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族名是咋來的?黎族的方言又有啥特徵?

2025-04-17 02:10:25 字數 2765 閱讀 8468

1樓:猴94263賈叛

1950年以前,男子結髻在後,下穿「犢鼻褲」,上衣已改漢裝。婦女文面文身,上衣寬闊,為「貫首式」,筒裙極短。潤方言擅長造型藝術,婦女的織花與繡花,男子的骨刻與木刻消櫻,十分精緻美觀。

居住在南渡江發源地南溪峒的潤方言過去普遍保留著「上人下畜」的高架船形屋。潤方言內部方言土語相當複雜,主要土語有白沙土語、元門土語。

美孚方言。「美孚」一詞,是其他方言的黎族,尤其是哈方言對拿衫叢其稱呼塌基的漢語譯音。主要分佈在昌化江下游兩岸。

美孚方言居住地一般有較寬廣的平地與肥沃的水田。過去男子結髻在後,戴耳環,下穿左右各一塊相掩的黑色短裙,上穿黑色開胸對襟無鈕的短衣。上衣男女無分別。

婦女用黑白相間的頭巾纏頭,下穿長及腳踝的長筒裙。文身文面。美孚方言不懂製陶,但擅長紡織和木工。

2樓:尹朶月

賽方告租言。過去稱「德透」黎,又稱「加茂」黎,自稱為「賽」。賽方言人口較少,主要分佈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李亂陵水黎族自治縣和三亞市交界的地區。

男子已全部改穿漢裝,婦女上衣類似傳統的漢裝,下穿長筒裙。

儘管黎族內部在語言、習俗、服飾等方面存在著某些差異,但黎族作為乙個民族共同體,其統一性是主要的,黎族內部雖有方言土語之區別,但互相之間可以進行語言交流,其中,賽方言與其他方言差別較大。至於文身、婚姻、飲食、居住襪擾兆、宗教信仰等習俗則大同小異,基本相似。<>

3樓:網友

黎族族稱敘述。黎族方言及特徵。「黎」是他稱,即漢民族對黎族的稱呼。

黎族一般都自稱為「賽」,賽是其固有的族稱。黎族內部因方言、習俗、地域分佈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稱呼,主要有「哈」、「杞」、「潤」、「賽」和「美孚」等稱呼。黎族在海南島的歷史有三千多年,秦漢時期南方百越的乙個分支「駱越」與黎族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

族稱、方言及主要特徵。

見於史籍記載,液肢擾與今天黎族有直接淵源關係的最早飢戚名稱叫作「裡」。如《後漢書·南蠻傳》就有「建武十二年(西元36),九真徼外蠻裡張遊,率種人慕化內屬,封為歸漢里君」的記載。當時「裡」與蠻是並稱的。

東漢以後,史籍中的「裡」字多了人字旁,常常是「俚僚」、「夷僚」等並稱。三國吳人萬震《南州異物志》載:「廣州南有賊曰俚,此賊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地方數千裡。

這項記載表明「裡」字已轉化為「俚」字,並對其分佈作鬧旦了明確敘述。南朝時期,「俚」字作為族稱,出現更加頻繁,而且一直沿用到唐末宋初,才逐漸轉變為「黎」。

唐末劉恂著《嶺表錄異》,有「儋、振夷黎,海畔採(紫貝)以為貨」的記載。《新唐書·杜佑傳》中也有「朱崖黎民三世保險不賓,佑討平之」的記載。

新唐書》為宋人歐陽修等撰,故「黎」之稱應以《嶺表錄異》所記載為最早。該書約成於9世紀初,但普遍以「黎」代替「俚」、「僚」,作為專有族稱的則是在11世紀以後。宋代樂史的《太平寰宇記》、蘇軾父子謫居海南時的詩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蕃志》等著作均以「黎」字一詞稱海南的土著民族。

這種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

海南黎族黎話日常用語

4樓:

