一。

不信?好,那就來看看!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吟出這千古絕句的,當然只能是——王之渙。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始建於北周 ,樓慧態判體壯觀,結構奇巧,風景如畫。諸多文人學雅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隨便列幾例:

唐代李益《同崔邠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

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唐代暢當《登鸛雀閉並樓》: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唐代吳融《登鸛雀樓》:

鳥在林梢腳底看,夕陽無際戍煙殘。

凍開河水奔渾急,雪洗條山錯落寒。

始為一名拋故國,近因多難怕長安。

祖鞭掉折徒為爾,贏得云溪負釣竿。

唐代耿湋《登鸛雀樓》:

久客心常醉,高樓日漸低。

黃河經海內,華嶽鎮關西。

去遠千帆小,來遲獨前改鳥迷。

終年不得意,空覺負東溪。

在這些詩歌當中,唯有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也是流傳最廣,而這些詩歌的寫作時間基本都王之渙此詩之後。

此詩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昂揚。全詩四句二十個字,無一字生僻,無一句難懂,但展現出一幅一瀉千里、氣勢磅礴,氣勢連貫,厚重有力,虛實相生,意境雄渾。以神來之筆書寫大自然雄景奇姿,道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上的積極情懷。

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的空間。

王之渙的作品有哪些

2樓:哈哈橘子君

王之渙作品傳世很少,載於《全唐詩》卷二百五十六的僅有六首詩,包括察禪《登鸛雀樓》《送別》《宴詞》《九日送別》和《涼州詞二首》。

王之渙(688年—742年),字季淩 (一作季凌 ,一作敗旅塵季陵 ),祖籍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鎮巨集唐朝詩人。 王之渙幼年聰穎,弱冠能文。

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以門蔭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縣令李滌第三女為妻。後受人誣謗,拂衣去官。

天寶元年(742年),補文安縣尉,清白處世,理政公平。卒於文安任上,時年五十五歲。歸葬洛陽縣北邙山祖墳。

王之渙寫西北風光的詩篇頗具特色,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

王之渙的風景詩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臨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涼州詞 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其二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宴詞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王之渙的《涼州詞》

其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二。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譯文 其一。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

把王之渙的涼州詞改寫成,把王之渙的涼州詞改寫成600字

在遠離長安城的一個地方,這裡毗鄰遙遠的西域,周圍盡是黃土,地上長著一些矮小的草,大風一吹,黃沙就漫天風舞。在高高的山包上遠眺,祁連山頂那閃著白光的終年積雪讓人十分嚮往,多麼渴望能喝到那甘洌的雪水啊!黃河就是這裡最大的水源了。只見黃河如同一條黃色的巨龍,從遙遠的天邊迤邐而下,就如同從白雲中流淌下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