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是不是古詩的一種 如何判斷一首詩是不是律詩?

2025-04-15 10:10:34 字數 4017 閱讀 7876

1樓:刺氏

關於您的問題,通過百科查詢可得;

詳細情況參考。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中國近體詩(格律詩)中的一種樣式。其格式是全詩共8句,每句5個字,有仄起、平起二格。三四句、五六句均為對仗句。

代表詩作有唐代詩人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溫庭筠的《商山早行》、李商隱《蟬》等。

五言律詩是律詩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屬於近體詩範疇。律詩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從南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演變而來,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

對於唐代人來說,五言律詩是從五言古詩中脫胎出來的新詩體,它繼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壓韻的原則,並且借鑑了駢體文的聲律和對偶原則,有多方面的發展:

1、每首八句;

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須對仗(或對偶);

3、平仄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聯內講對,兩聯間講粘;

4、只能押平聲韻,並且押韻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數句押韻(也有首句入韻的);

5、節奏形式是嚴格的兩個雙音步加乙個單音步,並且單音步只能出現在句子的中間或者末尾,不能出現在開頭,兩個相鄰的雙音步的平仄必須相反。

根據以上規則,五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每體又分為正格和偏格二種。

以上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2樓:cf叢芳

古詩分類-古體詩-樂府-律詩-絕句。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

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

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

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來成為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樂府。魏晉和唐 代以及其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稱樂府或擬樂府。

例如《敕勒歌》《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夢遊天姥吟留別》都是樂府詩。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後來又產生了配新**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

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乙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採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

如何判斷一首詩是不是律詩?

3樓:輪看殊

詩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古詩詞不分規則,主要分為五言古詩詞和七言古詩詞兩大類。五字句是五古,七字句是七古。此外,若一首詩,比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它既有五字句,亦有七字句,甚至有。

三、四、六、八、九字句,這叫雜言詩,歸類到七言古詩。

另一種是現代風格的詩歌。現代體詩是唐代一種不同於古代體詩的新詩它要求詩人用「緊穴咒」來寫作。我們應該注意規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澤」,以及字數、押韻等。

本文所提到的節奏詩和絕句屬於現代風格的詩歌。

然而,這樣的詩是罕見的。絕句也可以分為兩類: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然而,不管是五句還是七句,只有四句話。五字絕句每句五個字,整首詩20個字。

讀過一首詩之後,有必要區分節奏詩和四行詩可以看出這首詩有多少句話,一般八句是韻律詩,四句是絕句。我們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和記憶辨別法。絕句一般是五七個字,只有四八句是節奏詩,絕句的對仗要求非常嚴格,對仗句非常明顯。

一般說來,古詩詞無論在字數、句號、對句還是語氣上都不嚴格。乙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唐朝以前,大部分是古詩詞,唐朝以後,大部分是絕句。

節奏和絕句都是格律詩,所謂音階,是指音韻學中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規範,說到平澤,在音韻和音色上都有**的節奏美。

絕句同律詩的區別

最明顯的是句數不同,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絕句的平仄對仗沒有律詩那麼嚴格。唐朝以前的絕句叫做古絕句,押韻平仄對仗都較自由;唐朝以後的絕句稱為近體絕句,大部分也不講究對仗,稱作散體,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有的絕句像律詩的一半,格律同於律詩的前四句、後四句或中間四句。

同於律詩前四句的,後兩句對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同於律詩中間四句的,前後兩句都對仗,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古詩和律詩的區別是什麼 什麼是律詩

4樓:得書文化

1、古詩和律詩的區別是:律詩是古詩的一類,古詩泛指所有的古體詩。

2、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盛行於唐宋時期。

3、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其常見的型別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古代詩詞中的律詩是怎麼分的?

5樓:筆有千秋業

一、律詩分為首聯也叫作破題,頸聯,頷聯,結句也叫作尾聯,詳解如下:

按照舊時律詩寫作的起承轉合結構,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中間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都必須是對偶句。排律則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都必須上下句對偶。

小律對偶要求較寬,或一二兩聯,或二三兩聯,或僅二聯要求上下句對偶。第四便是聲韻格律的嚴密要求。

二、對於律詩的補充解釋:

律詩,指近體詩中要求平仄、押韻、粘對最嚴格的詩種。按每句字數多少可分為五言、七言,按篇幅長短又可分為普通律詩和排律,另有一種特殊的詩體稱為柏梁體。 律詩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其次對詩句數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如果僅六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詩,稱排律或長律。

第三是特定的對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成一聯,計四聯。

如何判斷律詩和古詩詞的區別是什麼?

6樓:旅遊小達人

律詩的特點有:句數固定、嚴格押韻、講究平仄、要求對仗。

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每聯的上句稱為出句,下句稱為對句,兩句構成對句關係;前聯的對句和後聯的出句的關係則稱為鄰句關係。

律詩句子字數整齊劃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別稱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還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稱六言律詩,傳世作品極少。

押韻嚴格。律詩通常押平聲韻,而且必須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

律詩還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第。

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活著是不是一種累贅,人活著是不是一種累贅?

人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他就得為許多關係而活著 首先為帶你到這個世界來的父母活著。你要讓他們快樂,這是給他們的回報 其次要為你的親朋好友活著,也要讓他們感到快樂,這也是給他們,同時給自己的回報 然後要為你的愛人活著,這是你學會接受愛以後,再學會付出愛的時候 這以後你就得為你孩子活著吧。當然,我們也要為自...

人生是不是一種死迴圈,人生是不是一種死迴圈?

人,從生到死這個是自然規律,到目前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改變,但其中的內容是想當豐富的,那就要看你的思想境界如何了 在日常復聚會的時候,我常常制會聽到朋友聊當下生活遇bai到的問題,時間長du了,我會zhi發現,生活好的朋友dao 往往一旦出現問題就立刻想辦法解決,而生活狀況糟糕那些朋友,往往出現問題後...

這是不是一種無奈

瘋婆子,我要結婚了,你也趕緊找個人嫁了吧!道出了人生的無可奈何,唉,相愛的人不能相守,老天你能告訴我,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是我們的愛經不起折磨,還是我們不夠成熟,誰能能告訴我,我的眼淚是不是不該為愛流,不該為我們之間的回憶流下來。這樣靜靜的夜,思念使我無法入睡,閉上眼睛,你的一切都會出現在我的...