摘要。黎語可以下分侾(或作「哈方言」)、杞、潤(舊稱「本地」)、美孚與賽(又稱」加茂「、」臺「)五個方言。其中哈、杞二方言下各分有3個土語,潤方言下分有2個土語。

哈方言使用人數是5個方言中的居高者,約佔操黎語的總人口的58%之多。

哈方言與杞方言相似,之間可以相互通話。

潤方言與美孚方言相似,同樣也可以互相明瞭。

唯有加茂方言與其他4種方言差別較大,據統計加茂方言中約有一半以上的詞彙與四個其他的方言不一,而哈、杞、潤、美孚4方言之間有70%至80%的詞彙一致,體現出較高的語言聯合體現象。

黎語與周邊壯侗語族的語言的一大不同之處是黎語的藉詞較少,與漢語藉詞高達60%的壯語形成鮮明的對比。

海南黎族黎話日常用語。

黎語可以下分侾(或作「哈方言」)、杞、潤(舊稱「本地」)、美孚與賽(又稱」加茂「、」臺「)五個方言。其中哈、杞二方言下各分有3個土語,潤方言下分有2個土語。哈方言使用人數是5個方言中的居高者,約佔操黎語的總人口的58%之多。

哈方言與杞方言相似,之間可以相互通話。潤方言與美孚方言相似,同樣也可以互相明瞭。唯有加茂方言與其他4種方言差別較大,據統計加茂方言中約有一半以上兄笑散的詞彙與公升弊四個其羨氏他的方言不一,而哈、杞、潤、美孚4方言之間有70%至80%的詞彙一致,體現出較高的語言聯合體現象。

黎語與周邊壯侗語族的語言的一大不同之處是黎語的藉詞較少,與漢語藉詞高達60%的壯語形成鮮明的對比。

囊臺莫是什麼意思。

罵人的意思<>

囊是傻瓜。<>

黎族的由來

5樓:陽春龍喜迎春

傳說上古時代炎帝時代,其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部落是東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統稱,各族部落眾多,以後又稱南蠻、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壯族等現今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經常叛亂,被黃帝、堯、舜、禹以及以後朝代兼併、驅敢,逐漸向南躲避于山嶺,以至其中一支古駱越人(後稱俚人),人口大量減少,部分人從大陸兩廣和越南北部一帶乘獨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島,成為海南最早的居民,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時,大陸兩廣一帶的"俚人"跟隨首領冼夫人,大規模遷移海南島,並歸附冼夫人統治。

海南島的"俚人"在宋朝以後始稱"黎"至今。

黎族,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大多數黎族人都能兼說漢語,過去黎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1957年在黨和**幫助下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黎文,信仰仍處在原始宗教階段。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亞、樂東、東方、昌江、白沙、瓊中、五指山等縣市,其餘散居在海南省境內的萬寧、儋州、屯昌、瓊海等縣市以及貴州等省。

形成華夏族的是 A 炎帝 皇帝部落和九黎族一部分B 炎帝 蚩尤部落C 皇帝 蚩尤部落

a 炎帝 皇帝部落和九黎族一部分 最符合題意。華夏民族是漢族的前身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

日食是怎麼來的?日食是咋來的??

日食是因為月球的影子落到地面上,也就是月球擋住了陽光才發生的 而月食是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沒有陽光照射到月球上才發生的。所以 日食是這樣的 太陽 月球 地球。日食 太陽圓面被月球遮掩的現象。根據交食的情況,可分為日全食 日偏食和日環食。由於地球軌道與月球軌道有乙個度的夾角,在特定的時間月球會執行至一...

姓李的上代,誰? 5,李姓是咋來的

根據古資料顯示,李姓是嬴 ying 姓顓 zhuan 頊 xu 的後裔,先為理姓 大理石的理 商朝末年因避難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 yi 縣定居。為了感激逃難時有木子 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 充飢及躲避殷紂王的追緝,改為李姓。李姓從商末到東周初的二百多年間一直居住在河南。東周時期李姓向甘肅 河北發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